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光辉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0612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荷塘月色》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前人已作过许多解读,但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操作性指导。本文着眼于学生阅读文本生成的原初体验,从“自由与不自由”角度解读朱自清先生的“不宁静”的心情以及作家在自由心灵的光辉下所营造的意境美。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阅读教学 个性化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作为白话美文的经典之作,自30年代起,就被各类语文教科书选用,其艺术魅力历久而不衰。历来对本文的解读颇多,但这些文章或赏析或探幽,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但远非中学生凭借其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所能理解,因而对中学语文教学缺少操作性的指导作用。
  在现在教学参考资料中,我们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将文章写荷塘月色的内容作为教学的重点,将荷塘月色之美作为教学的难点,在作者营造的优美的艺术形象的表面滑行,未能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振。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文的“文眼”,目前对此很有代表性的解读有两种:一是钱理群教授认为是朱自清先生在寻找“精神的避难所”,二是孙绍振教授认为是“超越了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
  钱理群教授从社会的政治功利价值着眼,其解读必须以1927年“四·一二”大屠杀的社会政治形势,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普遍性的苦闷作前提;孙绍振教授从社会人的伦理责任入手,其解读必须以作为社会人种种的伦理责任,以及当时的家庭结构关系和作者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而这些与现时代的中学生阅历之间显然存在较大的距离,即使是孙绍振教授的“伦理的自由”,恐怕学生很难理解父亲怎么会或能够通过私人关系拿走儿子的全部工资呢。
  《荷塘月色》文中并没有交待“不宁静”的缘由,况且,那“几天”的不宁静,无论在当时或现在,都实难找出具体、准确的客观依据。上述解读归根结蒂是“知人论世”式的解读。“知人论世”是传统的读书方法,历来受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但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对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关注不够。学生与作品所属历史文化存在很大的距离,知人论世,依靠背景资料的阅读只能是单项的理解,有限的生活体验使学生无法进入交流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会湮灭了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努力寻找文本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之间的相通之处,应该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阅读教学努力的方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中,我认为“自由”是解读文本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和着眼点,这一角度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实现学生与文本及作者之间的交流,可以说,荷塘月色之美实质上就是自由之美。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作者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实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心理感受,无关乎年龄和时代,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相通点。分析作者独特的排解方式和感受,再与我们可能的排解方式和感受进行比较,就能深入到作者的内心,把握他“颇不宁静”的实质和内容。
  满月的光里,一家人在院中乘凉,夜已深,妻儿即将入眠,我却“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剥离“我”“心里颇不宁静”的因素,这本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夜晚,是一个家人之间可以相互倾诉的夜晚,但“我”的选择却是“悄悄”出去。“我”的选择和举动在常态的生活中是反常的,这里实际告诉了我们这份“颇不宁静”无法言说,也无人可说,哪怕面对的是自己最亲最爱的人。这是能调动学生体验的部分,结合曹文轩的《前方》、柯灵的《乡土情结》等阅读体验,可以使学生明白生活中我们在精神上是孤单的、苦闷的,而且这份孤单和苦闷往往还只能是我们独自承受。
  再看小径漫步时作者的感受,我们从显性的内容来推导、揣测隐性的部分,“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自由的感受理解他不自由的生活状态——不想说而必须说,想说而不能说;不想做而必须做,想做而不能做……
  据此,我们可以说,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内容和实质就是那无法言说的不自由的生活状态和感受,文章就是表现自由心灵之美。随着这一理解,也就能寻找到分析荷塘月色整体意境的切入点。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历来较多关注的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研究它的设色着墨、行文布局,研究它独到的描写技巧及语言特色等。这些分析把作品营造的意境当作天衣无缝的形象整体接受,没有发现矛盾,实际只是指点作品的美,而未说明为何而美,同时文中很多内容实际也无法说明白。
  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试问“袅娜地开着”是如何开;“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比喻是为了让表达更加具体形象,而在牛乳中洗过的叶子和花谁曾见,而“笼着轻纱的梦”又是怎样的梦;“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又怎样与全文的基调协调一致。
  运用孙绍振教授倡导的“还原”分析的方法,可寻找矛盾,寻找到分析的切入点。孙教授认为分析之所以是分析,就是要把原本统一的成分,分化出不同的成分。不分化,分析就没有对象,只能沉迷于统一的表面。要把分析的愿望落到实处,“还原”就是一种可操作的方法。
  “还原”就是面对形象,在想象中,把那未经作家情感同化,未经假定的原生形态想象出来。研读文本,原生态的荷塘月色应该是如下面貌:花多叶少的荷塘,一条荒僻的小路围绕,路上杂树繁茂,罕有人至,月光迷蒙,路灯昏暗,时时聒噪的蛙声与蝉声愈显其幽僻,夜深之时,独自行走,常态常情之下,不知何人能踱?如此情景,一般人可能会有的感受,应该正如文中所言“阴森森的,有些怕人”,而作者却说“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受用”之感从何而来,这就构成了理解分析的切入点。
  宗白华先生《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在《荷塘月色》文中映射万象的心灵就是那自由的心灵。
  在这里,“幽僻”构成了自由的必须条件。自由是需要条件的,它要没有丝毫的外在关注,所以一家人乘凉的小院,即使静谧,但由于他人的存在,它也不能让心灵真正的放飞。“路上只我一人”,才会让我觉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才会让我的思绪鸢飞鱼跃。
  紧扣心灵的自由这一主线,感受自由之美,就可真正体悟作者的情感体验,切实领略荷塘月色美的清新、美的朦胧、美的深邃。
  明明是一片荷塘,文中展示的是“无边的荷香月色”,“无边”不正是作者自由心灵的无边无际吗?荷叶田田、婷婷、风致,荷花袅娜、羞涩,流水脉脉,“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坐实说他们的美总难说明白,难以让学生信服,从心灵自由的角度去感受,这其实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最好诠释,这是心灵自由后情思的奇妙、飘逸。至于“峭楞楞如鬼一般”,我们不必从形象的一致性和氛围的和谐上去纠缠,可从思绪的无所不可上去解读。
  本文的通感修辞手法的使用,为人津津乐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嗅觉、视觉、听觉相互转化,模拟了香和光时断时续、似有若无的形态。我们不妨理解为正是由于心灵的自由使得作者身心玲珑剔透,感觉相通,从而产生了这耐人咀嚼的经典。
  至于“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感慨“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情歌飘飞的风流季节,其实是属于年轻人的,我们当然无法消受了,只能在没有限制的自由里神往。
  对经典的解读,我们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文本自主体验下的生命活动来实现认知和精神的双重建构,即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文本生成原初生命体验下的原始理解,随着学生阅历的增长,情感体验的丰富,他们可以获得再度体验下的后续理解。如能为促使学生生命成长奠定一个基础,我们阅读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官网2020年5月13日消息,UNESCO与爱立信公司(Ericsson)于当日共同推出面向K-12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學平台”(Teaching AI for K-12 Portal)。该平台网站将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站式资源库,旨在帮助课程开发人员和教师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和意义,为K-12教育阶段的5~18岁学生开发人工智能课程,并向学生传授与人
【摘 要】学语文,最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素养,我们的语文课要有利于提高一代人的语文素养。培养语文素养不能仅靠课本,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先要关注生活,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以现实为材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识角度和层次,最终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素养 养成 悟性 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该“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提出“素养”这一概念,解
【摘要】艺术来源于生活。李清照的词可以说是记录了其生活和她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了解李清照的人生,才能更好的品味李清照的词,鉴赏她的艺术风格。  【关键词】情感;酒;花草    李清照的词感情细腻,意境优美,措辞清新。这些优美婉约的词是她苦难的见证,可以说她的成就来源于她生活中的苦难和她悲惨的遭遇。大家都知道李清照的童年是在甜蜜和宠爱中度过的。她出身显赫、生活优越、饱读诗书,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为她今
【摘?摇要】针对当前“优质课”教学中用多媒体代替教师而置换课堂,只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缺乏主体的生命律动和思维活动,本文特就“优质”非“优”之视野和新课程下“优质课”的标准与设计,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关键词】优质课;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讲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
【设计目的】  生活大看台,处处是语文。语文课程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语文教育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强调语言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我们一方面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另一方面要根据现实生活,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实行开放教学,使语文教育充满生气与活力。本着以上原则和教育思想,笔者设计了这份综合性活动教案。  【教学目标】  以泪
据俄罗斯塔斯社2016年5月29日报道,俄罗斯教科部部长利瓦诺夫宣布已建成每年将同时在俄罗斯公立和私立高校贯彻落实的高校监测机制,以预防提供低水平教育服务的高校的出现,持续保障高等教育质量。  利瓦诺夫指出:“教育领域知名专家参与的高校监测机制有利于避免低水平人才培养方案的产生和预防开展低质量教育活动的大学的出现。建立这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新机制是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这与教育管理部门调整国家教育认证制
摘 要: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城市大学顺应了英国工业发展的需要,社会需求是其重要的办学指向。城市大学体现出鲜明的城市嵌入性,代表了新式大学的发展方向。而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城市大学却逐渐向传统的象牙塔式大学看齐,表现出回归传统的倾向,试图从城市“脱嵌”。但是,这种转变也给城市大学带来了资金压力和角色冲突的挑战。“再嵌入”的理念则是化解城市大学发展危机的一剂良药。  关键词:英国;城市大学;嵌入;大学职
根据《金融时报》最新公布的欧洲商学院排名,巴黎高等商学院(HEC)超越伦敦商学院位列欧洲第一,另有2所法国商学院位列欧洲商学院前10名,分别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第5名)、高等經济商业学院(第7名)。  在欧洲排名前10位的商学院中,除上榜的3所法国商学院外,英国2所商学院也榜上有名,分别为伦敦商学院(第2名)和牛津赛德商学院(第10名);西班牙2所商学院列入前10,分别为IESE商学院(第6名)和
【摘 要】要想提高选修课《〈论语〉选读》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着手:丰富课堂活动,化枯燥为兴趣;整合相关素材,化单一为深刻;联系现实生活,化古典为今用。  【关键词】《〈论语〉选读》 教学策略 教学效果    一、丰富课堂活动,化枯燥为兴趣  (一)诵读经典,自学文言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学习《论语》,首先要读,要读懂文章。2007年祭孔大典上千人诵读的场面,2008年奥运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这种合作式学习方式同样适合于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互批、互改、互助、互学,使学生体会到写作过程其实是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创造机会和平台。  【关键词】作文教学 合作 互批 互改 互助 互学    一、坦荡交流,精诚合作,拓视野,促团结    (一)合作式作文教学的两种基本模式  1.四人共同写就一篇。四人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