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体验价值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上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用列表的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体会用列表方法整理信息的作用,感受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能有条理、富有个性地思考,并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能主动地运用策略去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经历列表的过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3行 7棵
  4行 5棵
  3×7=21(棵)
  4×5=20(棵)
  21+20=41(棵)
  或
  3×7+4×5
  =21+20
  =41(棵) 解决问题的策略弄清条件和问题
  ↓
  列表整理(策略)
  ↓
  分析
  ↓
  解答
  ↓
  检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内需
  1.感受“原生态”信息。
  师:同学们,小芳家有一个果园,里面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你们想不想到现场去看看?
  情境:课件出示小芳家果园插图。
  a.果园里种了3行桃树、8行杏树和4行梨树。
  b.桃树每行7棵,杏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
  2.激发“有序性”需要。
  (1)谈感受,激内需:对这一组信息有什么感受?
  谈话: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信息乱而杂,对话时间短而快,印象不深等。为此我们要善于迅速抓住有助于问题解决的相关信息,进行有序性整理。
  (2)提问题,揭课题:根据提供的这组数学信息,你想解决什么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结合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一开始就选取了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原生态”信息乱而杂,是无序的,从而激发学生渴望得到“有序”信息的心理需求,为列表整理信息作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究策略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感知策略。
  (1)师:你能用画线段图,或是用文字摘录,或是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这些条件和问题吗?
  (2)学生整理信息。
  (3)展示学生整理结果,教师讲评。
  小结:这些方法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意图】学生收集和整理的方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本环节旨在唤醒学生整理的经验,展示学生已有的整理信息的策略,让学生体验整理信息策略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列表整理信息的优越性。
  2.理解表格的结构和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1)师:现在没有原来的条件和问题的图了,只有列表,你能看得懂吗?
  (2)师: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板书:分析)
  (3)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①从条件想起,可以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的棵数,再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板书:综合法)
  ②从问题出发,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应先求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再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多少棵。(板书:分析法)
  (4)列式解答。
  通过我们刚才的整理和分析,你能列式解答吗?(板书:解答)
  (5)检验。
  师:怎么知道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呢?(板书:检验)怎么检验?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感受列表整理信息的价值,了解用表格整理信息的优势,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3.图表对比,比较策略。
  师:这张表格与原来提供的信息相比,有什么特点?要解决第一个问题,你愿意看表格还是原来的信息?为什么?
  结合回答,师指出:列表整理信息不但简明扼要,而且能很容易看出数量关系的特点。
  4.回顾反思,提炼策略。
  探讨:上述问题是用什么策略解决的?这种策略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先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列表进行整理,并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最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这就是我们运用列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板书:过程)
  【设计意图】策略的有效形成必然伴随着对行为的不断反思。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其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清晰地体会列表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方面的优势,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灵活选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5.实际运用,内化策略。
  (1)出示例题的第2个问题: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师:你能自己试着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并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思考过程吗?
  (2)展示学生作业。
  师:求“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你是怎么想的?
  6.合并、简化表格,渗透函数思想。
  (1)出示两个问题和表格,合并表格。
  师:观察这两个表格,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说明:因为关于桃树的条件是相同的,所以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时候,可以把两个表格合并为一个表格。   (2)简化表格。
  ①师:在这个表格里面我们可以把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信息,比如名字,加以简化(动画演示),甚至也可以把表格外框简化掉(动画演示)。
  ②师:你能根据前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填出括号里的数吗?
  出示:3行→7棵 提问:什么意思?
  8行→6棵 提问:什么意思?
  4行→5棵 提问:什么意思?
  (3)渗透函数思想。
  ①体会对应,感受列表有利于发现数量关系。
  师:观察书上的表格和大屏幕上的表格有什么不同吗?(课件演示箭头出现)
  箭头能这样画吗?为什么?你觉得这里的箭头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正如美国数学教育家舍费尔德所说——借助对应,能使要解决的问题得到简化。
  ②感受函数思想。
  师:能不能将4行和5棵的位置对调呢?为什么?(课件演示)
  请你观察这个表格,你有什么发现?什么没有变化?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用列表整理信息的价值,了解用表格整理信息的优势,掌握列表整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灵活运用,提升策略
  过渡:看来大家已经初步学会了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信息的策略,可是生活中的问题千变万化,这种策略还适用于解决其他的问题吗?
  1.春江小学三年级有3个班,四年级有2个班,五年级有4个班。(先整理题中的条件,再解答)
  (1)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人?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解答的?在解答问题时分别选择了哪些条件?
  2.江老师买2件长袖衬衫一共用去270元,买3件短袖衬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各自的整理方法和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点是灵活运用提升策略。如果说第一题是“仿例题”的话,第二题则是与例题完全不同。两道习题列表整理的策略相同,发挥了例题“举一反三”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策略的过程中感受到大千世界问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策略不变。真正达到灵活运用提升策略之目的。
  四、总结回顾,稳定策略
  师: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本节课努力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主动探究策略的过程,使之感受到列表整理的特点:简明扼要,有利于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河南宏力学校小学部 责任编辑:王彬)
其他文献
【编者按】家访是家校合作育人、统一教育理念、达成教育共识、协调教育目标、实现教育同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曾经很熟悉的家访,现如今被QQ群、电话、短信取代了。那么,新形势下,需不需要家访?如何家访?请听听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2014年9月20日上午,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与宁德市妇联、万达影城为留守儿童和特殊学生们联合开展爱心观影活动。  阮光清校长与爱心妈妈牵着留守儿童的手,爱心小伙伴和特殊生手拉着手,在洋溢着友善、温暖的影厅中共同观赏了影片《有一天》。  电影讲述贫困儿童、读写困难儿童、留守儿童等9个特殊儿童群体的追梦故事。不一样的不幸,却透着同样的追逐梦想的力量。观影现场,有会心的笑声,也有偷偷抹去的泪水。  爱
期刊
一、概念的引入,源于数学化的需要  数学的基本概念一般都具有丰富的现实原型,用数学概念来描述与刻画这些现实原型,是源于数学化的需要,是数学发展的需求,也是人类认知的需要。在数学概念引入时,如果能将数学化的需要与学生的认知需要并轨,学生认知的需要越迫切,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就越高,教学的效果也就越好。  例如,人教版五上“确定位置”第一课时,是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教学时,先出示学生熟悉的
期刊
薛法根老师执教《剪枝的学问》这堂课,减少了很多可有可无的环节,留下的是纯粹的语文实践活动。减少,是为了“增加”。那么,他增加了什么?是如何增加的?我们来看以下片段,或许能从中得到答案。  【教学片段】  师:“我”几次走进王大伯家的桃园?分别是什么时候?  生:三次,第一次是在冬天的时候。  ……  师:把这三个表示时间的词画出来。画出的词和老师黑板上写的一样的举手。读一下。(板书:去年冬季的一天
期刊
刘老师是一名新入职教师,在市里一所比较好的高中担任英语教师。入职一年以来,刘老师经常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每当看到同组的前辈处理教学、工作事宜游刃有余以及与自己同时进入学校的其他教师貌似都适应良好时,她便会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高中教师这一职位。下周一,刘老师将要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课——转正考评课,届时会有很多校领导来听课,刘老师对这堂课相当重视。虽然经过精心准备,刘老师还是对自己能否圆满地完成任
期刊
【编者按】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基石。在部分教师的眼中,概念教学不过是一种机械的教授与训练的结合体。而实际上,较为妥帖的认识是,数学概念的教学应融入学生的探索活动,应从探索活动开始,然后形成语言,最后提升为数学概念。学生应像数学家一样“创造”数学概念。“教学平台”从第11期开始,分两期与读者共同探讨“简约而不简单的概念教学”。  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的核心是把握概念实质,而不仅仅掌握概念形式的、描述的
期刊
古诗文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奇葩,其独特的芬芳陶醉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在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中,古诗文的比重则随年级的升高而不断增加。作为文本类型中的一员,古诗文无疑也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取向——“语用”价值。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识得‘语用’东风面,发我诗文枝上花”,旨在让每一节语文课成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课。  一、识得东风面——关注“语用”点的选择  选入教材的古诗文,都是历久
期刊
2013年6月的一天,我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昆山的信。信中这样写道:  朱老师:  您好!  语文高考结束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为了种种报答,我被绑在高考的战车上走得太久,太累了。大家对我越放心,对我的期望就越大。从学科到分管,工作范围越来越广,工作担子越来越重,我越来越难以在高考与新教育间左右手兼顾。高考成绩一直在苏州名列前茅,领导满意但我失落:其他地区新教育如火如荼,昆山却不死不活。 
期刊
文体意识是指人们在文本写作和阅读中,对不同文体模式的自觉理解、熟练把握和独特感受,是对读写实践的一种能动的再认识。文体不同,风格不同,表现的手法及方式也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所区别。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缺乏文体意识,面对不同文体,却用同一套路,千篇一律地进行教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耗时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文体意识,才能高屋建瓴地使用文本,驾驭文本,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一、解
期刊
一、敢于猜想的意识——尝“渔”  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而在这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应给予学生合理猜想的时空,以激发学生的猜想动力。考虑到四年级学生还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为降低学习难度,可以将“除数不变,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的相关内容提前,将“被除数不变,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后移。  教学片段1:“除数不变,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的猜想环节。  ★活动一:观察→比较→猜想。  1. 填一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