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阅读疗法”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创新性的提出了图书馆和医疗机构跨界合作的模式,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方法和意义,拓展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提高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阅读疗法服务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多元化、多层化,于是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都随之而来。此时,研究并利用“阅读疗法”,帮助读者纾解社会压力,创建和谐社会,成为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阅读疗法
(一)阅读疗法的起源
“阅读疗法”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由“图书疗法”衍伸而来。是指以阅读图书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还有专门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文体——箴。“箴”,字从竹从咸。意为刺入肌体后产生酸涩感的竹针。后成为一种文体,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用来治疗心理上的迷茫和障碍。《文心雕龙》(刘勰)的“铭箴”篇中曾提到:“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汉代的学者刘向也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二)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1.共鸣理论
共鸣理论又称位置理论,人们阅读时,会事先在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想法,并有意或无意间将作品中的人物状况、经历等情况和自己的作对比,,如果找到相似之處,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从众汲取精神力量,继而从负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2.净化理论
笔者认为这是共鸣理论的升级过程,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达到高潮阶段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进行的精神调节阶段。净化、消除情绪中的负面的因素,继而产生健康的道德影响,让人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畅快感。
3.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阐释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指作为一个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他的体验是快乐还是不快乐,是幸福亦或是不幸,都取决于他与其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系的状态。当人与这些人或事件的关系处在不平衡状态时,人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但如果这种不平衡长久得不到扭转,长期郁积,就可能得病。而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你或许会找到这么一个人,他跟你的经历相似、性格相近,可是他却比你更贫穷、更弱小、更倒霉、更悲惨,你开始尝试与之比较,渐渐找到了平衡,发现了愉快,也重新拾回了健康。
4.暗示理论
暗示是指用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选择正确、合适的读物给患者,其积极、乐观的内容,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有利于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5.认知领悟理论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原有想法和认识,得到领悟,继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最终消失,而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而此症状的减轻或消除,必须以患者对施治者的解释产生的领悟为基础,因此疗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基于患者对施治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当患者自感之前的观点和行为的不妥和错误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抛弃之前的态度和做法。于是在阅读的刊物或推荐阅读刊物人物的选择上就变得尤为重要,必须是读者崇拜的人或者作者,亦或是读者崇拜的系列作品,只有经过这样的引导和阅读,才能让读者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喜悦。
二、将“阅读疗法”引进公共图书馆
(一)独立开辟阅读辅导区
独立开辟阅读辅导区(名字必须让读者感觉亲切,不排斥),在条件的许可下远离普通的阅览区域。在陈设上以舒适、简单为主,必要时可以播放一些舒缓情绪的轻压音乐;在书目的选择和摆放上,应更为集中,精心筛选一些正面的人物传记、悲剧文学、富于人生哲理等书、刊、报入藏,让读者自由取读。也可根据读者的需求和状态让专职馆员推荐适合的读物;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如工作、学习、择业、恋爱等,编写《心理健康专题书目》,为各种需求开出适宜的“书方”。
(二)培训专职馆员
正确引导读者选择适合的读物,是阅读疗法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图书馆应选派综合素质高的业务骨干,接受专业培训,从知识建构上具备实施阅读疗法的能力。
(三)开展形式各样的特色活动
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人才梯队、专家资源和场地优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各类讲座或心理咨询的公益活动,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并接受阅读疗法。同时,利用公共主页开展网络咨询活动,建立一些类似“心理课堂”的栏目,推荐读者所需要的关于交际、就业、婚恋等方面的“专题书目”或进行“专家心理辅导”,利用网络的及时性达到实时咨询的效果。
三、结论
将“阅读疗法”引进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项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方法。这期间也许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但是笔者相信,这种崭新的交叉领域,将逐渐冲破边缘学科的巢臼,形成一个完善的研究体系,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和认同。这种将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合理整合和利用方式,必将给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带来新的气息,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波.阅读疗法原理[J].图书馆杂志,2003,(3):1-12.
[2]王波.图书疗法在中国[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79-86.
[3]蔡莉娴.阅读疗法与图书馆教育功能的拓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6):37-39.
作者简介:
蒋悦,女,1981年7月—,工作单位:南通市图书馆古籍部,职称:助理馆员,专业:古典文献,文学学士。
丁花阳,男,1981年5月—,工作单位: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职称:讲师,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硕士。
【关键词】阅读疗法服务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价值取向开始变得多元化、多层化,于是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家庭压力都随之而来。此时,研究并利用“阅读疗法”,帮助读者纾解社会压力,创建和谐社会,成为公共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阅读疗法
(一)阅读疗法的起源
“阅读疗法”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由“图书疗法”衍伸而来。是指以阅读图书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中国古代,还有专门一种治疗心理疾病的文体——箴。“箴”,字从竹从咸。意为刺入肌体后产生酸涩感的竹针。后成为一种文体,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用来治疗心理上的迷茫和障碍。《文心雕龙》(刘勰)的“铭箴”篇中曾提到:“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汉代的学者刘向也曾说过:“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
(二)阅读疗法的心理学原理
1.共鸣理论
共鸣理论又称位置理论,人们阅读时,会事先在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想法,并有意或无意间将作品中的人物状况、经历等情况和自己的作对比,,如果找到相似之處,就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情感上得到极大的满足感,从众汲取精神力量,继而从负面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2.净化理论
笔者认为这是共鸣理论的升级过程,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达到高潮阶段继共鸣之后而不由自主地进行的精神调节阶段。净化、消除情绪中的负面的因素,继而产生健康的道德影响,让人感到一种舒畅的松弛,得到一种无害的畅快感。
3.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是阐释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指作为一个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他的体验是快乐还是不快乐,是幸福亦或是不幸,都取决于他与其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系的状态。当人与这些人或事件的关系处在不平衡状态时,人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但如果这种不平衡长久得不到扭转,长期郁积,就可能得病。而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进入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你或许会找到这么一个人,他跟你的经历相似、性格相近,可是他却比你更贫穷、更弱小、更倒霉、更悲惨,你开始尝试与之比较,渐渐找到了平衡,发现了愉快,也重新拾回了健康。
4.暗示理论
暗示是指用言语或非语言的方式,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事,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选择正确、合适的读物给患者,其积极、乐观的内容,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有利于治疗疾病、恢复健康。
5.认知领悟理论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求治者改变原有想法和认识,得到领悟,继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最终消失,而达到治愈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而此症状的减轻或消除,必须以患者对施治者的解释产生的领悟为基础,因此疗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基于患者对施治者解释的信任,这就是领悟的本质。当患者自感之前的观点和行为的不妥和错误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抛弃之前的态度和做法。于是在阅读的刊物或推荐阅读刊物人物的选择上就变得尤为重要,必须是读者崇拜的人或者作者,亦或是读者崇拜的系列作品,只有经过这样的引导和阅读,才能让读者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大彻大悟的喜悦。
二、将“阅读疗法”引进公共图书馆
(一)独立开辟阅读辅导区
独立开辟阅读辅导区(名字必须让读者感觉亲切,不排斥),在条件的许可下远离普通的阅览区域。在陈设上以舒适、简单为主,必要时可以播放一些舒缓情绪的轻压音乐;在书目的选择和摆放上,应更为集中,精心筛选一些正面的人物传记、悲剧文学、富于人生哲理等书、刊、报入藏,让读者自由取读。也可根据读者的需求和状态让专职馆员推荐适合的读物;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一些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如工作、学习、择业、恋爱等,编写《心理健康专题书目》,为各种需求开出适宜的“书方”。
(二)培训专职馆员
正确引导读者选择适合的读物,是阅读疗法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图书馆应选派综合素质高的业务骨干,接受专业培训,从知识建构上具备实施阅读疗法的能力。
(三)开展形式各样的特色活动
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的人才梯队、专家资源和场地优势,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开展各类讲座或心理咨询的公益活动,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并接受阅读疗法。同时,利用公共主页开展网络咨询活动,建立一些类似“心理课堂”的栏目,推荐读者所需要的关于交际、就业、婚恋等方面的“专题书目”或进行“专家心理辅导”,利用网络的及时性达到实时咨询的效果。
三、结论
将“阅读疗法”引进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项研究,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检验,发现新的问题,寻找新的方法。这期间也许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但是笔者相信,这种崭新的交叉领域,将逐渐冲破边缘学科的巢臼,形成一个完善的研究体系,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和认同。这种将社会资源最大化的合理整合和利用方式,必将给全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事业带来新的气息,为社会的稳定、和谐做出不朽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波.阅读疗法原理[J].图书馆杂志,2003,(3):1-12.
[2]王波.图书疗法在中国[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2):79-86.
[3]蔡莉娴.阅读疗法与图书馆教育功能的拓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4,(6):37-39.
作者简介:
蒋悦,女,1981年7月—,工作单位:南通市图书馆古籍部,职称:助理馆员,专业:古典文献,文学学士。
丁花阳,男,1981年5月—,工作单位: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职称:讲师,专业: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