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水平的语文课堂语言不仅充分展示教师的语文教学魅力,更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语文功底。课堂上,或言辞优美的语言,或深情幽默的语言,或妙趣横生的语言,或激情澎湃的语言……都能够让语文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课堂语言;艺术;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营造美好情感的工具。它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高水平的教学语言不仅是艺术之光耀眼的聚焦点,而且是艺术之树上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引领着学生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化世界,让学生得到一种愉悦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正如著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启记忆的大门,而且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
角落。”
高水平的语文课堂语言不仅充分展示教师的语文教学魅力,更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语文功底。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感情和质量。任何知识道理的传授都需要老师用智慧的语言来传递。假如教师教授的语言不够生动、得体、明了,课堂内容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把简约化优美,把枯燥化有趣,把平淡化深情,把乏味化幽默,把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化浅显,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
教师不是演员,却能以慷慨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和感情;教师不是画家,却能以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教师不是播音员,却能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大千世界的神奇故事;教师不是艺术家,却能以深情和励语激发读者的积极奋进的决心。课堂上,或言辞优美的语言,或深情幽默的语言,或妙趣横生的语言,或激情澎湃的语言……都能够让语文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们萌发情感,发散思维。下面我们来归纳几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课堂描绘出缤纷色彩
语言是情感的展览城、思想的博物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并且运用恰当生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文本的内容,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色彩,有助于学生走进读者的心灵,感受诗情般的浸润,让灵魂与灵魂触碰,迸发情感的浪花。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二泉映月》教学片断:
师:(激动地)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操起二胡,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
师:为什么他只能把自己的情怀倾诉给茫茫月夜?他的叹息有人去听吗?他的哭泣有人去听吗?他的倾诉有人去听吗?他的呐喊有人去听吗?
生:没有……
师:从它委婉连绵的琴声中,你仿佛听到什么?从乐曲步步高昂,你仿佛听到什么?(音乐响起,学生品读第五小结)
生:……
孙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接近人物的心灵,他采用了排比修辞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感情,让学生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触碰阿炳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挣扎的世界,更好地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课堂描绘出文本真实的色彩,让学生获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使学生将情感感悟积淀成思想,在语言的浸润下,在动情的诵读中升华感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为课堂灌注生命的活力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传播途径。单调的腔调、平庸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使课堂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这样也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抑扬顿挫的语言却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它为教学课堂灌注了生命的活力,让整节课堂显得饶有趣味,激情四射。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它是感情最真实的表现。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语调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又熊咆龙吟,时而又幽咽泉流……这样便可激起学生感情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让语文课堂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如《海燕》这一散文诗,全诗情感热烈奔放,场面波澜壮阔,基调高亢有力。我在教授过程中,以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为基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语气朗读全诗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海燕”一形象。以下是我在教学《海燕》一课的片段剪辑:
师:(朗读)在苍茫的海面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语气舒缓、低沉,声音拉长。)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浪花,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乌云,它叫喊着……(“海燕”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后一句语气由慢到快)
学生跟着老师时而低沉、时而响亮地朗读。
师: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
学生跟着老师带着蔑视的语气朗读……
师: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语气读高、读强,语气高亢,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学生也跟着老师读得响亮,读得高亢,从中体会感受革命者的坚定和气概。
激情的课堂语言为课堂灌注生命的活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中,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逐步靠近文本的情感平台,学生在读中更深刻地理解、感受、熏陶“海燕”这一伟大的革命形象。因此,教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为课堂灌注鲜活的生命力。
三、幽默诙谐的语言为课堂增添知识的趣味 作文的语言如果诙谐幽默,能轻松地调侃,辛辣地讽刺,让文章理趣盎然。同样地,课堂的教学语言如果能幽默诙谐,那么这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的趣味和欢乐。在教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能让枯燥的道理变得赏心悦目,乏味的观点主张阐述的妙趣横生,给学生以无穷的回味和智慧的启迪。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的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点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
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课时讲得很投入,一边讲,一边板书,讲着讲着,一脚踩空,从半尺高的讲台上踩空到平地上。这时,全班哄堂大笑。而这位老师灵机一动,微笑着说:“这个讲台真难站啊,因为我常常为你们的学习热情所倾倒。”老师在笑声中化解了自己尴尬的窘态,也让师生的关系更融洽,学生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
中去。
因此,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教学的内容更富有趣味,而不觉得乏味。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景及外来因素的干扰,教师还可以采用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引入课堂,这样就能让课堂增添很多趣味和色彩,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把意外的枝节嫁接到教学的主干上,或许会碰撞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智慧
火花。
四、启发诱导的语言为课堂开创探索的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继诱导。”学习规律告诉我们,惊奇和有疑问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在课堂上,教师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为课堂开创质疑探索氛围,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发散思维,不断探寻新知识。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生:(朗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周总理,一国的总理。你们想想,他的手中握有多大的权利啊!而他的肩上又有多重的担子!对于总理办公的地方,你们觉得应该有什么?
生:沙发、吊灯。
生:字画、书柜……
师:是的,这些都是应该有的陈设,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他的办公室,我们只见——
生:(朗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这实在是太简单简单了,但是,我们分明感到,极其简单的是总理的陈设,极其不简单的却是……
生:总理的品质。
生:总理的作风……
师:那你们应该怀着对总理怎样的心情呢?
生:崇敬、热爱。
王老师的课堂没有复杂的教学环节,却能让人感觉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答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本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使用启发诱导的语言对知识的灌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则于终于受用无穷”。
五、赞美鼓励的语言为课堂点燃积极的火苗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大,自信心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师的鼓励性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成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真切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自信心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强化学生的行为,扩大和释放思维能量。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语言艺术,对学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你真不错!这一次有进步了!”“很高兴你能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胜利是属于你的。”“答案虽然跟标准有点差距,但是没关系,加油哦,成功在前方!”等等。这样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评语,但却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反之,如当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清新剂,而且是一门美丽的艺术,教师不但要多鼓励、鼓励得有层次,鼓励得正确,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用最恰当的鼓励让学生心中充满爱,因为爱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工具,作为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载体,作为师生间互动的形式,可以是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可以是抑扬顿挫、启发诱导;也可以是赞美鼓励、简明精炼的。灵动的高水平的课堂语言,可以缔造成音美、意长、情深的教学境界,也可以酿造“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要想让语文课堂里灵魂与灵魂相触碰,思想与思想相对话,教师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让语文课堂因语言艺术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的语言艺术成为教坛上艳丽的夺目奇葩!
(编辑:马梦杰)
【关键词】课堂语言;艺术;智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营造美好情感的工具。它是生命之声,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高水平的教学语言不仅是艺术之光耀眼的聚焦点,而且是艺术之树上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引领着学生遨游五彩斑斓的文化世界,让学生得到一种愉悦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正如著名作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讲的话带有审美色彩,这是一把精致的钥匙,它不仅能开启记忆的大门,而且能深入到大脑最隐蔽的
角落。”
高水平的语文课堂语言不仅充分展示教师的语文教学魅力,更体现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语文功底。可以说,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感情和质量。任何知识道理的传授都需要老师用智慧的语言来传递。假如教师教授的语言不够生动、得体、明了,课堂内容也会变得枯燥乏味,这样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把简约化优美,把枯燥化有趣,把平淡化深情,把乏味化幽默,把抽象的化为具体,深奥的化浅显,这样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知识,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
教师不是演员,却能以慷慨激昂的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和感情;教师不是画家,却能以生动形象地语言描述大自然的奇妙和美丽;教师不是播音员,却能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大千世界的神奇故事;教师不是艺术家,却能以深情和励语激发读者的积极奋进的决心。课堂上,或言辞优美的语言,或深情幽默的语言,或妙趣横生的语言,或激情澎湃的语言……都能够让语文课堂闪烁智慧的火花,激发学生们萌发情感,发散思维。下面我们来归纳几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语言:
一、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课堂描绘出缤纷色彩
语言是情感的展览城、思想的博物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并且运用恰当生动的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描绘出文本的内容,引领学生品味文本色彩,有助于学生走进读者的心灵,感受诗情般的浸润,让灵魂与灵魂触碰,迸发情感的浪花。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二泉映月》教学片断:
师:(激动地)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没有泯灭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操起二胡,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茫茫月夜。
师:为什么他只能把自己的情怀倾诉给茫茫月夜?他的叹息有人去听吗?他的哭泣有人去听吗?他的倾诉有人去听吗?他的呐喊有人去听吗?
生:没有……
师:从它委婉连绵的琴声中,你仿佛听到什么?从乐曲步步高昂,你仿佛听到什么?(音乐响起,学生品读第五小结)
生:……
孙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领着学生一步一步接近人物的心灵,他采用了排比修辞的语言点燃了学生心中的感情,让学生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触碰阿炳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挣扎,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体会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挣扎的世界,更好地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为课堂描绘出文本真实的色彩,让学生获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感觉,使学生将情感感悟积淀成思想,在语言的浸润下,在动情的诵读中升华感情。
二、抑扬顿挫的语言为课堂灌注生命的活力
教师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传播途径。单调的腔调、平庸的语言、平缓的语调使课堂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听着很容易恹恹欲睡,这样也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相反,抑扬顿挫的语言却是语文课堂充满活力的保障,它为教学课堂灌注了生命的活力,让整节课堂显得饶有趣味,激情四射。激情不是表层的张扬,也不是肤浅的铺陈;不是华而不实的渲染,也不是冗余累赘的堆砌。它是感情最真实的表现。在课堂上,老师的语言语调随着教学内容的延伸,时而如高山流水,时而如小溪潺潺;时而又熊咆龙吟,时而又幽咽泉流……这样便可激起学生感情火花,激发求知的欲望,让语文课堂更加魅力四射,风采迷人。
如《海燕》这一散文诗,全诗情感热烈奔放,场面波澜壮阔,基调高亢有力。我在教授过程中,以诗歌不同的感情基调为基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语气朗读全诗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海燕”一形象。以下是我在教学《海燕》一课的片段剪辑:
师:(朗读)在苍茫的海面上,风,聚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语气舒缓、低沉,声音拉长。)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浪花,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乌云,它叫喊着……(“海燕”读得响亮,并加重读“高傲”,后一句语气由慢到快)
学生跟着老师时而低沉、时而响亮地朗读。
师:海鸥在暴风雨到来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在大海上面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以极端蔑视的语气读)
学生跟着老师带着蔑视的语气朗读……
师: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刮起波浪的飞沫……这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语气读高、读强,语气高亢,突出革命者的英雄气概。)
学生也跟着老师读得响亮,读得高亢,从中体会感受革命者的坚定和气概。
激情的课堂语言为课堂灌注生命的活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中,教师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逐步靠近文本的情感平台,学生在读中更深刻地理解、感受、熏陶“海燕”这一伟大的革命形象。因此,教师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为课堂灌注鲜活的生命力。
三、幽默诙谐的语言为课堂增添知识的趣味 作文的语言如果诙谐幽默,能轻松地调侃,辛辣地讽刺,让文章理趣盎然。同样地,课堂的教学语言如果能幽默诙谐,那么这为课堂增添了不少的趣味和欢乐。在教学中,幽默诙谐的语言能让枯燥的道理变得赏心悦目,乏味的观点主张阐述的妙趣横生,给学生以无穷的回味和智慧的启迪。课堂教学中,有时老师的幽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洽学习气氛,增强学生组织纪律性,点染学生答题的情绪,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
如有一位老师在讲课时讲得很投入,一边讲,一边板书,讲着讲着,一脚踩空,从半尺高的讲台上踩空到平地上。这时,全班哄堂大笑。而这位老师灵机一动,微笑着说:“这个讲台真难站啊,因为我常常为你们的学习热情所倾倒。”老师在笑声中化解了自己尴尬的窘态,也让师生的关系更融洽,学生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
中去。
因此,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让教学的内容更富有趣味,而不觉得乏味。针对课堂教学的具体情景及外来因素的干扰,教师还可以采用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等,按照教学需要引入课堂,这样就能让课堂增添很多趣味和色彩,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迅速理解和记忆知识。把意外的枝节嫁接到教学的主干上,或许会碰撞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智慧
火花。
四、启发诱导的语言为课堂开创探索的氛围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继诱导。”学习规律告诉我们,惊奇和有疑问是打开思维大门的钥匙。在课堂上,教师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多用疑问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为课堂开创质疑探索氛围,促使学生不断思考,发散思维,不断探寻新知识。
如特级教师王崧舟《一夜的工作》教学片断:
生:(朗读)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周总理,一国的总理。你们想想,他的手中握有多大的权利啊!而他的肩上又有多重的担子!对于总理办公的地方,你们觉得应该有什么?
生:沙发、吊灯。
生:字画、书柜……
师:是的,这些都是应该有的陈设,但是当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成了他的办公室,我们只见——
生:(朗读)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这实在是太简单简单了,但是,我们分明感到,极其简单的是总理的陈设,极其不简单的却是……
生:总理的品质。
生:总理的作风……
师:那你们应该怀着对总理怎样的心情呢?
生:崇敬、热爱。
王老师的课堂没有复杂的教学环节,却能让人感觉到“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教师因势利导,通过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答出人物的形象特征以及本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使用启发诱导的语言对知识的灌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则于终于受用无穷”。
五、赞美鼓励的语言为课堂点燃积极的火苗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验证明,受到鼓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主动性很大,自信心有所提高,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教师的鼓励性语言还可以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成功。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真切慷慨地使用一些赞美、激励的语言,不仅能让学生自信心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强化学生的行为,扩大和释放思维能量。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语言艺术,对学生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少批评,多表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如“你真不错!这一次有进步了!”“很高兴你能大胆地举手回答问题,胜利是属于你的。”“答案虽然跟标准有点差距,但是没关系,加油哦,成功在前方!”等等。这样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评语,但却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反之,如当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相去甚远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批评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无意中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由此可见,教师的鼓励性语言对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教师的鼓励性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清新剂,而且是一门美丽的艺术,教师不但要多鼓励、鼓励得有层次,鼓励得正确,更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用最恰当的鼓励让学生心中充满爱,因为爱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总而言之,语言作为人类交往最重要的工具,作为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载体,作为师生间互动的形式,可以是生动形象、幽默诙谐;可以是抑扬顿挫、启发诱导;也可以是赞美鼓励、简明精炼的。灵动的高水平的课堂语言,可以缔造成音美、意长、情深的教学境界,也可以酿造“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要想让语文课堂里灵魂与灵魂相触碰,思想与思想相对话,教师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让语文课堂因语言艺术闪烁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的语言艺术成为教坛上艳丽的夺目奇葩!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