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让语文课堂魅力四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这个人文关键词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它展示了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生命力的课堂景观。这样的语文课堂,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互动的网状关系,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同学、语文教材的对话。可以说,语文课堂因对话而精彩了,学生的学习则因对话而真正鲜活了。一段时间,在“对话教育”方面,我努力思考与实践着,下面结合工作的实践,跟大家交流一些肤浅的做法。
  
  一、引发学生与教师对话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教师应尊重学生,转变“权威”角色,学会“屈尊”、“倾听”,与学生相互敞开、接纳、分享,共创和谐平等的语文课堂。
  如教学《雨铃铛》一课时,课堂上奏响的总是那和谐的乐音。
  师:你们都读得真美!我也想读一读诗歌,可以吗?
  生:好―!
  (教师示范朗读)
  生:(鼓掌)我来评一评!我来评一评!
  师:好!你来!
  生:黄老师,您朗读的声音真好听,特别是那个“丁零当啷”,让我感到雨铃铛好像在跳舞。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请你也来读一读,让雨铃铛再快乐起来,好吗?
  (该生读,读得声情并茂。)
  师:多好呀!比我刚才读得还好呢!让我们都来读读吧!
  (师生齐读,读出感情)
  在这一环节中,没有所谓的师道尊严,有的只是那已架起的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在这里,学生能从和老师的对话中感受到心中的愉悦,感受到自身独特存在的价值,师生其乐融融,课堂也因此充满活力。
  
  二、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
  
  一位哲人说过:“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心灵世界是多彩的,对事物的认识是多维的,因此,语文课堂也应是丰富的。教师应放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始终相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引领学生亲历阅读过程,多元解读,与文本直接“对话”,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1.让学生好问
  如学完《问银河》一课后,学生们对银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兴致勃勃地想与银河对话,于是我顺水推舟,来了个“问银河”探究会。
  生: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那旁边有没有像我们这里有漂亮的学校?你那里的小孩子喜欢看什么书?
  生:银河,银河,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叫“银河”,而不叫“金河”、“铜河”呢?
  生:银河,银河,我很想去看看你,你欢迎我吗?
  ……
  在这里,学生好奇地问,自主地走进了文本的言语深处,与文本直接对话,此刻的他们成了问题的探究者,表述着充满情感和个性的观点,既在与文本的碰撞中迸射出了创新的火花,又实现了自身的内在体验与课程资源的交互。
  2.让学生畅谈
  下面是《我家住在大海边》这课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再次展示课件)小朋友,大海美吗?
  生:(异口同声地)美!
  师:真想把这美丽的大海留在身边。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教师面露为难的神色)
  生:我有—!我—!(学生热情高涨)
  生1:我有个办法,可以用橡皮泥捏出大海的样子。
  生2:可以用水彩笔把大海画下来。
  生3:老师,长大后我想在海边建一座大大的房子,那时,我再请你们去做客。
  师:你真是个热情好客的主人,谢谢你!
  生4:我的办法更方便,可以用照相机把大海拍下来。
  语文教学是极具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本环节中,学生敞开胸怀与相距甚远的大海对话,尽管他们的想法不尽相同,但所体现的正是他们对文本的独特感悟,这不正是对学生最好的人文关怀吗?
  3.让学生尽情读
  教《丑小鸭》这一课时,我毫不吝啬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
  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高声朗读,可以小声轻读,可以用心默读,可以选择和自己的学习伙伴读,也可以自己读。
  (教室里响起一阵读书声)
  师:谁来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学生纷纷举手,指名读)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次可以读得细一些。读完后,请你们把心里的滋味说一说。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体会)
  生:我觉得很高兴。
  师:哪一段使你高兴了?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生:我心里痛痛的。(学生读有关段落,谈感受。)
  生:我感到气愤。(学生读三、四自然段。)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课文情境,体验了文中角色,在反复读中逐步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因此,学生的思维迸发,生命释放,言语喷涌而出,整个课堂也在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中活力四射。
  
  三、促进学生与学生对话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是以“个体学习”的组织形式进入学习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狭隘、封闭、僵化”的,因而成为学生健康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当前,对话教学提倡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强调让学生在互相交往中展开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下面这个片断,足以说明生生互动的作用力。
  (指名完成“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一题后,教室里响起一阵哄笑,学生们对“快乐的阳光”这一搭配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生:黄老师,这“快乐的阳光”怎么可以呢?
  生:是呀,阳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应该是“温暖的阳光”呀!
  师:(望向做题的学生)你为什么会这么连呢?
  生:(不好意思)因为我回家时总要经过一片小竹林,当阳光透过竹叶时,我常看到阳光一闪一闪的,好像在跳舞,所以我觉得阳光很快乐。
  (教室里又沸腾起来了)
  生:黄老师,“快乐的阳光”好像也可以的。花草树木有了阳光才能长得好,我想,看到这些漂亮的花草树木,太阳公公肯定会很快乐的。
  生:对呀,阳光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它一定为自己有这种本领而自豪、高兴。
  ……
  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能得到两种思想。”在上述案例中,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在争论中启发,在互动中碰撞,真正做到了理解对方,促进相互间理解沟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只有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语文课堂才能洋溢出灵性之美。
其他文献
如果说,在世界上有某种表现形式常常能使众多的人忘乎所以,不能自已的话,大概除了艺术之外,便是体育运动了。我认为目前在电视中出现的有些体育比赛实况和专题片,在主题思想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流已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应运而生的就是网络语言。据媒体报道,网络语言已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而是被大量移植到了现实生活中,不少中小学生也开始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网络语言正以铺天盖地之势冲击着传统的语言教学。    一、网络语言,你怎么看    网络语言借助谐音、数字、字母等为网民所钟爱,在QQ、聊天室、BBS、论坛等上面,网迷们对菜鸟、大虾、
摘 要: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成功的翻译,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以《红楼梦》的不同英译本中对涉及文化问题的不同处理从五个方面简要阐述了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 差异 翻译    一、 引言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在素质教育普遍走进课堂的今天,我国的外语教学由“重知识,轻能力”转向了“重能力,轻知识”的极端,即三维目标之一——“知识与技能”的倒置。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其实不然,由于知识严重不足,无系统性可言,导致各项“能力”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特别是新教材的使用,交际教学的推广,教语法被认为是落后、保守的方法,语法教学研究也被看作老话题。由于知识和能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的教育者怎样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以为,当前的语文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列为重中之重。下面我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场景再现与身临其境能力    创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再现——探索——创新。再现是创新的第一个步,场景的再现是进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orcine contagious pleuropneumonia,PCP)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针对胸膜肺炎放线
莫拉氏菌(morax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有抗褪色倾向,归属于莫拉氏菌科。该菌多寄生于人或其它温血动物的黏膜上,是一种机会性致病菌。莫拉氏菌通常为杆状或球杆状。杆菌
在报刊如林的我国舆论界,刊龄只有十年的《半月谈》是一个谜一样的刊物。在北京各邮局“花团锦簇”的橱窗里、期刊架上,难得发现它的存在,即使有时摆上一两本,也难得引人注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颁布后,全国上下立即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消防法》、宣传《消防法》的热潮。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每一座屋檐一下,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
作文是什么?为什么要作文?对此,《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进行了集中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课标》的表述确立了新的作文价值取向,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写作是为了表达和交流,是为了满足学生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这是写作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写作是学生认识自我的需要,通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