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重在能力培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表现欲很强。怎样才能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使用一年级新教材后,我觉得改编后的教材,比较重视小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它精心设计的例题,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充满童趣的彩图对小学生们很有吸引力,能强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挥出各方面的潜力。
  我认为新教材能很好地体现基础教育改革的初衷,它的编排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结果更重过程。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当然须教,而尤要致力于‘导’。”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的最大弊病就是只重结果,忽视教师导和学生思维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就拿备课写教案来说吧,以往教学时,往往要求备详案,其实这反而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因为课堂是活跃、变化的,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照详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临场发挥。而新教材重结果更重过程,在教学上留有余地,教师在编写教案上也注重中心环节的编写,但不要求面面俱到,让教师有应变的心理。基础教育改革重视教学后的总结评价,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确实反馈。这样能让教师根据不同的班级及时调整教法,游刃有余,能很好地体现新教材的设计思想。不仅教师减负,课堂的实效也加强了。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的思维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机会。
  二、结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多感性知识,重生活经验的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可以说数学知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新教材很好地突出这一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画面引出新课,让学生们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贴近生活。
  如人教版第一册中的“比大小”这一课,就是通过“小猴分水果”的故事展开,水果数量与小猴只数不一样,够分吗?怎么分?一年级的学生一看到这个场面,就已自觉进行比大小,并将水果分好了,一节新课就在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中上完了,课后学生们还能踊跃参与比大小分其它东西。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能时时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并不觉得累。可见,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的探索学习活动架起桥梁。
  三、重视合作学习,提供学生的交流空间,增强合作意识。
  研究表明:通过教学而获得的数学知识只有10%。可见人的知识获取的手段相当丰富,其中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因为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解决难题,互帮互学,共同进步。通过小组学习,同学们互相启发、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观点渐趋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学生个人不能解决的难题,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往的能力,锻炼了学生们的“情商”,培养初步的团队精神。同时,教师从数学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数学活动的组织者,给学生们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有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四、增强民主,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利。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在教学中我们也要重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新教材提倡“思维无禁区”,在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地求异和求同,避免了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控制,产生思维定势。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情况选择好的方法,也可以接受挑战再寻求更好或更难的方法。新教材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自觉地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完成对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结构的构建。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会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循环。
  五、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学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如果单凭一张卷子就断定学生学习的好坏未免太片面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选拔标准的改变,评价方式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教师应很好地根据本校情况,制定一个符合校情的方案,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们的各项能力,特别是应用数学的能力与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一个人,培养出与时代接轨的合格学生。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我校制定了一张《临泽小学数学课堂观察检核表》,用于对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堂表现进行考核。在评价中以学生是否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为标准,综合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促使学生自觉提高各方面能力,这张表格的试行在教师、家长、学生间的反映均不错。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更大的要求。勇于创新、勇于改革,既教会学生数学知识,又让他们学到生活中的各项基本能力,是我们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避免只停留在知识点教学。打破传统观念,让学生从小打好基础,掌握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全体学生都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议论文因其哲理性强,学生读起来难以理解,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很难喜欢,写作时更是难以下笔,但只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律,还是能写好的。  关键词:议论文 写作思路 六字诀  中学的写作训练中,议论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议论文的写作不仅反映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且还能锻炼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事物的思辨能力。尤其是进入高二,议论文的写作是重点训练的内容。  下面是本人对议论文写作思路的
期刊
21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也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新一代的综合能力。高中生物新课标中的综合能力要求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战略的高度,来审视、研究我们生物学科的价值和地位,所以它是既有现实的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增强综合国力”的宏伟目标。  一、夯实基础是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读写教学原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关系密不可分。阅读教学中,首先应以课本为范例,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其次引导学生从范文中学习借鉴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此外,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习作与教材范文作比较,随作随评。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作文教学 积累素材 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
期刊
在当前历史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推进21世纪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求新探索的思维品质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教育的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和内容包罗万象,既及涉及到人类社会古往今来的各个时期,又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军
期刊
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作为基础的小学教育,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的关键,而《科学》课又是关键中的关键。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重视科学启蒙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奥威尔指出,科学不只是发生在实验室中的事,不只是一种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如果小学科学教育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思想、科学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学生课堂上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作用。那么,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周密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
期刊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幼儿到三岁以后,大脑发育迅速,听觉器官和其它器官也相应成熟,能分辨和模仿成人的语言,具备了语言迅速发展的生理基础。这个时期幼儿在正确的教育下,语言发展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多,逐渐能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如果幼儿在这个时期内的语言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培养,语言的发展就会缓慢。 因此,我们在幼儿能学又迫切要学的时候,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提
期刊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科学观察是运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观察,它是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基础。教师应该把这一任务渗透到科学教育的各种活动中去,落到多种多样的探索与操作活动中,使幼儿获得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而观察技能的形成可以为其中技能的获得提供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组织幼儿进行科学观察,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适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非常重
期刊
摘 要:学生自我思维、独立思考是一种能力,也就是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的一项思维方式。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使学生感到压抑,无自主性。因此,小学生对小学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必要系统研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语文教学 老师教学方案  小学教育的方式正在日新月异地进行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从以教学为主逐渐变化为开发小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以前,老师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以下简称“整合”)的必要性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理论、观念、体制、软硬件条件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当前开展的整合水平不高,效果不显著,甚至存在着不少误区,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广大授课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旨在对当前整合过程中具有普遍性和实质性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