“微写作”中见古今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的声音,世界的回声。在这里,再微小的心声,也能让更多的心一起共鸣。”腾讯微博的这个宣传口号,恰恰道出了微博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微博的兴起,带动了微写作。“微小说”、“微剧本”、“微诗歌”、“微散文”、“微影评”,各种文体,名目繁多。微写作也成长为一种全民参与的写作方式。在微博上发布新闻、抒发情绪、侃趣事、讲笑话,140个字,方便快捷,但它所涵盖的不仅是一段短短的文字,更是最原汁原味的生活灵感。其实,微写作并不是在微博兴起以后才出现的,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微博的文学样式已经出现,并且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所熟悉的唐诗、宋词、元曲,其实都是微写作的“前辈”,古代笔记、寓言、笑话,甚至群众喜闻乐见的楹联、谜语,都有微写作的影子。尽管中国古代的微写作体裁不同,但短小精悍、语言精粹、思想内涵深刻却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这也对写作者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妙在精微
  我们曾读过《核舟记》,讲述的就是明朝的能工巧匠王叔远雕刻的苏东坡、黄庭坚等文人雅士在船上饮酒赋诗的微雕作品,精妙绝伦,栩栩如生。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雕反映的就是在微小的木头、核桃、玉石,甚至米粒上雕刻的艺术,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人民的“微”审美情趣。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我们也可以把微雕艺术的精髓比作古代微写作,古人正是用这种精微的表达方法去体现涵义深长的人生哲理和生活韵味。
  远古时代已经距我们很遥远,但是那些飘渺的歌声还散落在典籍中,如沧海遗珠。《吴越春秋》中的《弹歌》描述了先民们从制作武器到打猎的全过程,“断竹、续竹、飞土、逐失”,短短八个字,再现了刀耕火种时期艰苦的狩猎生活。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在这个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位女子一直等待着丈夫大禹的归来,唱出了“候人兮猗!”的歌声。这首《涂山氏女歌》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等待我所盼望的人啊。简单四个字塑造出一位伫立山头,翘首远盼的多情女子等待良人归来的形象。远古先民们记叙事件、抒发情感多用简短的句子,言简意赅、诘屈聱牙,这是那个时期文字发展不成熟,词汇语言还不够丰富等原因造成的,但是这种含蓄精炼的表达方式,反而成为中国文学在叙事抒情方面的一个发展趋向。
  中国文学发展到了后来,虽然有洋洋洒洒的汉大赋和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但是律诗、绝句、词、元曲还是整个诗歌发展史的主题,简短、精炼、含蓄也成为诗歌的主要创作特质。“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虽短小但精妙的词句,总能传达出人类共有的、永恒的孤独感和漂泊感,从而得以传唱千古。
  微中见趣
  幽默并非现代人的专利,也是古人生活的调料,他们称之为“诙谐”。人们将一些世情百态、社会现象加以夸张,写成一个个笑话,借以反映出人性卑劣和社会中各种不良风气,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笑话,文字短小精悍,也是古代微写作的一个代表。三国时期邯郸淳的《笑林》是中国第一部笑话集,后来又有了隋的《启颜录》,宋的《事林广记》、《调虐编》、《拊掌录》。尤其是在明清时期,笑话这门文学艺术形式发展尤为快速,且收集成册。如:明《露书》、《笑府》、《广笑府》、《古今笑谭》;清《笑林广记》、《笑笑录》等举不胜举。在这里,笑话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发挥着讽刺世情、反映世俗生活的作用,当然其中也不乏摆脱一般作品讽谏、寄情作用,单纯只为了娱人、博君一笑的作品。
  《笑林》中有很多讽人不知变通的: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还有讽人愚笨的:甲与乙斗争,甲啮下乙鼻。官吏欲断之,甲称乙自啮落。吏曰:“夫人鼻高耳口低,岂能就啮之乎?”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这些作品中的人和事跟生活息息相关,内容活泼滑稽,是老百姓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也反映了古人的幽默与智慧。因此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古代的戏曲、话本,甚至现代影视剧创作中。
  微言寄情
  微小说不同于微型小说。微小说指局限于140字之内的,适用于微博这个载体的小说创作形式。南朝宋时期刘义庆组织编纂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可以说是现代微小说的滥觞。《世说新语》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从中寻找素材。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重视内在智慧的时代,风度、言行作为内在智慧的外现成为众人欣赏的对象。《世说新语》中讲述魏晋名士对美的追求:“卫阶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玢先有赢疾,体不堪劳,遂成病而死,时人谓看杀卫瑜。”魏晋时期很多男子也像女子一样涂脂敷粉,对外在姿容非常重视。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将卫玢的死归于长得太美,时人争相观之,因此把他看死了。这恰恰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特殊的审美趣味,也使故事显得更加新奇,富有趣味。
  还有一则故事:钟士季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钟要于时贤俊之士,俱往寻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钟起去,康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钟会是当时司马氏的宠臣,摆着浩大阵势慕名来拜访嵇康,嵇康却专心打铁,对其不理不睬。嵇康的傲慢态度,是由于他对钟会为人的不齿,也体现出他独立的人格和不屈于权贵的清高性格。
  魏晋南北朝时代追求“神”、“意”,这不仅表现在对人的审美上,在语言艺术中也追求言不尽意的效果。作者以空灵的胸襟、玄学的眼光去体会、观察、把握魏晋时代独特的美,通过阮籍穷途之哭,刘伶放诞醉酒这些故事,反映士人对现实的失望,进而转向对内心的自省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反映一个时代集体的任诞与风华,寄托作者深深的向往。
  微言大义
  “微散文”是人们在微博上发表的一些生活感悟、新闻评论,这种个人“语录式”的文字,不乏优美隽永之作,也别有一番风味。近年来,不光微博,在《读者》、《意林》等各种杂志上也开始收录一些名人或网络个人语录,语言犀利、思想睿智,成为一个特色栏目。提到“语录体”,我们很自然会想到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
  《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阐述儒家学派“仁”、“礼”、“中庸”的思想。《论语》对话简短,语言凝练,无论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吾师”这样的名言警句,还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礼教工具,几千年来不断被解读, 甚至成为科举选拔官员必考书目,对中国政治、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故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语录体具有亲切、警策、精辟的特点,往往体现微言大义的特质。它不仅可以表达一个人哲思或学术的精华,也可分享修身养性的心得感悟。明清时代,如《菜根谭》、《小窗自纪》这些语录体散文显示出了与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风格,多表现生活智慧、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之道。
  《菜根谭》中写道:“养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的种子,便终身难植嘉苗矣。”作者将教弟子比作了养女儿,要严加管教,不能接近恶人,否则就像一颗不好的种子,终难茁壮成长。可见作者深得养女儿和教徒弟精髓,将两者融会贯通,把本来严肃的教学之道跟充满生活气息的深闺教育女儿类比,引以自然界的植物生长相喻,比喻生动可爱,清新自然。
  《小窗自纪》则更多的闲散之笔:“为园栽植之繁,非徒侈观,实备供具。如花可聚褥,叶可学书,竹可挂衣,茅可为藉。效用自真,颇领佳趣。至于裁菱荷以为农,将薜荔以成服,纫兰为佩,拾箨为冠,检竹刻诗,倚杉完局,松花当饭,桃实充浆,犹见逸士之取裁,更得草木之知己。”你说我耕种栽植或为俗事,或为亵玩,其实你是不懂我的以草木为书、为衣、为食的高雅逸趣。这种自我剖白式的表达在明清这种笔记体散文中屡见不鲜,也体现出明人士大夫从国家大事转向生活琐事,篱笆Ⅲ园。这种微视角正体现出时代特征给生活带来的恬静与安逸。其实,明清人的语录体散文多来自闲庭信步下的信手拈来,并非拈断数茎须得来的精心之作,所以,作者写得自然有趣,读者读得轻松惬意。
  从春秋战国时代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豪情,到明清时期闲适安逸的人生感悟,我们可以看到语录体散文也体现着时代的特征,承载着它自己的文化责任。北大张颐武教授曾经提过他年轻时代收集了一批语录体书籍,近来挑选了一些佳句发到微博上,居然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这正是古代微写作与现代微博文化相衔接的一个例子。
  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其优势在于能给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满足了用户“被人发现”和“受到崇拜”的心理感受需求。微写作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上建立起来的。而中国古代的微写作虽然有《论语》这样的经典著作,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怡情写作,摆脱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功利性。中国古代的微写作自由度很高,不重辞章华美,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与篇之间,甚至不讲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因此,呈现出言简义丰、自然亲切和趣味性强的特点。所以说,虽然古代微写作虽然与今天的微博创作在受众、形成原因、传播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在形式和文化内涵上还是有相通之处。
其他文献
从微博、微信到慢慢发展起来的微电影、微小说,再到刚兴起的微简历、微工作……两年前,谁都不会想到,我们现在已经身处“微”时代。  虽然“微”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我们快节奏的时代,但是在生活发生了“微…秒”变化时,如何在享受变化所带来的益处的同时,学会“慢活”、“乐活”,值得我们深思。
期刊
从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花木兰》,到各大时装周、电影节上带有“敦煌飞天”、牡丹、青花瓷等图案的服饰的亮相,“中国元素”不断闪耀着世界舞台,充斥着世界的各个领域。  “中国元素”风靡全球的背后是中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彰显。中国文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走向世界,它已经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融入世界,并被世界所接纳、认可和推崇。
期刊
他是我国著名的演出和艺术展览策划人与组织者,是近年来演出和艺术展览领域的风云人物。他用专业化的手段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在国内外演出领域,张宇这个名字界内尽人皆知。  入世十年艺海扬帆  张宇出生于1958年,是个纯正的“山东大汉”。或许正是由于山东人的直爽,让他凭借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与不懈的努力成为了十多年来国内演出市场巨大变化的亲历者和重要推动者之一。从
期刊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白云从飞渡,梅鹿欢笑融融。青山峻岭草茁壮,滩涂碧翠好茂盛。如此仙境,怎么能让人游不思巡。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畅;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小诗。  这样美不胜收的景致,离不开内蒙古的地形和气候,离不开多年来人们的合理开发及利用,更离小开王召明创立的内蒙古和信园蒙草抗旱绿化有限公司对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的推广。  蒙草抗旱点“草”成会  上学时,王召明在学校附
期刊
2011年,国际电信行业风云变幻,有诉讼、有并购、有大裁员,也有起死回生;2011年,国际电信市场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企业在这一轮电信系统和设备更新换代大调整中寻找机会:2011年以华为和中兴为代表的中国电信设备企业,在印度、美国及欧洲等大型市场曾接连受挫,又接连在这些重点海外市场取得重大突破,不乏亮点。这些突破和亮点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功不可没的人,他就是中兴通讯总裁史立荣。  2010年,这位
期刊
“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这是20几年年底我与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交流时,他抛出的第一个话题。几年前,海尔就颠覆了企业金字塔的稳健结构,形成2300多个自主经济体,其中最具标志性的是一线员工直连客户的“人单合一”。海尔试图冲破大企业官僚体制的束缚,把员工的想象力与客户需求连接,释放员工创造力。对于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产业如何与时俱进经营,其探索也已引起世界关注。 “全子”的驱动力  中国老话说。“
期刊
不期而遇的经济危机笼罩全球,各行各业难以独善其身,企业纷纷开源节流,大幅削减预算,人人捂紧钱袋子,结果造成消费市场萎缩,企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如此情况下,企业应如何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在当下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每一项大型的活动都是商家推广自己产品,营销自己的好时机。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南非世界杯……这些吸引全球目光的盛事自然而然都引来了无数商家垂涎的
期刊
“很多人问我如何进入哈佛,既然我现在生活无味,有没有工作,我决定录制一个短片,五个基本步骤帮你进入哈佛大学。”  视频里的大男孩戴着黑框眼镜,一会儿敲着三角铁,一会儿拍着篮球穿梭在图书馆,一会儿又玩着“水果忍者”的游戏,还要美其名曰“练习手指灵活度,提高应试技巧”。  这就是林书豪,一个黑眼睛、黄皮肤,在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的高材生。他既是一个24岁的邻家大男孩,也是一位在竞争激烈的NBA赛场上冉冉
期刊
30多年来的中国,是被改革开放改变的中国,也是被装在车轮上向前快速奔跑的中国。汽车工业是大国崛起的加速器,这个人们在20世纪对汽车产业形成的一个共识和基本认识,在中国身上再次得到验证。中国,除了变成一个汽车大国外,正在因由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而成为一个汽车强国。“飞跃”,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英雄史”的代名词,同时也成为自主品牌“青春史”最好的诠释。  凭借着多年来自主创新的努力以及强劲的国内市场需
期刊
在美国,鼎鼎大名的李昌钰改变了很多孩子的理想,他们希望长大后成为Dr.Lee。  李昌钰,他因参与侦破8000多件重大刑事案件而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以精湛独到的侦查鉴识技术而享誉国际;他以超出凡人的毅力和智慧为自己争得荣誉与尊重,得以进入美国主流社会。因此,他常被称作“震撼美利坚的华人神探”、“当代福尔摩斯”,“物证鉴识大师”,“科学神探”、“犯罪克星”。  本期封面人物将向你呈现一个真实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