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闻策划研究和实践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xl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五年的努力,《新闻策划》这本书总算出版了。
  新闻策划并不是一个什么全新的概念,只是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受众需要的增强和新闻媒体改革的深化,日益受到人们特别是新闻从业人员的重视罢了。
  我是从1995年开始关注新闻策划这一课题的。五年来,陆续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新闻出版报、中国新闻学院学报等十多家新闻研究的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有关新闻策划的文章,受到新闻界同行的肯定,有的被收入中国新闻年鉴,有的还获得了奖励。我在拙著《应用新闻论》后记中曾说过这样的话:“干新闻这一行自觉很光荣,但是到学者中一站,常常有一种被人瞧不起的感觉——‘新闻无学’,在很多圈外人看来是这样,在我工作的初期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时间一长,才发现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才发觉自己也是幼稚的。”在《新闻策划》一书的写作中,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新闻不仅有学问,而且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大书。
  十多年前,当我和同事获得全国好新闻一等奖的时候,还很少听说“新闻策划”一词;五六年前,当我们策划出一些好作品、好做法引起中宣部领导的肯定并向全国推广时,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新闻策划理论;今天,当全国的新闻传媒不仅把新闻策划当做口头禅,而且落实到组织上、行动中去的时候,我们才真正感觉到需要一套系统科学的新闻策划理论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对新闻策划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写作,而这期间,中国的新闻界不论是在新闻实践还是在新闻理论的研究上都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在本书的写作中,得益于他们提供的大量实例和思路。除了在书中注明引用著作者外,在此,我要真诚地向他们表示感谢。正是有了他们的探索和实践,才使我国的新闻事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同时也才有了本书写作的基础和升华的可能。尽管如此,本书对于新闻策划的研究还只是一种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日后的实践中完善和发展。所以,我更真诚地欢迎新闻界的各位前辈、同仁和阅读此书的朋友们提出不同意见或批评,以便促使我国的新闻策划理论更上一个新台阶。
  《新闻策划》武汉出版社定价:28.00元
其他文献
苗族堪称“服饰大族”,走进苗族服饰世界,古朴的款式,巧妙的设计,绚丽的色彩,和谐的搭配,精彩的纹样,繁复的工艺,令人眼花缭乱。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苗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丰富内容,充满了艺术和历史的双重魅力。  苗族服饰是中国历代服饰的活化石,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服装款式,大都能在苗族服饰中找到对应构型。苗族服饰是服饰制作工艺的博物馆,从获取野生植物纤维的方法,制衣成型的手段,印染
期刊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序列中,有一个红十四军,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以至在现在所有的军史书中,介绍到它时往往只有寥寥数语,有的甚至只介绍一句“军长为何坤,政委为李超时”。《李超时将军传》揭开了久已尘封的历史的面纱,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细腻的笔法,再现了李超时将军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红军指挥员,最后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经历。同时,也将红十四军的诞生、发展,直至最后失败的过程披露给读者。
期刊
2000年的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了,这是诺贝尔奖的第100个年头,而我国依然无人获奖。我们惟一的骄傲就是境外华裔曾有多人获奖。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情结越来越深。新闻媒体对诺贝尔奖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将诺贝尔获奖者请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搞了个诺贝尔奖百年纪念展,而今年年底,中国科协还要联合多个部门搞一个大规模的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巡回展。  出版界也在采取行动。最近,中国城市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诺贝尔
期刊
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作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题写书名的《世界残疾名人大辞典》终于面世了。本辞典不仅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世界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树碑立传的中型工具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特意为记载世界各国残疾名人的业绩而编纂的第一部辞书。  这部80万字的辞书收录了司马迁、孙膑、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等上千位中外古今著名的残疾人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取得的辉煌业绩,从而展
期刊
1990年10月1日,共和国第一部《国旗法》颁布施行,今天,在纪念《国旗法》颁布施行10周年之际,第一部描写国旗的长诗《共和国第一旗》,由长江文艺出版社近日隆重推出。  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飘扬的那面五星红旗,被称为共和国第一旗。这部长诗紧扣爱旗即爱国这一当今时代大主题,始终把镜头对准第一旗,从精神、情感层面上泼墨抒写,因而虽题材重大庄严却不枯燥,虽构架宏大却不呆板,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和艺术感染力。
期刊
“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点在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前沿领域已不在大学,也不在中小学,而在学龄前,甚至在婴儿的摇篮里。”这是中国“2049”计划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儿童保健专家籍孝诚教授在推行一个庞大的育儿计划,即“2049”计划“对婴幼儿潜能开发进行跟踪指导”中的高瞻远瞩、至理名言。籍教授还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终生需要学习、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的社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50%是在4岁以前发展起来的。英
期刊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就开始有了战争。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征人无回,赤地千里的战争惨景屡见不鲜;而在威力空前的现代化武器主宰战场的今天,战争造成的凄惨景象更是触目惊心。  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世界上34个国家占人口总数67%的人卷入了战争;而时隔2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又使61个国家的17亿人口沦入战争的苦海深渊。几千万人丢了性命,广岛、长崎瞬间化为乌有。  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战争从
期刊
我们读到了一套有创意的、制作精良的低幼丛书,这就是金波主编的“红奶牛牧场”。  童趣之美是“红奶牛牧场”的审美特征。低幼童话,应该成为小朋友未来人格理想建树的最好的启蒙读本。由于作家是从生活出发,在充分关注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审美需求的基础上来编织童话故事,所以,儿童情趣盎然,洋溢着诗意的快乐。在这座精神乐园里,在幽默欢笑和思索中来展开幻想的双翼,作家的美学理想得到了形象的传达。  其一,童趣之美是爱
期刊
有一位阅历沧桑,将生命付之于事业的出版人,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蕴,集文史哲理论学者对事物的深刻感悟、诗人的浪漫情怀、戏剧家的构思方式、理想主义的信念于一身,格外钟情用自己的心和笔为读者展开纵横览阅社会现实、关注敏感问题、探求文化内涵、寻觅人生真谛的书页。在繁忙的办刊、编书之余,他写下了这样的一本书。  细读《一抹秋日的阳光——金铮散文随笔选》,你会感受到作者生命的那一抹秋日的阳光既明朗、绚丽,而又沉重
期刊
林清玄在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曾有过两次“闭关修炼”的经历。  第一次是刚刚步出校门,虽已有几本书出版,但他还是被一种无所事事的空虚所困扰,不能解脱,于是便在木栅租一小木屋,是用堆积杂物的仓库改造成的两层阁楼,无浴厕,门窗简陋,四面透风,到处都是蛀虫和白蚁——那是林清玄住过的最烂的房子。  白天,从小木屋的窗子望出去,是一幅农家景象:一方大池塘,一个三合院,几间瓦房盖在山坡上。他或凭窗望远,或塘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