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道理你其实都懂

来源 :中学生百科·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_la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不能说是我们高中三年的唯一目标,但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它是我们渴望攻下并占领的一个高点。而在这个漫长而短暂的过程中,你可能经常会想·接下来的时间要一天天、一节节课地过,我能行吗?我能走到那一天吗?其实,高考就是一场马拉松,中途放弃的结果只有一个:前功尽弃。高考,考的不仅是分数,还有定力和功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这些“你其实都懂的道理”吧!
  
  [1]做今天的主人
  
  一只新组装好的小钟放在了两只旧钟当中。两只旧钟“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其中一只旧钟对小钟说:“我老了,你也该工作了,可是我有点担心,你走完三千二百万次以后,恐怕就吃不消了。”“天啊!三千二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情?办不到,办不到!”
  另一只旧钟说:“别听他胡说八道,不用害怕,你只要每秒钟滴答摆一下就行了。”
  “天下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小钟将信将疑,“如果真是这样,我就试试吧!”
  小钟很轻松地每秒摆一下,不知不觉一天过去了,小钟心里有了底。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它摆了三千二百万次。十年过去了,小钟还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
  眼睛向前看,没有问题i心思往前想,也很正常;但如果整日为学习任务和前途难料而忧愁烦恼,把未来的担子一股脑儿提前压在现在的肩上,陷入虚拟的自我折磨中,就不够明智了。
  一个身材偏胖的同学来找我,说自己为身体肥胖而发愁,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也找不到瘦身的办法,心情愈发不好,吃得也更多,身体也更“富态”了。瘦身,不能靠一日之功,也不可以采取“思维灼烧法”,那样即使达到了目的,自己也会很受伤,况且这不过是两败俱伤的做法,成功的几率可以说是零的无穷尽。
  最可取的就是,从武器架上,拿起第一种武器,安排好今天要做的事情,按部就班地做好它,那今天就属于你了。如果坚持每天都这么做,那未来也就属于你了。你、我、他,每个人都只能活在今天,做今天的主人。
  像闹钟那样,在每一次摆动的平淡中让你的踏实感不断增强。
  
  [2]用成功调动潜能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是跟着向导走。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不迭;走到一半的时候,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甚至有人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越低落。
  第二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走的时间和路程。走到一半的时候,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大家又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的时候,大家的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的时候,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三组的人不仅知道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所以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确实,要达到目标,就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成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将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
  复习中,不少同学之所以不能一鼓作气,始终保持积极的战斗状态,往往不是因为学习难度大,而是因为好久没触摸到成功的温暖;他们并不是因挫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心里没有明确且具体的目标而在倦怠和消耗中流于失败。如果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前方向我们招手。
  为自己设置明确的阶段性目标,将自己的行动与目标不断地加以对照,进而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并快乐地达到目标。
  
  [3]抱紧那块大石头
  
  一位时间管理专家为一群学生讲课。专家先拿出一个广口瓶放在桌上,随后取出一些拳头大小的石块放进瓶子里,直到石块高出瓶口再也放不下了。他问:“瓶子满了吗?”所有的学生回答道:“满了。”他取出一桶砾石倒了进去,并敲击玻璃壁使砾石填满石块中的缝隙。“现在瓶子满了吗?”“可能还没有。”一个学生回答。“很好!”他又拿出一桶沙子,把它慢慢地倒进去,沙子填满了所有石块的缝隙。他又一次问学生:“瓶子满了吗?”“没满!”学生大声说。专家拿出一壶水倒进玻璃瓶直到水面与瓶口齐平。他望着学生,“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一个学生举手发言:“它告诉我们:无论你的时间多么紧凑,如果真的再加把劲。你还可以干更多的事!”
  “你说得没错,”专家说,“但夸天我们要聊的是,如果你先放砾石、沙子和水这些东西。那么最后就很有可能没办法把大石块放进去了。”
  一个故事总会有很多寓意,老故事也会有新意。不过我们最关注的是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意义。
  瓶子的空间要由石块、砾石、沙子和水来共享,我们每个人的时间也要分配给学习、活动、休闲、交往等很多事情。为了让我们的时间利用率更高,一定要将时间进行分配。只不过,也一定要有先后、主次之分。也一定要明白,重要的事情之所以占先,是因为重要的事情为次要的事情拓展了空间和时间。也就是说,先做了重要的事情,无形中时间会被拉长、空间会被拓宽,而一旦先做了次要的事情,时间会被缩短,留给重要事情的时间和空间就少得可怜了。
  可是,总有一些人因为重要的事情而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这听起来好像很可笑,但实际上确实发生了。学习累了、烦了、倦了,想放松一下,这无可厚非。流连忘返于虚拟网络游戏,和朋友侃大山“侃”得忘乎所以——“全身心地”“忘我地”投入放松的结果是,当重新投入学习时,却怎么也找不回状态。这是把学习这个“大石块”弄丢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劳逸结合很重要,但要明白“劳”就是那个“大石块”,而“逸”只是那些砾石和沙子。
  
  [4]冲出“0”的牢笼
  
  首先说说遇到过的一件事儿。趁周末我报了一个日语班。一天。日语班里来了一位老人。“您是给孩子报名的吗?”登记员问他。老人回答说:“不,我自己。”登记员有些惊讶。老人解释说:“儿子在日本找了个媳妇,他们每次回来,说话叽里咕噜,我听着着急。我想同他们交流。”“您今年高寿?”“六十八。”“您想听懂他们的话,最少要学两年。可您两年后都七十了啊!”老人笑吟吟地反问:“姑娘,你以为我不学,两年后就六十六了吗?”
  日头过晌,船到河心,几经努力几度消沉的同学,此时的感受莫过于此吧。与其感慨时不我待,与其后悔浪费掉的旧日时光不可追,与其在彷徨和无奈中挨日子,消磨这剩下的几个月时间,不如给自己唱个高调;咱不图成绩,图个乐呵。大家同样是学生,自己也要自豪地站好最后这一班岗,不能让别人小瞧了自己。一旦心情好了,多学一点,就什么都有了。说不定传说中最黑的那匹马就是你。
  千里马是怎么造就的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在我们身边,不乏真正的黑马。他们总是在黑得压根不可能看到黎明的时候,凭借着果断迈出第一步往前冲,最终迎来了清晨最灿烂的那一缕曙光。因为他们心里非常明白,不论走着还是躺着,到明年人人都要增加一岁。要想有收获,就要中出“0”的牢笼,斩获那个“1”;否则,没有开始,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编辑/梁宇清
其他文献
在解答递推问题时,要注意明确起始项是哪一项.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期刊
作者原话    《中学生百科》跟我约稿,结果拖了很久也没动笔。觉得写不了。其实,作为一个成功走过高考独木桥的人,回头看看,发现自己也还是有几个锦囊。可惜的是里面没有妙计。或许是我比较固执,我很不赞成对别人灌输一些具体到知识点的所谓方法技巧,比如说作文要怎么开头之类。这样的东西。大家看的时候可能啧喷称叹。依样画出来的葫芦却难有好果子。所以,看我的文章。那些想获得“快速涨分秘籍”的同学该要失望了。不过
期刊
人活着,就会有最差的时候,但是也会有最好的时候,这就是人生。    芮芮在地理课上唠叨说,这一阵暖流过去之后再来一阵寒流就是夏天啦。我文科生迟钝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夏天,那些我们怨过恨过哭过放弃过,笑过爱过痴过幸福过,只是最后依然是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回忆一下子涌上心头。  你们有没有数过呢?弹指一挥间,到这所中学来已经5年了。身边的朋友来了又走了,我们在时光的罅隙里哭了又笑了。现在的你们都过得很开
期刊
金融中心、购物天堂、民主自由法治、混乱逼仄空间狭小——香港回归十年有余,我们提到一条深圳河之隔的她时是否还有新鲜字眼7就在越来越多内地居民涌入香港旅游、购物、读书或工作之时,大批香港人也正北上以寻找更广泛的掘金机会——日益密切的交流沟通是否意味着两地间的互相认同与融合?香港高校的内地背景学生中有许多在为能够留港工作而奋斗,超龄子女居港权的政策也刚刚放宽——所谓的精英或革根移民在香港是否面临着相似的
期刊
说到高三的颜色,我们最容易想到的便是黑与白。白,是苍白无力的自,黑是暗无天日的黑。在黑与白之间,属于青春的其他色彩统统都被吞噬或者消解。有人说,我们把花季的颜色装进了口袋,也有人说高三把我们的颜色借给了彩虹,总之不找一个借口把高三描绘得单调而压抑似乎就不够可怕,不够悲壮。其实,高三并不像想象中那般黑,它也像所有平常的日子样,是色彩斑斓的。就算黑与白果真是主色调,也会是黑得凝重,白得闪亮。    调
期刊
Directions: For each blank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there are four wordsor phrases marked A, B, C, and D. Fill in each blank with the word orphrase that best fits the context.
期刊
我高考是1990年。那会儿家里没太把这个当回事,当然也有可能是内紧外松,不想给我制造紧张气氛。我爸平时不怎么给我买补品,大概高考前两个月,给我买了一瓶补脑糖浆。其实压根儿没吃,不过我爸不知道,过了一个月又给我买了一瓶。  家里人没给我太多压力,而实际上我比他们更放松。我们很多同学,甚至包括老师,在离高考还有几个月就开始紧张了,我却始终没找上那种感觉。大概还有两个多月的时候,我问老师:应该很紧张吧?
期刊
介词for常与“钱”搭配使用。这时,它主要有四种用法:
期刊
我毕业于北大附中,但那年北大招生特少,再加上我爸是清华的,一个劲儿煽动我上清华。当时我上的是实验班,全班40多个人只有9个女生,我爸骗我清华女生多,结果我上当了。这只是玩笑话。我真正想说的是,在那个实验班里头,是一水儿的人精,个个骁勇善战,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  前面两年半都没大发狠,成绩中等,到了高三下半年才发现这样考不上清华,我爸得跟我急。于是开始用功,第一招就是题海战术,这是被很多家长和老师
期刊
说到南开大学,很难绕过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他被认为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如今,位于学校南门的周恩来雕像,早已成为南开的标志。这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力量,也不仅仅是一种历史铭记,更重要的是,南开人和那些了解南开的人都认为,周恩来是南开气质的典范,又或者说是两者的气质不谋而合。没有人能说出原因,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其他,但一定不是牵强附会。真实,低调,谦逊,平和,在南开大学,太到整体氛围,小到生活细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