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玩的话代替脏话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an_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爱说脏话,还经常说黄色笑话
  坐在我对面的是位女士,三十多岁,穿着朴素。她来咨询是为了儿子,十岁,正上四年级,最近老说脏话,都被老师告到家里来了。这位妈妈最初没发现这个问题,老师跟她反映后,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孩子确实偶尔会蹦出几句脏话来。经过教育后,在家里没再说了,但没过几个月,老师又反映说孩子在学校继续说脏话,还在课间跟同学反复说黄色笑话。这该怎么办呢?
  孩子爱说脏话的原因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说脏话,可能有四个原因:
  模仿:这个阶段的孩子是非观念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别人说一句骂人的话,他觉得很好玩,也跟着骂人,这是最常见的;
  习惯:如果孩子的模仿性脏话得到成人的默许或者赞赏,那么,孩子说脏话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有意识:孩子也许能够初步理解脏话的含义,并对特定的对象说脏话,这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被迫:有些孩子在与小伙伴发生矛盾或者受了欺负,以说脏话来发泄不满。
  根据这位妈妈的描述,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比较稳妥的方法是下次把孩子带过来,直接跟他谈。
  孩子的自画像没有嘴巴
  这位妈妈还真是急性子,第二天又挂了我的门诊,这次把孩子带来了。
  小男孩叫丁丁,虎头虎脑的,很可爱。
  我让丁丁先画一幅自画像。没一会儿,丁丁把完成的作品递给我。
  仔细看着画纸上的小人,丁丁画得还真有几分神似,但是吸引我注意力的是:这个画纸上的小男孩没有嘴巴。自画像没有画嘴巴,一般意味着自己不愿意表达什么或者有什么话隐藏了,再就是有可能好说谎,而自己内心又觉得这样不对。看来,丁丁的情况也许并不如表面看来这样简单。
  说脏话是因为崇拜和认同爸爸
  我跟丁丁妈了解了丁丁爸的情况。他是一家建筑公司的部门领导,手下管着好几十号人,平时挺忙的。丁丁和爸爸的关系还不错,有时间就陪丁丁玩,不过就是太忙,老有应酬,不大回来一起吃饭,有时回来时丁丁都睡着了。
  那丁丁爸平常骂人说脏话吗?丁丁妈妈顿了一下,说话突然慢了起来。她想了想说,丁丁爸倒是不专门说脏话,但平时说话老带口头禅,但这个口头禅在当地太寻常了,都不把它当脏话了。是什么呢?
  丁丁妈妈看了丁丁一眼,丁丁在茶几上玩东西呢。“这个bia” ,丁丁妈妈小声说了一句方言,我马上明白了,我也是山东人,这是胶东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这个婊子养的”。但是这个话在胶东半岛太普及,大家几乎已经不把它当成脏话,谁也不会认为这句话有侮辱和攻击的意味。
  但是小孩子没有分辨能力,他见大人说这些话,会认为这是作为成人可以做的事情之一,他会有意识地模仿说这些话,其中的动力很可能是崇拜和认同他的父亲,渴望成为大人和男人。
  用好玩的话代替脏话
  “丁丁,上老师这儿来,我们一起来做点好玩的事情好不好?”丁丁一听好玩的事情,马上过来了。
  我慢慢地引导着丁丁,跟他讨论起有什么好玩的事情,有什么好玩的话。过了一会儿,丁丁果然蹦出一句“这个bia”。他说出来后有些紧张,瞟了一眼坐在沙发那头的妈妈,又观察我的脸色。我不动声色,跟着也说了一句有些出格的话,丁丁愣了一下,放松了下来,接着我们你一言,我一语:滚蛋,讨厌。这些话在我们中间传来传去,丁丁笑得快从沙发滚到地上。
  我看时机到了,引导丁丁好好想想,除了这些骂人的话,还有没有更好玩的话呢?丁丁很认真地在那儿想,我们又讨论起现在比较搞笑的网络用语来,这正是我的目的,把丁丁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更好玩的词汇上来,这些好玩的词儿多了,那些骂人的话占的比例很小,慢慢也自然就忽略掉了。
  简单制止不可取
  我又跟丁丁妈妈仔细聊了一次,让她回去做爸爸的工作,以后在孩子面前注意文明用语,不要把一些外面的脏话拿到家里来说影响孩子。再有,如果孩子再说脏话,父母还可以采取冷处理法,就是假装没听见,不闻不问,走开,保持沉默或继续做手中的事情,也别和孩子说道理,慢慢地,他觉得没趣自然就不说了。有时孩子说脏话可能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你让他意识到说脏话不好玩,他就会自动减少说脏话的次数。
  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一定不要简单地禁止。这就像培养孩子的刹车系统,告诉孩子这是一个坏事情,不要去做,要踩刹车,但孩子还小,他不能完全理解,对他来说,这反而是一个好玩的事情。这样建立的刹车系统未必很灵敏,而且孩子的反应有可能跟弹簧一样,越压制反弹越大。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说他是个骂人的人,骂人不是好人,这样也容易造成道德感过强,自我压制,而过分的自我压制又会导致这个人很多正常的愿望都习惯性地去压一压。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个过于循规蹈矩的人,同样也会是一个对自己内疚、自责、批判很多的人,无形中就会压制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会不足。
  丁丁妈妈听得很专心,还拿笔记录着,然后感谢我告辞。
  咨询后记:每周都会有几个焦虑的父母带着他们认为有问题的孩子来找我咨询,但很多孩子其实自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而是父母认为他们有问题。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最完美的,然后用这个完美的尺度去量孩子,我的孩子必须怎样怎样,如果孩子不具备他要求的能力,家长不大容易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不去理解孩子的成长是有一个过程、阶段和外在条件,而容易简单地归因于孩子有问题,就来找咨询师看。而我做的工作,表面上看是解决孩子的问题,最后大都落在家长身上。但是寻求改变总是一个好的事情,我希望来找我的家长越来越多,我可以帮到更多的家长和孩子;我又希望来找我的家长越来越少,那说明很多不是问题的问题他们已经自己解决了。
其他文献
母亲用身教给了我两条至今受用不尽的忠告:女人靠自己,闺蜜很重要。  我七岁时的一天早上,母亲叫我放下割草的镰刀,坐在她新修的高大瓦房里,亲手用红缎子第一次给我扎了羊角辫子。我上学了,走在男孩子的队伍中,格外鲜艳,但我报名回来母亲就收起了红缎子和镜子。同学送我一把花纸扇,我爱不释手,母亲却给没收了,还狠狠地打了我一顿。说什么喜欢花花绿绿的东西,女子心花了,做什么事情也没好下场。  母亲把我家的青砖瓦
期刊
孩子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当社会普遍尊重“人”,那么对儿童的重视和保护就是重中之重。  几年前,一次开车时听收音机,投诉性质的节目,听到一个女人说申请了安装电话,可是要两个星期才能通。主持人接通了电话公司的电话,电话公司的人强调必经的程序必经的等待等,那个女人说“我有一个生病的孩子,我随时需要电话。”电话那头顿了一下,说“那我现在就安排!明天一定解决。”  在很多情况下,只要是提到孩子,事情马上就不一
期刊
处罚,尤其是体罚,对孩子总是有害的。不能以友善式进行的教育就是错误的教育。非常不幸的是,在家庭中惩罚孩子的责任常常落在父亲的头上。  我们说它不幸,有几个原因——  第一,它使母亲有一个信念,以为女性不能真正教育她们的子女,以为她们是需要强有力的臂膀来帮忙的软弱者。如果母亲告诉她的孩子:“等你爸爸回来教训你!”她等于暗示孩子,把父亲看作是最后的权威以及生活中的实权人物。  第二,它破坏了父子之间的
期刊
女儿在外胆小,在家却爱发脾气,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处处让着别人。有一次老师要找班上最听话、表现最好的小朋友做什么事,小朋友一致推选我女儿。虽然看起来她在外边什么都听别人的,但心里又很不甘。因为害怕玩伴儿不跟她玩,他们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有时即使是不想、不敢做的,她也做。一回家她就会抱怨,发脾气,有时可能是借着别的事发脾气,说着说着就能说到在幼儿园里这些不开心的事。看起来孩子
期刊
明天就考试了,孩子要求今天放松放松,可劲儿地玩一天。这要求,家长能满足吗?  考试就是“战斗”,你能想像在战斗之前,官兵开嘉年华的场面么?必输无疑。  有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每次考试都是前三名。他每次的备考状态都是“一如平常”,以前在干什么,那两天还在干什么,不做大的变化。这样不会让自己情绪起伏过大,能够很从容地参加考试。  其实,他的从容,正是源于自信。因为他平时就学得很好,考试对他来说都是手
期刊
在美国的公立学校,不管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多么好,有很多原则还得遵守,因为那是校规。比如,即使老师和学生是邻居也不能送他/她回家。  还有,尽量避免与学生有身体接触。“拥抱”是美国人常见的打招呼方式,但在老师和学生间不能有。如果非要有,一定要侧身的拥抱,就是把手放在学生的肩膀上,从一侧拥抱一下。另外,老师直接给学生发短信、打电话之类的也是不可以的,必须通过家长。  在私立学校,也有一条不可逾越的校规,
期刊
当年看冯小刚的电影《大腕》,北影厂的演员拿着某品牌的钙片小药瓶对着大明星泰勒痛哭流涕:“就差一步,就差一步啊,泰勒,中国演员都集体补过钙了……”笑得我前仰后合。  说起补钙这事儿,我爸妈对我从小采取“药补不如食补”的态度,所以对于补钙和吃钙片我一直是嗤之以鼻。  可惜,某天当我成为娘,闺女三个月的时候带着去某医院做体检,被告知,抬头不好,腿软,骨密度显示缺钙!  真是晴天霹雳啊!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精
期刊
好心女孩搀扶孕妇回家反遭不测,孩子问家长:还能助人为乐吗?  好事还是要做的,但前提是一定要保证自己的安全。  如果你看过美剧《犯罪心理》,就可以知道:如果有任何人(包括孕妇、小孩、老人、病人)向你求助,让你带他去某个地方,唯一的办法是:马上掏出电话给警察,让警察帮助他们——既做了好事,也避免了危险。  这些,你应该告诉孩子,下面这些案例,你也必须告诉孩子。  关键词:陌生人要求带路  @森森女巫
期刊
家长肯定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开始之前,你准备好了吗?心态非常重要。如果你过于乐观,跟孩子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友善的,你就很可能对孩子不管不顾,置孩子于危险境地,大部分的性侵犯者都会以友谊或关爱来诱导孩子。如果你过于悲观,跟孩子说这个世界危险重重,布满杀机,那你的孩子将丧失安全感,你也将愿意拼了老命,做棵大树罩着孩子,使他成为一棵随时可能倒伏的豆芽菜。好的心态是,既认为世界上值得信任的人还是大多数,对
期刊
7月,北京,一个叫韩磊的成年人,与一名推婴儿车的母亲发生争执,摔死了熟睡中的婴儿。所有人都在唾骂他,但却不知道这个暴徒的成长史。“杀手也有小学同学”,韩磊之所以能摔死无辜的孩子,与他父母离谱的教养息息相关——不得不说,他也是个可怜人,可怜的孩子。  此时,让我们回头去看看这个“暴戾之徒”的成长道路,竟也是“残酷人生”。  苍白的童年,他学会了用拳头解决问题  韩磊的父亲常年在离北京十万八千里的四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