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广场的历史记忆

来源 :先锋国家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ke111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近百年来所经历的对外的民族夙仇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就这样在这里固化成形。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凝结之地,在那里发生过的一次次事件,左右着影响着这个城市的命运。比如,在北京,就是天安门,在上海,是外滩,而在沈阳,这个地方不是沈阳故宫,也不是张学良的“大帅府”,而是中山广场。
  如果是一个从没有到过沈阳的人,今天走在中山广场,会觉得这里的气氛十分怪异: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这圆形广场(俗称大转盘)中央那座巨大的毛泽东塑像,总高近19米,其中塑像高10.5米,基座高约8米。塑像的独特,在于毛泽东塑像的周围,还有高3.5米巨型群雕,整组雕塑用合成树脂(即玻璃钢)制成,这在当时是全国最大的玻璃钢雕塑,今天也是全国独一份。
  站在基台上的毛泽东以招牌式的姿势高扬右手,俯瞰着围绕在广场周围的建筑群——全部都是日本人修建的、给中国人带来过无数屈辱史、又成为这个城市标志的建筑群。这个城市,这个国家,近百年来所经历的对外的民族夙仇与数十年来的内部政治激荡,就这样在这里固化成形。
  
  浪速广场:日本殖民史的开端
  
  
  以圆形的广场为中心,周围辐射出一条条街道,这不是中国传统的城市中心的格局,而是西洋式风格。日本是亚洲中最早也最彻底搞西化的国家,他们把这种广场带入沈阳,是在一百年以前。
  1904年,在中国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日俄战争,在战争之前,俄国已经在中国的东北取得了中东铁路南线的筑路权,沈阳作为铁路的必经之地,在城西北留出了一块铁路用地,被沙俄占着。日俄战争日本战胜后,中东铁路支线(后改称南满铁道)和这块铁路用地都被日本人攫去。后几年时间里,日本人将沈阳城西的南满铁道以东,到和平大街的范围占为“铁路附属地”,并且在大西门边至南满铁道附属地之间的21平方公里外国人商埠地里,圈占“日本人商埠地”,形成“日本租界”。此时,日本人在沈阳城西边实际已经占据了几乎和老城面积相当的地区。日本人是想在这片土地上永久扎根的。于是,一批当时在日本国内非主流的设计师闯到沈阳,吸收西方元素突破传统,标新立异地建造了一大批被称为“日本楼”的建筑,这些建筑与日本本土的建筑风格迥异,也让后来的日本人也大开眼界——实际上,它们更像是西洋建筑。
  中山广场就处在这“日本租界”的中心。它的前身,叫中央广场,始建于1913年,到1919年时,改名“浪速广场”。浪速,是日本城市大阪的旧称,拿来做了沈阳城内一座广场的名字,可见日本的侵略野心。
  当年在“日本租界”内,地名都是“春日町”、“浪速通”、“富士町”之类的日本名称,而大和屋、几久屋、七福屋这些大型百货商场也纷纷进入。这是一个洋味十足、堪称精致的大型商业区与大片住宅区,与沈阳东部老城形成鲜明反差。
  在中山广场周围的日式建筑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和旅馆。这座旅馆即今天的沈阳宾馆,去年刚刚庆祝了它80岁生日。从1909年开始,日本人在东北共建了七座大和旅馆,作为它的“满铁”连锁宾馆。第一座建在大连,后来几座分别在旅顺、长春、哈尔滨等。1927年,大和旅馆建成后堪称沈阳最大最豪华的宾馆,当时规定只有少佐以上的日本军官才有资格进入。至今,大堂台阶两侧的欧式拱券廊柱,天花板上的雕刻和吊灯,大堂两侧木制旋转楼梯台阶上铺设的防滑牛皮等,还是80年前的样子。
  “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关东军中的激进分子以这里为据点经常聚会,“九一八”事变当天,这里成为日军的指挥部,正在沈阳大和旅馆的日本关东军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在接到柳条湖爆破成功的电话后,以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的名义连下了四道命令,要求关东军进攻北大营和沈阳东北军,而架设在“大和旅馆”院里的日军240毫米大炮——宾馆居然藏了大炮——炮弹直接打到了北大营。
  1932年2月16日,由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主持,在大和旅馆里召开了“东北政务会议”,决定迎接溥仪为“满洲国”执政,并对傀儡政权中的职务进行了分配。会后不久,伪“满洲国”宣布成立。当年举行会议的地点,就在今天沈阳宾馆的第三餐厅。
  从大和旅馆出来,沿中山广场外围转去,左侧的一座建筑,是“横滨正金银行奉天支店”(现为工商银行),再过去,有“奉天警察署”(现为沈阳市公安局)、“三井洋行大楼”(曾先后为沈空司令部、警备区司令部,1962年为辽宁省电子局),“东洋拓殖株式会社奉天支店”( 1931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迁到这里。现在成为沈阳市总工会)的旧址。
  可以看出,这里的建筑,以金融机构为主,日本人完全是以殖民者的心态来经营这里的。到后来,是政治军事统治机构的建立,意在将这里变成日本的一部分。
  直到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前,矗立在在中山广场中央的,是一座白色的方尖碑“日俄战争纪念碑”,碑文上书有“明治三十七年日露战役纪念碑”,该碑在日本投降后被国民政府拆除。浪速广场也被更名为中山广场。
  1945年8月,蒋介石等人多次来到这里,部署东北战局。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们几乎都到齐,就住在大和旅馆中。
  到1948年11月2日,陈云带领军管会主要干部和卫戍部队从铁岭启程,乘17辆汽车开入沈阳,次日陈云宣布:这座宾馆成为接待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东北军区主要领导的地方。
  
  红旗广场:一个狂热时代的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座广场仍然沿用中山广场的名字,它成为沈阳市的政治活动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山广场有了第一次国庆活动。据史料记载,当天许多沈阳市民举着自制的小红旗围住广场,久久不愿离开,秧歌队、宣传车络绎不绝。第二天,全市各界50万人再次聚集到中山广场举行大会,李富春、林枫、伍修权在大会上讲了话,会后举行了盛大游行。
  1956年,新中国政府对中山广场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在广场中心兴建了喷水池。
  到了1959年10月1日,为庆祝建国10周年,50万人又一次聚集到了中山广场。据一位当事人的回忆,她穿着母亲在前一晚连夜赶制的白衬衫和蓝色背带裤,拿着红色皱纹纸编成的花,围着中山广场走了10多圈,喊了一些诸如“祖国万岁!”“人民万岁!”之类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山广场当时怎么能容纳下那么多人。
  到了1969年,为庆祝建国20周年,中山广场又一次大规模改造。今天中山广场的景观,就是那次大改造中奠定和形成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于是这次改造充满时代色彩。这时的中山广场,也有了它的第三个名字,叫“红旗广场”。
  据当事人说,当时沈阳军区政治部特意成立了一个“毛主席塑像办公室”。因为林彪在1967年发出指示:大军事机关的大院和广场都要竖立毛主席像,所以中山广场改造最重要的项目就是竖立毛主席像和周围群雕。毛主席塑像办公室由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任总指挥,从鲁迅美术学院和社会上调来了十多位艺术家组成创作组,这个创作组最后发展到七十多人。
  人们工作得非常认真。出现在群雕上的一百多个形象几乎都是写生出来的。创作组认为,人物的形象应该尽可能兼顾南北、老少、胖瘦,因而,从沈阳军区文工团演员到天津火车司机,都作为模特参加了这次创作。道具由部队提供,从最老的土枪到最新的机关枪,应有尽有。在当时,这组雕塑与另一组当时非常出名的雕塑“收租院”齐名,被认为是那个时代的雕塑艺术代表作。
  当时玻璃钢的造价很贵,而且也不知道它究竟能被保存多长时间,设计和施工人员是根据前苏联飞机上的材料来推测它的性能的。不过,地基的承重却是按铜雕和石雕设计的。整个雕塑的建造估计花了180多万人民币,周围环境整治也耗费了不少财力和人力,甚至电车线路为之改道。
  1969年时的中山广场,也是文革中各派组织打派仗的地方,从当年的文革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日式建筑的山墙外,几乎都被大字报糊满。人们争吵辩论的热点之一,就是如何在“红旗广场”建造毛主席塑像,各派都在说对方不是最先倡议者,自己才是,应该由自己来建。
  这组毛泽东塑像及群雕,就在这火热的狂飙中建成,其花费之巨、工程之大、历时之久,居建国以来城市雕塑之冠。
  不知道今天的游客,还有多少人能解读出这些雕塑的政治时代含义。
  这些“红旗语录拳头枪,迈步弓腰向前闯”的工农兵,或许人体比例都十分精准,造型上,男男女女个个豪迈而强壮。也许,从他们的装束上,我们可以猜出有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历史场面,不过,你可看得出有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的政治含义吗?或者,在红卫兵小将后面,“支左”的解放军旁边,有个高举号志灯的《红灯记》中的李玉和?人群中还有笑容可掬的雷锋?
  还有一处,是一个革命干部和一位妇女同志,笑眯眯高高举起一块系着红花挂着彩绸的牌子,只是那牌子,已经变成一个掏空的方框了。有经历过那时代的人解释说,那里面本来有字,上面写有“革命委员会好”几个大字。这是指当时文革的一个阶段,全国各省都成立了革命政权机关——革命委员会,叫做“全国山河一片红”。
  其实,这样的空白,在这群雕塑中还有一处,那就是在基座的红色花岗岩贴面上,原有林彪的题词:“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胜利万岁”,由铸铜后再贴金。1971年林彪出逃后便被拿掉了。然而雕塑群本身,则被那个时代长久地留在了这里。
  1981年,红旗广场又被改回中山广场的名字,2007年,中山广场及周围建筑群被宣布为辽宁省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今天,这里不再是政治风暴中心,也不再是阴谋的策源地,它是人们安宁平和休闲游览的观光地。人们承认,这里所留下来的一切,不管当初是出于什么目的修建的,现在已经成为了文物。不管我们曾为这些建筑感觉痛心、羞辱或是荒唐可笑,它们就是我们经历过的历史,我们需要的,是正视,而不是忘却。
其他文献
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以奇袭、速战、机动和以小击大的战争艺术,在132小时内痛惩埃及、约旦、叙利亚等阿拉伯联军,扩张了将近四倍的土地,改写了中东的地图和历史。然而,六日战争实际上并没有结束,而且今天仍在继续。以色列虽然取胜,却为以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同时,六日战争使阿拉伯世俗主义从此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伊斯兰激进主义。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领袖阿拉法特开始领导巴勒斯坦人对抗以色列,以巴武装冲
期刊
口述:李敦白 采访:黄欢    1945年9月的一个清晨,一架飞机从黑夜中驶出,飞过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机舱里有一个叫Rittenberg的年轻人,他原本以为,战争已将结束,很快他就会回家。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中国之旅足足有35年之久。这个后来改名叫李敦白的美国人,在中国见证了从内战到解放,从大跃进到文革等中国历史重大时刻。    1945年,我24岁。  我没有想过要来中国。第二次大战以前
期刊
“借用苍天绘彩虹,寥寥晚霞映长空,其轺耄耋虽一人,生死离别卫领空。”90岁的吴其轺先生,大约是作者方军采访的飞虎队最后的老兵了。亲历抗日战争的老人们随着时间的流逝,正慢慢相继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吴其轺曾三次受伤,又三次重返蓝天。他四次飞越驼峰死亡航线,见证了日军的芷江洽降,见证了南京日本投降仪式。他的命运,浓缩了一代人的悲欢离合。    199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
期刊
从表面上看,郑和船队每次出海,“云帆蔽日”,浩浩荡荡,但从实质上看,却是“孤帆远影”,它的后面没有,也不许跟随民间海商的船队,厉行禁止民间海商“片板不许下海”。在梁启超看来,“其希望之性质安在,则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    明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地处福建闽江口的小城长乐骤然喧哗起来。一支两百多只船、两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南下,泊在县
期刊
编译/彭华    1918年3月3日,苏俄与德国及其盟友单独媾和,签下了一个不平等的停战条约,史称“布列斯特和约”。在付出割让大片领土的巨大代价后,新生的红色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但也由此招致了更大的社会分裂、内战和列强干预。    向人民发出呼吁    当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际,第一次世界大战仍激战正酣。为了阻止战争的继续蔓延,为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赢得休养生息的机会,新政权采取了一系列
期刊
1995年,国家科委启动“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被聘为首席科学家。2000年工程通过验收,其阶段性成果将中国古代文明史的纪年向前延伸1229年。这被认为是在“现有条件下所能取得的最好成果”。    备受外界关注的《夏商周年表》将在2008年发表繁本,这将是对十多年来,“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的一次总结。  在普通人看来,用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研究,“夏朝是哪年建立的?盘庚迁都是什么时候?武王伐纣究
期刊
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大致上是国、共两党之外政治精英的一个联盟,包括张君劢等人代表的国家社会党,曾琦、左舜生、李璜等代表的中国青年党,章伯钧代表的第三党,黄炎培代表的职业教育派,梁漱溟代表的乡村建设派,加上后来加入进来的救国会派(以沈钧儒等为代表)就是所谓的“三党三派”。民盟只是一个“联合体”,不是单一组织,其发起目的就是想在国、共两个大党之间做一个中间的缓冲。当时还在抗日战争中
期刊
■来源:FT中文网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这样大的社会效果?就是因为邓小平清楚地找到了有效途径:首先中国要对外开放。没有开放,中国就不会产生有正面意义的改革。如果不把“改革开放”这四个字的次序颠倒一下,则很难说明,为什么中国会取得这样广泛的成功。  正因为有了开放,才有了改革。改革的动机,源自对现行政策、制度、体系等的不满意。要“改”,是因为对现状不满意。但
期刊
为了国家利益,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它的铁蹄却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为了国家利益,中国人在民族意识支配下,真诚地以日为师,甚至幻想着黄种兄弟联手对抗西方;为了国家利益,日俄战争前后日本竭力拉拢中国,随后又从中国“兄弟”这里攫取更多利权、乃至欲图吞并;为了国家利益,觉醒了的中国要奋起反抗,“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为了国家利益,中日两国至今也在有意无意地利用历史资源,进行博弈……  此为作者关
期刊
强烈的爱国热情一般总比成本的损失更重要,但事实证明,抵制却并不长久。    1773年,出于对中国茶的抵制,北美大陆发生了波士顿茶党事件,虽然那些要求民族独立的美洲人,抵制的目的不真的是中国茶。但中国人的商品却实实在在地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自此成为一个标签,打在这个国家独立的起点。  如果我们站在全球化贸易的角度看待美国的独立,我们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为了维护当时全球贸易的平衡,英国人和那些要求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