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潜细节:感受“大先生”的真性情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一个把笔化作有力武器,深味“写作的愉悦”的“大先生”。
  定睛看看鲁迅先生的黑白照片,就是这样桀骜不驯的样子。人们都说,鲁迅这张脸,非常不买账,又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祥;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差不多同时期,法国有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有哈代、狄更斯,德国有歌德、席勒,俄国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印度还有泰戈尔。好在啊,我们中国有鲁迅,这张经典的东方面孔,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那骨子里的儒雅凝练,脱略虚空,那种被贝托鲁奇准确形容为“高贵的消极”的气质,也实在是太具东方特色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六上第八单元,以“鲁迅”为专题,精选了鲁迅作品两篇與对其怀念作品两篇,以期在广大小学生心中播下鲁迅印象:有童趣,有憧憬,有爱心,有幽默、有慈爱的“大先生”。
  童年,让梦想早已飞越“高墙”
  少年闰土是“我”童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那一段相遇是温情的,是美好的。但残酷的是,这美好和温情通通会被残酷的现实一一打破,于是,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那一段童年的相遇,便尤为可念。
  “我们”不一样。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读了这段文字,就仿佛电影的特写镜头一般定格,那月下刺猹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读者的脑海里。插图的高妙,让我们对这一场景可以重现和重温。
  然后作者娓娓道来——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
  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
  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
  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
  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对保留着天性的闰土的艳羡与欣赏。
  “他”如此可爱闰土的形象是从乡村生活中渐进清晰的,“看瓜刺猹”“海边拾贝”“雪地捕鸟”“潮汛看鱼”四件小事,托举起一个活泼、机灵、博识的闰土。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的行文实在是清爽——首先讲述了“我”回忆闰土看瓜刺猹的场景,让读者对闰土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爱的形象就这样随着文章的打开扑面而来。
  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特别善于抓住典型有趣的生活事例来描写人物。你看,在“看瓜刺猹”这件事中,读者能充分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虽然是在晚上,虽然面对那么狡猾、凶猛的猹,但是闰土丝毫不惧怕,勇敢地刺猹,并且动作熟练、果断,十分有经验。
  我们还会发现,在写典型事件的时候,鲁迅先生特别善于描写细节。闰土的外貌啊,语言啊,动作啊,都值得好好体味。比如“雪地捕鸟”这件事,主要讲述的是闰土给“我”讲述如何捕鸟。他交代了捕鸟必须是大雪之后,因为下雪之后,鸟雀才没有食物吃,需要到处觅食;鲁迅先生用一连串的动作写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是一个捕鸟的高手——“扫”,看出闰土为捕鸟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只有把雪地扫出一块空地来,鸟雀才能看见地上的秕谷,才会下来觅食;一个“拉”更是看出闰土的机智和有经验,如果拉早了,鸟雀就会被吓跑,拉晚了,鸟雀叼着秕谷飞走了。每一个动作都凸显出闰土的聪明能干。
  “他”为“我”打开天地。读着课文,我们还会发现文中丰富的情感隐线:在“我”和闰土相见之前,“我”已经对闰土充满了期望,“日日盼望新年”中体会到对闰土的期待;在和闰土相处过程中,“我”对闰土的生活充满了羡慕和向往,一想到自己的生活,“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便对自己的生活十分的不满,更加向往闰土的那种充满自由的生活。课文最后,写了“我”和闰土依依分别的场景,虽然相处的时间仅仅是一个多月,但是我们彼此之间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闰土之于“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但还是有充分流露的。“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作者的内心意图还是颇为明显的,闰土为“我”打开了广阔天地,为“我”带来那么丰富有趣的童年,为“我”带来了期待与向往。课文以“从此没有再见面”结尾,个中心酸与无奈,喷涌而出……
  梦境,让美好有了肆意的“姿态”
  《好的故事》算是鲁迅作品中的美文了,读来颇为美好。但仔细读读,我们会发现美好生长与残酷现实的幻觉。令我们由衷感佩的是身处黑暗的时代,鲁迅却依然坚信美好、渴望美好的生活表达。
  并非梦境。《好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鲁迅先生内心真、善、美世界的表露,它让读者看到了鲁迅先生真实的内心世界。鲁迅先生通过一个梦幻的、好的故事,表现了对于昏沉现实的否定,对于美好理想的追求。鲁迅写文章,下笔总是快意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飞动起来像“万颗奔星”,幻化无穷,充满生机。梦中,“我”回忆故乡绍兴山阴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澄碧清新的江南水乡,百花竞放的山野风光,勤劳朴实的农夫村妇,时聚时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鱼,诸影诸物,摇动、扩大、融和,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瑰丽多姿,令人爱恋。这是对故乡绮丽风光的真实描写,并非纯属梦中的奇想和虚化啊!
  文章写于新年的正月初五,深夜时分,“我”执书而恍惚入梦,引出这番“好的故事”。灯火渐小,“石油”把灯罩熏得很昏暗,四周鞭炮繁响,烟雾迷漫,是“昏沉的夜”。“我”一边看书,一边朦胧睡去,“看见一个好的故事”。或许,我们如果对鲁迅生活的时代有所洞悉,便会感受到空气的窒息、昏沉,令人厌恶,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射啊!在鲁迅先生看来,好的故事在现实社会中的实现还是不可能的,它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思想中,存在于自己的梦幻中。虽然如此,它也时时给在黑夜中生活的鲁迅先生以生的鼓舞,让鲁迅先生有所追求,有所奋斗。   并非故事深入阅读,我们会发现鲁迅先生是将梦幻与现实相交织,强烈地传达出内心世界的向善追求。整篇文章用一种立体式的图景展开,具有强烈的卷入感。鲁迅先生这样写梦中所见的“现在”和“好的故事”:“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统在上面交错,织成一篇,永是生动,永是展开。”动静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见这一篇的结束”,表明鲁迅先生是多么期待美好的事物终将代替丑恶的现实,坚信光明一定驱散黑暗。于是生命力极强的一丈红、大红花和斑红花在水中浮动,倒影“忽散” “拉长”,清澈碧绿的河水成了“缕缕的胭脂水”,斑斓美丽。茅屋、狗、塔、村女、云……,交相浮动,交织成“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天上人间,“美的人和美的事”融为一体,“美丽,幽雅,有趣”“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强调这种美的境界是存在的,表现了鲁迅先生纵然身处在“昏沉的夜”里,对美的理想的强烈追求却未曾舍弃丝毫。
  于是,当鲁迅先生最后写“好的故事”的破灭,才那么让人心灵震撼:“我正要凝视他们”时,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骤然一惊,“好的故事”被撕成碎片。我从梦中醒来,眼前只剩下“几点虹霓色的碎影”。尽管如此,我“真爱”这“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但当我“抛了书”,取笔准备记下时,“碎影”没有了,只有“昏暗的灯光”,我在现实的“昏沉的夜”中,不过,“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充分反映了鲁迅先生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眷恋,决计要同“昏沉的夜”进行不懈的抗争,永远做一名“勇士”的坚定立场。
  待人,让伟大在日常中“闪耀”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是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女士在鲁迅逝世九周年时所写。文章以一个孩子和亲人的视角,通过对鲁迅晚年印象最深的几个待人场景的回忆:谈“水浒”,谈碰壁,除夕放爆竹,救助车夫,女佣回忆,展现鲁迅先生对人们的关心与真心,令人崇敬与爱戴。
  “评论水浒”中是“大先生”对儿童的百般呵护。“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鲁迅先生真是在自夸自己记性好吗?鲁迅在这里实际上是婉转地批评了作者读书囫囵吞枣,借自嘲既达到教育目的,还能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他为孩子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作者收到伯父送的两本书,一本是《表》,儿童读物,苏联作家班台莱耶夫著,鲁迅翻译,是他自己拿钱出版的一本书;一本是《小约翰》,荷兰作家望·葛覃著,鲁迅与另一译者合译和印刷。因为鲁迅先生时刻想着“救救孩子,帮助孩子”,才翻译了这两本书。
  “谈论碰壁”中是“大先生”對生活的乐观豁达。“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你得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鲁迅的为人,才能从这样的语言描写中体会到鲁迅的个性。如果让你批注你的看法。也许你会像姜老师这样思考:从表面上看,因为四周围黑洞洞的,走路就很容易碰墙壁。实际上鲁迅是在述说当时自己处处受到限制、受迫害。鲁迅先生曾经两次被国民政府通缉过。他的生活处处不顺利,但是这种不顺利在鲁迅看来并不可怕,当局可以根据他任何一句话,一个行为迫害他,可他却以此事和小孩子开玩笑。由此,鲁迅先生对生活的乐观与豁达充分显现。
  “救助车夫”“女佣回忆”中是“大先生”对弱势群体的无私关爱。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阴暗。一个身着长衫的先生半跪着,为黄包车夫洗伤口……要知道鲁迅先生当时已是知名人物,被他救扶的是一个陌生的、贫穷的车夫。两人的地位、身份悬殊,又非亲非故,从不相识。可是,鲁迅在给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精心,没有一点架子,特别是在那样寒冷的环境里,怎么不会给人留下浓重而深刻的印记呢?女佣阿三的描述,最感人的部分莫过于“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大先生”对底层人民的关怀与体贴从语言到行动,高大形象根植于无数读者的内心。
  “除夕放爆竹”则是“大先生”与家人们的温馨画面。这段描写很有意思:“爸爸放完爆竹,轮到伯父放花筒了”,一个“轮”字,太有情趣了,一家人仿佛在做着童年游戏,其乐融融。有一处笔墨值得大家好好读读,“我突然注意到他脸上的表情,那么慈祥,那么愉快,眉毛,眼睛,还有额上一条条的皱纹,都现出他心底的欢笑来。”这恐怕是极少看到的对鲁迅笑容的描写了,一改人们对“大先生”惯有的严肃冷峻的印象。
  五段回忆,五个画面,作者从待人的角度,叙述了“大先生”对儿童、家人、弱势群体的日常关怀,一个有着浓厚生活味儿的伟大人物。这样的人注定会被人们真爱并深爱,所以才会出现文章开篇描述的数不清的人们前来祭奠的场景。
  三篇课文,看似都是事例陈述,但逐一读来,显然又不是事情的简单堆砌,而是众多细节的多角度呈现,撑起了令人敬仰的“大先生”形象。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臧克家的现代诗《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诗人从开篇到结尾,反复使用简明的对比手法来写两种人。凝练的语言,使得情感表达尤为强烈。无需多阐释诗中之意,权当是整个单元的情感升华,前三篇课文的情感铺垫,已然将读者情感推升至颈喉,一张口,便成吟诵。真心佩服编者们会有如此精心的单元构架。
  (姜树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江苏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
其他文献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建议”给出了7条建议,不少老师对其中后6条都有了解都有印象,第1条的关键词是哪个,很多老师茫然。  第1条是:“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018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习作建议”的7条建议变成了5条,第1条的位置没有变,还是第一;内容上,一个字也没变。后面6条整合、删减为了4条。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经过七
期刊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變,东北的百姓被迫背井离乡,踏上了流亡之路。十年过去后,流亡在关内的他们依然无家可归,他们的家乡,依然处于日寇的铁蹄之下。作家端木蕻良怀着对家乡无可遏制的思念,写下了情感深沉,让人深受震撼的《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从词到句到段,对我们学习“如何抒情”有很大的启示。  一、词:独运匠心 ,处处含情  作者端木蕻良,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我的创作经验》里
期刊
语文教材五、六年级下册中各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分别是“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笔者以自己所带班级成立的八个研究小组所完成的八份研究报告为载体,从儿童撰写研究报告的可行性实践路径和价值探求等两个维度,来诠释“综合性学习”带给语文学习的意义。  一、“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可行性实践路径  在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中,编者安排了这样三个语文
期刊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插图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很多老师教学时,往往只注重文本的解读,而忽略了课文插图的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插图
期刊
《雾在哪里》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想象”主题的一篇童话故事,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一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形象,将自然现象雾描述成学生喜欢的捉迷藏活动,充满童趣的想象很受学生喜欢。  对于这样一篇文章,多数老师在备课考虑语文要素时,通常都会由单元要素“想象”和学段要素—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等入手来定位自己的教学目标。我们备课组经过反复阅读文本,重新审视各个语文要素的排列分布,发现了一条
期刊
目前,低年级学生最怕完成的一项作业可能就是写话。导致学生对写话产生畏难情绪的因素很多,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拔高写话要求,追求固定模式等都是扼杀学生写话自信心及兴趣的原因。  在市级教研活动中我执教了二上“语文园地七”中的看图想象写话《猫和老鼠》,教学着力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猜猜内容,写写故事,取得预期效果。借此契机,谈谈我对写话教学的点滴思考。  一、充分了解学生基础,整体把握
期刊
一、阅读策略指导课内导读课  根据国家课程设置,语文课每周要完成既定任务,留给教师课内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间是有限的。实际操作中,整本书的阅读大部分是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这便要求学生有“独立阅读能力”,即“自能读书能力”。对于小学生读《水浒传》原著来说,独立阅读是有一定难度的。统编教材五年级名著单元安排了《水浒传》的阅读,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好的年龄接触最经典的作品,并喜爱上经典。  心
期刊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感悟经典呢?我们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与探讨,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  一、关注生字教学,品味汉字精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结合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古诗词教学必须考虑两个问题:(1) 如何把识字和对古诗词文体的学习领悟结合起来呢?(2) 如何让学生读起言简意赅的古诗词时觉得有趣易懂呢?课题组老师们
期刊
阅读教学中,语文老师们通常会按照常规教学的套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步步实现事先设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但却发现很多知识点都要教,然而课堂教学时间根本不够用,而且教学也容易出现程式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减法思维——明晰目标  《掌声》一课记叙了残疾女孩英子因同学们鼓励和赞许的掌声,走出了心理阴翳,由自卑变得自信的动人故事,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作者以英子的心情变化为主线
期刊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产物,是一种近年兴起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以凝练的讲解压缩了教师讲解时间,把更多的时间归还学生,不仅拓展了学生开放式的探究时空,解决了传统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微课以“短、小、精”等实用特征深受广大教师的喜爱。近年来我尝试着把“微课”引入习作教学,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主,在轻松、愉快的体验探究中化解“作前、作中、作后”三个环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