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头:模糊与清晰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l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置茶,静坐,深思,一幕一幕地过了个遍,才发现思绪全无。茶叶在杯中一片片下沉,阳光也随之缓慢移动,脑海中仍是空的。
  接通朋友的电话,询问港头的来历和情况,我期待着从朋友的口中找出点印象儿。
  港头,我不能不说对你的惭愧,所有的印象就是连印象都没有。我甚至不确定是否有去过的记忆,或者我连具体的方位都不能明确地指出来。
  我知道,我其实是去过港头的,只是当时坐在车内。不知道从何时起,我开始无意识地忽略记取行走的过程。
  当汽车迅速把道路两边的事物甩去,我只是静静地坐着,前进的方向,行走的时间,那些我本该留在文字里的一切,像风一样逝去。
  朋友的家在港头,离开几十年了,他说,时间太久,很多事情都变了,变得遥远,以至对于港頭,他也是模糊的。
  2
  港头的变化很大,只是我们都没有留意。
  另一个朋友告诉,港头因为濒临骆马湖,地势低洼,常潦水,故此得名。他说,明万历年间设港头社,亦曾称板港镇;民国元年,宿迁县在此置港头市。当然,此市不是县城的市,而是集市。他还说,港头远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谋生,当地的半城村曾出土过大量陶圈井群,这里是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
  他说的这些在故乡的土地上并不稀奇,这片土地本来就不缺历史的遗迹。其实,中国的土地上,有哪块土地是缺乏历史的呢。
  朋友是个实诚人,他曾邀我去他的老家玩玩。我没好意思去,对港头的忽略,让我实在找不出理由再去它的土地上人模人样地晃荡。
  我表达了对他的感谢,我说,这片土地会为你们这些热爱它的乡人而骄傲,并且将越来越好!
  3
  其实,我本不该说我对港头是陌生的,早在几年前,我就和它有过接触。
  我不能确切地说出具体的时间,一个曾经共事的老人给我电话,他向我打听晚清诗人张六吉的事,他要写一写这个曾有悯农诗人之称的光绪辛已恩贡生。那时候,我正在翻寻一些其他的东西,没能把他的事情记住。等我再次想起他的时候,才发现他已经不能像从前那样生活。
  后来,我在他人的文字里找到了诗人张六吉,并读了他留下的《耕书堂诗集》,其中有一首《过骆马湖》 (黄河决口,为峻坡兄作):茫茫独浪远连天,昔是麦田今水田。农夫无聊垂钓去,催租犹索卖鱼钱。我记下了这首诗,但没有转给他。我记得当年他和我说过,张六吉是港头镇潼沟村人。原来,我早在那时就已经对港头有了印象,只是前往的时候,再次忽略了它。
  港头应该是出诗人的地方,除了张六吉,还有个秀才王村桥,也出过一本叫《爱竹斋》的诗集。可惜的是,我只能记下他们略显潦草的事情。
  4
  我越来越确定,我只是丢失了港头的印象,因为,我还有更早的记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港头农民卢文巨、孙光玲自行投资兴建的引墨园,应该是我对港头的最初印象。
  仔细想来,如果把我对港头的印象比作一本书,农民卢文巨的引墨园应该是封面,诗人张六吉应该是序言,收入新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的潼沟村和大营村则是跋。
  我实实在在缺失的是正文,而正文应该由这片68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劳动者记录,他们记录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历史再长,再深也不属于我们,那是先人的记忆。
  茶仍在喝着,电话已经放下,浓浓的茶香让室内有了种缱绻的气息。
  我并没有告诉朋友打电话的目的,当然,我也没能改变对港头的歉意,尽管我在纸张上记下了这些不成结构的文字,但并不是想要告诉谁,我重新捡起了对港头的印象。
  在脚下的土地之上,我知道,我永远不会是一名合格的居住者。
  阿土:本名庄汉东,江苏新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由写作者,出版作品集六部。
  编辑 木木 691372965@qq.com
其他文献
2008年秋,46岁的杨天东填写了经济适用房申请表。其实,他住大房有名车,但他还是顺利地拿到了房子。他是家里的独子,家中的190平方米的房子是落在父母名下的,一年前新换的宝马车,行驶证上也是父亲的名字,他还有一个特殊条件———他和妻子张卫敏都无业。    穷邻居发现问题    杨天东夫妻俩十几年前就从单位下岗,做过小生意,可他不甘心过那种劳苦的生活,于是开始炒股。炒股的本钱是父母给的,杨天东就一直
期刊
周田养,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陶渊村人,于195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在部队驻扎在福建前线的平潭岛。  1  初夏,10岁的周田养推着装着猪灰的独轮车下地种山芋,经过秋花家门前,惊得她爸陈老大差点掉了下巴:还是个小娃啊,这两百多斤的独轮车,能推着空车走动就不容易,咋还能推得了三担猪灰?于是,他朝身边同样在用惊讶的目光盯着田养的秋花笑道:“大丫头,这娃有趣,送一碗麦茶去?”  秋花点头,马上舀了一大
期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邮老汽车站和轮船码头都在大运河堤上,我们住在运河堤边的徐家老宅。那時,我和妹妹经常在大运河畔捡田螺,看夕阳慢慢从西堤退下去,看晚霞慢慢爬满天际。我们还喜欢去汽车站捉蜻蜓——那种最不值钱的红蜻蜓,运河堤边到处都是。只要有长途汽车刚到站,我们就跑到车前风箱里捉红蜻蜓。  从汽车站沿运河堤向北十几米远,是高邮轮船码头。  我五六岁的时候,外婆带我去上海,就是先从高邮轮船码头坐慢班轮船
期刊
94年前的8月1日,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登上历史舞台。94年浴血荣光,94年红旗漫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中国军人,是最可爱的人。他们是忠诚的战士:在民族内忧外患之时信仰不灭,在国家走向复兴之际信念永存。他们是坚守的战士:在民族积贫积弱之时扎根大漠,在祖国强大无畏之际坚守初心。
期刊
到了冬天,在家前屋后捡拾挂在树枝上的扁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放了寒假,没有了学业的负担,肩扛细长的竹竿,躬身穿行在高高矮矮的杂树之中,然后停下脚步,仰望头顶的枝条,寻找缠绕在枝头上的扁豆藤,以及挂在藤上的扁豆。此刻的扁豆,在风中摇曳,像小小的铃铛,虽然无声,它与我目光相遇的那一刻,却注满了暖意。扁豆和我,彼此都是喜悦的。发现它,知道它的价值,我是喜悦的。因我的看见,不至埋没的扁豆,也是喜悦的。我们
期刊
提到宋代,我首先想起的是一场场大雪,宋太祖雪夜访赵普、程门立雪、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仿佛宋代,总有着下不完的雪。  今冬的小寒季节特别冷,但估摸着也冷不过宋代。两宋是古代气候的寒冷期,乾德二年京师汴梁下起了大雪,宋太祖“设毡帷于讲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视事”,还觉得很冷。宋太宗赵匡义为了体现仁德,几次分发炭薪给困难人群,这也是“雪中送炭”的典故由来。  大宋刚开张就迎来一场大雪。建隆元年冬天的一个夜晚
期刊
我的记忆深处,一直有一堂精彩的文言文课。  但那不是我在课堂上收获的记忆,而是在乡间,一个普通人家的院子里听讲的,甚至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讲课的大先生姓甚名谁。  那时我十来岁的样子,大约是暑假期间,我随大姨娘到她家去玩。我母亲兄妹五人,唯有大姨娘嫁到了农村。我们在小镇上生活,对农村的生活环境倒还很向往,只要有空闲,总喜欢到大姨家,喜欢那份无拘无束,喜欢那乡间的小路、田野的风,还有她家屋后的那条小溪,
期刊
徐三娘是个传奇人物。她自幼丧父,母亲是以玛内利教会的虔诚信徒。她长得很漂亮,白皙的皮肤,高高的鼻梁,乌黑的眼睛,又受过良好的教育,通英文、会弹琴、爱唱歌、善舞蹈,是位大家闺秀。后来她嫁给我的叔叔,叔叔是国民党退役军官,人们都说他俩是金童玉女郎才女貌。叔叔在弟兄中排行老三,所以我们就喊她三娘。  徐三娘无儿无女,因为几次流产不能再孕,但她特别喜欢小孩,把我和我姐姐当成亲子女。上海解放前夕,她常常把我
期刊
大年初一,凌晨三点四十,我踏上了去新疆的路途。  这是铁子在新疆当兵的第八年,我们计划了很久的婚礼因为他的临时任务取消了。没关系,既然他没空回来娶我,那我就去他的驻地嫁他。  从广东到新疆,六个小时的飞行,想着我们相识相爱的点点滴滴,越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只要一想到铁子,一想到我们要结婚了,我就被巨大的幸福包围着。  飞机降落在乌鲁木齐,一出机舱,我就被新疆的寒风冻僵了,真冷啊!手机里,微信的
期刊
在见到桂花树之前,我只知道有一种花叫桂花,老鼠屎大小,金黄,而且喷香。对于一个对花香嗅觉不灵敏的男孩子而言,对乡村的菊花桃花石榴花只记得花的模样,花香记忆几近淡漠。我从小生活在圩区,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居住的村庄没有一棵桂花树,以致我误以为,桂花只是长在山区。我知道桂花不是从桂花树上看到的,而是從我外公的茶罐里,从黛玉葬花的概念出发,我见到的是桂花的“尸体”,而且是“干尸”,晒干的花瓣。但是那个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