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四十年代的经济生活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ll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曾经这样说过:“用别人的钱,即使是父母的遗产,也不如自己赚来的钱自由自在,良心上非常痛快……”这是张爱玲1945年2月27日与苏青对谈时所发表的观点,作为一个旧时的女性,张爱玲的经济观和她的文章一样是颇为独立的。
  1939年张爱玲在《西风》月刊上发表她的处女作《天才梦》,在“西风社”征文比赛中获第十三名优秀奖。对于未能获得更好的名次,张爱玲始终耿耿于怀,在她晚年将文章收入《张看》(台湾皇冠出版社1976年5月版)时,还不忘写篇附记发发牢骚:“我的《天才梦》获《西风》杂志征文第十三名名誉奖。征文限定字数,所以这篇文字极力压缩,刚在这数目内,但是第一名长好几倍。并不是我几十年后还在斤斤计较,不过因为影响这篇东西的内容和可信性,不得不提一声。”
  张爱玲是1937年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后考取伦敦大学,却因为战事的爆发而无法成行,改入香港大学文学系。1939年,二十岁的张爱玲独自来到香港,在香港大学专攻文学,她努力学习英文,可以背下弥尔顿整本的《失乐园》,她也尝试用英文进行写作。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大学停办,张爱玲未能毕业,随后与好友炎樱一起返回上海。之后她报考上海圣约翰大学,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于是,张爱玲开始以投稿为生,为《泰晤士报》和《二十世纪》等英文杂志撰稿,赚取稿费来维持日常生活。
  回到上海的张爱玲开始显露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她的散文《到底是上海人》,曾经这样写道:“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瓠,像代乳粉的广告……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夠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年轻的张爱玲踌躇满志,她居住于常德路的爱丁堡公寓(常德公寓),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她的文学人生。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得以成名,在于《紫罗兰》杂志上发表了她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沉香屑·第二炉香》,时间是1943年4月,慧眼识珠者是《紫罗兰》的主编周瘦鹃。在《写在〈紫罗兰〉前头》一文中,周瘦鹃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发掘张爱玲的经过:“有天有一位张姓女士来访问,我忙不迭地赶下楼去,却见客厅中站起一位穿着鹅黄缎半臂的长身玉立的小姐来向我鞠躬。我答过礼,招呼她坐下。接谈之后,才知这位张女士生在北平,长在上海,前年在香港大学读书,再过一年就可毕业,却不料战事发生,就辗转回到上海,和她的姑母住在一座西方式的公寓中,从事卖文生活,而且卖的还是‘西’文,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又替德人所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文章。至于中文的作品,除了以前给《西风》杂志写过一篇《天才梦》后,没有再动笔,最近做了两个中篇小说,讲述两段香港的故事,要我给她看行不行,说着,就把一个纸包打开来,将两本稿簿捧给了我,我一看标题叫作《沉香屑》,第一篇标明《第一炉香》,第二篇标明《第二炉香》,就这么一看,我已觉得它很别致,很有意味了。当下我就请她把这稿本留在我这里,容细细拜读……”
  “一星期后,张女士来问我读后的意见,我说有点像英国名作家毛姆的作品,又有点受《红楼梦》的影响,把这话向她一说,她表示心悦诚服,因为她正是毛姆作品的爱好者,而《红楼梦》也正是她喜欢读的。我问她愿不愿意将《沉香屑》发表在《紫罗兰》上,她一口应允……如今我郑重地发表了这篇《沉香屑》,请读者共同来欣赏张女士一种特殊情调的作品,而对于当年香港所谓高等华人的那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也可得到一个深刻的印象……”
  周瘦鹃的这篇刊前话,透露出了很多张爱玲的信息和细节,其一是张爱玲受战事影响未能完成香港大学的学业,返沪后是以卖文为生的,也就是自由撰稿人;其二是因为张爱玲的英文较好,她最初是“给英文《泰晤士报》写剧评影评,又替德人所办的英文杂志《二十世纪》写文章”。在刊前话中,有一段还写到周瘦鹃去张爱玲处做客,在一个小型酒会上,张爱玲曾经给他看过一份《二十世纪》上的文章《中国的生活与服装》,是用英文写的,还配有手绘的插图,这令周瘦鹃很佩服;其三是张爱玲那时的生活还是很精致的,除穿着打扮以外,周瘦鹃还参加过一个张爱玲办的小型酒会,从对其场面的描述也可知花费不小。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自由作家,张爱玲的日常收入究竟有多少?她对从事自由职业卖文赚钱又是怎样的态度?以及她的金钱观、经济观又是怎样的?
  在张爱玲的散文《童言无忌》(刊于1944年5月《天地》杂志第七、八期合刊)中,有一节专门谈到了“钱”,从中可知张爱玲的经济观:“生平第一次赚钱,是在中学时代,画了一张漫画投到英文《大美晚报》上,报馆给了我五块钱,我立刻去买了一支小号的丹琪唇膏。我母亲怪我不把那张钞票留着做个纪念,可是我不像她那么富于情感。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有些东西我觉得是应当为我所有的,因为我较别人更会享受它,因为它给我无比的喜悦。眠思梦想地计划着一件衣裳,临到买的时候还得再三考虑着,那考虑的工程,于痛苦中也有着喜悦。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每一次看到‘小市民’的字样我就局促地想到自己,仿佛胸前佩着这样的红绸字条……”“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充分享受着自给的快乐的……苦虽苦一点,我喜欢我的职业。‘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从前的文人是靠着统治阶级吃饭的,现在情形略有不同,我很高兴我的衣食父母不是‘帝王家’而是买杂志的大众。不是拍大众的马屁的话——大众实在是最可爱的顾主,不那么反复无常,‘威莫测’;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为了你的一点好处会记得你到五年十年之久。而且大众是抽象的,如果必须要一个主人的话,当然情愿要一个抽象的……”   张爱玲很早就发现,写作能赚钱,同时也知道赚钱之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拼命地写。当年在上海,张爱玲吃喝玩乐等日常开销全靠写字,稿费议价也从不含糊。周瘦鹃的《紫罗兰》使她初登文坛,平襟亚的《万象》和袁殊的《杂志》,则使张爱玲一举成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如日中天的女作家。平襟亚曾撰文回忆张爱玲投稿之事,和周瘦鹃之文如出一辙,不过不是刊于《万象》,而是登在了一张当年的小报《海报》上:“张爱玲为现代女作家中优秀之一员。生长南方,肄业香港大学,事变后始来海上。其父母均留居欧洲。张氏家世在清季煊赫一时……爱玲大抵为名公巨卿之遗系。少有神童之目,六七龄即擅吟咏,十四五岁,散文小说已遍投各报,见重于时。《天才梦》一文见《西风》某号,即其自传。此次来沪寄居某公寓,初持《沉香屑》小说稿二篇谒见瘦鹃,鹃公极赏其才,刊于《紫罗兰》。继以《心经》一稿投《万象》,同时投函及予,曾数次约谈,且以未刊稿三篇及已刊小说七篇,要求予代出单行本,复以纸贵如金箔,未成议。予将《倾城之恋》及另一篇长稿退还爱玲,留下《琉璃瓦》一篇备《万象》登载。爱玲之笔调得力于《红楼梦》说部,惜少变化。惟《琉璃瓦》俏皮流利,作风不同,伊自认为别出机杼之创作,不久将见《万象》。”
  平襟亚向张爱玲约稿在《萬象》上连载《连环套》,双方说好每月七八千字,按月预支一千元。结果没多久,由于物价飞涨,张爱玲就不干了,要涨稿费,否则就减字数。平襟亚不同意,张爱玲就真的减字数。后来平襟亚在柯灵的提议下加送二千元给张爱玲,即相当于三千元写五六千字。结果支票被退回,《连环套》遭腰斩。平襟亚与张爱玲围绕着出书、稿酬、断稿、灰钿等事件发生了众多恩怨纠葛,此当另话。每月预支千元,再加上其他稿费,张爱玲在当年的收入是不低的。
  相比平襟亚的《万象》,张爱玲和袁殊的《杂志》似更密切。
  1938年5月,袁殊创办了时政类期刊《杂志》,1942年又改为以文学为主的综合性文艺月刊。袁殊在读到张爱玲的作品后,被她的文学才华所打动,赶忙亲自上门约稿。很快,《杂志》就推出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引爆了当年上海文坛。此外,袁殊还特邀张爱玲为文章配插画,为刊物的扉页作画,搞各种联谊会请她到场。
  1944年8月15日,《杂志》社为张爱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说集《传奇》,并将这本书列为“杂志社丛书”之一。这部小说集原本是张爱玲交给万象书屋出版的,但经理平襟亚认为无利可图,于是将书稿退回。而当《杂志》拿到《传奇》书稿后,就立即宣称“并不纯以赚钱为目的,只是愿助这本集子出版,使寂寞的文坛起点影响”。1944年底,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话剧《倾城之恋》在新光大戏院连演八十场,场场爆满。《杂志》之后的张爱玲已是如日中天。
  短短的几年,张爱玲从一个自由撰稿人转变为著名女作家,以其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大家》等刊物发表的小说,及在《苦竹》《古今》《天地》《小天地》等杂志上发表的散文,和出版的小说集《传奇》和散文集《流言》,成为四十年代高产的女作家。据华东师范大学陈子善教授研究,张爱玲还同时给上海的《海光》《力报》《小报》《光化日报》《铁报》《小日报》等多份小报写文章,勤于笔耕的张爱玲成为那个时代职业作家中的佼佼者。在上海沦陷期间,有记者采访张爱玲和苏青,询问她们的生活状况,那时候,张爱玲每月稿费折合银元约在四百至五百块大洋。在当时的上海,这样的收入自然也是不菲。
  张爱玲曾经说过:“我喜欢钱,因为我没吃过钱的苦,不知道钱的坏处,只知道钱的好处。”喜欢钱的张爱玲用她的才华和勤奋,再加上一点点的运气,奢侈地过着她那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他文献
《广岛之恋》,1959  淡出,淡入。露珠,汗粒,原子尘。相拥的人体,腐烂的身躯。《广岛之恋》一开头就展示出独特的电影语言。有评家称,影片达到了现代主义作品中最罕见的高峰。这座高峰立在“新浪潮”的“左岸”。影片中,人与物的关系就像水与岸的关系,人的意识如水一般流动,而物的堆积如岸一般,成了观看人心的一种参照。新小说式的“看”,在这部由杜拉斯编剧的电影中得以由导演阿伦·雷乃进行了一次青出于蓝的视觉还
期刊
曹丕论及同代作家的著作有两篇,其一是《典论·论文》,推出了“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的七个作家,依次为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后世称为“建安七子”,并论述了这七个人的文章风格及得失,见识高远,立论精当。其二是《与吴质书》,抒发了建安二十二年大疫后,几个文友罹难而逝的伤感心情。这两篇文章无一语言及曹植。曹植的《与杨德祖书》举出了六个作家,除了杨修是受书人,不能不语及外,另五个作家皆
期刊
1946年6月22日,《一种建设人材》刊登在云南《正义报·新论衡》增刊第八十八期上,署名沈从文。文中,沈从文设想了一个理想的美术馆应当具备的“理想的工作人员”,兹略加整理,披露于此:一种建设人材  一个理想的美术馆,它的实现是从长时期准备而产生的。我们得先有几个工作人员。近乎理想的工作人员,应当是——  他的年龄大约三十岁,曾毕业于国立大学的建筑系或历史系,平时对于考古学和美术史研究就极有兴趣。他
期刊
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在《孔子与人格世界》一文中,把“人格”分成了六種,其中有两种为“圣贤”:一种为“超越的圣贤”,一种为“圆满的圣贤”。他把乞丐武训称为“超越的圣贤”,而把孔子及受到孔子教化的诸圣贤称为“圆满的圣贤”。  与孔子一样,武训同样为儒家文明的典型代表,只不过,孔子因其高明性和中庸性而显圆满,武训因其高明性和绝对性而显超越。  在中国诸省份中,山东最“盛产”圣人,“文圣”“兵圣”“科圣”
期刊
《伸脚录》是资深出版人、著名学者、被人称为“一代文史大家”的金性尧先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的一本书。  我今天,虽说没有资格“伸脚”,却也还能够“猫腰”,伏案写此小文,不为它端,就是想说说先生的这一书名——觉得它不但有趣,而且还颇有些讲究。  是啊,不要说是书名,便是其他物事,但凡涉一“脚”字,令人都觉其“俗”——当然,“俗”也未必不好,比如,“通俗”“庸俗”顯然就不在一个层面——而《伸脚录》,此
期刊
《饱食穷民》是日本著名的新闻记者斋藤茂男(1928—1999)写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间的纪实文学作品。作品分为三章,所记内容的时间跨度将近五年半,当时面市是以通过作者供职的日本共同通讯社发送至各个加盟报纸进行连载的形式刊登出来的。用作者自己的话说,这些文字是他当时企图通过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来描绘日本二十世纪末的社会图景的一种尝试。当然,这份尝试并不仅止于《饱食穷民》,或者说,《饱食穷
期刊
金宏达、于青编辑的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张爱玲文集》五卷本第四卷,书尾附有《张爱玲作品系年》一文,在小说部分的末尾列有: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以上三篇约作于1950年,发表时间晚。)  安徽文艺版的这个《色·戒》写作时间,是从何而来的呢?翻查该版《张爱玲文集》第
期刊
海明威说,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们却很年轻,这里什么都不简单。然而,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冲击以及繁重的学业让小李和海明威笔下的“阳春白雪”暂时没有太多共鸣。无课半日闲的时候,小李喜欢沿着塞纳河从奥赛博物馆走到荣军院,看着沿路上形形色色的人们,反倒是和西班牙小说家卡洛斯·鲁依斯·萨丰所说的“巴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连饿死都仍然被视为一种艺术的城市”有了共情。小李目不转睛地盯着沿河素描的画师们,流连
期刊
在8月即将结束之时,受疫情打击的电影市场终于迎来了一部轻松的喜剧电影《失控玩家》.rn好莱坞电子游戏题材电影《失控玩家》在海外上映首周就收获了5100万美元票房,且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映一周后,它的票房就突破了2亿元,“烂番茄”爆米花指数高达95%.《失控玩家》实现了市场与口碑的双丰收.rn与其说《失控玩家》是一部以电子游戏为题材的玩家粉丝类电影,倒不如说这是一个融合了大量流行文化的狂欢大舞台.这就意味着,无论观众是否是游戏玩家,总能被电影里各种幽默有趣的流行文化梗戳到笑点.
期刊
桌上的书,是成都作家王鹤“女人书”系列新作《过眼年华,动人幽意》上、下两册。这一回,从林徽因到张爱玲,从萧红到叶嘉莹,王鹤娓娓道来,摆了四十个精彩的八卦。除了拎出来的四个,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陆小曼、杨绛、王映霞,尘封已久的杨步伟、吕碧城、梅娘,影影绰绰于名女友、名女儿身后的苏青、黄逸梵,以及标签清晰的丁玲、苏雪林……  王鹤慧眼慧心,以通幽达微的笔把她们的故事表现得横看成岭侧成峰。往轻松说,是曲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