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t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的持续性发展,桉树因为具备有生长速度、树材质量,备受种植农户、厂家的青睐,再加上桉树的生长特性以及种植管理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桉树的生长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种植效益。对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桉树的综合栽培效益,本文简要分析桉树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桉树;生长特性;种植管理技术
  桉树也被称为尤加利树,属于桃金娘科的桉树植物。桉树原产地是澳洲,我国进口桉树时间为19世纪末。目前我国桉树的种植地区主要划分为云南与广西、广东等地。桉树本身属于抗热的植物,特别是在广西博白地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桉树属于生长最快的树种。对此,桉树的生长特性与种植管理技术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  桉树的生长特性
  桉树属于亚热带地区的速生树种,生长速度非常快并且对于环境的要求并不是非常高。桉树对于炎热环境具备较高的抗性,其本身也是一个比较喜欢温暖多广的植物[1]。桉树的生长周期随之老叶脱落为主,大多数的桉树都属于高大乔木,只有少数属于小乔木型,呈现出灌木状的桉树比较少。桉树的叶片以幼态叶、中间叶、成熟叶为主。当前大多数的动态叶都是以对生模式为主,在桉树生长特性方面大多数的桉树并都属于亚热带的植物,喜欢在光照好、湿度大的环境中生长,但是桉树本身的抗旱、抗热性能较强,对于低温的表现也非常明暗。部分种类的桉树起源于热带,所以无法忍耐接近零摄氏度的环境。但是也有部分桉树生长在温暖气候地带,其能够适应零下十度左右的低温环境。桉树本身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土壤的适应性比较突出,酸碱性土壤均可以正常生长,但是更适用于肥沃冲击土壤当中,其生长速度更快。
  2  桉树的种植管理技术
  2.1  育苗
  当前我国桉树的育苗技术主要有两种,分贝时无形育苗以及播种育苗两种形式,两种育苗技术均需要采用不同的容器进行培育,并按照当地的种植气候环境特征挑选出具体的桉树品种进行种植。普遍情况下,广西等地区一般是以柳桉、巨桉的品种为主[2]。在育苗期间,需要先做好优良品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母种,因为桉树每年四季均会开花,所以需要以分批次的方式进行采种。挑选出来的母种并不是马上可以进行栽培,还需要进行晾晒处理,并在循环的晾晒中挑选出最佳的树种进行栽培,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的保障桉树的发芽率。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重种植的消毒工作,从而有效规避种植期间病虫害风险的形成。在苗木选择方面,对于广西等地区,因为气温相对比较高,此时推荐采用尾叶桉、巨桉分别作为母本与父本的DH36-26、DH32-29以及广林9号进行栽培种植,这三种苗木本身均具备父、母本的优势,不仅抗病毒性能较好同时种植的要求相对比较低,种植效益更加突出。
  2.2  种植管理
  首先需要做好整地处理。将种植地上的杂物清理掉,采用火烧进行清除,并在后续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维护。在定植之前需要确保挖穴的规格,一般是50cm的标准。在底肥方面每一个穴需要施加2kg的杂肥,并采用适当的复合肥,保持和土混合方式施加到穴中,覆土适当高于地面。在苗木方面应当保持根系完整,每一根株应当有5到10条左右,应当保持在5mm左右。针对个广西博白林场地区种植的时间最好为每年春节过后4月分前,然后在种植前对林地先进行一次人工除草或用除草剂喷洒效果更好,在移栽后需要及时检查,如果出现死苗或缺苗的问题应当及时补充。在定植之后及时做好追肥处理,每一株应当施加尿素0.05kg,之后再进行追肥。冬季可以添加腐熟的人畜粪尿。在种植之后的1到2年内也要进行人工除草,此时植株之间容易形成杂草,土壤板结,要做好除草处理,以人工除草为主,在除草过程中将植株周边的杂草去除,但是需要确保桉树根部覆盖于土内,确保水分的充足。按照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以及土壤环境的特殊性,做好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最大程度的保留山体上的所有原生态植被。在栽培技术期间需要严格控制栽培技术的密度,密度的合理控制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对原生态植被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为后续的林木生长提供可靠的资源环境,但是也需要注重密度过小的控制,预防栽培技术效果较差甚至无栽培技术效益的问题。
  2.3  施肥管理
  在桉树栽培过程中施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借助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其可以有效的提升桉树生长速度。在施肥管理工作中应当开始在桉树种植之前,最大程度的保障树苗生长过程有充足的营养与微量元素。在幼苗栽培的初期,可以追加肥料,应用肥料涉及到氮磷肥。为了进一步提高桉树栽培期间的施肥合理性,需要基于不同时期做好针对性的施肥。在前期,桉树生长的初期对于肥料的需求量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营养才可以有效快速的生长。对此,种植户在最后一次水耙地之后便需要施加底肥与复合肥,同时将桉树苗移栽7d之后,适当喷洒硫酸铵,从而让桉树尽快返青。与此同时,还需要采用追肥,原则上每亩地应当施加30kg,同时需要注重磷钾肥的补充;在中期,在桉树幼苗生长到整个孕穗过程中不需要再施加氮肥,这一过程中桉树不需要营养支持。在木质发生改变时,可以借助钾肥的施加方式促使桉树快速生长,但是需要注重施肥应当是在雨后进行,这样可以让肥料更好的渗透到土壤当中。在桉树生长过程中需要注重针对性的施肥,需要基于桉树的具体生长情况而选择施肥的时间、次数以及量,从而保障土壤肥沃保障桉树健康生长。
  2.4  病虫害
  目前关于桉树的栽培中病虫害类型相对比较多,其主要的病害涉及茎腐病、青枯病等,病虫则是以白蚁、金龟子、油桐尺蛾为主。在防治方面,在栽培期间需要尽可能保障杂草处理,同时预防病害风险。准确掌握真菌与细菌病害的危害,并针对性有效进行防治。对于桉树的病害,一般是从树种方面着手,强化树种的挑选,尽可能挑选抗病性能比较好的种子进行栽培,从而促使桉树可以健康生长。同时,还可以在苗床的土壤上应用200倍的福尔马林液进行浸泡消毒,提升桉树树种的抗病毒能力。在青枯病有发生时,需要提高重视,及时将患病的苗木以集中烧毁方式处理,同时还需要在每一株的坑中采用石灰石进行消毒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规避病虫害的大范围传播风险。在桉樹的虫害防治方面,需要基于不同虫害的特征采取针对性处理方式。对于白蚁而言,可以应用呋喃丹配合基肥的方式进行防治。对于存在桉树树叶的危害虫害,如金龟子、油桐尺蛾等,可以应用敌百虫粉剂或者是应用佳多虫情测报灯进行防治。
  3  结语
  综上所述,桉树属于我国南部地区林业重要生产的重要品种,提高对桉树生长特性的研究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针对桉树的生长特性做好桉树种植管理技术的改进与创新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基于肥沃疏松的土壤优化栽培管理措施,对此在今后种植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种植管理技术水平,桉树的生长特性以及生长环境温度、水分以及土壤等因素进行调整,提高桉树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为桉树综合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挺,苟思,刘超,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桉树生长用水模型构建[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6):193-200.
  [2] 罗凡,李燕,朱雅,等.桉树人工林区水库水温季节性分层的环境响应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21(11):50-55.
  [3] 潘嘉雯,林娜,何茜,等.我国3个桉树人工林种植区生产力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18,38(19):149-157.
其他文献
水闸工程应用自动化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法,其有效应用不仅对工作效果和使用效果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水利抗旱防汛决策以及水闸设备的安全性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简单分析并
随着教育的创新,"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大热门词汇,并且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不同学科教师的教学目标.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以三维教学目标为指导方向,
目前虾苗供应量不足成为制约红螯螯虾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这是因为红螯螯虾在出苗后个体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抵御、躲避敌害的能力均较弱,一般需要将其中间培育至一定
中国人权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公开对外发布的中国人权发展状况的正式文件,这类文件对于理解中国人权发展事业提供了独特的视角。特殊主体人权是中国人权白皮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
城市空气污染现已成为全民关注的主要环境议题。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和中国环境数据2011,本文采用岭回归方法对全国31个主要城市空气污染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岭
SFA和GSA是侧重点不同的两种语言分析方法,在对同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分别进行SFA和GSA的语篇教学实践后得知:两种方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效果差异并不明显;两种方法都可
以对硝基苯酚在10℃条件下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为研究对象,融合单因素实验、细胞疏水性实验、细胞膜通透性实验与降解动力学实验探究菌株Pseudomonas sp.ZL对对硝基苯酚的低温降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1岁,因"脾脏肿大、免疫球蛋白异常4个月"于2004年12月9日入院.无发热、盗汗、消瘦.曾在外院诊为"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行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化疗1次,因病
从词源词义和应用意义两个方面论证:“太”为时间联系,“极”为空间联系,“太极”指宇宙在时空极点状态下的空时关系,引申为宇宙从时空原始状态下,生成、演化的发展规律或模式。“
摘要:该文完全基于B/S的体系结构,网站的后台管理和发布浏览均基于浏览器,全面支持各种Web浏览器。采用先进技术开发,具有跨平台,跨数据库的通用性和移植性;支持Unix、Linux主流操作系统,支持Oracle、MySQL、等主流数据库,支持各类中间件;系统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采用加密传输机制,具备页面防篡改功能。在大访问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稳定。 遵循W3C、JCP等国际组织的HTML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