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之前所读的谈论高效课堂的教育书籍相比,《解密高效课堂》显得具体,不以理论解释理论,有具体案例,可学可操作。对一线老师来说,实用易学。其中,《简简单单搞设计》、《把教材当作"导火索"》让我深有感触。《简简单单搞设计》说要减少和简化教学环节,就是要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上读课外书的机会,给了学生学习高层次文化的权利,释放了学生的潜能,抓住了学生发展的关键期,真正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把教材当作"导火索"》怎样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就教材的利用角度来说,就是要把教材当作"导火索"激活学生尘封的记忆,展示缤纷的心智,引爆倾诉和论辩的渴望,收获自我发现的体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判断一堂课好与不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迸发出了火花,是否生成了属于他自己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拘泥于课本照本宣科、就事论事,课堂的高效性就没有保证。如果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把教材当作"导火索",当作起跳板,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就会得到延展,课堂就会活起来,温度就会升起来,效率就会高起来。概括的讲,两文其实是一个整体,就是说在课堂上简化教学环节,有充分时间让学生生成智慧,如果立足教材,把教材当作"导火索",使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就会得到延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材当作"导火索",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几年搞课题研究中,我认为,应该立足教材和课堂,内引外联对比,因势利导地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实施大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立足教材,内引扩展,相机引入生活素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倡导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引到课内的学习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与学习的主体,使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有效联接。"内引"的方法应灵活,相机而引。
1.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刘国正说过:"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许多课文都焕发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蕴涵着催人奋发的人格美。在教学中,不能局限在课文的分析上,应该把眼光投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拓宽教学内容。 具体方法:可课前感知引入,如教学《发问的精神》一课前,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学习生活中由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事例,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做课堂演讲。也可内容联系引入,如教学《我的老师》《小巷深处》,除了要教给学生作品中的浓浓师爱之情,儿童淳朴的爱心,学会感恩之外,还引导学生去体悟人世间的至真至纯的亲情、温情,引导学生去尊老爱幼,激发学生珍爱生活,保持纯真的爱心。这样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使课内的教学内容拓展,又使课堂生动活泼。
1.2 以听说训练为重要途径
我们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以社会生活和学生所见所闻所思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要方式,开展听说训练活动。如教学《小巷深处》,我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父母,并描写出其特征,然后将观察描写的片段在课前与同学交流。在教学《背影》一课,首先我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在家是如何辛勤劳作,如何关怀自己成长。生活就是课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鲜活的课程资源。把听说训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不但学生的听与说更顺畅,也更加课内内容充实、生动。
1.3 把教材生活情景化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激起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春》一文时,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抓住特征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及校外的田野观察景物,再请学生做解说,把你看到的及特征一一介绍给大家。所有学生兴趣盎然,贴近了生活。
1.4 补充资料,丰富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我努力寻找可以补充教材的资源,如在学习《空城计》之前,我搜索了有关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三国演义》基本内容、艺术成就等资料让学生阅读,既为学习课文激发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如图片、影视、社会新闻等等,都可引入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2.立足课堂,对比迁移,融汇课内外知识
"对比"是通过课文与课外材料的阅读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方法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安排迁移的教学环节,不单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容量,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采用对比迁移的方式有:
2.1 异同对比,例证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材的例子作用,就要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对教材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归纳出运用的技巧、方法,然后把课外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学习理解了诗歌借助联想、意象来表现主题的方法后,就以席慕容的《乡愁》来进行印证理解诗歌的情感,还可以以《寻梦者》、《雨景》、《故园》等来印证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再如《石榴》一文,课堂上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体会了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之后,就选取《牡丹的拒绝》让学生阅读,要求把《牡丹的拒绝》与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点,这不但加深对课文知识理解,而且拓展了阅读。
2.2 古今对比,纵向拓展
有的文言文的学习,可以采用与现代文对比的方法来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古今的对比,不但理解了文言文,拓展到现代文,而且能对文章的立意进行层层深入挖掘。如《崂山道士》教学中,我用一篇报道《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进行对比,学生不仅理解了《崂山道士》的内容、主题,还借助《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深入挖掘出有新意的理解:付出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不要在乎结果;付出意味着快乐,也意味着痛苦;一个人的付出,收获的是所有的人,学会共享;按客观规律,付出才能有收获……
3.立足课内,外联延伸,促进学生课外实践
"外联"指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尤其是课外阅读中去。延伸使课堂学习的终点成为课后学习、实践的起点,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课外学习效益,使课堂的教学自然生成课程资源。外联的方法常有:
3.1 由教材向课外延伸,做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课堂是课外学习的起点站,课后应该紧扣教材努力生发延伸开去,以点带面,拓展领域。我们由"例子"展开、成倍、或几倍的增加阅读量,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具体的做法有:(1)由点及面,向节选课文的原著延伸,如教《美猴王》读《西游记》,学《空城计》读《三国演义》。(2)因人及文,向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延伸,如讲《忆读书》便去看《小橘灯》。(3)因文及人,向介绍作者有关生平事迹的作品延伸,如学习《风筝》就联系到《鲁迅自传》。
3.2 以问题向外拓展,做到"根在课内,梢在课外"
新教材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文《两弹元勋邓稼先》后有这样一道"思考与练习":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此外,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探究。像这样的"思考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又是生活源头活水的引入,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3.3 在综合性学习中开发利用
综合性学习单元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如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情况》,我就组织学生上街纠正商店、路牌的错别字等。再如"说家乡""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等综合性学习课题,均是把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家自然、社会等。这样的活动实质上就是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
总之,语文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开掘语文课程资源。要立足教材,立足课堂,沟通课堂内外,因势利导地动态生成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材当作"导火索",这点我深有体会。在几年搞课题研究中,我认为,应该立足教材和课堂,内引外联对比,因势利导地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实施大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1.立足教材,内引扩展,相机引入生活素材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倡导语文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内引"就是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经验引到课内的学习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与学习的主体,使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有效联接。"内引"的方法应灵活,相机而引。
1.1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刘国正说过:"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许多课文都焕发着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蕴涵着催人奋发的人格美。在教学中,不能局限在课文的分析上,应该把眼光投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通过了解和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拓宽教学内容。 具体方法:可课前感知引入,如教学《发问的精神》一课前,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学习生活中由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事例,以"我尝到了发问的甜头"为题,做课堂演讲。也可内容联系引入,如教学《我的老师》《小巷深处》,除了要教给学生作品中的浓浓师爱之情,儿童淳朴的爱心,学会感恩之外,还引导学生去体悟人世间的至真至纯的亲情、温情,引导学生去尊老爱幼,激发学生珍爱生活,保持纯真的爱心。这样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内,使课内的教学内容拓展,又使课堂生动活泼。
1.2 以听说训练为重要途径
我们利用课前三、五分钟时间,以社会生活和学生所见所闻所思为主要素材,以学生的口头表达为主要方式,开展听说训练活动。如教学《小巷深处》,我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自己的父母,并描写出其特征,然后将观察描写的片段在课前与同学交流。在教学《背影》一课,首先我在课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父亲在家是如何辛勤劳作,如何关怀自己成长。生活就是课程,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鲜活的课程资源。把听说训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不但学生的听与说更顺畅,也更加课内内容充实、生动。
1.3 把教材生活情景化
"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让学生亲临其境,能激起学习兴趣,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例如教学《春》一文时,重点是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抓住特征的能力,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到校园及校外的田野观察景物,再请学生做解说,把你看到的及特征一一介绍给大家。所有学生兴趣盎然,贴近了生活。
1.4 补充资料,丰富内容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教学内容,我努力寻找可以补充教材的资源,如在学习《空城计》之前,我搜索了有关作者罗贯中的生平、《三国演义》基本内容、艺术成就等资料让学生阅读,既为学习课文激发兴趣,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如图片、影视、社会新闻等等,都可引入到教学中来,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
2.立足课堂,对比迁移,融汇课内外知识
"对比"是通过课文与课外材料的阅读对比,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知识、方法的理解。我在课堂上安排迁移的教学环节,不单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容量,还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采用对比迁移的方式有:
2.1 异同对比,例证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材的例子作用,就要注重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对教材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归纳出运用的技巧、方法,然后把课外内容与教材内容进行对比,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迁移运用能力。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学习理解了诗歌借助联想、意象来表现主题的方法后,就以席慕容的《乡愁》来进行印证理解诗歌的情感,还可以以《寻梦者》、《雨景》、《故园》等来印证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再如《石榴》一文,课堂上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分析了石榴的形象,初步感知了石榴的美,体会了作者借石榴所托之志。之后,就选取《牡丹的拒绝》让学生阅读,要求把《牡丹的拒绝》与课文比较,试举例说说它们在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异同点,这不但加深对课文知识理解,而且拓展了阅读。
2.2 古今对比,纵向拓展
有的文言文的学习,可以采用与现代文对比的方法来达到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古今的对比,不但理解了文言文,拓展到现代文,而且能对文章的立意进行层层深入挖掘。如《崂山道士》教学中,我用一篇报道《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进行对比,学生不仅理解了《崂山道士》的内容、主题,还借助《付出与收获不一定成正比》深入挖掘出有新意的理解:付出的过程就是一种收获,不要在乎结果;付出意味着快乐,也意味着痛苦;一个人的付出,收获的是所有的人,学会共享;按客观规律,付出才能有收获……
3.立足课内,外联延伸,促进学生课外实践
"外联"指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尤其是课外阅读中去。延伸使课堂学习的终点成为课后学习、实践的起点,使学生积累更丰富的阅读资源,提高课外学习效益,使课堂的教学自然生成课程资源。外联的方法常有:
3.1 由教材向课外延伸,做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课堂是课外学习的起点站,课后应该紧扣教材努力生发延伸开去,以点带面,拓展领域。我们由"例子"展开、成倍、或几倍的增加阅读量,由课内辐射课外,由课外拓展课内。具体的做法有:(1)由点及面,向节选课文的原著延伸,如教《美猴王》读《西游记》,学《空城计》读《三国演义》。(2)因人及文,向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延伸,如讲《忆读书》便去看《小橘灯》。(3)因文及人,向介绍作者有关生平事迹的作品延伸,如学习《风筝》就联系到《鲁迅自传》。
3.2 以问题向外拓展,做到"根在课内,梢在课外"
新教材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注意将课文学习导向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文《两弹元勋邓稼先》后有这样一道"思考与练习":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邓稼先等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分别为他们写小传,然后全班出一期题为"星光闪耀"的墙报。此外,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探究。像这样的"思考与练习"既是课堂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又是生活源头活水的引入,更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再开发和再利用。
3.3 在综合性学习中开发利用
综合性学习单元提供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并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铺路架桥。如综合性学习《调查社会用字情况》,我就组织学生上街纠正商店、路牌的错别字等。再如"说家乡""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什么"等综合性学习课题,均是把语文学习的"触须"伸向家自然、社会等。这样的活动实质上就是语文课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课内外语文资源的课程教育功能。
总之,语文教师作为课程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做开发与利用资源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开掘语文课程资源。要立足教材,立足课堂,沟通课堂内外,因势利导地动态生成语文课程资源,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