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如一双布鞋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鞋伴我度过天真烂漫的童年,陪我走过激情飞扬的青年,送我到达成熟稳健的中年。这一生,我与布鞋结下不解之缘,是因为穿布鞋不仅舒适、大方、养脚,而且有一种浓浓的爱温暖身心。现在我年过六旬,走路健步如飞,从未患过诸如脚气之类的病,这可能与长期穿布鞋有一定的关系。
  小时候上学读书,别人穿的有解放鞋、力士鞋、球鞋,单单我一个人在春夏秋冬穿的是布鞋。那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回一双球鞋。利用星期天去采金银花,晾干卖给医务室,一次可得两角钱,放学做完家庭作业上山砍柴,然后挑到镇上卖,一次可卖三角钱,就这样积攒了一个月,用三元五角钱买了一双球鞋。当我穿着新买的球鞋上学时,挺胸昂首,简直像战场上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军,那得意忘形的样子,至今回想起来还令人捧腹、忍俊不禁。可哪知穿球鞋的时间长了,一双脚变得奇痒难忍,脱下鞋就有一种难闻的臭气扑鼻而来。心想,还是穿布鞋舒适。打那以后,每天仍然穿着母亲给我做的布鞋上学、劳动。也许是年幼无知,母亲每次给我做一双新布鞋,我都会不屑一顾,根本感受不到母亲劳作到深更半夜,还为我做鞋、为全家人做鞋的艰辛与付出,自以为母亲为我做鞋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一双布鞋的得来是如此轻松!
  后来,人们的衣着随着年代的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西装、休闲装、时尚装替代了中山服、解放服等传统服装,脚上穿的鞋更是五花八门,皮鞋、皮靴、凉鞋、保暖鞋等随着季节变化争相登台亮相。如果有人还穿着用手工制作的布鞋,也不会像过去那样被人小看了,而且是一种时尚、高雅。我仍旧长年如此穿着一双布鞋,在别人羡慕的眼光中上班、购物、散步,平平稳稳走着人生的每一步路。如今母亲已是耄耋之年,再也不能为我做布鞋了,但她老人家逢人就说,我的儿子最喜欢穿我做的鞋。每当此时,我常常被一种无私的母爱和幸福的感觉所陶醉。
  我现在穿的布鞋大都是妻子亲手做成的,亲爱的读者你可能不知道,手工制作一双布鞋要花很大功夫。先用布料刷上糨糊打布板,晾干压平,按脚的大小尺寸剪样,然后找一些碎布铺成垫底,用线索一针一线纳鞋底,再做鞋面与鞋底缝合,才算把布鞋做成了。晚上,妻给我做鞋时,我给她读报、讲笑话或讲奇闻趣事,房间里总是洋溢着无比的温馨。当我穿上妻给我新做的布鞋,抚摸着她那双粗糙的手,看着她手上布满的点点血迹,清晰地印着大大小小的针眼时,我心疼得不知说什么好,眼眶里总是滚动着感激的泪水,泪光中仿佛也看到了母亲当年在昏暗的油灯下飞针走线纳鞋底辛劳的身影。原来,妻与母亲都是爱我如此情深。
  母亲做的布鞋牢固、经久耐磨,妻做的布鞋精致、样式新颖。我的鞋柜里摆满了母亲和妻为我做的布鞋,我一辈子也穿不完。我时常想,幸福是什么?其实幸福真的很简单,简单得就如这一双布鞋。
  责任编辑:青芒果
其他文献
近日,为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届文代会、第九届作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培养《散文选刊·下半月》杂志社的作家队伍,“《散文选刊·下半月》2017年第1期作家班”培训活动在北京举办,30位重点作家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培训期间,编辑部特邀著名作家梁晓声、蒋建伟、刘庆邦、摩罗先生到会现场授课。  同时,本刊与《海外文摘》杂志社、陕西省洋县华阳景区还举办了“王学智长篇小说《华阳风云》研討会”,巴根、王
期刊
在老家,“化二爷”曾经是大人嘴里的“紧箍咒”。小屁孩儿哭闹得厉害了,只需贴着他耳根子说“化二爷来了”,小屁孩儿便立马噤住了声,紧张得四处张望。孩子逃学了,只需说“待明儿送到化二爷私塾里去”,孩子便乖乖地背上书包上学去了。虽说那时候化二爷和他的私塾都已走进了历史数十载,不能重现,但化二爷是孩子们心中的神、鬼、怪,仿佛无处不在。孩子们对他是恐惧到极点,又膜拜到极点,虽然从未谋面,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再谋面
期刊
听到陈忠实老师去世的消息,我的心像被针扎着一样刺痛。  我与陈老师只见过一面。尽管只有一次谋面,却使我没齿难忘,终生受益。  对于陈老师,我是先读其文后识其人的。喜欢文学,纯粹是我生活中的一种爱好,读好的文学作品,已成为我在几十年军旅生涯中愉悦心情、减轻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那一年,我在兰州军区特种大队大队长的职位上时,《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我当即买来一本利用周末时间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也许
期刊
我认识马花姑娘,是30多年前的事。屯里的姑娘出嫁早,像她这个年龄的女孩儿,最少也抱上两三个娃了,可唯她还一个人独居着,况且又整天与儿马(种马)、骒马(母马)们打交道,乡亲们背地里也难免说咸道淡的,都叫她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大队配马站院里的木桩架儿,乡亲们叫它配马桩。马花姑娘在这个院子里,围着木桩架儿转悠足足有七八个年头了。  那会儿,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因有时打头的(领工员)分我去苗围育苗
期刊
这盆火祭是爱莲送给他的。如果爱莲还在,今年应该也要参加高考了。“如果考,她一定能考个名牌大学的。”他暗自想着,但人生没有“如果”。  三年前的秋天,当一个从山区跟随父母打工而转学来的女孩站到他们面前时,他被这个瘦小羸弱的孩子给吓住了:一身破旧的衣服,两只胶鞋都露出了大脚趾头,正一脸惊惶地看着大家。“初三的女孩子哎,咋整成这样?”他不禁有些忿然地问。  “这孩子叫爱莲,在山区时家里就是有名的低保户,
期刊
村庄还是过去的村庄,只是村口的古榆树又老去了一轮,让古古的韵味多出了深刻和不堪。  初冬的晚上,夜还没有凉透,但瑟瑟的寒冷,还是将村口的树吹送得左右摇摆,狐任由着冷穿透关节,一股怜悯的湿润向它袭来,眼中早已布满泪光。  狐是千年的白狐,村庄有多老,它就该有多老,如一粒鸟儿衔来的白榆树种子,扎在村庄的泥土里,就再也没有挪过窝。狐和村庄有着太多的怨怼,它恨过又爱过,之后就把一切和村庄联结在了一起。  
期刊
我爱白蒸馍。  我爱白蒸馍刚出笼时那圆润的姿态,我爱白蒸馍掰开时散发出那淡淡的麦香,我爱吃白蒸馍时上下牙齿之间那富有弹性的感觉,我更爱白蒸馍夹上两片条子肉,抹上一层油泼辣子,咬上一口,那满嘴的香哟!  我清晰地记得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儿歌:“过年好,过年好,吃白馍,砸核桃……”在那物质匮乏生活窘迫的年代,我们家和大多数村民一样,只有到过年时才能吃上几顿白蒸馍。盼过年能吃上白蒸馍成为我儿时的一种奢望。
期刊
在湘西永顺县董家湾的山里,有种草,村里人管它叫苦药子。直到2015年女科学家屠呦呦因从青蒿中提取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而获诺贝尔医学奖后,我才知道苦药子就是青蒿。  我家房前屋后,就长满了这种青蒿。青蒿长得跟小树差不多,枝叶一层层往上长,绿绿的叶脉把地表遮蔽得密不透风。有些长在土地肥沃边缘的青蒿,可以长到2米左右,像我家屋前的青蒿,普遍都在1米左右,和我家的柑桔树差不多高。不过,我家门前的青蒿,
期刊
家乡的黄昏依然那样宁静。  母亲是坐在时光的镜子前,她看见自己老了。那些坎坷,是岁月雕刻的纹路,从深深的皱纹里,我怎样去解读生命的年轮,以及饱含的艰辛?那是存放在皱纹深处的密码,母亲是不轻易泄露的。母亲不喜欢回放苦难,她只重播趣事、快乐,那是她的性格。  母亲驼背了。乡间生活的重压,让母亲朴素的思想更亲近土地。那些点头致意的稻穗,那些竞相表白的棉花,那些亭亭相迎的芝麻,那些见到母亲就要欢快起舞的蔬
期刊
大集体时代,每当听到鸟叫“算黄算割”的时候,村民们就要开始收割了。他们先是将麦田里的麦子用镰刀割倒,再是用麦秸扭成的“绳子”将麦穗扎成小捆,然后用草绳将若干小捆勒成大捆背到打麦场。  真是收获季节呀!只见打麦场的四周被一层层的麦捆围得水泄不通,那壮观的场面不由得不让人激动。麦子再多,场子的中心必须留出一方空地,那是安放柴油机和脱粒机的地方。一旦机器开动,那就是昼夜作业,硬是要将场子的所有麦捆打完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