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兄弟,不旅行

来源 :汽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axfdsrf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沃尔沃,我们这一代人最初的记忆是从那个伫立在车头、斜拉着安全带的车标,以及方头方脑的大屁股旅行车开始的。当然如今的汽车设计已经今非昔比,更时尚的流线、更科技的配置和更高档的材质都在沃尔沃车型上有了新的诠释,然而,北欧人骨子里的坚持依然使其沿袭下来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的经典元素,比如干练、实用,比如简洁、自然。如果你觉得这些形容词过于抽象,缺乏直观感受,那可以去逛逛宜家,当然,最好趁人少的时候。
  外观流畅、自然 并没有刻意营造大块头和肌肉感
  初见V60 T5,会有似曾相识之感。没错,它在国内并非无依无靠,而是有兄弟“罩”着的——早两年进入中国市场的S60就是其蓝本。正因为这层血缘关系,V60的前脸部分与S60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镀铬六边形格栅与线条柔和的前大灯流露出年轻但并不张扬的气息。不过,我个人最喜欢的角度是站在侧面欣赏V60,这时候的他线条尽显:波浪形的高挑腰线配合C、D柱之间的小车窗设计,营造出向前冲刺的视觉效果;而流畅的车顶弧线则使其告别了以往V70旅行车的方正设计,对内部空间稍做牺牲,换来了柔和而有力的曼妙身材,这岂不是正对当今年轻人的胃口。
  旅行车的尾部是设计难点,往往会因为过于复杂或者臃肿而遭人诟病。在这点上,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师们轻描淡写地用一条折线,就干净利落地展现出一个凹凸有致的车尾,配以沃尔沃家族经典的尾灯造型,让人不禁感叹那些过于复杂凌乱的车尾设计都是浮云。
  内饰以人为本,有因为过于老套而减分,也有因创新而加分
  坐在V60车内,会有两个关键词浮现在你的脑海,一个是“家族”,一个是“自然”。先来说说“家族”。北欧的设计一直都强调“以人为本”,所以当你坐进驾驶席,会有一种非常熟悉的“被关注”的感觉,漂浮式中控台偏向驾驶员一侧、沃尔沃沿用多年的双圆形仪表盘清晰易读、金属拉丝的中控台按键分布整洁,层次分明,这些既是沃尔沃的家族特征,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设计师的思维。比如那个一成不变的三幅方向盘和与动感毫不沾边的双圆仪表盘,多少显得有些古板,恐怕很难挑逗起年轻车主的驾驶欲望。
  不过好在V60 T5顶配车型上运用了黑棕双色的内饰搭配,尤其是那个非常有设计感的棕色座椅的出现,再次让我想起了宜家的家居椅,当然也为V60挽回了不少分数。尤其是前排座椅,确实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卖点,加厚的真皮座椅,经过简单地调整就让我很轻松找到舒服的坐姿,而且包裹性很好,椅背贴合人体曲线,经过将近一天的驾驶也没有劳累感。
  最后要说的“自然”,是一种看不见的内饰,那就是车内空气。国内大多数新车的车内空气糟糕程度无须我赘言,在这方面崇尚自然的沃尔沃走在了前面。V60对人经常接触的车内部件进行绿色处理,门把手、钥匙、挡把等过敏源严禁使用镍,所有皮革经过采用无铬处理,尽量减少PVC在车内内饰的使用。更绝的是,沃尔沃有一个“鼻子团队”,由8位具有“标准鼻子”的气味专家组成,专门鉴定车内空气环境。如此努力,得到的结果是:V60车厢内甲醛含量为每立方米22微克,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官方标准是每立方米100微克。
  独特的直列五缸带来平顺动力,操控更像运动型轿车
  60系列在沃尔沃的产品阵营中代表最具驾驶乐趣的车型,三款车型倒也各具个性:XC60强调越野和空间,S60强调科技豪华,而V60则将二者特点兼而有之。因此,沃尔沃给V系列车型起名叫“运动型豪华多功能车”。我向来对厂家的自说自话不抱什么兴趣,产品才是硬道理,一切都要等把车开起来再说。
  V60的动力首先引起了我的兴趣,V60 T5的发动机舱里,搭载的是一台2.0L直列五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这个引擎可并不常见,要知道S60 T5上使用的可是六缸引擎。直列五缸发动机的优劣势非常明显,一方面动力表现较好,输出也更加平顺,而另一方面则是振动问题,这也是奇数汽缸引擎的天生魔咒。然而等发动引擎,在青岛的海边公路驰骋起来的时候,我的担心立刻消失了,发动机的震动被沃尔沃的工程师很好地控制在驾乘舱之外,坐在车内的无论是乘客还是驾驶员,都难以察觉到不同以往的震动。当然此时的发动机舱内是另外一番景象,不过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并不是要关心的问题了。
  其实V60 T5的驾驶感受在同级车中堪称上乘,脚下的油门反应积极而不过分敏感,动力储备在时速140km/h之内没有衰退迹象,相比普通的涡轮增压引擎,它在高转速下的动力衰减更小,中高速时的持续加速能力甚至可以媲美一些较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另外,对于一款将近1.7吨的旅行车而言,百公里加速能够跑进8秒,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了。
  V60 T5保持了沃尔沃在底盘制造上的一贯优势,它一直很绅士地为我服务,我随时都能感受到他的坚韧、紧凑,既没有一丝空旷、散乱之感,又不会故意搞出僵硬的运动感。与那些日系、美系的竞争对手相比,底盘表现如此紧凑的旅行车实在令我爱不释手。然而悬挂的调教却令我有些恍惚,其超常的硬度让我想起尚酷、高尔夫R级别的车型。也许如此硬的悬挂会讨好那些热衷操控的车迷,然而,真正购买旅行车的车主,恐怕更愿意家人舒舒服服地在后排喝水听歌,而不是频频被颠起来磕到头顶。
  在安全上沃尔沃向来不惜血本,杀手锏藏在选装包里令人遗憾
  安全是沃尔沃的标签。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各个品牌车型的安全配备都在日趋完善,尤其是中高端车型。然而,安全的涵义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主动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车厂和消费者的重视。记得两年前S60推出时,其完善的主动安全系统就令我惊叹,如今的V60则延续了兄弟车型的这个光荣传统。自动控制油门和制动、带排队功能的ACC自适应巡航系统;通过摄像头监控车道标记线,在未使用转向灯的情况下车辆发生偏离,会自动发出警示音提醒驾驶员的LDW车道偏离警告系统;可以判断驾驶员是否为疲劳驾驶,进而进行提醒的 DAC驾驶员警报系统;在35km/h以下时,可完全避免事故发生,带全力刹车和行人探测功能的碰撞警示系统;在高端车上普及化较高的盲点信息控制系统;以及在时速30km/h以内发挥作用的城市安全系统……很抱歉在这里长篇累牍地列举了这些枯燥的文字,只是希望每一个沃尔沃现在的以及将来的车主,能充分发挥这些安全系统的作用,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有一点要说明的是,上述N条令人眼花缭乱的配置,只有最后的城市安全系统是在V60 T5全系车型上标配的,而盲点信息控制系统则只在顶配车型上配备,前面的几项功能则被集合在一个选装安全包里,需要再单掏1.99万元为其买单。值不值呢?你说了算。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跑打闹的兄弟
  其实V60 T5很像那个跟我们一起趁年少轻狂打打闹闹的好哥们好兄弟,他不是考场上的常胜将军,也不是循规蹈矩的三好学生。但是与售价昂贵的竞争对手们相比,更为务实的价位使他就像是站在我家窗外的邻家男孩,正扯着嗓子喊我下楼,去蓝天白云下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呢。
其他文献
编者按:德国和意大利的整车厂在意大利设计圈里明争暗斗,威逼、利诱、劝降等手法无所不用其极,产生这些风起云涌般的理由却是为了争夺万里之外另外一个国家——中国的市场利益  宝马与设计公司的微妙关系  据来自工会的消息,宝马和位于意大利都灵市的两大汽车设计公司博通及宾尼法利纳之间的关系正变得越来越微妙,并且最终可能走向一个长期计划——涵盖MINI、劳斯莱斯和宝马品牌在内的限量版车型的生产。  前不久我曾
怀旧经典  作为一个70后,还继续沉迷在赛车运动中;作为一个父亲,每天继续开着改装车送女儿上学;作为一个会长,拥有一群宝来的爱好者朋友。这就是最早期宝来R的拥有者阿狼。  怀旧,并不能完全体现一个70后父亲的向往。18寸经典款OZ Superturismo系列限量版轮圈更能体现车主的怀旧。通常这样的“狼爸爸”都会在速度上有一定的追求,并且会约一些车友到一些山路上奔驰。为了增强抓地能力,同时又不牺牲
2012年,它终于来了。但我并不认为会怎样,反而要把每天都当作世界末日来过,才对得起人生。所以也为了不让我们的读者留有遗憾,趁着2012汽车之友年度车评选刚刚落下帷幕,我们就赶紧趁热打铁,从中挑出了几款获奖车型来,邀请我们的读者们来一次疯狂的大联欢。为什么叫做疯狂呢?因为区别于以往单纯的各种路况体验,我们这次特别增加了一些平日试车编辑们试车时的项目让读者来体验一下,另外,还精心设置了趣味试驾路线,
法拉利自己把进入中国20年的历程称为“传奇”。确实,当汽车还被标定为“交通工具”的20年前,法拉利对于中国人的意义可能也只是一种视觉冲击,第一是令人昨舌的价格,第二是不切实际的用途。但是,短短20年,这些都已经不复存在,中国不仅成为法拉利全球第二大市场,年轻一代对于奢侈品的追求让它有了更多样化的存在理由。无论如何,20年,法拉利与中国一起经历了最重要的发展阶段,从中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汽车市场多元化演
现在的汽车界,动辄就要讲环保,而且谁要是不搞出个混合动力车或者电动车就OUT了。真是这样吗?电动车似乎很干净,但它在避免了内燃机的排放污染的同时,却无法回避发电过程的污染(不管是火力、水力还是核动力),而且电池的回收处理也是让人头疼的难题。电动车,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就像我们都喜欢看到湛蓝的天空一样,大气中正是因为漂浮着一些细小的颗粒,它们和空气一起将阳光散射成为令人心旷神怡的蓝色——当然,颗粒要
河水流走了,留下了岸。  岸上斑驳的渡船告诉我:时光深邃而又遥远。每一个名字都有一个闪光的音符。  踏着一方咸咸的黄土,仿佛回到了诗经时代,在河之洲上,听到窈窕淑女的低吟浅唱,婉风流转。  ——倾听流水,我听见了秦皇汉武的金戈铁马。  ——倾听流水,我听见了盛唐的黄钟大吕、豪放诗音。  我听见诗仙李白站在高山之巅高唱: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先人脚印下延伸的风流,在苍茫的大地上顿时生动
这真的是一辆韩同货吗?无论是外观造型还是内部设计,K2都值得怀疑。没有人宣称要对其韩国血统进行打假质疑,倒是我需要试试它,到底还是不是我所了解的韩国车了?  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韩国车主,我发现自己所处的群体近年来正日益壮大。这个潮流没有当年韩剧那么的迅猛,却来得更加的强劲有力。8年前,我在购买第一辆车的时候,选择了韩国品牌,决策因素是价格和空间配置的综合。当时根据某年长同事的经验,“韩国车,顶多开
GL级在梅赛德斯-奔驰旗下算是年轻的车系,今年它的第二代才刚刚推出。奔驰GL设计初衷是针对北美的豪华全尺寸SUV市场,之前这块市场被美系和日系品牌抢先占据,德系品牌起初对于研制这类“大块头”并不热衷,所以失去了很大一部分客户。奔驰为了夺回这块利润丰厚的市场,推出了更具美式风格的GL级。事实证明,奔驰的全尺寸SUV获得了成功,GL级卖得相当不错,其奢华感、空间感,以及豪迈的气质都超越了奔驰以往的SU
于哥在京城二手车市场里可谓老资历了,从最早期在菜户营叫卖北京吉普,到目前在北京旧机动车交易市场里经营着大小两家店铺,近二十年的从业经历让他名气颇大。约见采访的当天,于哥刚接手一辆兰博基尼LP570-4,虽然经营的车型都比较高端,个性十足,但于哥本人却相当低调。简单闲聊几句之后,便发现他有着北京爷儿们的爽朗睿智,聊起天来也是井井有条,让人印象很深刻。    辞职下海只因自己会开车  说道自己的起步发
提到车展,人们想到的肯定是香车美女,涌动的人群或是神秘的明星。但你是否在新车云集的国际车展上一睹二  手车的风采呢?想必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吧。二手车以品牌形式参展国际车展,这在以前的国内A级车展中也曾经出现过,但基本都是以当地经销商为主体,随便摆放些二手车,借车展的人气,卖卖车而已。这样“展示”二手车,给人的感觉好似赶大集,凑热闹。而在前不久刚刚成功举办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车展上就有一块专门为二手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