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有句台词“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了。当它们飞走的时候,你心底里会知道把它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创意就仿佛鸟儿的华美羽翼,当图片插上创意的翅膀,飞行的就不再是“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而是翱翔于异想天开的新世界。
想象力让我们以截然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雷兰德、卡梅隆夫人和罗滨逊充满奇思妙想的摄影实践到莫霍利·纳吉的拼贴摄影、杰里·尤斯曼的黑白暗房合成,再到数码后期的简易化,创意图片早已不满足于技术上的推陈出新,而更多转向对眼花缭乱的图片背后创作灵感和作品意义的挖掘。
在定义“创意摄影”之前,我们需要厘清一下概念。我觉得“创意摄影”应该分为“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地说,在拍摄过程中添加了个人的主张和观点,并在图片上有所体现的为创意摄影,那么按照这个理论,只要不是纪实摄影方式的,有些“想法”体现的都可以归为“创意摄影”。而狭义的概念,“创意摄影”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只有经过暗房加工的或者PS过的才可以叫“创意摄影”。
因为很多人不明白如何区分“创意摄影”和“当代摄影”的概念,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创意摄影”≠“当代摄影”》,也是按照狭义的概念解释了一下“创意摄影”是带有些许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至于作品有多么深刻并不重要,而当代摄影注重的是它的当代性、批判性和思想性。
因此,二者相互包含而又有区别。
如果按照广义的“创意摄影”概念把当代摄影也归在这个范畴里,我们国内目前“创意摄影”是很有起色的,在国际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年来当代摄影方兴未艾,产生了许多具有世界级的摄影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外的“创意摄影”发展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但他们沙龙式的作品要比我们早而且有规模。
创意方式有许多种,早期的主观摆拍方式、拼贴方式、集锦方式、暗房特殊效果以及现在的数字处理方式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摄影创意。
其实,自从有了摄影这个技术手段后,就有了“创意”了,因为人们在拍摄时不会仅仅像刚开始时遵循着达盖尔法那样机械地照搬技术模式去拍照。人们会在拍摄时考虑拍什么怎么拍,这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有趣味的创意图片。
如果非要为创意摄影找到一个源头,法国人贝亚尔应该是鼻祖,他其实也是摄影发明人之一,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错过了做“摄影发明人”的机会,于是他一气之下,拍摄了一张《溺水的男人》,表明由于自己的发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个男人便溺水自杀了,这张照片可以说是最早的有创意的照片了。
随后,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有创意的图片,比如摄影流派里那些绘画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如雷兰德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吕滨逊的《弥留》、《艰难生活》等,这些作品通过调动模特或演员摆拍,利用摄影手段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我所感兴趣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代表人物曼·雷的《安格尔的小提琴》,哈尔斯曼的《原子达利》,韦斯顿的《人体》、杰里·尤斯曼的《眠》、《漂浮的树》,以及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的作品都是不朽的创意摄影经典作品。这些大师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数字技术,他们完全依靠过硬的拍摄和暗房技巧去实现自己的创意,很让后人佩服和崇敬。
『动物规则』
这组图片用环境与动物之间极不协调的组合来表达生活中时常出现的荒诞感觉。我将动物变形放大,让它们出现在城市中而不是森林里,因为这种突兀的比例关系产生的视觉效果会给人们以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引发联想,传达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自然定律的遵守与违背这些相对的概念的思考。
『无法忘怀的记忆』
我想用这组作品讲述关于记忆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有些事情、有些人、有些物品,亦或有些细微的感觉,一直会在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当记忆在某一个场景无意中被触动的那一刻,那种种黯然静默的回忆便不经意地一个个悄悄溜了出来,萦萦绕绕笼罩在心间,挥之不去。我选择了用拍照的方式把这种情绪还原了出来。
我拍摄了身边好朋友的卧室,首先对他们采访,在轻松的谈话中,我发现了他们心里的“秘密”,这是属于他们的回忆。每一张照片中的物品,是他们无论怎么搬家,都不会丢弃的东西,这些物品甚至跟随了他们好多个春秋。拍摄时,我采用RAW格式存储,以方便后期调图。我对图片进行了局部的细节饱和度及曲线调整,使图片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图片采用索尼ɑ65相机拍摄,一定要采用三脚架,这是保证视点和拍摄物处于一个平面的重要因素。
『创意摄影与PS』
现在许多影赛都专门设立了创意单元,这个是与纪实摄影相对应的,纪实摄影是不允许有任何PS元素的,PS违背了“实”这个重要的摄影伦理,与真实背道而驰了,我是支持这样分的。至于“创意摄影”,就可谓五花八门,“不择手段”。在我看来,单纯的摄影手段和利用数字手段都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创作的语言和方法,用的多和不用都是根据你的要求而定。当然,这里面有重有轻,合理地运用好,恰当地采用PS进行调整能让作品锦上添花。反之,过度地运用PS肯定会使作品显得机械和呆板,缺乏生动性,也就是说会失去了摄影语言的魅力与味道。
摄影可以理解为非常传统的,它可以记录以前的历史,让人们回到以前的某一个时代;摄影也是非常当代的,它可以非常清晰地把见到的东西重新组合再编辑整理,让人们在作品前产生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可以看到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
在作品的风格上,我主张维护画面的美感,这其中包括画面的构图、线条、疏密等一切绘画规律,一幅好的作品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它应该能体现出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体现作者的智慧。
『未央』
这组作品是关于内心深处成长故事的深切表达。“80后”在父母的疼爱及老师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着,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及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对于这些美好时光的回忆就像糖果般甜蜜。随着岁月不经意间地溜走,才发现大人的世界远没有想象中的奇妙。我们这一代开始胆怯甚至恐惧社会带来的压力,对未来也充满了无限迷茫……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会发出一个很强烈的声音:“我其实还——不想长大!”作品中我试图虚构一个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亦真亦假的世界,记忆中儿时的场景在我的创作中再现,美好仿佛会永久地定格在那儿,带给我童年无限快乐的小宝贝们重返我的画面中,同时把现实中我成人后的形象利用数字技术后期处理成我儿时的样子。只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事物已经离我太遥远了,所以画面中的我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
『最初』
作品中呈现的这些原始神秘的自然景象曾经是儿时玩耍的天堂,那里有天真淳朴的梦想。然而伴随着成长,而世界给予我的最初的美好感觉却渐渐模糊了,陌生了。如同这些植物般疯狂生长着的还有我对现实的危机感及对生存的欲望……片中采用了一个儿童的视角,把复杂的世界单纯化,正面罗列着的植物,仿佛世界紧紧把你包围。以及通过对神秘宁静光线的制造,使画面营造出像儿童的梦想一样愉快且虚幻的气氛、怪异的造型、凝固的动态、静穆的境界。
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首先,我将我想要表现的内容画成草图,然后分别拍摄草图中所需要的场景,并且根据场景的色彩、构图等元素设定人物的服装和动作,再进影棚把人物部分一次拍完,就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了。后期制作是重要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使合成的效果看起来更真实,光线上要做细致的处理,这也是在前期拍摄部分就要预见到的,不然后期的难度会很大。
想象力让我们以截然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从雷兰德、卡梅隆夫人和罗滨逊充满奇思妙想的摄影实践到莫霍利·纳吉的拼贴摄影、杰里·尤斯曼的黑白暗房合成,再到数码后期的简易化,创意图片早已不满足于技术上的推陈出新,而更多转向对眼花缭乱的图片背后创作灵感和作品意义的挖掘。
在定义“创意摄影”之前,我们需要厘清一下概念。我觉得“创意摄影”应该分为“广义”的概念和“狭义”的概念。广义地说,在拍摄过程中添加了个人的主张和观点,并在图片上有所体现的为创意摄影,那么按照这个理论,只要不是纪实摄影方式的,有些“想法”体现的都可以归为“创意摄影”。而狭义的概念,“创意摄影”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只有经过暗房加工的或者PS过的才可以叫“创意摄影”。
因为很多人不明白如何区分“创意摄影”和“当代摄影”的概念,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创意摄影”≠“当代摄影”》,也是按照狭义的概念解释了一下“创意摄影”是带有些许的娱乐性和商业性的,至于作品有多么深刻并不重要,而当代摄影注重的是它的当代性、批判性和思想性。
因此,二者相互包含而又有区别。
如果按照广义的“创意摄影”概念把当代摄影也归在这个范畴里,我们国内目前“创意摄影”是很有起色的,在国际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近年来当代摄影方兴未艾,产生了许多具有世界级的摄影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在世界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外的“创意摄影”发展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但他们沙龙式的作品要比我们早而且有规模。
创意方式有许多种,早期的主观摆拍方式、拼贴方式、集锦方式、暗房特殊效果以及现在的数字处理方式等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摄影创意。
其实,自从有了摄影这个技术手段后,就有了“创意”了,因为人们在拍摄时不会仅仅像刚开始时遵循着达盖尔法那样机械地照搬技术模式去拍照。人们会在拍摄时考虑拍什么怎么拍,这时候就出现了许多有趣味的创意图片。
如果非要为创意摄影找到一个源头,法国人贝亚尔应该是鼻祖,他其实也是摄影发明人之一,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使他错过了做“摄影发明人”的机会,于是他一气之下,拍摄了一张《溺水的男人》,表明由于自己的发明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这个男人便溺水自杀了,这张照片可以说是最早的有创意的照片了。
随后,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有创意的图片,比如摄影流派里那些绘画主义摄影的代表人物如雷兰德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吕滨逊的《弥留》、《艰难生活》等,这些作品通过调动模特或演员摆拍,利用摄影手段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我所感兴趣的超现实主义摄影代表人物曼·雷的《安格尔的小提琴》,哈尔斯曼的《原子达利》,韦斯顿的《人体》、杰里·尤斯曼的《眠》、《漂浮的树》,以及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的作品都是不朽的创意摄影经典作品。这些大师所生活的时代还没有数字技术,他们完全依靠过硬的拍摄和暗房技巧去实现自己的创意,很让后人佩服和崇敬。
『动物规则』
这组图片用环境与动物之间极不协调的组合来表达生活中时常出现的荒诞感觉。我将动物变形放大,让它们出现在城市中而不是森林里,因为这种突兀的比例关系产生的视觉效果会给人们以一种感官上的刺激,引发联想,传达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自然定律的遵守与违背这些相对的概念的思考。
『无法忘怀的记忆』
我想用这组作品讲述关于记忆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现有些事情、有些人、有些物品,亦或有些细微的感觉,一直会在记忆深处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躺着……当记忆在某一个场景无意中被触动的那一刻,那种种黯然静默的回忆便不经意地一个个悄悄溜了出来,萦萦绕绕笼罩在心间,挥之不去。我选择了用拍照的方式把这种情绪还原了出来。
我拍摄了身边好朋友的卧室,首先对他们采访,在轻松的谈话中,我发现了他们心里的“秘密”,这是属于他们的回忆。每一张照片中的物品,是他们无论怎么搬家,都不会丢弃的东西,这些物品甚至跟随了他们好多个春秋。拍摄时,我采用RAW格式存储,以方便后期调图。我对图片进行了局部的细节饱和度及曲线调整,使图片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图片采用索尼ɑ65相机拍摄,一定要采用三脚架,这是保证视点和拍摄物处于一个平面的重要因素。
『创意摄影与PS』
现在许多影赛都专门设立了创意单元,这个是与纪实摄影相对应的,纪实摄影是不允许有任何PS元素的,PS违背了“实”这个重要的摄影伦理,与真实背道而驰了,我是支持这样分的。至于“创意摄影”,就可谓五花八门,“不择手段”。在我看来,单纯的摄影手段和利用数字手段都没有关系,这些都是创作的语言和方法,用的多和不用都是根据你的要求而定。当然,这里面有重有轻,合理地运用好,恰当地采用PS进行调整能让作品锦上添花。反之,过度地运用PS肯定会使作品显得机械和呆板,缺乏生动性,也就是说会失去了摄影语言的魅力与味道。
摄影可以理解为非常传统的,它可以记录以前的历史,让人们回到以前的某一个时代;摄影也是非常当代的,它可以非常清晰地把见到的东西重新组合再编辑整理,让人们在作品前产生时间和空间的错觉,可以看到既真实又不真实的影像。
在作品的风格上,我主张维护画面的美感,这其中包括画面的构图、线条、疏密等一切绘画规律,一幅好的作品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它应该能体现出艺术家的修养和能力,体现作者的智慧。
『未央』
这组作品是关于内心深处成长故事的深切表达。“80后”在父母的疼爱及老师的关爱下快乐地成长着,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及令人难忘的学生时代,对于这些美好时光的回忆就像糖果般甜蜜。随着岁月不经意间地溜走,才发现大人的世界远没有想象中的奇妙。我们这一代开始胆怯甚至恐惧社会带来的压力,对未来也充满了无限迷茫……许多人的内心深处会发出一个很强烈的声音:“我其实还——不想长大!”作品中我试图虚构一个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亦真亦假的世界,记忆中儿时的场景在我的创作中再现,美好仿佛会永久地定格在那儿,带给我童年无限快乐的小宝贝们重返我的画面中,同时把现实中我成人后的形象利用数字技术后期处理成我儿时的样子。只是现实生活中那些事物已经离我太遥远了,所以画面中的我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忧伤。
『最初』
作品中呈现的这些原始神秘的自然景象曾经是儿时玩耍的天堂,那里有天真淳朴的梦想。然而伴随着成长,而世界给予我的最初的美好感觉却渐渐模糊了,陌生了。如同这些植物般疯狂生长着的还有我对现实的危机感及对生存的欲望……片中采用了一个儿童的视角,把复杂的世界单纯化,正面罗列着的植物,仿佛世界紧紧把你包围。以及通过对神秘宁静光线的制造,使画面营造出像儿童的梦想一样愉快且虚幻的气氛、怪异的造型、凝固的动态、静穆的境界。
创作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前期拍摄与后期制作。首先,我将我想要表现的内容画成草图,然后分别拍摄草图中所需要的场景,并且根据场景的色彩、构图等元素设定人物的服装和动作,再进影棚把人物部分一次拍完,就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了。后期制作是重要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使合成的效果看起来更真实,光线上要做细致的处理,这也是在前期拍摄部分就要预见到的,不然后期的难度会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