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r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国家主席江泽民题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作序、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题写书名的《世界残疾名人大辞典》终于面世了。本辞典不仅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为世界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树碑立传的中型工具书,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特意为记载世界各国残疾名人的业绩而编纂的第一部辞书。
  这部80万字的辞书收录了司马迁、孙膑、张海迪、贝多芬、爱迪生等上千位中外古今著名的残疾人发扬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取得的辉煌业绩,从而展现了全世界残疾名人“自强不息、乐观进取”的人生画卷,也成为人们“在困难中应该怎样做人和怎样对待困难”的生动的人生教科书。
  在这部辞书问世的时候,该书的领衔主编朱天吉教授殚思竭虑,逾15载矢志不移的奋斗精神尤其令人感佩。要知道,自20世纪20年代《中国人名大辞典》问世以来,还没有一部全面地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工具书,更没有专门反映中国残疾人事业领域的名人辞书。可想而知资料是多么地奇缺和匮乏,主编此书又是何等的艰难!
  从策划到编纂全书,朱教授历经了16个年头,全是在一无专职编辑人员,二无编纂出版经费,三无劳务报酬的困窘景况下,全赖一批不知疲倦、无私奉献于世界残疾人事业的“志愿者”所组成的“众志成城”的编辑委员会。他和编委们一道在纯粹的“业余”时间里,夜以继日地对报章杂志着意搜寻,对古籍书刊钩沉辑佚,对中外资料鉴别整合,选取辞目,撰写释文。真乃是:历尽千般艰辛、万般困难、酷暑严寒、不眠夜天,才沙里淘金、集腋成裘的!
  《世界残疾名人大辞典》的顺利出版,不仅填补了中国残疾人事业领域的空白,同时也成功地填补了古今中外出版史上的空白!我们在赞美一大批成绩斐然、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残疾人的同时,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的——朱天吉教授,以及为此书做出不懈努力的其他辛勤工作者吧!
  《世界残疾名人大辞典》朱天吉张安发许启大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1定价:118.00元
其他文献
王晓德教授的新作《美国文化与外交》以美国文化为切入口来研究美国外交,突破以往外交史学研究的陈旧模式,对美国外交的历史文化渊源做了一个深层次的剖析,揭示了美国外交的霸权主义实质。这本书观点精辟独到,使人耳目一新,填补了国内从文化角度研究大国外交的空白。  该著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策划的《大国文化与外交》丛书的第一部。纵观全书,可贵之处甚多,窃谨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视角独特,开创先河。作者认为,文化
期刊
在美国,艾米莉·狄金森的名字家喻户晓。她被视为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之一,与文学之父欧文,以及惠特曼齐名。然而,这个为美国人民留下1800多首美妙诗句的女诗人,她的生前却不为人知,她的作品从未获得她同代人的青睐,众人对其误解、不解,她自己在一生中也如修道人般地闭门不出,与社交界隔绝,在孤独的生活中,让自己的心灵与世界万物碰撞,写下了1000多首诗歌并把它们封存在箱子里。当她离开人世后,她的妹妹
期刊
美国著名经济专栏作家亨利·黑兹利特专为大众著述的经济学科普读物《一课之师》1946年初版,经受50多年的历史考验,销量已超过100万册。现在有了中文版。  《一课之师》,的确只有一课。其观点一言以蔽之,即“经济学的艺术在于既看到一种政策或行为的直接效果,又看到它的长期效果;既看到它对某一利益集团的影响,也看到对所有利益集团的影响。”用中国话来说,既要有辩证历史观点,又要有统领全局的“全国一盘棋”观
期刊
“科学思想之间的冲突往往不是通过谁说服谁来解决的,常常是抱着传统思想的科学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新一代从一开始就使用不同的概念……当前在中国,对于新经济的认识,就存在这样的冲突。那些敏感地指出新经济对于传统经济理论所表现出的‘反常现象’的,是一群年轻的IT评论家。”这是“深圳高科技与中国未来之路”丛书之一——《新经济给我们的10大激励》中的一段话。读到这里我不禁惊叹:这套丛书的问世,恰恰是对这句话的
期刊
“15分钟内神速建交”,这是一些外交官对中国与加纳建立外交关系的概括。提起这件事,柯华至今记忆犹新,当时的情景,禁不住一幕幕地映现在脑海里。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那是1960年7月2日中午12时,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前来参加加纳共和国成立庆典的柯华,受到了恩克鲁玛总统的接见。交谈中柯华首先祝贺说:“我受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向加纳人民,向总统阁下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然后又表示说:“我很愿意听取阁下对
期刊
人类自从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到了20世纪下半叶,已达于登峰造极的程度。人类对自然界各种资源进行了肆意改造和无情攫取,生产出形形色色的产品来,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要服务,从而享尽了人间清福。但是,无情攫取终究会使自然资源枯竭,肆意改造必将破坏生态平衡。无情攫取使人类难以与自然界长期互济共存,肆意改造更足以贻害子孙后代,无异自掘坟墓。  人类为了征服自然,造福自己,在20
期刊
尚劝余博士默父所著《阿拉伯帝国》一书,是我国学者所撰写的一部颇具特色的阿拉伯帝国通史,在许多方面作了富于创新性的探索和尝试。下面仅其要者作一简略评介。  首先,本书突破了传统的阿拉伯帝国史编写体例和写作方法,按照阿拉伯帝国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内在逻辑与进程,分上、中、下三篇,系统展示了阿拉伯帝国孕育与发端、崛起与兴盛、衰落与灭亡的宏伟历史画面。  作者认为,阿拉伯帝国孕育于伊斯兰教的兴起和阿拉伯半岛
期刊
苗族堪称“服饰大族”,走进苗族服饰世界,古朴的款式,巧妙的设计,绚丽的色彩,和谐的搭配,精彩的纹样,繁复的工艺,令人眼花缭乱。苗族服饰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苗族从远古走向现代的丰富内容,充满了艺术和历史的双重魅力。  苗族服饰是中国历代服饰的活化石,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的服装款式,大都能在苗族服饰中找到对应构型。苗族服饰是服饰制作工艺的博物馆,从获取野生植物纤维的方法,制衣成型的手段,印染
期刊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序列中,有一个红十四军,它存在的时间很短,以至在现在所有的军史书中,介绍到它时往往只有寥寥数语,有的甚至只介绍一句“军长为何坤,政委为李超时”。《李超时将军传》揭开了久已尘封的历史的面纱,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细腻的笔法,再现了李超时将军从一个农村少年,成长为一名杰出的红军指挥员,最后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光荣牺牲的经历。同时,也将红十四军的诞生、发展,直至最后失败的过程披露给读者。
期刊
2000年的诺贝尔奖陆续公布了,这是诺贝尔奖的第100个年头,而我国依然无人获奖。我们惟一的骄傲就是境外华裔曾有多人获奖。但中国人对诺贝尔奖的情结越来越深。新闻媒体对诺贝尔奖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多,有关部门将诺贝尔获奖者请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搞了个诺贝尔奖百年纪念展,而今年年底,中国科协还要联合多个部门搞一个大规模的诺贝尔科学奖百年巡回展。  出版界也在采取行动。最近,中国城市出版社推出了一套《诺贝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