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课堂时机,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s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要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必须把握好施行教学活动的恰当时机,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导入、课堂提问、课堂活动安排、课堂小结、课堂作业这五个环节的有效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不断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
  关键词: 初中历史 时机 实效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核心在课堂。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通常在与学生的问与答、问与思中把学生引向学习内容的关键处和实质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课堂教学的“火候”,“启”在适时,“发”在当时。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恰当时机,增强课堂教学实际效果。
  一、把握课堂导入时机,提高课堂导入的实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起始实效缘起于课堂导入。恰当的课堂导入能为学生有效学习营造轻松向上的氛围,拉近学生与课堂知识学习的距离,从而迅速将学生由非学习状态引入课堂学习的亢奋状态。
  一直以来,许多老师十分重视课堂导入,花心思摸索出了各种各样的导入方式。有些导入方法能收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心智的功效。但是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把课堂导入设计得玲珑花俏,违背课堂教学初衷。其实,不论哪一种课堂导入手段,目的只有一个: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因此,笔者认为在课堂伊始阶段,设计课堂导入时,与其花俏浪费时间,不如遵循果断迅速的原则,把握住瞬间时机,直入正题既节省课堂时间,又使学生平静地进入课堂角色。
  如教学“九一八事变”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九一八事变”电影片段,那种悲惨的场面一定会创造出庄重、肃穆的气氛,教师要及时把握时机,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能创设真实情境,在一定程度上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国激情,使学生学习情绪迅速进入最佳状态,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教学“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段“女娲抟土造人”影片,教师可以这样设问:“人类是怎么来吗?真的是女娲抟土造人吗?”生答:“不是。”师又问:“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吗?”生答:“不是。”“人类是由猴子转变而来的吗?”有些学生说是,有些学生说不是,议论纷纷。师又问:“这些造人的说法都是不科学的,那么人类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经过这样层层设问,能很快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所讲的新课内容上。这样导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思维,利用学生急于找到答案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从而形成教与学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把握课堂提问的时机,提高课堂思考的实效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策略手段,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效益,还能保持学生思维的亢奋状态。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都能利用提问策略施行教学。由于对课堂提问时机把握不恰当,因此大部分老师往往把课堂提问变成“满堂问”。认为只要提出了问题必定启发了学生思维,其实这是很大的错误,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但学生的思维并未得到启发,严重的是造成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依赖,坐等老师挖掘自身问题,不主动自我探索。因此,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不但应该贯穿课堂始终,还应该十分注重提出问题的时机,很好地把握提问关键点,避免因提问不适时而削弱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从刻划符号到象形文字》一节时,这节课教学内容相对易懂,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适时采取让学生竞猜或插入一段故事的方式讲解课文内容。在学生激动兴奋时,教师及时提问:“我们知道文字不是仓颉创造的,那么你认为文字是由谁创造的呢?文字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这样提问能很快让学生从激动兴奋的状态回归平静,平心静气地思考。
  又如教学“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这一课时,教师可设计开放性问题:(1)在北美独立战争中,北美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战争的胜利?(2)请你说说自己心中的华盛顿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问题设计能使不同层次学生都参与回答问题,让全班学生都能得到体验和思考问题的快乐,大大提高参与回答课堂问题的普遍性和广泛性。
  课堂设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种艺术,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实际,还要学会把握课堂发展规律,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脉搏,在适当时间、教学关键之处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保持学生对学习的高度兴趣,从而持续激发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探索,切实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效。
  三、把握课堂活动安排的时机,提高课堂讨论的实效
  初中历史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历史中会产生各种疑问,发现各种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和分析。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初中历史课堂活动的“适当时机”,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和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如教学“第二次时界大战的爆发”这一节时,围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扩大、转折,胜利进入学习。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了哪些历史启迪,怎样才能避免战争爆发?同学们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这样讨论能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能力,使教学问题得到深化。
  又如教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课时,教师可提出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英国出现了哪几个新的社会阶层?(2)他们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样设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性讨论:(1)清朝康熙年间,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怎样的时期?(2)英国实行的是怎样的政治制度?(3)你们认为当时中英两国实行的政治制度,哪种制度更先进?这样的问题设置能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讨论问题,较好地把握住课堂讨论节奏,这样的课堂讨论是有效的。   课堂讨论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使用频率最多的一种活动形式。选择恰当的问题进行讨论,是实现有效课堂讨论的关键。如何安排好课堂讨论的实行时机?对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把握课堂小结的时机,提高课堂结束的实效
  课改前夕,时常听到教师上课小结时总会这样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今天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日复一日,千篇一律,缺少新意,没有思维深度。而且许多老师在新课教授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总结,学生稀里糊涂地接受新内容,这样的课堂是没有实效性可言的。
  俗话说:编筐挝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讲课亦是如此。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应当把握课堂小结时机,必须让课堂小结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知识内容当中。尤其课堂内容中的概念、问题分析结束,需要综合时更应“当时小结”。
  例如,在一个新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认识,也可以利用与下节课有联系的内容作为切入点,设置悬念,承上启下。把学生引入“别有洞天”的洞门口,激发学生进一步自觉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课堂小结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如新课结束以后,教师可通过小结与学生一起回顾新知识,使有关教学内容系统连贯和相对完整。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巩固新知识。有时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可能新课结束了,学生的学习问题却刚刚产生,甚至学习兴趣盎然未尽,这时教师要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发掘学生心中的疑惑,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课堂小结可以是一个规律的总结,一个解题方法的总结,一节课知识、教学方法的总结。但是在时机选择上,一定要抓住小结当时性,必须借助小结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他们尽情表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学得生动快乐,学得丰富多彩。
  五、把握课堂作业的时机,提高课堂巩固的实效
  课堂作业布置要及时,“趁热打铁”,才能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洋思中学,练习分两类,第一类是同学们读完教材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练习;第二类练习是同学们学了解题方法后,进行作业或小考。仔细分析洋思中学的这两类练习,会发现一个特点,那就是十分注重课堂练习的当时性。对照洋思模式,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既剥夺学生的活动时间,又增加学生的负担,直接影响教学效率提高。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使学生应用新知识,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学生应用新知识的不足。
  鉴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不妨将课堂作业时间和课堂新知识教学时间加以重新分配、整合,让课堂作业更及时。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课堂消耗,每节课留下足够时间,及时安排学生进行作业操练,千万不要把作业留到课外完成。
  一学期下来,笔者发现学生作业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及时纠正理解的错误。效果比在课后完成要好得多,重要的是作业正确率比课后要高。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更是一门技术,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实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和策略,更应该学会把握课堂教学每一环节安排的恰当时机,时刻把握学生学习的每一根有效神经。只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不断演绎精彩,课堂效果才能不断得到增强。
  参考文献:
  [1]毛舟洪.浅论初中历史和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问策略[J].文史教育研究,2013(32).
  [2]张丽萍.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新课导入初探.教学研究[J].2010(1).
  [3]施天扶.浅谈历史课堂作业的有效性[J].教学论坛,2010-02.
其他文献
新课改浪潮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日益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教师不得不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打造新时代的课堂。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良好品质与思维习惯,如何有效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思考与实践积累。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
1.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课堂引入,不但可以让学生愉悦身心,更可以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导入,学起于思,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了,自然就可以顺水推舟,将他们带入知识的海洋。比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学期的《奇妙艺术字》一节内容时,笔者设计的导入环节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段CCT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by a full scale test model and the relevant existing achievements, four new concepts of group dust scrubbers were designed in the
摘 要: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思品教育、人生观教育是初中思品课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运用得科学合理,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有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堂教学 实效性 提高方法  当今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
摘 要: 随着经济、科学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我国的教育环境随之变得更开放与轻松。互联网的发展使得高中政治教学的方式、环境、手段等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同时,其对高中生政治素养的培养、价值观的构建、身心发展的规律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系列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政治教育事业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了更好地让各大院校迎接这一挑战,教师要积极地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从根本上创新政治教学方法,实现
广遵2号(902)是广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87年以烤烟不育系MSG-28为母本,优质烤烟K326为父本配制的烤烟雄性不育系杂交一代组合,1993年通过全国烟草(中南区)区试,1995年1月通过
摘 要: 在中学历史课堂中适时应用历史人物的经典比喻,或诗歌作喻,或具有生活和时代气息的比喻,不仅能化解课堂重难点,而且能活跃气氛、启发思维,彰显课堂魅力。  关键词: 经典比喻 诗歌作喻 时代气息  比喻就是打比方,指借助某些显而易见的事物对复杂的过程、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以帮助理解,加深认识。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浅,而历史教材的语言过于严肃,编写又偏重于理性分析,某些教师简单灌输的教学方式使
作为学生的人生向导,教师要做的不仅是传道授业,还要通过多种方式发散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多问、多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信心,使课堂教学气氛随着问题的讨论而变得更活跃,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课堂提问的意义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辩证地、深入地对历史进行研究。课堂提问的形式是非常丰富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价值、道德形成的最重要时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之一,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要不断丰富教学理念,还应走出传统教学的局限,回归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将思想品德教育作用于小学生成长的点滴之中。  关键词: 小学 思想品德 教育 生活化  作为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启蒙阶段,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正确思想
分析了一个典型站点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用XML文件封装数据并通过收发文件来解决系统中的数据通信问题,详细介绍了模型的设计方案和各层次功能,确定了XML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