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在上(散文)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hm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眼前至今依然晃动着他那对硕大的象牙耳环。
  在墨西哥城国家宫著名画家里维拉的壁画前,我惊讶地看见了这位戴着美丽松石和珊瑚的土著墨西哥人,俨然就是一位正行走在香格里拉山道上的藏族同胞。
  从早到晚,整整一天,在远离香格里拉的墨西哥高原,我一幅接一幅地读着里维拉的壁画,从墨西哥的古代读到墨西哥的现代。在这些弥漫着异族气息的壁画里,我忽然看见了熟悉的拉姆央措湖,看见了泉眼,看见了水波荡漾之处的史前秘密。同时,我也看见了属于香格里拉的密林,看见了飘飞的树胡须,看见了青稞,看见了杜鹃林的根茎在泥土深处的触须,看见了时间的短暂和辽远,看见了高原盘旋起舞的灵息。斑斓的文化,冥绝的空灵,既被火接纳,又为水相融。
  我惊诧于世界文明如此的相通和相近,忽然间就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和近。于是,我把随身携带的一只纯银酥油碗送给了当地著名的印第安诗人马努埃尔,他能明白并收下我的心意。
  此刻,忽然说起这些,我想表达,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一个角落,这片高原都能以它独有的方式深刻地影响我,它的质地和重量一直在我心里。
  或许,壁画上的那个古代墨西哥人,原本就是从中国的香格里拉高原上万里跋涉而去的,谁说不可能呢。
  在世界的尽头,距离给予人足够的清醒,我想起无数个澄明的早晨,静静地站在窗前,目睹着初升的太阳飞快地染红了松赞林寺众生凝目的金顶。
  多年来,我一次次地远行,一次次地抵达,无论走得多远,都会本能地回过头来,从遥远的地方仔细地端详着自己生活的土地。
  在松赞林寺,在独克宗古城,在大宝寺,在梅里雪山转经的路上,我曾默默地注视着一个个从我眼前走过的旅人,孤独、脆弱、焦虑、无助,安详、快乐、执拗、渴望,透过一张张写满各种表情的脸,我看到了人们行走在香格里拉大地上的真心诚意。更多的眼睛,被满眼的风光和粗犷的康巴人所征服,被义无反顾的信徒和浩荡的经幡所征服,被无法用直觉表达的简洁、敦厚、容纳所征服。
  二
  在从古龙村,我有着属于自己的家。这是一座庞大的藏式房子,我在里面经历了儿子的出生和阿妈的离去。
  更多的时间,我会陪着阿爸沿拉姆央措湖转一圈,然后又沿松赞林寺转一圈,我们无声的脚步很容易就汇入巨大的旋转着的人流。修行,我还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境界,我不过是奢侈地享受着高原无处不在的缓慢和宁静。我会长时间地坐在家旁边的冈上,吹着风,看着太多的白云从头顶飘过而什么也不去想。时间长了,我发现歌舞和传统的耕作是村庄里每个人都擅长的技艺,也是旅人们频繁造访的动力。其实,村人们所保有的,无非是每个普通人所应有的快乐与满足。
  家里常住着一位60多岁的韩国人,缺氧使他的嘴唇经常呈现着一种疲惫的紫色,为他担心,也许,过高的海拔并不适合他,面对劝说,他总是淡淡一笑:“不用担心的,能够死在这么纯净的地方,何尝不是一种福分和造化。”
  拉姆央措湖,我不由自主地再次说起了它。辽阔的美丽荡出湖面,摇曳出异质的光芒。偶尔,儿子会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去湿地里悄悄地拣拾野鸭蛋。湖里,野鸭、鸳鸯、放生的鹅,各种高原水族相安无事地生活着,与炊烟、与人的温度相伴,我想,这是人类应该学习的。
  我从不轻易说出神圣、圣洁、救赎这样的词,在我看来,香格里拉对于每一个投入它怀抱的人来说,不过是一种日常的生活方式,它的朴素和厚道,犹如那些从远古奔腾而来的伟大河流,已经流淌了千年又千年,现在,以及今后也必然会川流不息地流淌下去。
  有时候,距离产生的神奇感觉也会把人引向意料之外的地方。一天,几个诗人朋友来到我家,晚餐后,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静静地仰望着星空,女诗人木子忽然捂着脸哭了起来。半晌,她才抹抹眼睛说,这里的天空怎么可以这样透明?
  大家忽然很感慨,说起了雾霾,说起了久被围困的心灵。如果说香格里拉是神投影在滚滚尘世中的一座神秘殿堂,是一颗被工业化彻底遗忘的顽强种子,是一抹引领人们奔向澄明的清晨阳光,那么,它的力量与质地,诱惑与激励,在不经意的时候便显现出来。
  三
  与木子一样,很长时间里,我一直尝试着努力蜕去形形色色的“物”,寻找着重新生长的种种可能。庆幸自己能够长久地拥有纯净的空气,一如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与缤纷、与荒芜、与神话、与冥想、与大悲為伴,任自由的灵魂在泛滥的蓝天白云里飞翔,哪怕是享受片刻的虚无,也已足矣。
  然而,我依然不可避免地会想起高原生活中的种种不容易。由于在外面工作,家里的耕地几乎全部都由妹妹一个人打理。同事在一次喝饱了酥油茶后提出,要以妹妹为原型,拍摄藏族妇女日常生活中的一天。
  第二天晨曦中,我们扛着摄像机随妹妹来到位于松赞林寺后面的地里,很快就摆好了机位。
  我在镜头前静静地看着妹妹极为熟练地翻着地,清晨的空气里很快就泛起了淡淡的泥土味,妹妹的身影由于与大地、灰尘、薄雾融为了一体而模糊不清,只有鲜艳美丽的红色头饰在迷离的阳光中格外醒目。
  不一会儿,妹妹的额上便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它们有着盐的质地和钻石的光泽,自然被细心的同事以特写的方式悉数收入镜头中。劳作中满头大汗的妹妹不时抬起头来朝我们憨厚地笑一下,一会儿问我们渴不渴,一会儿问我们饿不饿,边说边加快了手中的动作。她担心习惯一日三餐的同事饿着,急着干完活回家给我们做饭。
  诚实地说,多年来,我从没留意过妹妹劳作的姿态。
  眼前忽然涌起一阵湿的东西,我几步走到妹妹跟前,几乎是有些夸张地接过了她手中的工具,狠狠地砸向了坚硬的土地。尽管握着锄具的虎口撕裂般疼痛,但心底尘封的记忆和感官由此唤起。我相信,只有真正从事过作物播种和收获的人,内心才会始终充盈着对高原的感恩和信奉。
其他文献
今天老师让大家写一篇说说心里话的作文,我心里首先想到的,就是和老师您说说心里话。其实,我每天所写的日记都在向您诉说我的心声,老师,您听到了吗?因为您对我们的爱是我用千言万语都说不尽的。  老师,您知道吗?这学期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我高兴得睡不着觉,老盼望着赶紧天亮,天亮后我们就可以去学校,到学校就可以见到老师您了。一个寒假不见真是想您了。可第二天我盼望的那一刻好不容易来临时,却不见老师您的踪影,听同
在雨季即将到来的一个傍晚,我正独自坐在办公室思忖着在雨季的假期,能够去哪里放松一下长时间紧绷的神经,思绪正飞驰在埃塞高原辽远的时空,南希却心急火燎地闯了进来,直嚷道:“坏啦,莉莉又找中国人借钱了。”我依然保持着一副独自思忖的样子,冷冷地道:“这不更好吗,把她开了,让她直接走人。”南希一听有些火气了,高分贝的语音连珠炮似的直砸过来:“密斯特·唐,你平时总是说做人要有胸怀、做事要有博爱,难道你不知道莉
我在黑暗的腔肠里蛰伏了整个冬季  无数次失却光明 迷梦里 惊慌失群  像悲怆的孤雁骤离水草  雏鸟记忆中 暖阳烘烤着毛绒绒的细羽  如破碎的一场大雪坠落在遥远的北方  在黎明来临之前辗转难眠  荒原上的大风是我虚张声势的仓皇  在一些被寒冷冻结的湖边  我害怕看到我白色羽毛的倒影  被晨星闪烁着消逝前最后一丝微光  什么样的祈祷可以让这水蓝色的不详的雾气消散  冻雨之后 又开始了漫长的迁徙  不知
她经过这里,经过那里,再后来只能闪过一些片段,最后在今晨的25路公车上,尴尬地应付着母亲的牌友。右侧少年的雨伞贴着裤子,湿漉漉的感觉令她想拨开人群。“You jump,I jump!”调皮的中学男生跳进水洼,溅湿女生的裙子。她挤下公车从积水边缘跨过,细高跟鞋险些崴了脚。用“jump”造句,只能是“The horse jumped across the deep ditch”,脚底永远是亟待跨过的深
蜀葵,原产地中国四川,故得名“蜀葵”,又因其可达丈许,花多为红色,又名“一丈红”,于6月间麦子成熟时开花,得名“大麦熟”。其实,我们这里人却是把它称为“秫秸花”。是的,因为它顽强的生命力,层层拔高的外形,像极了秫秸。故在农村,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有它挺拔的身姿,只是努力绽放,装点着这世界。    初次与它相识,是在姥姥家。姥姥爱花,两进的院子里到处种的是鲜花和果树。从小受姥姥影响,我就特别爱摆
你把时光浓缩成等待,浓缩成千里之外的一个写意。就这样,一个人,等成了一座港湾。  风,穿过五月的山水,那些精彩的秘密涉水靠岸,你说,将会“浪漫”谁的归来?或许,我只是你天空的一只风筝,线断了,我也走了。或许,你只是我来世的一片墓地,就如风中的苇花,总有一天,无踪无迹。  当几许岁月在故乡的田园轻垒,雨,疯狂地洗刷尘埃,故乡的窗口,注满了母亲的目光……  用一杯幕阜山的新茶举起故乡,流淌的乡韵,在心
前往诺姆的路上,我瞥见飞机的影子掠过  晚春时分的绿松石湖  白令海峡冰消雪融。  背负着沉重不堪的货物,飞机颤抖,  我们的骨头散了架。  重压似阳光在瓦解白色冰层时的力量。  俯视地面,瞅见一小片海鸟筑巢的栖息地。  大鸟护雏,潜入海底,人类不可企及。  走下停机坪,喜逢故友。  驱车赶往出海的地点  瞥见海象的捕猎者奔向大海。  我们掉头返回夏令营地,海豹在干木架上荡来荡去。  故友带我回了
我们中国人在取名时往往有讲究,女孩子的名字可能有文静、美好等含义,男孩子的名字则可能传达出智慧、刚强等含义。你知道吗?英美人取名时也是一样的,名字中往往寄托了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期望,让我们来看一些英美人名及其代表的含义吧!  女性名:  Alice 汉译:爱丽丝   含义:高贵的,在希腊语中有“真理”的意思  Grace 汉译:格蕾丝   含义:优美、雅致  Lucy 汉译:露西   含义:带来光明
我来自农村一个最偏远、最贫穷的普通农民家庭,家里跟村子里的大多数人一样,仅靠种地得来的收入维持困苦的生活。  2003年,时任云南省省委副书记的丹增下拨20万元扶贫资金,到我们居住的老乌沟村民小组,解决了乡亲们的许多难事。我也曾经是老乌沟村民中的一员,那种激动之情,至今让我铭记。  十幾年过去了,我们村子里的老老少少永远也忘记不了把我们从贫困线上拯救回来的丹增副书记。我们村庄里的所有人活了一辈子,
哦,这苹果园里寂静的冬天。  苹果树挨着苹果树,密密地站在一起。光秃秃的枝丫从四面八方伸出手臂,指向天空。没有枝叶,赤裸着的枝干仿佛更接近灵魂。  大地好像睡着了。鹅毛似的雪片落在手心,落在枝头,落在大地上,房屋上,落在远远近近大大小小的景物上。雪越落越多,整个世界就越来越白,像是从一点洁白的希望到希望中的世界如期到来,让人心底畅快圆满。雪厚厚地堆积着,窗台上像是铺了温暖的棉花,玻璃上结了冰纹,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