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骨香艳,舞乐流波

来源 :八小时以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tia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歌舞片从诞生之日起,就在电影类型片中享有大佬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就是一部歌舞片(有人认为《爵士歌王》在声音上不达标,不能称为第一部有声电影)。歌舞片得到的这个第一可不是来自“一不小心”,相反,它有着深厚的家族渊源。如今,极度妖娆的歌舞巨片《九》终于亮相,女演员的较好姿容和绝世身材,犹如回光返照,让人看到了歌舞片往昔的荣光——歌舞片和西部片,都曾是美国电影工业的双子星座,是好莱坞历史上最梦幻的回忆。
  
  在百老汇舞台摸爬滚打
  “早期的百老汇舞台剧,无论从故事构架还是在视觉概念上,都规划了好莱坞的未来。”
  ——歌舞巨星阿斯泰尔
  在电影还没有发展到有声时代时,它的影响力和百老汇歌舞远不在同一个重量级。第一部被正式承认的有声电影名为《百老汇的旋律》,听名字就知道它和百老汇歌舞剧的关系——此时的有声电影还没长翅膀,但它很聪明,傍上了百老汇这个“大款"。有声电影欲借百老汇之力高飞,而百老汇也乐得借有声电影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因此,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歌舞片迎来了最辉煌的时期,百老汇借助歌舞片之力把自己的边际效应发挥到最大。
  因为米高梅公司的助推,百老汇成了歌舞片的风格底色,这时,歌舞片似乎还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表现形式,借鉴百老汇也成了一种思维惯性。当然,百老汇舞台剧的高水准也让歌舞片的质量一直在高位运行:奥斯卡前十届就有两部歌舞片成为最佳,分别是《百老汇的旋律》和《歌舞大王齐格菲》。当歌舞片在类型片中的地位巩固后,却开始了短暂的迷惘,但这一时期出现的歌舞片巨星,却让影迷疯狂追捧——阿尔弗雷德•阿斯泰尔和琴裘•罗杰斯的曼妙舞步、安•米勒提着扇子挑逗风情的眼神,日后都成为好莱坞影史上的永恒记忆。从1958 年到1968 年,歌舞片因为彩色电影的盛行而出现井喷态势——在最佳影片中占有5 部,将“抢别人的奥斯卡,让其他类型片哭”的“政策”执行得很彻底。由于奥斯卡过早褒奖了金•凯瑞的《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使得当更优秀的《雨中曲》横空出世时,奥斯卡只能留给它一个抱歉的笑脸。
  如今的好莱坞,歌舞片已沦落到为他人做嫁衣的地步——很多歌舞场面的出现,在其他类型片中经常用来表现高潮迭起的场景,比如《狮子王》中辛巴在草原上成长、《僵尸新娘》中僵尸生机勃勃的生活场景。当然,这也与观众审美趣味的转移和变化有关,暂且无需苛责。
  
  以艺术的番号拉动GDP
  “《红磨坊》横空出世时,有人说歌舞片复活了,其实它根本没有死过,只是人们很久不爱半死不活的东西了。”
  ——导演巴兹•鲁赫曼
  拉动GDP 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同样,歌舞片吸引眼球也有它的三大要素:歌声,舞技和色相。当歌舞片还独占类型片花魁时,看电影还是件很纯情的事情。很多人去看电影是本着陶冶情操的目的,为艺术而艺术。而歌舞片,则把“艺术”两个字写在脸上。因此,歌舞片本身的类型定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成就了它前期的成功。
  《雨中曲》的成功,很大部分在于舞王金•凯利的舞蹈,而《音乐之声》的成功要素是:罗杰斯的音乐、哈默斯坦的歌词、朱莉•安德鲁丝的歌喉。那时人们似乎不怎么计算功利,就像人们看完李小龙的电影后会说:“光看他耍双节棍就能赚回票钱。”但是通过各种商业片的熏陶,人们已不再是精神处男,不再把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当神一样供着,人们对歌舞片的要求也不再是唱歌、跳舞这么简单,如果单纯要看歌舞的话,不如去看迈克尔•杰克逊的MV。
  因此,以为歌唱得好、舞跳得棒就可以在歌舞片中耍帅,全世界影迷都要笑了。约翰•特拉沃尔塔就是反面教材——16 岁就登上百老汇舞台,1977 年和1978 年,主演歌舞片《周末狂热》和《油脂》后成为一代舞王,但他日后虽有《变脸》、《低俗小说》撑台,却没有成为电影之王,还得到了好几次金酸莓最差男演员奖。其实,不是歌舞片歌舞得不好,而是这个社会已把看电影当成了消遣,要求电影务必做到不需要思考就有快感,有快感后不需要再去思考。换句话说,不需要你拐弯抹角地去触发大脑皮层,只要你刺激最敏感的神经末梢。因此,以巴黎红灯区为题材的《红磨坊》走红了,以把秀大腿看得比歌舞更重要的《芝加哥》获得奥斯卡的欢迎也就不奇怪了。
  当然,如果把歌舞片比作GDP,那么如今的它已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危机。歌声就如投资,舞技好比出口,但两者都已被免疫,唯一的必杀计就是美女进片场。
  
  与宝莱坞秀色分庭抗礼
  “《宝莱坞生死恋》的豪华场景不输于任何一部好莱坞大片,在我看来,它所诉说的情感更细腻、画面更动人。”
  ——印度女演员艾希瓦亚•蕾伊
  提到歌舞片,总绕不开印度电影,印度歌舞片是歌舞片中唯一能和好莱坞分庭抗礼的,不同的是,好莱坞不只有歌舞片,而歌舞片却是印度电影的主力军。
  好莱坞歌舞片跳舞时总要找个理由,要么是为叙事服务,要么推动高潮。但印度电影却不跟你来这一套,他们的电影演着演着就天外飞仙般地来段歌舞。如果你要和它追究为什么来这一段,他会反问:“来一段需要理由么?”
  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电影的印象还停留在《流浪者》、《大篷车》、《奴里》、《血洗鳄鱼仇》、《冷暖人间》等,这其实并不是我们孤陋寡闻。印度电影,看一部就能鲜明地体会到印度风味,但是看十部尝到的也还是满嘴咖喱——这并不是贬低印度电影没有特色,而是因为它的“舞蹈”味道太重,以至于干扰了其他味蕾。这种“无歌舞不成片”,把歌舞作为最优先级的传统,让印度电影在歌舞之外得不到更多提升。因为拍电影毕竟不是迈克尔•杰克逊拍MV。迈克尔•杰克逊的“歌舞片”《就是这样》还是借他去世的“东风”卖出了高票房,而且仅此一部。
  当然,《印度往事》、《阿育王》与以前的电影相比,已开始在剧本、叙事方式上全面改进,印度电影似乎正开始摆脱歌舞控。作为印度新世纪歌舞片的代表,《宝莱坞生死恋》与《芝加哥》、《红磨坊》一起被称为新世纪三大歌舞电影。虽然说这个成绩是在好莱坞歌舞片“老虎不发威”的前提下取得的,但也足以窥见印度歌舞片的水准。在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我们已开始看到两大歌舞片强国的融合,在好莱坞对歌舞片的定位越来越流于感官刺激的时候,宝莱坞却在逐步提升内核。这种情况下,谁融合了谁还不一定。
  歌舞片从诞生到现在早已韶华不再,如今,不要说期望能看到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歌舞片,它的身影都难得见到。想到蹦蹦跳跳的《歌舞青春》以及正在拍摄的《歌舞青春》中国版,不免心生疑虑——歌舞片青春不再,尚能舞否?类似于这样的问题,就连《九》的导演罗伯•马歇尔自己也找不到答案:“只要对得起眼睛,拍歌舞片还指望对得起谁?”
  
  经典歌舞瞬间
  洒脱的探戈:《闻香识女人》
  阿尔?帕西诺是个盲人,和他配舞的女孩子根本不会探戈。但无所谓,就如阿尔?帕西诺所说:“在探戈里跳错了也无所谓,它不像人生。简单,所以探戈才精彩。即便是跳错了、绊倒了,继续跳下去。”
  深情的华尔兹:《魂断蓝桥》
  在《友谊地久天长》的旋律和幽暗的烛光下,男女主人公初次约会时跳起华尔兹。在凝视中,爱情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挑逗的拉丁舞:《辣身舞》
  女主角认为拉丁舞是充满色情的“脏”舞,但帅气的舞蹈老师出场后,奉上一场热舞,女主角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舞蹈老师,也爱上了拉丁舞。
  激情的霹雳舞:《霹雳舞》
  通篇都是霹雳舞表演场景,没有哪个舞蹈场景不火爆。它的影响有多大,回忆那一代为霹雳舞疯狂的人就知道了。
  曼妙的摇摆舞:《低俗小说》
  导演昆汀?塔轮帝诺为了向一代舞王约翰?特拉沃尔塔致敬,特地让他和乌玛?瑟曼一起赤脚摇摆了两分钟,结果这两分钟成为全片最经典的桥段。
  热辣的群舞:《芝加哥》
  “监狱四重唱”是片中最经典的桥段,舞蹈风格多元,剧情编排独到,但是更多人津津乐道的是——女演员还能多大程度地节省布料。
  诡异的乱舞:《僵尸新娘》
  男主角进入僵尸们的家,僵尸们开始用舞蹈表演来欢迎客人,他们的表演让墓地生机勃勃,甚至让人觉得僵尸比人更懂得生活。但男主角无论如何也做不到人鬼鱼水情。
  写意的踢踏舞:《雨中曲》
  作为歌舞片的头把交椅,电影中经典的舞蹈场景无处不在,但最经典的一幕还是金?凯利在雨中跳踢踏舞的场景——在大街上踢、在车顶上踢、在椅子上踢,整个世界都成了他舞蹈的布景,他用他的脚步,为歌舞电影踢出一个未来。
  
其他文献
有人说,从日卧申中可以分辨出相爱的两个人。  那么,从日卧申中能否找出可以相守一生的两个人呢?  1931年4月,北平,大陆春饭店。  33岁的朱自清,在朋友的介绍下,与28岁的女学生陈竹隐相识。  那时,朱自清的夫人武钟谦去世一年多。朱自清19岁那年和武氏完婚,虽是父母包办,但是婚后夫妻二人感情很女子'相依相伴走过了十余年的岁月。夫人的突然离世,令朱自清沉浸在悲痛中无法自拔。  武氏去世后,留下
期刊
这是一本很俗的爱情小说,类似于灰姑娘和王子的故事。然而,沿着故事的发展脉络,我看到了作者赋予她对于爱隋的隐喻。  男主人公林启正是一位事业有成的男子,优越的身世,崇高的社会地位,身上散发着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桀骜不驯的眼神似乎能够俘获万千少女的心。  女主人公邹雨是一个律师,有过_段失败的婚姻。也许正是经历了这些不幸,使得她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女子。  阴差阳错,他们走进了彼此的生活,并被对方深深吸
期刊
少说也要在数十年前,电视广告上出现过一个在当时看上去特不靠谱儿的小混混,晃荡着酒瓶子唠叨着:“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当时觉得这句有理,现在觉得用在当下更有理。现在是什么社会?是以万变应不变的社会。随便打开任伺一个标榜着门户网站的页面都会搜出一大堆奇人怪事,其中也不乏拧岜的人办出来的拧巴事儿。过去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现在则是社会环境变了什么人都活……  说起拧巴的人我这里没有实例,但要是
期刊
“达芬奇”事件让洋品牌、实木家具等人们一直趋之若鹜的字眼儿再一次成为热议的话题,面对家具市场上的纷繁复杂,如何鉴别真正的实木家具,让口袋里的钱花得物有所值呢?  尽管实木家具有着太多的优点,同时能够彰显主人的品位和身份,但到底如何选购,如何鉴别,使用过程中又应当如何保养呢?“达芬奇”事件告诉我们,如果自己不拥有足够的知识,很可能沦为商家暴利之下的牺牲品……    实木家具的分类  很多人在购买家具
期刊
[写在前面的话]    我,一个40岁的男人,没有倾诉心事的习惯,但是这段经历,不写出来我就觉得对不住曾经失去的和现在拥有的东西。包括我在内,故事中的每个人都在生活或者情爱的漩涡中挣扎着,没一个人的人生是完整的,离完美更是天涯到海角的距离,可是很奇怪,每次完整地回忆这段过往,心中激荡的却全部是融融的暖意。这其中有很多不同的爱情观、价值观,但是我已经不再去想“到底什么样的人有权去爱,又有什么样的人值
期刊
“从众”无前途? 不,也许你会更成功    美国学者研究发现,美国青少年喜欢听流行音乐并不一定是因为喜欢,有些人是由于一种从众心理,他们害怕在社交中被排斥。这一心理可能让他们长大之后有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其实不仅是美国的青少年,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  在传统意义上,人们对从众的行为与心理是持批判态度的,在很大程度上被解读为是没有主见、没有创造力、随波逐流的表现,甚至体现了一个人独立的个体意识的
期刊
这是亦舒的代表作之一,有人说它是言情小说,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本写给女人的励志作品来看。  书中的主人公子君,在大学毕业之前嫁给了西医涓生。西医在香港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而涓生又拥有自己的私人诊所。未经世事的磨练,子君便过起了养尊处优的少奶奶生活。婚后,先后生一女一子,丈夫对她温情有加,女仆、菲佣陪侍在左右,出入有司机接送。  看似和美的生活后面,却波涛暗涌。涓生出轨了,决绝地跟她提出了离婚。几乎是
期刊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黄曼,在青春都市剧《女人心事》中刻画了一个名叫蔡小先的“新新人类”,任性倔强的个性,让人过目难忘;一部横扫荧屏的《半路夫妻》,云集了当今红透半边天的孙红雷、张嘉译等优秀演员,黄曼在其中扮演的妮可,以清新自然的表演风格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勇者无敌》中她扮演地下党员刘芳侠,剧中与陈宝国大胆飙戏;她在《军医》中出演的小寡妇一角,已经让人领略到几分不同。而在《我的三个母亲》中饰
期刊
一艘云集了政商名流的船,一艘票价比黄金还要贵的船,一艘承载了无数传说的船……1949年,驶向台湾的太平轮和无数谜团一起沉入了舟山群岛附近的海底。半个多世纪后,张典婉决心揭开这艘东方“泰坦尼克”的神秘面纱。  “太平轮”究竟因何得名如今已不得而知,大抵是寄托了离乡背井的人们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然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太平成了千金难求的奢侈品,这艘承载了人们各种希望的太平轮也注定没能逃脱倾覆的命运。  
期刊
《变形金刚3》中再没她的身影,不禁让人有一种对比的冲动,在这个美女当道的好莱坞世界里,除非你无限接近43 岁影后的平均年龄,表演功力也炉火纯青,要不然就天生一副令人抓狂的惊艳美貌,外加诸多叛逆性格,方能在这花花影海沉浮激荡。梅根福克斯应该算是后者的典型。    天性独立注定年少成名  1986 年,有着印第安土著、法国和爱尔兰血统的梅根出生在美国田纳西州。5 岁时,她开始接受戏剧表演和舞蹈的训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