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阳光体育的开展,提高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显得更加重要,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和强化,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摇篮。为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们在运动会上大胆改革,下面就运动会设置的策略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第一个特点是:“小”
说其“小”有两个含义。一是项目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不固定,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而传统的竞技性项目,强度大,难度大,对他们不合适。其实学生锻炼身体不怕动作简单也就是项目小,如简单的跳皮筋、跳格子、踢毽子、打沙包等游戏性的项目深受他们的喜爱,锻炼效果也不错。我们把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些游戏性的项目,如投准,踢毽子、短绳快跳、障碍赛跑、穿术鞋等项目,效果很好,并带动学生课余时间自觉主动的练习。二是学生的年龄小,我们打破了原先只有高年级学生参加运动会的习惯,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根据年龄分别设立不同的项目,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有机会参加运动会,达到全面动员,人人参与,多种选优,优中更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第二个特点是:“多、全”
“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多,运动会按低、中、高三个级别分别设立项目,其中每个级别还分为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个人项目还分为田赛、径赛和其它项目。一般低年级不少于四个项目,中年级不少于六个项目,高年级不少于八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设置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大纲要求,比如集体项目,低年级为投准,中年级为跳长绳,高年级为穿术鞋。而个人项目也据此做了调整,如短跑:低年级为30米,中年级为50米,高年级为4乘50米折返跑,都是体育课学习的内容。田赛把跳远、立定跳远、垒球、实心球纳入比赛项目,因与平时课程接近,学生掌握的牢固,师生选才省心省力,深受班主任和学生的欢迎。其它项目则是学生喜闻乐见,平时常玩的,如踢毽子、跳短绳等,学生更是积极性高涨。二是参加人数多,集体项目要求每班不少于10人,最多的年级是30人,个人项目每项2人,接力要求不少于4人(最多时10人),再加上服务人员,一般高年级能达到全员参与,低年级也能达到2/3参加,学生参加的人数多、面大,学生锻炼机会多,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组织起来也不麻烦,因为一般小学班额不大,每年级大约3、4个班,只要组织周密得当,并不比原先的运动会复杂。对于班额较大的学校,也不很复杂,只需减少预赛,只以成绩论英雄,一切迎刃而解。三是全天侯,运动会因受次数的限制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能持久,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挑战闯关”活动,就是利用宣传栏把一些项目的成绩及创造者进行公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来挑战,成功者可以取代失败者荣登榜首,并可以为自己的班级增加量化分数。如果学生有好的创意也可列入挑战行列,因其简单、易操作与教学很近似,深受体育爱好者的欢迎,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的爱好者对打好他们的基本功大有益处,如:足球的颠球王挑战赛、篮球的运球明星、投球高手比赛等。既增加了兴趣,又提高了认识。
第三个特点是:“兴趣引路”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新课标把树立每个人终身体育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而兴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活动中,发现课内外相结合是激发和保持兴趣的最佳途径,而运动会和“挑战闯关”则是对兴趣的激励和强化,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一至两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能,为终身参与体育活动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终身锻炼身体的能力。
最后一个特点是“德育护航”
小学生正在成长阶段,也是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意志品质薄弱。整天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中,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根本就没有经历风雨的环境。体育活动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付出他们的体力、汗水和智慧,更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涩,同舟共济的默契和学会怎样面对这一切。这些都是靠单纯的说教所体会不到的。在体育活动中滚爬摸打的多了,便会明白独木难成林,懂得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的良好品质。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了解了体育深层次的内涵,更高、更快、更强是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胜不骄、败不馁才是英雄本色。
我们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自我整体升华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在活动中体会蓬勃向上的竞争精神,一往无前的奮斗精神。开放进取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的团结精神,并时刻滋润他们的心田。教育学生积极科学的锻炼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第一个特点是:“小”
说其“小”有两个含义。一是项目小。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兴趣不固定,缺乏系统专业的训练。而传统的竞技性项目,强度大,难度大,对他们不合适。其实学生锻炼身体不怕动作简单也就是项目小,如简单的跳皮筋、跳格子、踢毽子、打沙包等游戏性的项目深受他们的喜爱,锻炼效果也不错。我们把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一些游戏性的项目,如投准,踢毽子、短绳快跳、障碍赛跑、穿术鞋等项目,效果很好,并带动学生课余时间自觉主动的练习。二是学生的年龄小,我们打破了原先只有高年级学生参加运动会的习惯,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根据年龄分别设立不同的项目,让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项目并有机会参加运动会,达到全面动员,人人参与,多种选优,优中更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第二个特点是:“多、全”
“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多,运动会按低、中、高三个级别分别设立项目,其中每个级别还分为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个人项目还分为田赛、径赛和其它项目。一般低年级不少于四个项目,中年级不少于六个项目,高年级不少于八个项目。每个项目的设置都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大纲要求,比如集体项目,低年级为投准,中年级为跳长绳,高年级为穿术鞋。而个人项目也据此做了调整,如短跑:低年级为30米,中年级为50米,高年级为4乘50米折返跑,都是体育课学习的内容。田赛把跳远、立定跳远、垒球、实心球纳入比赛项目,因与平时课程接近,学生掌握的牢固,师生选才省心省力,深受班主任和学生的欢迎。其它项目则是学生喜闻乐见,平时常玩的,如踢毽子、跳短绳等,学生更是积极性高涨。二是参加人数多,集体项目要求每班不少于10人,最多的年级是30人,个人项目每项2人,接力要求不少于4人(最多时10人),再加上服务人员,一般高年级能达到全员参与,低年级也能达到2/3参加,学生参加的人数多、面大,学生锻炼机会多,真正落实了新课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组织起来也不麻烦,因为一般小学班额不大,每年级大约3、4个班,只要组织周密得当,并不比原先的运动会复杂。对于班额较大的学校,也不很复杂,只需减少预赛,只以成绩论英雄,一切迎刃而解。三是全天侯,运动会因受次数的限制对学生的促进作用不能持久,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了“挑战闯关”活动,就是利用宣传栏把一些项目的成绩及创造者进行公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来挑战,成功者可以取代失败者荣登榜首,并可以为自己的班级增加量化分数。如果学生有好的创意也可列入挑战行列,因其简单、易操作与教学很近似,深受体育爱好者的欢迎,特别是一些球类项目的爱好者对打好他们的基本功大有益处,如:足球的颠球王挑战赛、篮球的运球明星、投球高手比赛等。既增加了兴趣,又提高了认识。
第三个特点是:“兴趣引路”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一个人行为的强大的内部动力。新课标把树立每个人终身体育观念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而兴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在不断的探索活动中,发现课内外相结合是激发和保持兴趣的最佳途径,而运动会和“挑战闯关”则是对兴趣的激励和强化,让每一个学生学会一至两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能,为终身参与体育活动打下基础,使他们具备终身锻炼身体的能力。
最后一个特点是“德育护航”
小学生正在成长阶段,也是意志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娇生惯养,意志品质薄弱。整天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中,家人照顾的无微不至,根本就没有经历风雨的环境。体育活动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付出他们的体力、汗水和智慧,更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失败的苦涩,同舟共济的默契和学会怎样面对这一切。这些都是靠单纯的说教所体会不到的。在体育活动中滚爬摸打的多了,便会明白独木难成林,懂得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较好地学会自尊自爱、诚实公正、宽厚待人的良好品质。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也潜移默化的了解了体育深层次的内涵,更高、更快、更强是以公平、公正为基础的,胜不骄、败不馁才是英雄本色。
我们组织这些活动的目的是给孩子们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一个自我整体升华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在活动中体会蓬勃向上的竞争精神,一往无前的奮斗精神。开放进取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的团结精神,并时刻滋润他们的心田。教育学生积极科学的锻炼身体,使自己具备健壮的体魄和旺盛的生命力。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