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节的今朝与明日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贵州苗族姊妹节1998年被正式命名,从此开始了苗族传统文化产业化的过程。近20年的发展进程中,利弊尽出,如何向前发展,既保证经济效益又维护其传统民族文化的特性,是当前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贵州苗族姊妹节;民族文化;文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24-0077-04
  一、引言
  近年来,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引起了一股风潮,澳大利亚于1994年率先提出了“创意国度”概念。1998年,英国提出“创意产业”概念,这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文化产业概念。此后,“创意产业”的概念在国际上流行起来。
  这一概念随后被我国引入,2002年,台北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2005年香港也改称文化创意产业。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更加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①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提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②
  自从政府大力推广文化产业的发展以来,我国各个省份,各级政府及文化机构,都加大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力度,本文即选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代表文化产业——姊妹节为视角,分析其作为当地一个典型的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发展情况,以及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和不足之处。
  (一)姊妹节所在地区——台江县概况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地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东南与剑河县交界,西南与凯里、雷山县接壤,北面与黄平、施秉两县毗邻,面积1115平方公里。全县辖二镇六乡,156个村及4个居委会,居住着苗、汉、侗等十多个民族共16.9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以上,有“天下苗族第一县” 之称。
  台江县旅游资源丰富:有举世闻名的施洞独木舟竞渡,有驰名中外的被誉为“东方迪斯科”的反排木鼓舞,有蜚声乐坛的施洞苗族飞歌,有风情万种的苗族姊妹节,有惊险火爆的舞龙嘘花,有工艺精湛的苗家刺绣、银饰和服装艺术,有千姿百态的大塘溶洞群,有震惊世界的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经联合国保护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考定台江县为一等“反朴归真”类旅游区,并被列为十大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
  姊妹节是台江代表的休闲文化产业,“从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一直是各个国家努力挖掘的支柱产业,其总产值相当于世界GDP的10%以上”。③在大力发展旅游资源之前,台江县一直是贵州山区一个经济贫困的小县,由于地处史称的“苗疆腹地”,过去外界知之甚少,而姊妹节的兴办,使其拥有了国内外的知名度,并取得了丰厚的旅游收入,也因为节日活动期间的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大中小企业的投资,有力地拉动了台江的经济发展。
  (二)姊妹节的由来
  台江最具代表性的节日即是贵州苗族姊妹节,姊妹节来源已久。关于姊妹节由来的传说十分丰富,其中,最被当地人推崇的,来自长达500多行的《姊妹节歌》。相传,有一對表兄妹,男的叫金丹,女的叫阿姣,他俩从小青梅竹马,长大后,慢慢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金丹不嫁。但是,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阿姣不愿意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天天都偷偷约会。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阿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饭”。④
  许多年后,传说台江县施洞地区有800个姑娘因找不到男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800个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妇而单身。老年人们想到阿姣、金丹“姊妹饭”的故事,叫姑娘们把三丙大塘800个青年男子邀请来吃“姊妹饭”,以此认识,结交朋友,这一办法非常成功,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双双、一对对结成了眷属。从此以后,吃“姊妹饭”就演变成为以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
  (三)传统的姊妹节活动
  传统的吃“姊妹饭”活动非常热闹,每逢农历三月,姊妹节临近之时,十里八乡的苗寨都忙碌起来,准备恭迎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节庆活动。
  农历三月十三日,苗寨的姑娘们自发去上山采撷染糯米饭的黑树叶子和黄花,用来染黑黄或多色的糯米饭。第二天一早,苗族姑娘开始下田捕鱼捞虾;下午姑娘们每人拿来一大碗彩色糯米饭、两个鸭蛋和一些钱用来买鸭。为什么只要鸭和鸭蛋,而不用鸡和鸡蛋,这是具有象征意味的,鸭子能过河,象征能过到彼岸与情人成双。当这一切就绪,适龄姑娘开始聚集到某户没有男孩或者男孩很小的人家,夜里开始在那儿与外地来的后生们共吃“姊妹饭”。后生们来到家之后,作为东道主的姑娘,要邀约寨上姊妹们前来相陪,大伙对酒当歌。对歌时,男女分别两排坐定后,摆开阵势,拉开战幕对歌,以歌传情。对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有问答形式和对唱形式等,姑娘们用歌盘问姊妹节的来历及姊妹饭象征什么等,你唱我答,歌声不绝。通过生动的比喻、丰富的联想抒发真情。唱到最后,谁对答不上来,或所唱的与对方唱的不合拍,答非所问等,谁就算输。如果姑娘们输了,就要送男方一件礼物,如手圈、耳环、戒指等;若是男方输了,也要送姑娘银手圈或者手表等有纪念意义的礼品。   三月十五至十七日是节日的正式活动时间,亦是热闹的高潮。白天,苗族姑娘身穿漂亮的衣裙,佩戴着华丽的银饰,到一个叫郎西的地方去踩鼓,观看斗牛、赛马等活动。夜里,男女相聚在村中广场或街巷中唱歌谈情,节日结束,后生们要回去时,姑娘们用新竹篮或新手帕盛姊妹饭,送给男青年带回作为礼物。得到姑娘们送的姊妹饭,就意味着姑娘已有好感。若没有姑娘送,男青年还可以去向姑娘们“讨”,讨时装得可怜稀稀的。姑娘们往往觉得同情而慷慨相送。在送男青年的饭筐和帕包里,机敏的姑娘们往往悄悄藏着标识,类似松叶、竹勾、香椿芽、活鸭或大蒜等,传达某种暗语。如此经过反复来往,使相互间的了解加深,逐渐产生爱慕之情,最终成为情侣进而成为夫妻。
  “姊妹饭”的颜色象征不同意义:绿色象征家乡美丽如清水江,红色象征寨子发达昌盛,黄色象征五谷丰登,紫蓝色象征富裕殷实,白色象征纯洁的爱情。
  “姊妹饭”标记也代表不同的意义。藏松叶代表针,暗示后生们以后要回赠姑娘绣针和花线;挂竹勾暗示用伞酬谢,挂几勾送几把伞,若放两个相互套着的竹勾,则表示希望日后多来与姑娘来往;放香椿芽表示姑娘愿与后生成婚;放棉花暗示姑娘很思念后生;放芫奚菜之意和暗示与椿芽菜相同;放棉花和芫奚菜表示急于成婚的心情;挂活鸭则希望日后回赠一只小猪给姑娘饲养,以备来年吃“姊妹饭”时,杀给大家吃,再度联欢;放辣椒或大蒜暗示以后不愿再来往或绝交。
  二、传统节日现代产业化
  姊妹节的活动,本是苗族青年男女交友恋爱、共组家庭的媒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被当地人民世代相传下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自给自足的地方农业已不能完全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许多年轻人进城打工,留守在家乡的大多为老人和儿童,于是,年轻人为主角的姊妹节也逐渐失去了踪影。这一现象使得当地经济发展持续地衰退。在这一情况下,当地政府决定采取措施,改变这一局面,但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战略发展计划。
  1997年2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最高档次旅游景区和世界18个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圈之一,而位于这块圣地中心位置的台江县,境内民俗风情便成了“返朴归真,重返大自然”人文旅游的精品。这一荣誉打开了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领导者的视野,他们决定利用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台江绚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发展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但在当时,如何打响位于祖国西部并不知名的小县城的知名度,吸引游客的目光,成为面临的主要的问题。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谁拥有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谁就掌握了旅游业发展的主动权。”⑤台江县本身就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姊妹节更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通过办节,又能在短时间内聚集到巨大的注意力,能够带来丰富的旅游收入和经济投资。因此,姊妹节成为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打出的第一张牌。
  台江县采取政府引导、民间协会主办、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和市场运作的方式,把这一区域性民俗风情活动逐渐升华为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苗族节日,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1998年,姊妹节被国家旅游局列入中国华夏城乡游23个重大少数民族旅游节日,“贵州苗族姊妹节”这一称谓也彻底被落实。
  (一)文化产业转型的具体措施
  自1998年苗族姊妹节由民间自发上升为官方指导以来,台江县政府和文化机构在对姊妹节进行的文化产业转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宣传
  2003年3月2日,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政府首次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发布会,推介贵州苗族姊妹节。2003~2017年,台江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在4月中上旬召开“贵州苗族姊妹节”暨招商引资新闻发布会,吸引了众多媒体和商家。除此之外,台江县姊妹节组委会在每年姊妹节召开前夕,都会举办招商引资暨新闻发布会,对即将要开展的活动做出介绍。
  姊妹节活动在《黔东南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当地較有影响力的报纸都有版面。同时,在活动期间,台江县邀请了中央电视台、《中国旅游报》《贵州日报》《黔东南日报》及港澳台媒体共20多家进行跟踪报道。
  2006年至今,姊妹节工作的宣传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大,制作了数千份宣传光碟和数万本宣传折页,向来参加活动的媒体和嘉宾发放。
  与省内外旅行社达成协议,对外推荐当地的旅游路线;在携程网、去哪儿、驴妈妈等旅游网站推介姊妹节节庆活动及相关旅游线路。同时,还开办了台江旅游网,作为贵州苗族姊妹节的官方网站。并建立了新华社贵州频道台江姊妹节专题,给广大游客了解姊妹节具体活动和旅游路线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平台。
  2.活动内容调整
  据近13年来台江县姊妹节活动日程表显示,姊妹节活动真正实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在姊妹节的活动中做了诸多的调整。
  2004年,姊妹节将招商引资推介会作为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2005年,增加了民族传统工艺商品展销活动。
  2006年,在选秀异军突起的情况下,增加了吸引众人眼球的“贵州旅游形象大使台江苗族姑娘选拔赛”及承办了“国酒茅台”杯2006多彩贵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大赛黔东南分区赛。
  2007年,贵州苗族姊妹节黄金周期间,台江县以政府引导、民间主办方式,举办形式样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促进了农民增收。
  自2008年起,姊妹节了活动已经逐步发展成熟,在各个项目中,都已经主题明确。同时,举办了“苗疆腹地”台江风光、风情(国际)摄影大赛作品展,用现代的艺术手法将少数民族的古老文化完美呈现。
  2009年,姊妹节活动的规模得到了进一步扩大,配合当地建成的南宫森林公园,举办了贵州首届环保徒步穿越南宫森林公园越野竞赛。
  2010年,贵州台江苗族姊妹节与第二届民族体育旅游节联合举办,本次活动除了传统的姊妹节苗族盛装游演、千人盛装踩鼓、大型民族服饰展演、千人苗族情歌对唱、捞鱼摸虾、篝火晚会外,还有“多情姊妹盛状台江”歌舞表演,独木龙舟竞渡、舞龙嘘花、斗牛等传统体育活动。力图打造以宣传、文化、旅游、体育四位一体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成为推动台江县乃至贵州省民族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一次盛会。   2012年,姊妹节活动与台江县首届苗族文化论坛和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联合举办,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还举行了牛王争霸赛、民间斗鸟、斗鸡比赛和武术散打、姊妹狂欢篝火晚会等系列活动,并举办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服饰展演、民族民间工艺展销、摄影作品展等。
  2014年,姊妹节推出千人苗族式婚礼——“千里姻缘定台江”、载歌载舞迎宾客——千人盛装游演、千人狂喜东方情人节——“姊妹花开漫台江”“千人共聚姊妹宴”等一系列活动。
  2016年,开始以中国苗族姊妹节为载体,以传统节目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国苗族姊妹节主题歌曲、中国苗族姊妹节logo、台江形象歌曲、台江“城市名片”、苗族民间故事、“印江台江”摄影作品“六大”征集活动。
  2017年,中国苗族姊妹节以“相约台江·爱在苗乡”为主题,共有15项子活动及5项延伸活动,涵盖苗族传统游方、姊妹节盛大开幕式汇演、千名绣娘共织画卷、苗族盛装游演、乡村苗族文化原生态体验游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展示了苗族之美。
  活动内容的调整也是为了进一步迎合游客的需要,吸引更多的商家前来投资,这一做法也颇有成效。
  3.打造优势品牌
  在全国众多的旅游路线中如何脱颖而出,是姊妹节开办以来一直关注的问题。因此,不仅要把姊妹节做成品牌,而且要做成优势品牌。首先,要打响当地的知名度,为此,台江县文联创办了以表现当地苗族歌舞及表演艺术的苗疆艺术团,并取得了累累硕果。2007年,苗疆艺术团在杭州参加“中国华夏一绝古乐赛”获得了银奖;在北京“雅士利杯”民乐器乐大赛中获得优秀奖;获得了苏州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山花奖”及“优秀表演奖”;在第二届张家界长江流域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敬酒歌舞和反排木鼓舞,分别获得特等奖和优秀奖;在凤凰全国苗族银饰比赛中获得金奖。这一系列的奖项,打响了台江的知名度。
  同时,注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2008年,“苗族姊妹节”“反排木鼓舞”“苗族古歌”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台江县也被评为“世界著名民族文化旅游大县”“中国十佳最具原生态的旅游大县”和“中国十佳最具风情的旅游大县”。台江姊妹节真正成为了贵州旅游业中的优势品牌。
  (二)取得的成绩
  姊妹节这一独特的节庆,不仅仅是展示多姿多彩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和丰富苗族文化底蕴的一个盛会,同时还与招商引资、商品买卖相互促进,有力地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关旅游部门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1997年,台江县全县接待境内外游客仅0.39万人次,创收300万元,而2001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10.4万人次。
  2002上半年就已接待17.8万人,创收1093.7万元。其中农历三月举办的第五届“中国贵州苗族姊妹节”期间,就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创收952.4万元。
  2008年姊妹节期间,台江县共接待游客人数1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664.64万元,台江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5.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76.26万元。⑥
  2010年,台江县共接待游客16.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00万元。⑦
  到2016年,台江县全年共接待游客122.91万人,实现旅游收入8亿元。
  姊妹节的举办,不仅成功地弘扬了贵州苗族的传统文化,还有力拉动了经济发展,解决了当地人民的就业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台江县的基础设施也得到了重新建设。同时,旅游业成为了当地支柱产业,有力支撑了当地的经济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
  1.过度产业化导致传统文化色彩黯淡
  在姊妹节产业化过程中,传统的民间习俗虽然形式上得到了保留,但其中的文化涵已经有了变化,从传统的青年男女相识活动,发展到了今天的为游客服务,传统文化的特性逐渐演变成了工作中的“作秀”,其中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独特的民族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模糊。因此,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减弱。
  2.节日活动流程繁冗重复
  从2006年开始,姊妹节活动过于繁复,如苗家乐(拦门酒、打粑粑、民族歌舞)活动,在同一天上午10:30~11:30及下午16:30~17:30分别安排了两场,农家作客特色泡汤活动也在中午12:00~13:30和下午18:00~19:30分别安排了两场,斗牛、斗鸡等活动在每一天都安排了多场。这样的活动安排虽然可以广泛吸引更多的游客,但同时也使得活动过于繁复,缺乏吸引力。
  3.旅游资源重开发轻保护
  在台江大幅开辟了漂流活动与南宫森林公园,但在大批游客到来的同时,却没有加强其环境保护工作,极度地损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是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合理适度的开发,使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是姊妹节发展的目标,但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免存在急功近利的做法,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极其严重。
  (四)解决措施
  在当前情况下,姊妹节旅游业的开发更需要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展示给游客,从而使其复兴,并赋予其时代的精神与新的含义。
  1.有效保护,合理利用
  目前要真正做到对姊妹节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就应该更加强调其传统性与独特性,不能仅为经济利益增设新兴项目,并且要删减繁复的活动流程,真正将姊妹节旅游活动做精做细,而不是只看重其活动的数量及规模的大小。
  2.在思想认识和资金保障上促进当地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保护
  “贯彻‘有效保护、有效利用、加强管理’的战略方针,开发建设必须依法、有序、科学和节制,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古迹、历史遺存和自然风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⑧同时,在保护资金上落实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支持,及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这样,才能够确保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毋庸置疑,贵州苗族姊妹节在文化产业化的20年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成就,达到了其发展的预期目标。但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关于这一文化产业在接下来的路程中,应该走向何方,这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地群众需认真思考的问题。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姊妹节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注 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②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2日。
  ③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贵州省民间文学工作组编著:《苗族文学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⑤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⑥罗征文等:《2009贵州年鉴》,贵州年鉴社2009年版。
  ⑦罗征文等:《2011贵州年鉴》,贵州年鉴社2011年版。
  ⑧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其他文献
[摘要]在旅游扶贫成为我国扶贫中坚力量的大背景下,资源丰富、景色优美的贫困地区迎来脱贫致富新机遇。本文基于居民感知理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居民为调查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甘南旅游扶贫的效应进行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居民对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感知明显,对旅游的环境效应感知尚不明显,居民当前在旅游业中实际参与较少但参与意愿较为强烈,旅游业发展尚未惠及广大居民,最后对甘南藏族
期刊
[摘要]全域旅游作为大众旅游时代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为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路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阐释了全域旅游及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和内涵,并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研究案例,对其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条件、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肃南县建设全域大景区型旅游目的地的路径,以期对肃南县及其他地区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全域旅游;旅游目的地;肃南;开发模式;路径选择  [
期刊
2017年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业委员会聊城年会期间,我与深圳大学海洋艺术中心的张岩鑫主任,邀请东道主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和威海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副馆长王记华,在东昌湖畔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午夜撸串论坛”,研过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适时得以一观陈清义馆长的《聊城运河文化研究》和《运河图鉴》两部大作,话题不南得就转到运河人物与文献上来。  至少在明代,就有两个从海上漂来的外国人通过
期刊
[摘要]虽然学者在旅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研究方面观点不一,但从马金山的案例可以看出,民族地区旅游的开展,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花儿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得以顺利实现,花儿艺术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找寻到了新的传承形式。旅游唤醒了民族自豪感,产生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保护;旅游使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实现了形式上的互相转换,使得花儿这种民族文化传统得以继续传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
期刊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旅游业的发展也正在面临着新时期的变革。2016年初,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被国家旅游局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本文对旅游目的地营销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旅游目的地中新媒体营销与传统营销与模式,从新媒体角度探究该地旅游目的地营销平台的搭建,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构建起以数据库平台、新媒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为支持的“三足鼎立”的肃南县全域旅游新媒体
期刊
[摘要]旅游者满意度对旅游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以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然后运用差值分析法、期望行为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从旅游价格、旅游质量、旅游环境、景区景点、旅游行为五个方面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者满意度。研究结果显示临夏旅游者满意度较高,但在导游价格、导游与景点服务、自然环境、卫生状况以及当地居民友好程度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针对临夏回族自治州旅
期刊
[摘要]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相关方法,对19933~201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进行了一般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甘南州产业机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因果检验。分析表明,甘南州产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甘南产业结构变化在前,然后导致了本地GDP增长的变化。文章旨在通过对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研究,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生产要素的改
期刊
2016年,网友们纷纷表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要去追寻诗和远方。诗存何处?是否一定执着于远方?诗人马知遥在《十年砍柴》中的回答是,于近处寻诗,于生活寻诗,于此岸寻诗。《十年砍柴》收录马知遥2002~2012年创作的部分诗歌,这些作品来自柴米油盐,来自街头巷尾,来自茶会酒场,来自人情百态。马知遥的诗集,在此岸中找到彼岸,在俗世中寻觅超越。  现代哲学讲求回归社会、回归生活世界,不再纠缠于主体性抑或客
期刊
万里潇湘,地杰人灵。岳阳楼上,放眼八百里洞庭;九嶷山下,看娥皇女英泪染斑竹,魂断君山;汩罗江边,想屈子行吟泽畔、含愤怀忧;爱晚亭中,寻毛泽东湘江击水、华年旧踪,湖南之行行万里,留下的岂止是色彩斑斓的记忆?  寻找毛泽东的影子  从长沙橘子洲头、清水塘到韶山冲,我苦苦寻找的是毛泽东的影子。  长沙正值孟春。伫立橘子洲头,不禁令人浮想联翩。湘江大桥像一条彩虹从洲上飞过,把长沙市区和岳麓山连接起来。水似
期刊
11月中旬的阿什哈巴德,跟东北的深秋相仿,白杨树叶已经纷纷飘落。  我们深夜时分抵达阿什哈巴德,被当地接待方的面包车直接送到酒店,因而我对土库曼斯坦的首都之城没有一点印象,只记得装饰着耀眼青金石色玻璃的酒店大堂中,悬挂着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的巨幅半身像。  初识阿什哈巴德  2014年11月19日的早晨,醒来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手机提醒音乐正是莎拉布莱曼沙哑低沉的歌声,在《斯卡布罗集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