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u_hech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类社会走向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是中国为谋和平、促发展,建立稳定的国际秩序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全人类的价值为重心,致力于构建政治平等、经济共赢、文化畅通、生态共护的国际秩序。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来源,其次介绍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最后探究了当前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何启示,以期助力人类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为实现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统一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启示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7-0035-03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
  (一)以古希腊“城邦共同体”思想为理论基础
  青年时期,在马克思撰写博士论文期间,通过分析原子的运动过程,阐述了关于自由问题的相关研究状况,具有揭示自我意识和个性解放的意义,是马克思研究共同体思想的开端。
  在这一时期,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城邦共同体”思想成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从个人与城邦的正义出发阐述构建和管理理想国的方法。在理想国中,城邦居于最高地位,每个人按照德性区分等级、分工,当城邦中每个人圆满完成了自身职责后,这个由完成职责的个人所构成的共同体就是正义的。
  亚里士多德师承柏拉图,从社会角度发展了其师的学说。他认为人离开城邦无法获得幸福与发展,“人天生是政治动物,需要参与政治生活”[1],而且需要严格遵守平等互惠的原则,争取实现目标——善,因为“实现善的目标是建立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的初衷”[1]。
  (二)以近代欧洲哲学为纽带
  18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促使思想家们开始关注人类权利,提倡自由与平等、科学与理性。卢梭认为科学与理性越是发展,人类社会也越不平等。在《社会契约论》中,就如何实现平等,卢梭提出“建立契约”的方法。因为在卢梭看来,契约是“人间一切合法权威的基础”,制定于全体签订者同意的情况下,代表的是全体签订者的公共人格,是人身和意志的“道义共同体”,而且这并不会剥夺人们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三)以德国古典哲学为直接影响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家不赞同以契约方式建立共同体,而是从伦理角度出发,划分出共同体的三种形态——国家、市民社会、家庭。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们通过婚姻、家庭财产、养育子女的关系构成了家庭伦理共同体;市民社会又随着家庭内部的分裂对立而出现;国家所具有的政治、法律和伦理规范则可以起到作用,约束市民社会中由于没有管制而无限扩大的欲望,避免社会陷入混乱,这种管制并不会让个体丧失自由与平等的权利,这种对国家法律和秩序的遵从也是个体对自身理性的遵从。
  (四)以空想社会主义为新方向
  自16世纪开始,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乌托邦主义者及其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发展也有启发作用。1516年,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首先展望了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20世纪初,欧洲学者圣西门进一步提出“实业制度”构想,指出未来社会组织主要任务是“为各国人民建立持久和平,使他们联合起来去打倒企图损害全人类公益而自肥的民族”[3],主张使用非暴力手段建立欧洲政治共同体。傅立叶提出了“和谐社会”构想,在这里,人人参与劳动,按照资本、劳动、才能的比例均衡分配。欧文则介绍了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权利和义务平等劳动公社的相关内容,并表示这种全员参与的合作社有助于使社会变得更加公平、财产分配更加合理,逐步实现联合劳动及联合消费,最终由此循序渐进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全面进步。
  综合分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来源可知,从古希腊到欧洲,每一時期的思想家对于共同体的理解都有所差别。马克思则结合前人理论,对“现实的人”投入更多关注,使得共同体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成熟。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出发点
  第一,马克思并没有将人看作孤立的人,而是将人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下。他考察社会历史的出发点与立足点是“现实的人”,作为追求人类自由解放发展的思想理论,共同体思想更离不开现实的人这个立足点。
  第二,个人在现实的共同体中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共同体是现实的个人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生活条件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即从现实共同体的社会关系出发,从他们创造出的物质生活条件出发去创造历史。
  (二)“真正共同体”是人类社会演进的必然趋势
  在建立“真正共同体”之前,人类社会将会经历两个时期。第一是自然共同体时期,作为人类最初的生活形式,自然共同体是当时自然经济条件下,符合生产力水平的产物。马克思对其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阐述,“人类为能够实现更好的发展……利用联合、集群的行动力量,进而能够弥补男生独立自卫欠缺的问题[4]”。在自然共同体中,血缘起到了连接作用,生活在固定领域的人拥有共同的血缘。第二为虚拟共同体时期,资本主义出现并飞速发展,人们开始更依赖于物质。共同体建立在共同的利益基础上,如果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利益或理念出现矛盾时,虚幻共同体就出现了。人们在资本压制下生存,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与民主。基于以上分析,马克思试图寻找到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在马克思看来,虚幻共同体是在生产力不充分的条件下产生的,最终会走向消亡,直至“真正共同体”的出现。“真正共同体”又被马克思称作“自由人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其描述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即每个人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用个体的身份彼此联合,不限制活动范围,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将其阐述为“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在自由人联合体中人们是相互成就、和谐互助的状态,共同体和个人的发展彼此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下,阶级、异化的个人被独立、历史的个人所代替,人的本质得到回归,人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   (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真正共同体”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专注于研究共同体思想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新社会,这也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目标。第一,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虚幻共同体,马克思得出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不断强化人自身丰富性的过程。第一阶段,人类活动简单,分工也不发达,社会关系不深刻,人与人的依赖关系制约着人的活动能力;第二阶段,人开始不断追求自身的丰富性,强化社会化大生产,生产力发展使分工不断扩大,人逐渐摆脱了原始生产的约束,个性与独立得到解放,但人对物的依赖加强;到第三阶段,即“真正共同体”时期,此时的社会关系更加成熟,人得到了更加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活动能力也变得多样化。第二,人的自由“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诉求,亦是马克思的研究重点。人的自由具有相对性,第一阶段,人在与自然相处中获得自由,这是人自由发展的初级阶段;第二阶段,人推翻旧社会,摆脱旧的社会关系,此时人必须依赖于某一团体或阶级才可获得自由的权利,因此并不是真正的自由。第三阶段在“真正共同体”中,个人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真正成为自由的人。
  三、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关系及启示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真正共同体”的实践方案。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并未明确提出建构“真正共同体”的确切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则为其提供了方法,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结合起来,比“真正共同体”思想更具现实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全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从各国人民对构建和平美好的世界环境的要求入手,为推动人类社会互助共赢、实现人类共同的理想追求提供条件与方案支持。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注重国家间的联合和人类的共赢。在真正共同体中,个人获得充分、自由发展的权利,摆脱了对于自然、人和物的依赖,个性得到充分尊重与发展,成为社会的主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家基于利益结成的联合体,主张国家间团结协作、求同存异、平等交往,共同应对危机与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每个国家参与进来,共同为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贡献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保障了共同体成员正当利益的实现,在实现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合理兼顾各个成员国的利益[5]。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
  通过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进行追本溯源及深刻剖析,有助于建设与发展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国家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统一而努力。
  1.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树立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
  纵观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人的价值取向会随着共同体的变化而不同。在自然共同体与虚幻共同体时期,人的价值取向与当时共同体所追求的目标相一致。真正共同体的出现,意味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最终价值追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追求,并延伸为价值共同体意识,这在追求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对于谋求国家间价值共赢具有借鉴意义。现阶段,世界各国在交往时既存在友好往来,也有冲突对峙。由此来看,以价值共同体意识指导各国在交往时摒弃隔阂,缩小距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沿线各国及周边国家密切联系,加强合作,令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平与发展。
  2.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其中所包含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撑着人们应对和解决突如其来的卫生事件,为人们早日实现摆脱困境的美好愿望提供支持。
  在有关公共卫生治理的相关全球活动中,坚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是将全人类的生命安全放于首位的表现,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国家,而是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只有世界这个大家庭超越民族、种族与地域的界限,摒弃隔阂,密切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与国际合作,保证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才能更快、更精准地应对和解决突发困难;坚持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世界各国都应积极、自觉地响应联合国及WHO的相关决策,强化在多边、一致基础上的全球行动意识,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支持下,提升和优化全球治理的能力与效果,为促进国际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共同努力[6]。
  四、结语
  共同体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在指导当代中国维护人类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合理解决危机与挑战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建设“真正共同体”的具体方案,是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发展,更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方向,为建构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而提出的彰显中国特色的中国策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在世界舞台的活跃程度不断提高,这一方案定能被世界各国知晓,并让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受益,最终为人类社会的安定与繁荣助力。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蒲国良. 社会主义思想:从乌托邦到科学的飞跃(1516  -1848)[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1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
  [4] 胡江华.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J]. 社会科学家,2020(12):28-32.
  [5] 陈辉.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喀什:喀什大學,2021.
  (责任编辑:秦雷)
其他文献
摘 要:合作学习是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方式。不过,合作学习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常常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尝试找出合作学习中“搭便车”现象的发生机制,为促进课堂学习效果的改善提供理论基础。文章通过文献综述法,整理了合作学习过程中“搭便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基于相关心理学理论,梳理了该现象发生过程及干预措施,提出了未来
摘 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是推动家庭教育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家庭、学校和社区三领域家庭教育开展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基于现实的需求和各自的资源和优势,提出构建三方功能协调机制,设立相应的服务机构,从组织管理、指导内容和资源服务三个方面探索、建立家校社育人的三大体系,并初步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在协同模式、内容提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逐步发展,现代农业出现了新形态和新业态,面对新形势,“中国农林高等教育怎么办”是新农科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将“新农科”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是激活农业专业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的一剂良药。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农业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现有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思政教育薄弱、实践教学创新不足、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创新等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以期为“互联网+新农科”助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
摘 要:新疆红色文化资源凝结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改革开放奋进者、新时代攻坚克难者的优秀品质和光荣传统,蕴含着新疆人民立足地域实际,解决各类复杂难题的智慧和启示,是新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将新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有效的教育路径,对于引导大学生坚守意识形态领域阵地、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爱疆团结奉献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
期刊
摘 要:新时代对高校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以下简称“马克思教育”),可让学生的向心力及精神力得以凝聚。开展坚定的理念信仰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事业的主要方向,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对当前高校大学生理念信仰进行研究,诠释马克思主义内涵,论述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对高校学生的现实价值,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加以分析,提出了現阶段强化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措施
摘 要: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劳动教育”观点。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提升,成为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了解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把握劳动教育的本质,正确处理劳动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劳动教育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全新发展路径,以期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不断
期刊
摘 要:本文遵循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依托永定河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进行了创新性探析。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文化在北京文化发展史乃至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针对永定河文化的丰富性、包容性、多样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本文提出永定河流域的高等院校可开发以永定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建设永定河文化展馆、整合与永定河文化的相关资源、开展与永定河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永定河文化的
我刊要求以完成论文研究和写作的单位为作者单位。作者单位放于文章首页左下角,写法举例:“作者单位:450003郑州,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李×、王×);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眼科(刘×)”。院所名体现城市名者不必重复,例如“100005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文稿中只1名作者或几名作者同属一个单位者,只注邮政编码、城市、单位,不必注姓名。作者中第一作者的工作单位变更时,则用中括号加小括号注出,例如:“[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