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与能力整合的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来源 :当代经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可持续优势。通过对知识与知识产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概念进行明晰,从资源与能力整合的竞争优势来源观探讨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可以得出企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是由知识产权资产和知识产权竞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企业必须两者并重。
  关键词: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知识产权资产;知识产权竞争力
  
  一、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尤其是产权化的知识(即知识产权)取代了土地及资本而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制胜关键,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标志。企业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具备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竞争优势。上海财经大学的程恩富教授曾于2004年提出知识产权优势的概念,认为知识产权优势是指通过逐步拥有以自主核心技术和自主名牌为主要内容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优势,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1]。郭民生和郭铮于2006年对知识产权优势理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有针对性地分析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的内涵、特征、分类、作用、定位及其应用[2]。但是,目前还没有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确切定义。因此,探讨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来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集中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从而创造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二、基于资源与能力整合的知识产权竞争优势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主要存在资源观、能力观和整合观的不同讨论。资源是体现企业优势与劣势的任何物质,是企业控制或拥有的要素存量[3]。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能力则不具有可交换性。资源的产权主体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而改变,能力则不可能通过主体交换发生易位。但是能力受到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影响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企业竞争优势既来源于企业独特的资源,同时也来源于这些资源有效的价值创造过程[4]。
   Barney将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要素归结为:稀缺性、有价值、不可替代、难于模仿[5]。企业知识理论认为,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之源。但是,这种知识并非精神范畴,而是物质化的知识产品。要将知识从精神转化为物质,就必须有物质化的方式和途径,产权的确认即是知识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无论是实物的知识产品,还是以物质形式(如语言)表达的知识产品,都是企业特质的反映。知识产权资产所具有的特质性, 其自身不仅可以发挥资产效应, 而且可以整合有形资产以及其他无形资产, 具有提效增值的功能, 进而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6]。
  Teece通过研究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战略,得出企业的竞争力源于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工具保护知识资产的能力[7]。企业通过不断地知识创新、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转化过程获得核心能力、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将企业知识创新的成果转变成为专有形态的知识产权,将技术转化成为最终产品以获取市场优势地位。知识产权竞争优势的形成就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挖掘知识潜能,获取知识产权资源,缩小企业能力差距的动态过程。由于知识产权是将知识进行了产权化的认定,其所有权人希望能够从产权化了的知识中获取收益以弥补产权化过程中的各种成本,这就促使了知识产权的转让、应用等行为的产生,从而知识产权竞争优势从一种静态的知识资源优势转变成为动态的资源与能力的整合优势。
  
  三、企业知识产权资产
  
  随着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知识资产已经成为企业能力资产的核心来源[8],即产权化的知识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源泉。界定知识产权竞争优势,首先需要澄清知识与知识产权在企业的不同作用。
  企业是一个吸收、创新、储存和利用知识的实体[9]。按照OECD的分类,知识有四大类:事实知识(know-what)、自然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know-why)、技能和能力的知识 (know-how)、了解产生源头的知识(know-who)。前两类称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后两类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隐性知识的不明确性使得竞争对手难以模仿,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但是,由于隐性知识不便于传播,就会影响企业持续拥有基于隐性知识而形成的异质性,使得企业竞争优势的稳定性比较差,所以需要将隐性知识显性化。然而,知识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具有高度差异化但是缺乏度量单位,它不可触知( intangible ) 却具有极强的持久性(durability),知识产品满足“非竞争性”(nonrivalry) 和“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的特性,按照经济学通常的划分标准,知识产品就是纯公共品[10]。显性化的知识容易受到“搭便车”等现象的影响,导致企业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必须有知识产权来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用市场的方式解决激励问题
  [11]。知识产权框架(如TRIPS)为各参与方提供了可预见的游戏规则,保证了公平性[12]。因此,企业必须利用知识产权工具以保护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知识产权资产也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13]。知识成为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必不可少的资源,而当资源稀缺已经达到导致人们相互间的对抗时, 产权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14]。通过产权制度,知识成为商品,成为企业有价值的、可交换的资产,同时产权制度保障了未物化的知识的权利,知识产权反映了知识产品的所有权人与使用权人等之间的社会关系。知识产权的本质是一种经济或商业权利
  [15],同时知识产权被看作是人、财、物三大资源之后的第四资源,已经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杨中楷、刘则渊在C-D 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知识产权的生产函数,表明知识产权不仅仅是独占某种新技术或产品的权利, 而成为了间接或者直接作用于生产的重要资源[16]。
  可见,知识经济时代,产权化的知识,即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知识产权资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
  
  四、企业知识产权竞争力
  
  自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进入我国以来,“竞争力”与“竞争优势”两个术语被国内学者频繁使用,对“竞争优势”和“竞争力”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不同认识:竞争力根源观、竞争力与竞争优势混同观。谭影慧直接指出,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它以企业的资源、能力为基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企业的学习而得以增进
  [17];周晓光提出终极竞争力概念,认为终极竞争力才是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18];王国顺、尹华在《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中将波特的五力模型称为竞争力理论,认为五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外生源泉[19];盛小平、孙琳将core competence称作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整合企业各种资源与多种能力所形成的一种能够确保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能力[20];张静秋则将竞争优势来源的各种理论归结为竞争力理论[21]。但是汪晓春曾在《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学说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指出,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对“竞争优势”和“竞争力”的区分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22]。
  实际上,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明确提出了竞争力(competitiveness)与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两个概念,但是又提到“ 企业不能只靠一种竞争优势维持竞争力” [23]和“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来讲,竞争优势来源于更广泛的空间,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由其固有的自然资源或者劳动成本形成的竞争力” ,同时还提到“由交换率、资金成本、廉价劳动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规模经济形成的竞争力观点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中受到挑战,而创新和产品升级是竞争优势的关键” [24]。 
  可见,波特对这两个概念也是混用的。因此,有必要对“竞争力”与“竞争优势”进行区分,划分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运用资源和能力,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指导。“力”即力量、能力,是指企业能做什么;“势”即位势、形势,是指企业处于什么位置上。竞争优势是竞争力抵消、中和后剩余的余额, 此即超过对手的部分[18]。只有当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更好地运用其竞争力,并且当这种运用带来的优势被市场认可时,竞争力才能带来竞争优势[25]。本文认为竞争力是指企业参与竞争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源自企业内部,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竞争优势是指企业处于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位置或者是企业处于更有利的市场地位,不仅根源于竞争力,而且还受到企业诸多外部环境的影响。竞争力强未必能够有竞争优势,只有将强大的竞争力与企业外部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和实施合适的战略才能取得竞争优势。
  
  五、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资源与能力整合的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观,知识产权竞争优势是企业知识产权资源与知识产权竞争力合力作用的结果。广义地讲,知识产权资源包括知识产权的主体资源和知识产权资产,狭义地讲,知识产权资源就是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知识产权属于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具有相对稀缺性和垄断性的资产,它对企业价值链的支持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模仿性,能使价值链保持竞争优势
  [26]。知识产权资产价值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对其使用而产生的收益[27]。因此,企业知识产权资源的丰寡可以通过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资产进行量化测度。企业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知识产权资产的形成和应用的不同环节确立自身的有利地位,其间企业必须发挥知识产权竞争力,保障和提升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
  
  
  参考文献:
  [1] 程恩富,廉淑.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新探——海派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原理[J]. 求是学刊,2004(11):73~78
  [2]郭民生,郭铮.“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探析[J].知识产权,2006(2):16~23
  [3]Lado,A.A. Boyd, N.G. and Wright, P. A competences based model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ward a conceptu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18,1992:77~91
  [4]方润生.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一种新的企业竞争优势形成观[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12):21~28
  [5]Barney.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99~ 120
  [6]朱国军,杨晨.基于战略资源论的企业知识产权资产管理内涵探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11):161~165
  [7]David Jo Teece.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the role of firm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text [J], 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 35~54
  [8]徐明华.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探讨[J].中国软科学,2003(8):90~95
  [9]胡良书, 张肖虎,企业理论:基于知识视角的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7(2):141~145
  [10]王争,专利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综述,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41~151
  [11]Probuddha Gangul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Imperatives for the knowledge industry [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0, 22: 167~175
  [12]Probuddha Gangul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transition [J],World Patent Information,1998, 20: 171~180
  [13]易法敏,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7月,P48
  [14]谭崇台主编. 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p197
  [15]CIPR. Integra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Development Policy[EB/OL], http://www.iprcommission.org/fonal_report.htm
  [16] 杨中楷, 刘则渊.略论知识产权的资源属性,科技管理研究,2005(8):141~143
  [17]谭影慧,企业簇群、竞争优势与企业竞争战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01~107[18]周晓光.优势哲学论略,《云南社会科学》2007(1):40~44
  [19]王国顺、尹华,《论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化》,求索,2004(2):9~11
  [20]盛小平,孙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经济问题探索,2006(11):81~87
  [21]张静秋,《国外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06(12):45~46
  [22]汪晓春,《竞争力和竞争优势学说回顾与展望》,中国经贸导刊,2004(20):35~36
  [23][美]迈克尔•波特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P48
  [24]Porter, Michael E.Competitiveness: Challenging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0,190~192
  [25]Blomqvist and Kylaheiko, Main Challenges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as an Example, a paper in the CD –Rom of the IAMOT conference, Miami,US., 2000(2):20~23
  [26]范晓波. 论知识产权价值评估[J].理论探索,2006,(5):74~77
  [27]刘林青,谭力文.专利竞争优势的理论探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89~94
  
  (作者通讯地址: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022;中原工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1993~2008年的季度数据,本文在一个包含Calvo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讨论了中国货币冲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假定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增长实施的前提下,本文根据模型模拟和实际数据的对比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貨币并非我国经济波动根源,实际产出对货币供给具有一定反馈作用。(2)通货膨胀的顺周期性和领先增长表明中国经济周期存在总需求拉动的特性。物价波动在中短
期刊
摘要: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
期刊
摘要:金融资产收益率波动是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而跳跃是收益率波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修正z-检验,本文检测识别我国股市波动中跳跃行为,并且研究了跳跃的时序特征,统计结果表明,在市場大波动时期,和连续成份相比,跳跃对于波动率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建立包含跳跃的已实现波动率非齐次自回归模型,在波动模型中纳入滞后绝对日收益率和杠杆效应预测股指收益率波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短期的波动预测
期刊
摘 要:成品油是一种以液态形式存在的商品,它的流动性、易挥发性、易渗透性决定了它在运输、收发、储存等环节不可避免的出现损耗。本文通过分析加油站传统损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综合差量率管理内涵及具体实施过程,并且通过四川广元销售公司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说明这一管理方式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加油站;标准体积;综合差量率    1引言    油品在储存、收发、销售过程中发生损耗的原因较多,油库、配送
期刊
摘要:本文从比较分析视角出发,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不同的金融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我们利用57个国家从1960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经济体选择市场导向的金融结构时,才能降低金融危机的损失,提高经济复苏速度,而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经济体的最佳选择则是银行导向的金融结构。最后,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
期刊
摘要:截至2009年,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已经整整十年。十年来,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趋于优化,金融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现实的差距依然很大。通过比较西部与东部、全国的主要经济金融指标,本文发现:西部开发十年来,西部大多数省份与东部的相对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依然很大,有几个省份与全国的相对差距甚至在拉大,西部大开发任务依然艰巨。未来10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于探讨国内远期外汇市场的有效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分别就美元兑人民币的境内外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构建基于汇率期限结构的VECM模型。实证检验中,境内外远期汇率都拒绝了市场有效性假说,两类汇率对即期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功能都不够强,但境外远期无本金交割汇率的价格所包含的即期汇率信息量仍然较境内远期汇率更多,其原因可从制度约束、境内外的外汇市场分割性、交易规模和市场活跃度、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等
期刊
摘 要:我们知道经济学与数学的渗透性越来越深,用数学来定性定量解释经济学是一大重要工具,特别是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的运用,解决不少棘手的复杂的经济问题,因此借助SPSS等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经济研究很多的好处。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例如, 现代主流经济学中的新进展如乘数原理、加速原理、动态与振荡模型、经济周期模型、一般均衡理论、均衡增长模型、最优化理论、激励机制以及动态博弈等, 都
期刊
摘要:摘要:经济学中"均衡"一词来源与力学均衡的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对经济学中个案的分析,简洁直观的阐明力学与经济学均衡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模型的分析为经济学均衡的研究开拓思路另劈蹊径。  关键词:均衡;经济学;力学    均衡是一种平衡的状态,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均衡一词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在经济学,博弈论以及自然科学中都有所涉猎。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独立经济主体之
期刊
摘要:手工搜集了2004-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关键高管(董事长、总经理)政治联系的经验数据,并明确划分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实证研究了政治联系等因素对国有上市公司银行借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银行借款与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但与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无显著的相关性。在低制度环境组下,银行借款和政治联系、政府官员类政治联系显著正相关。在地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