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供电模式下企业生产运作与能源管理集成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绝大部分的工业能耗归结于生产制造环节,将可再生能源作为生产车间的供电方式,可以促进其大力推广以缓解当前由于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以具有可再生能源供电系统的生产车间为研究对象,秉承“分布式发电、自产自销”的理念,关注包含生产车间、可再生能源发电、储电构成的微电网系统及其与外部电网之间的关联。首先以最小化实时电价下的电费总成本为优化目标,建立了集成生产调度、设备维护、电量分配的企业运作管理问题的混合整数规划数学模型。其次对决策变量进行分类,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启发式规则、子问题精确算法相结合的元启发式搜索算法;在外层对生产调度、设备维护相关变量进行迭代搜索,在内层利用最小费用流求解最优的电量分配方案。通过与CPLEX求解结果及有效低界的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算法在运行时间及求解精度上的有效性。与两种车间中独立决策策略相比较,在各种不同场景的平均表现上,集成模型可以节省大约40%的购电费用。最优运作方案显示,生产等高能耗活动应尽可能安排在低电价时段进行,但考虑到工件加工的不可中断性以及交货期的约束,设备也不可避免的需要在某些高电价时段运转。此时可以前摄性地预留部分可再生能源产电量,将其存储在储能系统之中,并按需合理分配,以有效减少企业在高电价时段的购电行为。
其他文献
为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教科局开展了丰富扎实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两减三提升”模式,即“全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全面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质量、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后服务水平”,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双减”工作行稳致远提供了坚实保障。
期刊
主要以3种RAP(再生沥青混合料)掺量的SMA-13再生沥青混合料为例展开论述,并对该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进行详细探究。试验结果显示,RAP掺量为30%、40%、50%时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均能满足我国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相较于RAP掺量为40%与50%时的沥青混合料,RAP掺量为30%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更好、弯曲破坏应
为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及加强矛盾纠纷调处等要求,其中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户籍限制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成为《意见》亮点之一。
期刊
基于新课改的要求,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无法与其进行吻合,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本文通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方式以及创新教育应用效果展开分析,从而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当前,落实“双减”是推动基础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双减”能“减”下去,关键是学校教育治理能力、课堂教学质量要“增”上来。如何“增”才能有实效?这是摆在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海淀实验二小”)校长张国立面前的重要课题。张国立引领海淀实验二小在教育信息化的道路上已走过了11年的发展历程,智慧教育成为助力学校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打开了学校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报纸
为准确评价废旧沥青混合料(RAP)中的旧沥青再生后向新集料表面转移的情况,提出了再生沥青转移率的计算方法,研究了不同拌合工艺参数、RAP掺量、再生剂类型及其掺量对再生沥青转移率的影响,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各拌合工艺参数对再生沥青转移率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RAP预热温度对再生沥青转移率的影响最大,但不宜超过130 ℃;新集料加热温度的影响次之,宜设定在180 ℃左右;拌合时间的影响最小,宜控制
目的 报道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及脉管炎溃疡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糖尿病足溃疡8例、脉管炎溃疡1例,采用改良胫骨横向骨搬移术进行治疗。使用大型骨搬移架7例、小型骨搬移架2例。结果 9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顺利出院,均获得8~23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8例溃疡术后顺利愈合,1例有继发感染、坏死,再次行清创术后出现愈合倾向,缓慢愈合。骨搬移时间4~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试题命制的基本纲要。基于此,以"2019年全国文综卷Ⅰ第40题"为例,高中政治主观题在具体命制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基本维度:突出价值立意,聚焦素养导向;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测评平台;精设学科任务,提升思维能力;依托学科内容,关注整合能力;构建评价指标,丰富呈现形式。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校开展了语文学科思维型课堂的实践研究。思维型课堂教学,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到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等,教师都要着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