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春露洗陈茶

来源 :名作欣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犹记得2018年夏末秋初,彼时我毕业未久,尚未入职,颇有几分余暇。某日午后我去莫老师家,正事说毕,老师忽然略带神秘地拿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微笑着说:“另外有一件任务要交给你,还算是有一点史料价值的。”我正猜想会不会是什么古籍文献需要整理,打开一看,却是厚厚一沓泛黄的稿纸。“这是我与师母几十年来通信的信件原稿,我们希望另外保存一份电子版,但是字太小,自己看起来实在吃力,想请你代为整理。”袋中另附一纸,对信件整理的编排与命名方式、篇章体例、注意事项甚至字型字号都讲得极为详细清楚。此外,老师又特意嘱咐,在他与师母决定公开之前,切不可与他人提及此事,更不能透露书信中的内容。仅有一人例外,那便是同为老师门生的男友(师弟)——“于他倒是可以不必保密的,反正料你也瞒不住。”
  能得老师与师母如此信任,接下这样一份美差,我简直受宠若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回去的一路欢欣雀跃不已,将装有珍贵文件袋的书包宝贝一般护在怀中。回到住处,才赶紧打开来细细观览。信纸因岁月的侵蚀已略微泛黄,但仍极为完好整洁,显然在这几十年间得到了精心的保护。书信共分为三部分,即寫于1986-1987年的“旅美书简”、写于1996——1997年的“旅韩书简”和写于2001年的“旅台书简”,是莫老师前往上述三地访学任教期间,与师母及女儿莫杞师姐的通信。其中,“旅美书简”的纸张相对脆薄粗糙一点,“旅韩书简”纸质稍好,至于“旅台书简”,由于本为电子邮件,便是一份较新的打印本了。另有一篇较为特别的,是1982年4月老师写给师母的第一封情书。小心翼翼地摩挲着这些手稿,仿佛可以触碰到岁月流逝的痕迹。想象老师与师母当年在灯前窗下写作这些书信的场景,更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感动与温馨。于是,我当天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初步的整理工作。得老师特许可以预及此事的男友也兴奋异常,自告奋勇地要承担初稿的校对工作——当然,如此便可先睹为快了。
  最先开始誊录的,是莫老师写给师母的那篇“告白情书”。洋洋数页,字迹极工整清隽,仿佛每一笔一划都凝结着满满的郑重与挚诚。然而若说这篇书信的内容,会如何刷新莫老师此前在我心目中的严师形象,却并不至于。信中方过而立之年的老师,正与平时我们所知的一样,是严肃而温暖的。虽是“情书”,但几乎没有柔情蜜意的缱绻之语,所有者仅是如同严整的字迹一样真挚诚恳的态度,正如信中所说:
  我决不想用任何修辞手段来称赞你。用甜言
  蜜语来给情书调味,不但不合于我耿介的天性,
  而且会亵渎你在我心中的形象。我只是想坦率地
  吐露我的心声:我觉得命运(这只是指英语中的
  destiny,我不相信任何人格化的神灵)终于给我派
  来了人生旅途上的伴侣。
  信的前半部分,老师用颇长的篇幅剖白了自己从少年时代至今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与其说是告白情书,其实更像是一位傲骨铮铮的青年,在历经“蛟失沧波鹤剪翎”的崎岖苦难与“久惯人间多白眼”的世态炎凉之后,终于遇到可相携一生的知己,便卸下内心的全部防备与冷漠,饱含深情地倾诉衷肠,读来便更觉深切感人。倾诉之余,字里行间又往往于不经意处引经据典,如裴多菲、伊壁鸠鲁、伏契克等先哲前贤,都充当起了传递肺腑之言的信使。我想,这当然不是老师要着意“以学问为情书”,而是对于自幼爱书如命的老师来说,这些读过的书籍,早已内化为了自己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毕竟在遇到师母之前,陪伴老师最久的“人间知己”便是书籍,那么到了这告白的关键时刻,它们自然也会当仁不让地出来助上一臂之力了。文件袋中,这一封信并无师母的回函,不知当年的师母读后是何感想。唯一可知的是,在这封信送出后的当年,二人便结婚了。而在“旅美书简”中,师母又言自己是“凭直觉选择了你”。我想,这份由“直觉”萌生的爱情,或不无这封极挚诚的“告白情书”的功劳吧。
  之后便开始誊录“旅美书简”。彼时莫老师与师母结缡未久,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任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师母则带着年仅三四岁的莫杞师姐留在家中,由此便开始了“我居西海君东海,寄雁传书隔月回”的日子。1986-1987年间,我尚未出生,然而算算当时老师与师母的年纪,却正比此时的我大不了几岁。因此这一部分书简的内容,读起来既新奇陌生,又十分亲切。书简每一封并不很长,大多数只有两三张纸。其中,师母的信往往使用一种质地较粗糙的白纸,天头地脚、正面反面,写得满满当当。而老师的信则多用横条格的稿纸,似乎为充分利用空间,便将字写得细小紧密,落款之后,有时还会在空白处写上“又及”“又又及”,当真是“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了。我一开始还有些疑惑,为什么不干脆多用几张纸,好多写一些话呢?读了几篇,才知道原来当时国际间往还的信件还要经过邮检审查,信越长走得也就越慢,而且还有超重或遗失的风险(师母的一封较厚且附了女儿照片的信件,便由于贴了精美的邮票不翼而飞了)。那么,对于每日屈指计数、翘首企盼家书的亲人来说,自然还是希望信能够走得更快些、频繁些,哪怕稍短一点儿也好。至于信中的内容,除了部分老师所记述的旅美见闻,更多的是关于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生活琐事的絮谈,以及夫妻间深切的惦念与牵挂。如师母会不厌其烦地询问:最近写什么了吗?读什么了吗?你的邻居都是些什么人?我为你准备的衣服怎么样?棉毛衫裤需要吗?老师也会极关切地问道:你近来身体如何?怎么老不给我寄张照片来?我很怀疑你一定是变瘦了。我不在家你一个人管女儿一定很困难,但也无计可施。我这里的暖气要能移到南京去就好了!而师母所写的这样一段话,尤其使我感动不已:
  前几天买到一盒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磁
  带,这几天每晚临睡前听一听。这时妹妹已睡着,
  我一个人默默地听,专心地想念你。这是我最喜
  欢做的事,也是我一天中最安宁、最愉快的时候。
  这时我常会流泪,但我觉得听音乐、想念你、流
  眼泪似乎能使我的心得到安慰而平静。向前看,   来日方长,不知何日才能与你再相聚。你走了才
  五个月,可我觉得你离开我已经很久了。离别是
  人生的一种特殊经历,可我不希望再有這样的经
  历了。我说这些,你可能又要讨厌我的软弱了。
  读罢此段,眼前似乎浮现出这样的场景:窗外夜色如墨,年轻的师母坐在桌前昏暗的台灯下写信。身后床上,年幼的女儿早已睡熟,伴着她轻匀的呼吸,桌上一台老式的录音机正用极轻微的音量喃喃唱着《梁祝》,“楼台会”里大、小提琴的重奏和谐而深情,不由使人搁笔静听,心中也随琴声浮起对远方爱人如潮水般的思念……这样想着,我简直也要流下眼泪来。与师母一样,我也极喜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而且中学时也拥有过这样一盘磁带,常常在写完作业之后,关上台灯,坐在窗前月下一遍遍地听,随着旋律的起伏,想象着这该是“十八相送—了,这该是“楼台会”了,这该是“抗婚”了,这该是“化蝶”了……如若像师母一样,此刻又正思念着远方的爱人,那该是怎样一种温柔缱绻的心境啊!于是,我来不及誊录完这一篇,便忍不住去文件袋中寻找老师的回信,想看一看老师是用怎样温存体贴的话,来回应师母的这份深沉思念的:
  你听《梁祝》为什么能与想我联在一起?是
  不是因为大提琴低沉深厚的声音颇似我的“忠厚”
  天性?我每天晚上看两三个小时电视,节目多为
  胡编乱造的凶杀等故事,但可听语言,间或播一
  些电影,如《第一滴血》,或老片子如《飘》,但很
  难得。我11点洗澡,然后即很快入睡。你该说我
  “铁石心肠”了吧。
  这样的回复倒是有一点令我始料未及。不过转念一想,似乎也不奇怪,既然“用甜言蜜语来给情书调味”本不合于莫老师“耿介的天性”,那么当“情书”换成了“家信”,自然也是一样了。而且,用这样一种岔开话题的轻松口吻回信,正可免妻子思念过甚,忧极伤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温存体贴呢?下一封回信里未再提及这一话题,也不知彼时年轻的师母读到这一段话时,是会为老师的耿介诙谐莞尔一笑,还是忍不住大摇其头,默默在心里叹一句“梁兄是泥塑木雕不知音”呢!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是望穿秋水企盼了十数日才收到的家书,也许拆信读信时的欣喜,早就使人无暇顾及这些许小事了吧。
  誊录到“旅韩书简”的时候,信中时光已匆匆流去十年。这时的莫老师已由当年的“青椒”成为博导,赴韩国全南大学讲学一年;师母因不耐机关生涯,正自思索申请提前退休;而莫杞师姐也已从“旅美书简”中乖巧可爱的“妹妹”,成长为聪颖活泼的中学生“咪”,寄给老师的信中,便也常常夹杂着师姐所写的小碎篇章。此时老师家中景况也与十年前大不相同,家里已装有电话,每半月即可打一次,与书信隔周交替而来,不必再像“旅美书简”中写的那样,打一个越洋电话还要提前写信约好时间,并要师母到单位去等,还有中途被接线员掐断的风险。再加上韩国也不算太远,书信本身所承担的使命不再似“旅美书简”那般沉重,内容风格也就轻松活泼了许多,充满了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老师的信多记在韩国的趣事异闻,读来每每令人忍俊不禁(以前竟不知老师还有如此“能歌善舞”的一面!)。而因莫杞师姐正要中考,国内又有即将毕业的学生,信里便也常有对女儿学业的教导和对学生的批评意见。誊录书信的过程中,这一部分内容常常令我不知不觉就产生了代入感。诸如莫老师对莫杞师姐说的:“记住,数理化只有满分是好分数!”“不要沾沾自喜于有一两门较好,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着实令中学时数理化成绩欠佳且稍偏于文科的我惭愧不已。而出场次数最多的学生——来自韩国、即将毕业的梁师兄,更加使我印象深刻。读到老师信中对他的批评,如“这个学生真该骂,当初百般催他就是不抓紧,现在事到临头也急了,像热锅上的蚂蚁”,“此人实在太拖拉……不知道他一天到晚在干什么,一个月的工作一定要拖上两个月”等,简直句句像在说我,不由看得我冷汗直冒,其紧张程度仅次于当初收到老师“毕业论文进度如何?甚念”“明日上午某时,来我办公室面谈论文”等邮件之时。直至读到“但想想他人品不差,又老眨巴着眼睛一副可怜相,也就算了,没有骂他”,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而师母则是一如既往(且一如将来)地温柔慈爱,回信中,或言莫杞师姐“会慢慢好起来的,她要鼓励,在鼓励下她也会不怕吃苦”,或言梁师兄“让人又担心又有点儿同情”,就像读书时,每当我们要被老师批评了,师母也总是会从旁婉言说情一样。原来,这样一种“严父(师)慈母”的组合,早在二十多年前已是如此了呀。
  当然,整理“旅韩书简”,在收获了许多的欢乐与紧张之外,也获得了不少意外的知识。同“旅美书简”一样,这些书信里也记叙了大量关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琐事。其中一篇,在师母来信提到自己去菜场买肉常常不合心意,甚至买得物差价高后,长期荣任家中“伙头军”的老师立即回信指示:“到市场买肉,先要巡视一周,挑选一处质量最好的(现在的价钱没什么区别),凡有白色筋或颗粒的千万别买,看准了先问价,再按你所需量的70%叫他砍,砍下来就差不多了。每个肉贩都要多给你的,除非你硬不要,他一般不肯再切掉。”读罢此段,不由得令从小没怎么自己买过菜,上大学后习惯依赖外卖与食堂的我大长见识,赶紧高唤男友:“老师教买菜了快来学呀!”读后彼此叹服一番,遂决定当即前往离住处最近的菜场实践一番。然而可惜的是,那个小小的菜场只有一家肉铺,而且肉块都已提前分割好,看起来块块干净鲜嫩,要大要小,自己拣选便是,既无法“巡视一周”货比三家,也不能得意地大声说上一句:“老板给我砍个七两!”而就这样随便买一块肉回去,实在太没有成就感了。纠结一番,最后仍然只到菜场门口买了几只肉包子,铩羽而归。看来二十几年过去,菜场的行情果然已大不相同。后来又读到师母的回信:“用你教的办法去买肉,等我一圈转下来,原先看好的一块已被人砍得七零八落的了,没买成。”原来也失败了。看来,要遗貌取神、师其意不师其辞地学得老师买菜之法的精髓奥义,仍然是需要建立在大量菜场实践的基础之上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后,男友倒是数次主动表示,等以后有家有厨房了,他也要继承师门的光荣传统,承担买菜做饭等一众家务,努力成为像老师一样的“模范丈夫”。这于我个人而言,倒是另一项颇为重要的收获了。再一想,莫非老师当初交代任务时说的那句“于他倒是可以不必保密的”用意正在于此?啊!老师真好。   陈后山诗云:“书当快意读易尽。”读莫老师与师母的书简自然极是“快意”,但整理工作卻做得并不快。由于心里想着要尽量做成一个“善本”,以减少老师师母的二次修正之劳,我尽力将每个字都落到实处。个别连笔写成的字不易辨认,每每要与男友商量研究好一会儿,如若是人名,则根据信中的时间地点等线索再去网上查找。实在不能确定或疑为错字处,则以脚注形式标出。同时,我又颇固执地不愿让男友分担初稿整理工作——毕竟我私心想要成为这些书简几十年后的第一位读者呀!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誊,工作进度便大大缓慢了下来,直拖到连一开始说“不着急,慢慢来”的老师,也终于忍不住催了我几次:“这又不是写论文,不用如此仔细。”我这才着急起来,赶紧加速,边录边想,老师会不会正与师母说:“这个学生真该骂,做什么事都这么拖拉,一个月的工作一定要拖上两个月。”万一再加上一句:“以后再有这种事,再也不找她了。”那岂不是更糟了!想到此处,我简直急成了二十多年前答辩前夕的梁师兄,忙赶进度,并且终于忍下心将“旅台书简”的初稿过录权转让给了男友。不过,到最后交稿时,老师并没有骂我,反而在称谢之余宽慰我说,他与师母只是关心进度,并无嫌迟之意。我不禁暗自揣度,莫非在老师心目中,我与梁师兄一样,也属“人品不差,也就算了,没有骂他”之列?这样一想,便在自责愧疚之余,又暗暗生出了几分得意来。
  书稿誊录完成后的第二年,偶然听师妹说起,老师与师母要合出一部散文集,除了收录一些发表在报刊上的“小碎篇章”,也收进了他们的往来书信,我听后自是欣喜不已。(当然为遵守承诺,我仍未透露自己与这些书信的关系)等到真正拿到了老师与师母惠赠的这本《嘈嘈切切错杂弹>,轻轻翻过其中的“错杂弹”部分,当初整理书简时那些温馨幸福的时光仿佛又重回眼前。而这段经历,无疑也成为了我们生命中极为难得的珍贵回忆。再次细细读过这些沉淀了漫长岁月的长书短简,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一个几年前曾经亲身经历的场景:中秋,莫老师与师母按惯例请所有没有回家的在读弟子吃饭,还带来了月饼茶酒,和同学们共度佳节。席至后半,同学们谈兴正浓,我坐在师母身边,忽然听到另一边的老师轻声说了一句:“都冷了。”便将师母杯中已经凉掉的茶水倒入自己碗中,又为她续上一杯热茶。我想,这些书简中的内容,或许正如同那杯热茶一样吧,本是极平常的事物,属于极日常的生活,但却不可或缺,并从这份平常、平淡之中,融成浓浓的温暖、甘醇与馨香,甚至将曾经苦难艰辛的岁月,也浸润得温柔起来。
  而这,正应该是爱情与生活最美好的样子吧。圈
  (《嘈嘈切切错杂弹》,莫砺锋、陶友红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作者:陶慧,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编辑:杜碧媛dubiyuan@163. com

其他文献
隐士是我国古代的一类特殊人物,五帝时代有巢父、许由,三代之际有伯夷、叔齐,秦汉时期有“商山四皓”等,无论怎样暴虐的时代,隐士都是存在的,这意味着在古代的专制社会中,隐士是可以被包容并且具有独立生存空间的人物,无论是物质空间还是精神空间。隐士一定是知识分子。谢灵运说:“樵隐俱在山,由来事不同。”(《田南树园激流植援》)尽管樵夫和隐士都住在山里,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事实上,对于某些知识分子而言,如果在
期刊
6月16日上午,《中国文化报》记者赵凤兰老师从微信上发来她对许渊冲先生的访谈,访谈长达两万余字。收到稿子时,我心想许老年事已高,我们得尽快刊出。17日上午,就传来许老与世长辞的消息,朋友圈到处都是纪念,而我们杂志该如何纪念这位“新作者”(杂志第一次刊发许先生的文章)呢?我立刻建议编辑部本期把许先生的访谈“加急”刊出,编辑部一致同意,于是就有了本期的这篇《许渊冲访谈:人生处处皆翻译》,这篇访谈因此也
期刊
摘要:《家山归梦图三首》写于金末元好问避兵河南期间,诗人因题画而引发了思乡的伤感。“桑榆绿”的可爱、“掠社钱”的有趣,逝去的快乐都变成痛苦的回忆。《出都二首》写金亡近十年后诗人重回金中都燕京,充满今昔之慨。诗歌用典多而恰切,在今与昔、虚幻与现实之间自然转换,感情沉郁与飘忽交织,让人感受到亡国之痛的深重。《镇州与文举百一饮》写金亡十五年后在真定与老友白华、王鹗同饮,亡国已成往事,诗人深感现实的无奈。
期刊
获奖名单  由我刊主办的第一届“名作欣赏杯”晋版图书书评大赛,在征稿期间(2021年1月1日到5月31日)共收到参赛稿148篇。经过初评、复评和终评,专家们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一等奖(1名)  贺绍俊写出脱贫攻坚中的人道主义光芒——读《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有感  二等奖(5名)  毕光明文学时代性的精准把握——评蔡家园的《怎样讲述中国故事》
期刊
一眼望去,几十年来的出版物,除了教材外,最泛滥的莫过于南怀瑾了。有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金庸、李敖和南怀瑾都有自己的出版社,金庸含蓄些,因原隶属明报旗下,叫“明河社”;李敖狂傲,就叫“李敖出版社”;南怀瑾欲笑还颦,LOGO五个草字——“南怀瑾文化”。当然,这些都是港台版。南怀瑾的书在大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数年内发行逾百万册,超过金庸,遑论李敖,而且盗版极少,不像金庸盗版如毛。  当年
期刊
【摘 要】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经常会存在一批在学习中有较大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通常都有着很强的思维惰性,在平时的课堂中表现也很不积极。本文将谈谈农村初中物理学困生思维惰性的转化策略,有针对性的提出如何展开对于物理学困生的引导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 学困生 思维惰性 转化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兴趣  想要改善农村地区学困生在初中物理课程学习时形成的思维惰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
期刊
《掷地有声——脱贫攻坚山西故事》(以下简称《掷垲有声》)记述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在山西大地上的实际践行,为读者呈现出了鲜活的立志脱贫场景,是一部站在历史的高度,把住时代的脉搏,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时时能产生感动和认同。探究这种感动和认同产生的根由,我们认为是文本中勾连两种叙事语调的语境使然。  《掷地有声》中的“制作”  作为紧扣时代使命的纪实文学,《掷地有声》记录脱贫攻
期刊
1978年  3月II日,《读<天上的歌>兼谈儿童诗的幻想》发表于《光明日报》。  5月,《读高士其的科学诗》发表于《诗刊》第5期。  7月9日,《为文艺的趣味性恢复名誉》发表于《北京日报》。  1979年  6月18日,《艺术的生命是真实》发表于《人民日报》。  12月8日,《标语口号与诗》发表于《中国青年报》。  1980年  7月24日,《让人讲自己的话》发表于《北京日报》。  8月3日,《
期刊
学校工作是一项繁琐艰辛的工作,他有现成的模式,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只要我们在纵比中看进步,在横比中找差距,仔细审视反思,不断创新,就能建立一套日趋完善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学校管理模式。  一、强化教学人员出勤化制度管理  要抓好教风、学风,首重是抓好教师的出勤管理。面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最好实行坐班制度,才能严格控制教师的出勤,也才能为他们搭建学习的平台:有时间探究课
期刊
公元2021年4月24日下午,由太原市图书馆、山西教育出版社、山西省作协联合举办的长篇纪实文学《经络山河》新书见面会在太原市图书馆如期举行。我有幸作为嘉宾参加了这次活动并就主持人的提问谈了自己的感悟。  主持人常艳芳的提问是简洁而有趣的,原话是一  李杜老师,您作为一位有丰富创作经验的作家,想请您从阅读角度来帮助读者走进  这本书。如果请您向读者推荐这部作品,您觉得它最大的亮点在哪里?最有益于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