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行者》,感受教师成长的秘诀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ejo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品读著名表演艺术家六小龄童的新著《行者》,着实感受到了他不甘平庸、努力攀升的猴王演藝之路。通过那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倾听那一句句质朴自然的人生感悟,我找寻到了一个伟大而又平凡的六小龄童,也找寻到了一个教师应该学习的成长秘诀。
  秘诀一:一念一生,做一个目标明确的教师
  六小龄童因自己的二哥病逝,成为父亲的“猴王”传人后,除了演戏,其实还有很多爱好。尤其喜欢体育,爱打篮球。因打篮球眼睛受伤,父亲让其重新选择未来的人生目标时,他毅然放弃了打球,选择了自己认准的目标——演戏,一定要演成美猴王。
  在踏上表演之路后,六小龄童始终围绕“演成美猴王”的这一念想,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孙悟空这个角色。他说:“我做了几十年的演员,也扮演过不少角色,但全部角色加在一起,也抵不过一个孙悟空。因为我始终认为,一生做成、做精一件事,就很了不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六小龄童在自己的生涯规划中有着明晰的目标意识。“演成美猴王”这一目标的确定,指明了他人生的方向。他后来学猴戏、拍电视、游学访问,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且真正做到了一念一生,至死不变。
  作为一名教师,步入教育职场后,面对职业成长之路,我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教师生涯规划。在学科建设、教育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应该确立一个自己要实现的长远目标,让这一目标成为自己今后从教的追求与方向。
  我们可以向韩兴娥老师那样确立“海量阅读”的目标去探索,可以像王崧舟老师那样确立“诗意语文”的目标去探索,可以像李吉林老师那样确立“情境教学”的目标去探索,还可以像窦桂梅老师那样确立“主题教学”的目标去探索……长远的目标确立后,我们还应该确立好每年的行动目标,将长远目标做好分解,落实到平常的教育教学中。
  秘诀二:难中前行,做一个勇于实践的教师
  孙悟空在取经路上遭遇了九九八十一难。面对这重重困难,他迎难而上,伏魔降妖,最终取回真经,修得正果。作为扮演孙悟空的六小
  龄童,在艺术表演的取经路上同样遭遇着重重
  磨难:
  年少时,二哥小六龄童英年早逝,六小龄童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沿着二哥的表演之路一路前行。
  文革期间,父亲被关进牛棚,面对别人的嘲讽,六小龄童每天不到5点就起床练功。有一次不小心额头碰伤缝了8针,但伤好后他依然5点起床练功。
  拍摄《西游记》期间,面对无数次贴脸掉皮的撕扯之痛,他没有退缩;面对“三味真火”烧掉脸毛、眼睫毛的火烧之痛,他没有退缩;面对哮天犬的疯狂撕咬之痛,他没有退缩;面对钢丝断裂,摔成骨折的断骨之痛,他没有退缩……一部充满苦难的《西游记》,让六小龄童越痛越演,越演越勇。
  就这样,六小龄童成了一个勇于尝试的猴王。他把苦难当作了一种财富,在拍戏的基础上,他还不断尝试写书、游学、演讲,把猴王文化撒播到了世界各地,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一系列困难与问题,我们要敢于拼搏、敢于探索,因为“爱拼才会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面对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我们可以跟着播音员练,对着镜子练;面对板书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准备一块小黑板放在家中随时练习;面对教材解读不深的问题,我们可以多方查找资料,对比分析,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面对教法不灵活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备课时进行多元预设,充分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需求;面对课堂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可以反复观看名师名课视频,学习其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总之,面对困难,我们要不甘沉沦、不甘平庸,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要通过勇敢的尝试,收获教育教学的硕果。
  秘诀三:人皆我师,做一个不耻下问的教师
  六小龄童在表演艺术的路途中时刻铭记着“人皆我师、善学善问”的求学宗旨。
  在他父亲被关进牛棚的日子里,六小龄童向上海戏剧学校的薛德春老师求教。晴天,他在人民广场一个偏僻的角落里练功;雨天,他就在一个自行车棚里练功。无论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认真聆听着老师的教导,刻苦练功。
  被挑选进剧组,拍摄《西游记》之初,六小龄童先在法源寺剃头当和尚,向寺中的师兄请教僧侣的修行之法。后又到白云观穿道服当道士,向观中的道人请教道士的练功之道。接着,他找北京体育学院的夏老师学习武术的基本技法。另外,他还走进动物园,向猴子“求教”:仔细观察猴子的走路、爬树、觅食、嬉笑发怒的一举一动,揣摸着自己如何演好猴子。
  在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中,六小龄童还利用一切机会向身边的人求教。他向北派猴王李万春求教时明白了“猴戏就是要让观众记住眼睛,记住‘火眼金睛’”;他向川派猴王肖应鹏求教时明白了“猴子掌虚,以腕背击人,脚尖着地,步履蹒跚”; 他向戏剧家夏衍求教时明白了“孙悟空的表演要做到幽默、风趣,有猴气”; 他向美术家李骆公求教时明白了“艺术的创作就是要过河拆桥,不留退路,才能成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六小龄童身上,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个不耻下问、善于求教的行者形象。作为一名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不解的问题。这时,我们应该向六小龄童一样,树立“人皆我师”的理念,虚心地向身边的人求教。遇到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教师、教研员请教;遇到家庭教育、学生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向身边的教育专家、学生家长请教;遇到网络技术、电脑操作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向自己的学生请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求教中博采众长、完善自我,也才会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底蕴,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
  秘诀四:解读完美,做一个理性思考的教师
  在《西游记》的结尾,师徒四人取得了真经返回时,一部分经书掉进水里而破损了。面对破损的经书,孙悟空说:“师父,天地本不全,经卷哪有齐全之理呀!”这其实就是美的遗憾。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追求完美,但往往却留下遗憾。面对这一问题,六小龄童却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六小龄童只有一个女儿。他没有强迫自己的女儿做第五代“猴王”。冯骥才曾说:“六小龄童没有儿子,猴王家族没有了血缘的传人,是一种完美的残缺。”但六小龄童却不希望自己成为“末代猴王”,因此,他专门创立了美猴王艺术学校,目的就是培养猴戏传人。他说:“猴戏艺术绝不应该姓章(六小龄童原名章金莱),它应该属于中国,属于全世界。”这其实更是一种超越世袭家族的完美追求。正如六小龄童所言:“我们每个人都有人生的一部经,我们都是西天取经的行者,看淡人生中的不如意、不完美,也是一种智慧。天地本不全,要努力,但不要过分强求。”
  从六小龄童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正确对待完美、理性思考问题的行者形象。面对教育教学生活中的一个个不如意,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辩证地去看待,理性地去思考。当学困生又一次没考好成绩时,我们要看到他除了学习之外的其他闪光点;当自己参加教学比赛名落孙山时,我们要看到这正是一次自我反思、从头再来的良好契机;当自己所教班级成绩没有排在年级第一,只得了第二时,我们要看到第二离第一只有一步之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利用这一次次的不如意,把它作为一种资源,在良好心态的指引下,在理性思维的指引下,在辩证考量的指引下,化“不利”为“有利”,创造一个个新的完美故事。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宁卧庄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1948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的美国摄影家阿贝拉多·莫瑞尔(AbelardoMorell),以“相机暗箱”(Camera Obscura)系列黑白照片奠定其当代摄影艺术史地位的初始念头,起于他在担任大学摄影教师时,试图把世界摄影史开篇必然提及的“小孔成像”原理,以实际的摄影图像拍照出来作为教学演示的形象说明。  结果,这个在观念上相当于折返摄影史原点的拍摄尝试,开启了阿贝拉多·莫瑞尔跻身当代世界杰出摄
作为与统编本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参考用书——《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旨在“帮助教师把握教材特点,领会编写意图,明确学习要求,并提出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建议”。可见,《教学用书》对语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此书在一线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如何呢?到底该如何更好地使用一年级《教学用书》呢?笔者针对这两个问题开展了调查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一年级《教学用书》的使用策
教学目标:  1. 能够准确认读和书写本课生字、词语。  2. 能够尝试用读课文、小组讨论等方式解决一些问题。  3. 能够大致了解文中介绍的那块琥珀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激趣质疑  相声演员郭德纲说,于谦家里有一块琥珀,这块琥珀里有一头长颈鹿,你觉得可信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見)  你们是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孩子。接下来,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琥珀
在我的学校银城小学,有一条石头小径,悠悠长长,它的尽头是品实园。行走在这条小径上,低头看,你会发现小径上刻有一行行“脚印”伸向远方。向前看,品实园中果实累累,花香四溢。我喜欢在这条小径上漫步,赏景之余,感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充实,品味“向前一步,风光无限”的欣喜。于是,我坚信,在追寻专业之路上,前进,一直是成长最正确的姿势。  躬身,前进的第一个姿势  刚工作的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喜欢给孩子们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  作1”  【教学思考】  这是一次写春游建议的习作练习: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看谁的理由最充分。这个要求很清楚,就是让学生具体描写春景。本学期是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让学生在放开手脚的前提下,把文章写具体,显得尤为重要。  写成建议书。例文告诉学生写建议的一般格式:开头提出建议,中间表述理
跨界,从某一属性的事物进入另一属性的运作,其本质是整合、融合。把“跨界”引入写作活动,突破学科界限,融通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以拓宽写作的视野和领域。  一、用脚步“穿越”,寻访生活的味道  “穿越”教室的围墙,将户内与户外结合起来,这一“跨界”为写作活动开辟了“生活课堂”。  三年级的第二学期,按惯例,班级将组织学生过10岁集体生日。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写作活动,每位学生创作自己的第一本书
【摘要】纪录片《圆明园》采用故事性加三维动画的手法和技术来结构、处理影片,成功地实现了用制作故事片手法制作纪录片,这是当今纪录片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片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圆明园》 纪录片 故事性 动画 故事化    纪录片的故事化是当代纪录片创作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张谦在2002年1月发表的《记录与叙事之间的再现艺术——浅析纪录片的故事化=》中就提及了纪录片的
摘 要: 教学文本解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学生从会一篇到会一类的前提。篇章要素理论指的是De Beaugrande和Dressler(1981)提出的篇章七要素理论,包括衔接性、连贯性、目的性、可接受性、信息度、情景性和篇际性。本文以《太空一日》《大雁归来》和《敬业与乐业》为例,根据篇章要素理论解读教学文本,为文本的多样化理解提供一种可能的方式。  关键词: 篇章要素理论 教学文本解读
鲁教版初中信息技术在第一册(下)第二章“图像的获取与加工”中引入Photoshop软件的应用,课本在编写过程中比较侧重于数码相片的修整,并在图片特效、图像合成方面引入典型实例,使学生对工具箱常用工具、“图像”菜单、“滤镜”菜单以及图层蒙版等有一定认识,从而掌握数码相片的一些常用处理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总会有学生问起这样一个问题:学了Photoshop这个软件,是否也能制作可以动的图片呢?  会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该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彰显了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审美的基本理念,实在令人欣慰。因为在笔者看来,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是一门有关人文的学科,是一门具备审美特质的学科。而在这一片审美的天地中,诗歌阅读教学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