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更是一所学校进取的方向标杆。而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内容。学校应在构建有效课堂,向教学管理要质量,全面推行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把提高课堂效率作为教学管理的突破口,把“教学工作要走精艺之路”、“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作为要求,保证学校的教学思想和要求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实行课堂教学精细化管理。
一、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益,构造有效课堂
为了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有效课堂的成果,必须立足全新的课堂目标:“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益,构造有效课堂”,这一目标包括:教学理念—变传统为现代;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教学进程—变预设为生成;教学氛围—变专制为民主;教学方式—变灌输为对话;学习体验—变枯燥为情趣;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
二、降低教学重心,准确教学定位
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训练要精一点,要求要严一点”。具体做法如下:
1、高一着重解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高中学习策略的指导,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
2、高二重点抓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要安排好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3、高三的复习教学要针对中等生,精选中等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要围绕“基础”推进教学全过程:一是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二是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主体参与意识、情感意识和效率意识;将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情景式、问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三不准”(不准满堂灌,不准只“听说”不“读写”,不准脱离教材进行教学);“三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三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举);“四不讲”即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懂的不讲,教师没把握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五清晰”即目标清晰,知识框架清晰,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语言清晰,训练要点清晰;“六让”即课本知识让学生读,思维方法让学生讲,操作方法让学生动,拓展联系让学生想,巩固性训练让学生做,总结反思让学生试。
四、教学过程的优化安排
1、选好教学的突破口。从题目入手——另拟题目法,添加题目法,解释题目法,从概括入手、从复述入手、从画面入手。
2、精心设计提问。在关键的内容上,在内容的矛盾处、对比处、重复处、细节处、深刻蕴含处,精心设计提问。
3、细致考虑教学如何推进与展开。
4、设计好教学的结尾。
5、善于利用转换和想象。
五、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1、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准给学生做;不能要求学生整本的做某种参考书;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老师坚决不念题,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六、加强考试管理,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七、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学生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摸底考试后。因此,调研是心理疏导的重要时期。一是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模考成绩,给学生一个信心。二是下移推进本科的参照分数线,给学生一股勇气。三是归因分析,揭示规律,给学生一份毅力。有一部分一直很努力,但模考成绩总是上不去的同学,主要有三种原因:①不是智力的局限,而是复习、考试方法不妥;②不是努力没有成效,而是正处在知识量的积累过程中,特别是一部分女生的积累过程较长;③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消极心理期待。要在同学中反复宣传,高考成功就在最后一下的努力之中。四是在考试技能上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给学生一个支点。适应性考试后的一个多月是学生的“复习求知高峰期”,教师要再帮一把、再送一程。补习时须对症下药,要治本又要治标,强调复习效果的短、平、快。
一、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益,构造有效课堂
为了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有效课堂的成果,必须立足全新的课堂目标:“提升课堂品质,提高课堂效益,构造有效课堂”,这一目标包括:教学理念—变传统为现代;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教学进程—变预设为生成;教学氛围—变专制为民主;教学方式—变灌输为对话;学习体验—变枯燥为情趣;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
二、降低教学重心,准确教学定位
在教学中要力争做到“六个一点”,即“起点要低一点,底面要宽一点,台阶要密一点,节奏要慢一点,训练要精一点,要求要严一点”。具体做法如下:
1、高一着重解决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高中学习策略的指导,全面夯实基础,不偏科。
2、高二重点抓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要安排好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3、高三的复习教学要针对中等生,精选中等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要围绕“基础”推进教学全过程:一是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明白了,记住了,会用了;要引导、帮助学生整理章节的框架结构,从知识网络的梳理中把握知识点,从知识点的构成中理解知识要素。二是重视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要从速度、准确性和灵活性三个维度,对基本技能的形成提出明确要求。
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主体参与意识、情感意识和效率意识;将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情景式、问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三不准”(不准满堂灌,不准只“听说”不“读写”,不准脱离教材进行教学);“三讲”(要多讲易错点、易混点、联系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仍然不会的不讲);“三转变”(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举);“四不讲”即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讲,讲了学生也懂的不讲,教师没把握的不讲,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五清晰”即目标清晰,知识框架清晰,教学思路清晰,课堂语言清晰,训练要点清晰;“六让”即课本知识让学生读,思维方法让学生讲,操作方法让学生动,拓展联系让学生想,巩固性训练让学生做,总结反思让学生试。
四、教学过程的优化安排
1、选好教学的突破口。从题目入手——另拟题目法,添加题目法,解释题目法,从概括入手、从复述入手、从画面入手。
2、精心设计提问。在关键的内容上,在内容的矛盾处、对比处、重复处、细节处、深刻蕴含处,精心设计提问。
3、细致考虑教学如何推进与展开。
4、设计好教学的结尾。
5、善于利用转换和想象。
五、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切实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
1、加强选题的针对性。老师没有做过的题,不准给学生做;不能要求学生整本的做某种参考书;通过教师做题,将“三种题”(错题、超纲题、重复题)淘汰出局,不仅为学生减负,而且为老师自己减负。
2、重分析和讲评,建构习题(试卷)讲评模式。不能以对答案代替讲评。也不能老师一讲到底,先让学生自主改错,再由老师针对学生普遍无法解决的问题讲解,最后由学生自主分析错因,写出考后反思。
3、重表述的规范。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答题。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表达可能“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
4、重审题训练。老师坚决不念题,老师们专题研讨学生为什么不会审题,该如何引导学生审题,对学生进行审题方法的训练。例如,训练学生用自己的话阐述题意。逐字逐句读三编,不加字、不减字,抓住关键词,获取有效信息。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任务来阅读教材。
六、加强考试管理,切实发挥考试的检测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
七、加强心理疏导,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学生的学业负担和高考竞争的压力,使学生特别是高三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摸底考试后。因此,调研是心理疏导的重要时期。一是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模考成绩,给学生一个信心。二是下移推进本科的参照分数线,给学生一股勇气。三是归因分析,揭示规律,给学生一份毅力。有一部分一直很努力,但模考成绩总是上不去的同学,主要有三种原因:①不是智力的局限,而是复习、考试方法不妥;②不是努力没有成效,而是正处在知识量的积累过程中,特别是一部分女生的积累过程较长;③不是自己不行,而是自己对自己的消极心理期待。要在同学中反复宣传,高考成功就在最后一下的努力之中。四是在考试技能上提供有的放矢的帮助,给学生一个支点。适应性考试后的一个多月是学生的“复习求知高峰期”,教师要再帮一把、再送一程。补习时须对症下药,要治本又要治标,强调复习效果的短、平、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