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血管再通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卒中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8454517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采用RECO支架与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收治的行血管内支架取栓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选用的支架类型将其分为RECO支架治疗组和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有效性指标(血管成功再通率、首次取栓再通率、穿刺至手术结束时间及90?d良好预后率),以及安全性指标(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术后24?h和90?d的全因死亡率)的差异.结果 最终纳入81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4.0±12.0岁,男性57例(70.4%);RECO支架治疗组42例,Solitaire支架治疗组3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基线NIHSS评分、ASPECTS评分,高血压、心房颤动、糖尿病、缺血性卒中或TIA病史比例,随机血糖、血小板计数、入院时Hcy、收缩压水平,以及闭塞部位、串联病变、桥接治疗比例和全身麻醉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ECO支架治疗组与Solitaire支架治疗组术后血管成功再通率(88.1%?vs.?82.1%)、首次取栓再通率(28.6%?vs.?38.5%)、穿刺至手术结束时间(95.6±12.3?min?vs.?92.5±14.2?min)、术中血栓逃逸率(11.9%?vs.?15.4%)、夹层样病变发生率(4.8%?vs.?2.6%)及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14.3%?vs.?10.3%)、24?h全因死亡率(7.1%?vs.?5.1%)、90?d全因死亡率(19.0%?vs.?17.9%)及90?d良好预后率(57.1%?vs.?46.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ECO支架治疗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安全有效,其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Solitaire支架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为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我国致力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于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中医骨伤明显出现西化趋势,培养出的人才竞争力较弱,中医骨伤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现就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培养进行探索与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使之成长为符合时代特点的竞争型人才.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是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随着继发性肾病、高龄等患者的增多,内瘘成熟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易致患者内瘘失功,影响透析质量,加重经济负担.目前预防与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病变的研究众多,中西医二者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技术(如活血药、热敏灸等)在促进自体内瘘成熟、降低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上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挖掘与研究.
中医临床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出德才兼备的实用型中医临床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引导学生科学构建中医临床思维已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以《中医妇科学》为例,首先探讨了构建中医临床思维的内涵,强调辨证思维、经典学习、临床实践的重要作用.然后从教学形式与方法方面,探讨了以案例为中心是否为引导学生构建中医临床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倡导灵活运用师承方式,以求培养和造就更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继续教育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到来的必然要求.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已经成为医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综合医院开展CME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和支持CME管理工作;丰富CME内容和形式,提高继教管理水平;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和远程医学教育;发展壮大继续教育师资队伍等方法,推进继续教育管理,切实把CME落到实处,更好地为医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从而保障医院
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以政治思想及中医药文化为引领,以“闻-见-试-思-悟”智慧课堂的构建、师生角色定位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基于成果导向教学理念(Outcom-based education,OBE)立体与全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及社会实践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等为学习质量快速提升的多轮驱动,使中西医结合内科教学真正达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融会贯通,引导之教、领悟之学与勤练生巧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以“岗位胜任力”为目标的教学质量.
期刊
出血性卒中约占全部卒中的20%.虽然其发病率较缺血性卒中低,但其临床表现更凶险,致死、致残率也更高.急性脑出血在头颅CT影像上表现为显著的高密度,诊断相对容易;同时因为脑出血患者常有明显躁动,而CT成像速度相对更快,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故目前CT检查是脑出血诊断的首选方法.不过,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仍然会有一些症状不典型的脑出血患者可能首选MRI检查;同时,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也会进行MRI检查进行疗效评估[1].与CT影像相比,脑出血在MRI影像上的信号表现更复杂,这导致很多临床医师甚至放射科医师很难
目的 探讨非优势半球出血性镜像卒中(hemorrhagic mirror stroke of non-dominant hemisphere,HMSNH)前后患者语言功能、非优势侧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以及大脑脚非对称性比例(asymmetry rate of cerebral peduncle,ARCP)与这些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6月16例HMSN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MSNH后1周内最早的MRI数据测量ARCP,根据首次卒中后1周内的功能MRI数据测量
目的 分析实质性神经白塞综合征(parenchymal neuro-Beh?et syndrome,p-NB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20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p-NB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和性别与p-NBS匹配的无神经白塞综合征(neuro-Beh?et syndrome,NBS)的白塞综合征(Beh?et syndrome,BS)患者为对照组,比较p-NBS组与对照组之间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CRP、纤维蛋白原)、2006版
目的 系统分析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2月关于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生吞咽障碍危险因素的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纳入该量表≥7分的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异质性评估,如无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如存在异质性,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计算各影响因素的合并MD值或OR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