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蛹期土壤水分对其种群发生的影响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261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9~2000年在室内通过模拟试验研究了棉铃虫蛹期的不同阶段土壤水分状况对其入土化蛹和羽化出土的影响,以及对出土成虫的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和不同时间土壤浸水对棉铃虫的入土和化蛹无影响,但却能显著影响其羽化和出土.此期土壤干燥(土壤相对含水量≤20%)对棉铃虫的羽化出土十分有利,大于40%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对其羽化出土不利,饱和的土壤相对含水量对棉铃虫的影响则是毁灭性的(羽化出土率≤10%);而棉铃虫入土后的第2天、第3天和第10天土壤浸水对其羽化出土的影响也很大,羽化出土率分别为16.3
其他文献
研究侵蚀地区的植被在水力侵蚀和各种生态应力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演变规律 ,建立了植被生态动力学模型。将作用于植被的各种生态应力分成长期、短期和瞬时应力 ,给出了它们的定量表达式 ,并且统一在植被生态动力学方程中 ;同时进一步得出了动力学耦合方程组的理论解。该模型应用于金沙江支流小江流域 ,结果较好地描述了流域的植被生态演变过程与侵蚀过程的关系 ,说明了治理强度和控制侵蚀对植被发育的重要性。
观测了地中渗透计的土壤在 3种不同施肥量下冬小麦自播种至返青期硝态氮的淋洗动态 ,由试验资料获得了硝态氮在土壤中迁移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 ,进而运用传递函数模型对土壤排水出流液中的硝态氮浓度和淋洗量动态进行了数学模拟和预报。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L U L U CF)活动是引起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评价、监测 L UL UCF活动的碳源 /汇功能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在该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和测定工作 ,但研究力度还远远不够 ,研究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 L U L UCF活动对碳贮量影响的测定和监测中的碳库选择、监测间隔期、样地数量以及土壤容重影响和校正等有关方法学问题进行了阐述
在光照周期为 12 L:12 D、土壤含水量为 15 %的 5种恒温条件下 (15℃、2 0℃、2 5℃、30℃和 35℃ ) ,以丝瓜花为饲料研究了棉露尾甲未成熟期 (卵期、幼虫期和蛹期 )的生长发育和存活情况 ;同时 ,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棉球保湿的条件下 ,研究了温度对成虫寿命及繁殖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 ,未成熟期各虫态发育速率随温度呈抛物线变化 ,30℃时发育速率最大 ;15℃时卵孵化率最
目的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9例Ib2-Ⅱb期宫颈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ACT),35例鳞癌采用PVB化疗方案,4例腺癌采用PF方案,2周后2例行放疗,余37例行手术治疗。观察化疗总
采用溶液培养方式 ,研究了有机酸存在下小麦体内 Cd的生物毒性和植物络合素 (PCs)合成的相关关系 ,试图寻求一种与小麦体内 Cd的生物毒性高度相关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 ,Cd胁迫对小麦产生明显的毒害效应并诱导小麦根系内 PCs的大量合成。EDTA、DTPA、柠檬酸、苹果酸和草酸的适量供应可不同程度减轻或消除 Cd的生物毒性 ,其强弱顺序为 EDTA >DTPA 柠檬酸 >苹果酸≈草酸。与此同时
目的观察磷酯酰肌醇3激酶(P1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8例大肠癌
通过棉铃虫成虫对 1 0种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两种性信息素组分及两者的混合作用的触角电位反应 ( EAG) ,发现棉铃虫雌雄蛾对 1 0种挥发性物质的 EAG反应差异显著 ( P<0 .0 5 ) ,说明了 1 0种挥发物质对棉铃虫成虫的感应功能有所不同。 1 0种寄主植物挥发物质与性信息素主要组分混合后能引起雄蛾 EAG反应明显高于单独性信息素的反应 ,其中有 4种挥发性物质明显地增强棉铃虫对性
目的探讨无痛结肠镜下老年人大肠息肉切除术后病理及镜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老年人大肠息肉的临床资料、内镜和病理特点,分析老年患者息肉的病理学、内镜特点(分布、大
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9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