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单月涨9.3% 公募称债券小牛市未结束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_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冬即至,债市却迎来一波小阳春。
  11月9日,国债指数再创历史新高,债券型基金最近一个月均取得正收益,回报最高的达到9.3%,而股票型基金最高收益只有8.4%。多位债券基金经理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管理的基金近期一直呈净申购状态,其中保险等机构是主力。
  而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基金公司增持规模超过1000亿,机构做多债市热情可见一斑。
  对于未来债市走势,《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基金公司,均表示较乐观。申万菱信添益宝债基经理周鸣认为,前三季度在偏紧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市场遭遇“股债双杀”,随着政策出现微调,不排除债市和股市出现轮涨或双涨局面。
  
  债券型基金领涨
  
  10月以来,债市一改三季度阴霾,迎来小牛市。据Wind数据,从10月至11月8日,债基平均收益率达到3.6%,其中涨幅居前的有宝盈增强收益、博时可转债、华宝兴业可转债,收益率分别为9.3%、8.7%、8.6%,同期,投资A股的股票型基金最高回报率为8.4%。
  债基平均年回报一般在8%左右,近一个月取得如此高的回报较为鲜见。分析领涨的前三只债券型基金可以发现,其共同制胜的法宝都是可转债。
  三季度末,宝盈增强收益、博时可转债、华宝兴业可转债三只基金分别持有可转债占基金净资产的70%、71%、85%,而中行转债、工行转债均进入三只基金前三大重仓债券之中。
  下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可谓大起大落。三季度初始,可转债出现断崖式下跌,国投转债、石化转债、工行转债等整个三季度分别下跌27%、19%、14%,加之城投债等券种下挫,导致债基损失惨重,多只基金净值跌幅超过10%以上,这直接导致债基被大量净赎回。据Wind数据,三季度债基净赎回高达280亿份。
  进入10月,债市开始一片祥和。一方面是因为前期跌幅太深,另一方面,在通胀见顶回落及流动性改善预期下,正股走强带动前期砸出深坑的可转债市场迅猛反弹,如机构重仓的石化转债、工行转债分别上涨了14%、11%。
  
  债券小牛市继续
  
  记者最近接触的多位债基经理均透露,机构资金在大幅申购债券型基金。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由中债登托管的债券总量为20.85万亿,环比增加1240亿元。从主投资者来看,银行、保险机构、基金公司托管量分别为14万亿、2万亿和1.6万亿,环比分别增加385亿、326亿和1019亿。
  这是继9月份三大机构同时减持后,又共同增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保险四个月以来的首次增持。这与10月份以来债券市场整体大幅回暖有关,同时,市场预期未来债券收益率仍将延续下行趋势。
  《投资者报》记者通过采访多家基金公司发现,未来两个月及明年年初,公募基金对债券市场仍然较乐观。尤其在11月9日公布的10月CPI同比进一步下行为5.5%、创5个月以来新低之后,他们的判断更为坚定。
  周鸣认为,经济稳步回落,CPI进入下行区间,政策从紧缩开始走向微调,经济和政策基本面有利债券市场;其次,除利率债外,其他各类债券收益率仍处高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
   “目前到明年一季度都是布局债券市场的较好时机。一旦流动性紧张有所改善,信用债的投资机会将凸现出来。”汇添富一位基金经理告诉记者。
  但浦银安盛一位基金经理提醒道,虽然投资债市的宏观环境偏暖,但须警惕资金面的短期波动性冲击(外汇占款变化、央行数量调控操作等引起),以及预期经济走向改变等。
  他进一步指出,利率债前期大涨,体现了对通胀和经济因素的预期,后期上下需看央票发行利率、银行间资金面以及经济基本面的复苏程度,因此利率债适合作为波段交易;信用债享有较高利息收入,与利率债的相对利差处于历史高位,防御性兼备进攻性,目前适合作为配置品种,大概到明年初,随着供求关系改善,信用风险溢价的降低,收益会较好。
  
  公募再刮转债风
  
  最近,可转债炙手可热。
  这不仅体现在一个月以来其较大的赚钱效应上,同时,公募基金对可转债的发行热情增大。继去年底到今年初以及今年6月两次密集发行可转债之后,近一个月基金公司又掀起一股可转债风,正在发行的产品包括大成、申万菱信。
  作为可转债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转债市场决定着相关基金未来的业绩。
  周鸣判断说,最近一个月可转债市场大幅度上涨,修正了前期大跌的估值水平,短期内可转债市场可能会出现调整。与周鸣持同样观点,在债券投资多年的大成基金经理朱文辉也认为,近期的反弹,可转债价格有所修复,安全边际已经略有降低。
  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投资者可能要有所回避,申银万国认为,当偏股型投资者开始关注转债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可能是风险相对较高的时候,“对于低风险投资者,建议关注11月份可能出现的逢高减持机会。”
  然而,中金公司研究报告指出,股市继续冲高后可能有所震荡,但并没有脱离底部,转债估值和价位并不高,波段操作还缺乏空间。在大趋势看好的情况下,仍建议以持有待涨为主。
  
其他文献
基金经理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才算喘了口气,近期市场的反弹让不少基金填补了前期亏损。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根据基金三季报中的十大重仓股进行了统计,在近期反弹中(10月24日~11月8日),基金的重仓股多数上涨,其中涨幅超过同期上证指数(8%)的占65%。  基金伏击的最牛重仓股是中文传媒,反弹期间上涨56%。此外,奥飞动漫、华策影视、广电网络、博瑞传播等近期深受追捧的传媒板块股票,并被不少基金经理
期刊
相比信用卡大规模造势争夺客户,借记卡显得低调很多。  其实,借记卡在很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具有储蓄、无透支消费、绑定信用卡还款等基本功能外,还为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国债等提供了便利,网上银行的操作自由度也明显优于一般信用卡。  很多人可能尚未留意,借记卡也能获得积分。  日前,多家银行的借记卡积分项目悄然上线。哪些银行能兑换积分,有何使用规则?《投资者报》记者对16家上市银行
期刊
一向以投资时髦产业著称的风险投资,涉足了一个新鲜领域。  近日有消息称,云锋基金、经纬中国联合投资5000万元入驻专门经营月子餐及女性健康调理的企业——广禾堂。  更引人注目的是,该企业曾被国内一知名专业母婴网站发表文章质疑,其销售的月子餐,只不过是一个“血燕式的骗局”(即燕窝造假事件)。  在风口浪尖上选择月子餐行业,云锋基金以及经纬中国意图何在?  “我们选择广禾堂,就是看中了消费行业的巨大市
期刊
“新三板扩容制度年内将会有说法,明年3月份,就有可能实行。”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曾经创业板的机会摆在券商面前,很多公司没有珍惜,等到回过神来才追悔莫及。现在新三板的机会又再一次来临,很多券商都严阵以待。  《投资者报》记者了解到,很多在创业板扩容潮中失去机会的券商,希望借此能够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申银万国在新三板市场的份额高居榜首,推荐的项目比例高达2
期刊
新任银监会主席尚福林的“第一把火”引向小微企业。  9日,民生银行公告称,获银监会批准,同意发行不超过500亿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  记者获悉,除民生银行外,还有兴业银行、杭州银行等多家银行也获得银监会的批准,只等人民银行的批准。“如果时间快的话,在获得人民银行的批准后,就可以用于放贷,应该能在年底前完成。”兴业银行一位人士如是说。  此举不仅利好小微企业,对银行亦是好事。三季
期刊
今年以来,澳元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节节攀升,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11月1日,澳洲联储宣布将基准利率从4.75%下调至4.5%。受此影响,澳元兑人民币汇率一度大跌,汇市澳元兑美元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引发市场对澳元类理财产品的担忧。  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虽然降息导致澳元贬值,但对理财产品的影响还需综合考虑。     理性贬值“在劫难逃”    从8月初至10月初,澳元兑美元下跌幅度达12
期刊
那些在近期反弹中有较好表现、取得领先优势的机构,对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有什么看法,目前对仓位有哪些调整?这对投资者来说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因此,《投资者报》记者对包括基金、券商、保险公司在内的10家机构策略展开调查。    招商行业领先基金经理涂冰云    近期基金业绩大幅提升,主要源于三季度针对国家推出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进行布局,提前重仓近期市场热点板块和个股是关键所在。  弱势中寻找牛股的
期刊
在中国医药改革的大背景下,虽然国家的政策是鼓励创新,然而对大多数医药企业来说,产品研发依然很难。而维梧创投通过推动中美药企的合作,成为促进中国药企成长的“引擎”。    《投资者报》:对于中国的医疗改革,你是怎么看的?  赵晋:在医疗改革中,国家是鼓励创新的,包括你需要多少人力和资金,国家支持力度很大,同时对于一些中国医药企业来说,短期内也给了他们定价的权力。  不过,具体到中国的大环境,药企创新
期刊
和在A股“光速”上市相比,光大银行H股上市备受煎熬。  自今年初光大就开始启动H股上市程序,彼时对7月上市预期极高,然时至今日仍无果。就在4月份向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失效后,近日据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光大银行向港交所更新上市文件,其融资额仍为约60亿美元。该消息人士还透露,光大并未放弃上市计划,只待市况变好。  对此消息,光大投资者关系工作人员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尚未收到行里通知。  其实
期刊
用雪上加霜来形容如今的寿险行业再贴切不过。  在银保业务受限后,寿险规模增速急速放缓,进项在减少,更糟糕的是支出反而在增加。  《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退保的频率在三季度突然多起来,上市公司中,尤以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为重。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家公司的退保规模分别为276亿、70.6亿元,同比飙升44%、117%。  面对困境,两家公司将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投资者报》记者联系了这两家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