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画报”之九《图画日报》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zc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目前为止,晚清画报中规模巨大且得到较好整理的,除了《点石斋画报》,就是《图画日报》了。前者版本众多,中外均有,也已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后者除了被《清末民初报刊图画集成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2003)收录,再就是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行了重印本。
  《图画日报》重印本共八册,前有冯金牛《序》,交代了该画报的前世今生,指出其风格与内容承袭自此前的《图画旬报》,并对其时事性、社会性、史料性等略加点评。我对书后附录的共34页的分类索引更感兴趣,因其明显有利于学术研究,作用类似叶汉明等编《〈点石斋画报〉通检》(香港:商务印书馆,2007)。
  上海环球社1909年8月至1910年8月间发行的《图画日报》,共出刊404期,每期12页,总篇幅与《点石斋画报》不相上下。可要说在新闻史、政治史、文化史上的贡献,《点石斋画报》远在《图画日报》之上。前者除了有开创之功,持续时间长(15年),再加上吴友如等的生花妙笔,还有就是制作态度认真。读者稍为留意,就不难发现《图画日报》对于广告的依赖远在《点石斋画报》之上。几乎每个页面都有食品、药品、化妆品或某医生的宣传文字。画报广告多,证明其生意兴隆;可我关心的是,这些眼花缭乱的补脑汁、鹿肉汁、花露水以及牙科医生等,如何内在地制约着画报的运作模式。
  重印本《序》称《图画日报》改旬刊为日刊,“新闻性大大加强,信息量也大大增加了”,故“影响比同时期其他新闻类画报要大得多”,对此说,我是持怀疑态度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时事新闻画”并非《图画日报》的主打,也不是其最为吸引读者的地方。真正让《图画日报》在晚清报界扬名立万的,是其各式各样的专栏,如“大陆之景物”、“上海之建筑”、“营业写真”、“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等。
  专栏可以提前准备,运作起来比较从容;而每天推出多幅“时事新闻画”,压力其实很大。鲁迅曾提及吴友如为《点石斋画报》绘图,“因为多画,所以后来就油滑了”(《鲁迅全集》十二卷380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旬刊尚且有此担忧,日刊更不用说了。以孙继(兰荪)、张树培(松云)、刘纯(伯良)为主要画师的《图画日报》,单就绘画水平而言,不及同时期广州的《时事画报》与北京的《星期画报》。除了画家的个人才华,也与这种每日出刊的赶工方式有关。
  1909年8月16日,《图画日报》创刊,最具观赏性的,莫过于开门见山的“大陆之景物”。此专栏每期一幅,全部置于卷首,如第一号《太和殿》【图1】,第二号《法国路易十四王宫全景》,第三号《瀛台》,第四号《皇家美术科学馆》,第五号《浙江普陀山》,第六号(伦敦)《国家图书楼》,第七号《苏州玉带桥》,第八号《正大光明殿》,第九号《伦敦桥》,第十号《浙江之太湖》等。将原本极为崇高且神秘的太和殿,与普陀山、玉带桥并列,同称“大陆之景物”,显而易见是带着俯瞰、观赏、把玩的眼光。这世道确实是变了,经过了甲午战败以及庚子惨祸,原先至高无上的皇权,正日渐失去光芒;尤其是在民族主义思潮涌动的南方,辉煌依旧的皇家宫殿,已不再是高不可及,而是可供百姓赏玩的“胜景”(参见陈平原《城阙、街景与风情——晚清画报中的帝京想像》,《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2期)。
  《图画日报》中与各种中外建筑相映成趣的,还有百姓的日常生活。最值得称道的专栏,当推“营业写真”(下有小字“俗名三百六十行”)。“大梆馄饨卜卜鼓”(《卖馄饨》)与“清真教门冷拌面”(《卖拌面》)【图2】,固然也都有趣,但比起时代气息扑面而来的《修电线》、《装自来水管》,明显要逊色很多。以下这两幅图文——《卖报人》与《卖小说》【图3】,虽有自我炒作的嫌疑,但仍可作为文化史资料引用:
  各式各种新闻纸,买张看看天下事。
  近来报纸喜渐多,越多越是开民智。
  《图画日报》图画精,分门别类眉目清。
  三个铜板买一本,翻翻看看真得情。
  小说书,真好看,开豁心思此为最。
  只恨书多买不全,汗牛充栋何能算。
  昔人著书多迷信,今人著书无此病。
  著书之人已改良,看书之人可猛省。
  同样可作为文化史料或戏剧史料使用的,还有“三十年来伶界之拿手戏”。此专栏延续时间很长,重印本第五、六、七、八册均有收录。第七册224页的《汪笑侬之马嵬坡》【图4】,称“至其人为读书种子,则固无疑义”;因汪演《党人碑》,“时适康梁党狱大作,汪串谢琼仙酒楼碎碑等场,慷慨激昂,观者罔不击节,于是名始大噪”。晚清名伶汪笑侬(1858-1918),称得上是一代奇才,身为举人,竟无意功名,转而投身戏剧界。正因其“读书人”背景,除了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由他创作、改编或演出的剧本也大多借古喻今,抒发情怀。《图画日报》此一图文,可与相关戏剧史料相印证。
  1902年6月创办于北京的《启蒙画报》,曾用连环画形式,讲述刚刚过去的庚子惨剧。以“拳祸原因”始,以“拳匪结果”终,这26幅图文,对义和拳非常不敬。《图画日报》的《庚子国耻纪念画》篇幅更大,共78则,结尾处“回銮后重睹升平之幸福时光”,感叹中不无嘲讽的意味。第一幅“团匪之缘起”【图5】,前面引言颇有见地:“庚子团匪之变,为我中国历来所未有,卒之创深痛钜,受耻实多。华人时过境迁,至今日已有淡然若忘之慨。因仿泰西国耻画法,追思当日各事,摹绘成图,并于每幅下系以说略一则。阅者披览之余,如能激发精神,永不忘此惨剧,亦未始非爱国之一助也。”
  《图画日报》上值得关注的连载,还有“绘图小说”如《续海上繁华梦》,“世界新剧”如《新茶花》【图6】、《黑籍冤魂》、《明末遗恨》等。此外,总共23幅“世界名人历史画”,大力颂扬拿破仑、嘉富尔、玛志尼、罗兰夫人、加利波的等,不禁让人联想起梁启超及其在日创办的《新民丛报》。《罗兰夫人》【图7】开篇这段文字,对于熟悉晚清报刊及梁启超的读者来说,不难明白其由来:“罗兰夫人者,自由之母也,法国第一之女豪杰,十八世纪之巾帼丈夫也。记者编泰西名人历史,于拿破仑及意大利三杰而外,所崇拜者厥惟我爱国爱民亲仁和蔼之罗兰夫人。”
其他文献
1953年的一天,小嶝岛的女民兵洪秀枞领到了一个任务:把一批“对敌宣传单”散发到金门。    不久前,洪秀枞刚被评为“治安模范”,热情高涨的她带着小嶝民兵“自己想办法”,把这批传单系在风筝上,让它们顺风飘到两千多米外的金门。    与飞机空投相比,这无疑是一个很“土”的方式,但却是很有效的一个“攻心”办法,随后金门那边也开始仿效小嶝的方式,对大陆施放携带宣传单的风筝,后来双方的“风筝大战”又升格为
期刊
为什么叫他Che  切·格瓦拉的本名是埃内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人们喜欢简称为“切(Che)”,“Che”在印第安语言中是“my”的意思,但在阿根廷潘帕斯居民的嘴里,随着语气和语境的不同,“Che”可以表示多种多样的感情,比如惊讶、喜悦、悲伤、赞同或是抗议。切·格瓦拉曾说,“Che表示我一生中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我原来的姓名只属于我个人的微不足道的东西。”  与哮喘病作
期刊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展示自己、震撼世界的方式。缅甸过去给人的一个主要印象,就是一座热带小楼和一个被长年软禁在里面的女人来到院墙上手持话筒向外界发表演讲。时光流逝,被软禁的女人老了,今年67岁了。而软禁她的缅甸军人政权不知不觉间也破了一个世界纪录——二战后军人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62年3月到2011年3月,整整49年)。从2011年3月起,缅甸军人政权“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正式解散,国家最
期刊
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  齐国国君带领大军伐鲁,军中有一个心事重重的管仲。齐军势如潮水,淹向鲁军,鲁军也不是吃素的,飞箭如蝗虫一样扑向齐军,但齐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这么打起来了。  可是齐军中有一个人却并不“奋勇”“争先”,他把盾牌往身后一顺,遮住了屁股,一蹿一蹿地就没影了,这就是管仲。所幸这次战斗齐军大胜,齐侯便不计较,不但不惩罚他,连奖金都没少了他的。不料以后两次战斗,管仲都是如法炮制,别人
期刊
我们必须有勇气为整个环境之福祉而将我们自己当成负责任的个体,将我们自己的后院当成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当成我们的后院。  ——1970,《圣巴巴拉环境与权利宣言》  1969年1月28日,美国加州南部海域一石油钻井平台爆炸,令圣巴巴拉海滩布满油污并使多种海洋生物遭殃,这即是著名的圣巴巴拉泄油事件。它在20世纪60年代与凯霍加河大火及伊利湖生态灾难一起,催生了地球日和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事件发生
期刊
春秋时期的楚庄王请大夫士亹作楚国太子的老师,士亹便向有名的申叔时请教该如何去做,申叔时告诉他应该教授太子的内容,其中说:“教之《春秋》,而为之从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国语·楚语上》)意思是用《春秋》来教太子,让他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以此来劝戒太子的思想;用《世》来教太子,向他昭显明德之君统治长久、昏暗之君就会短命,以此来劝戒太子的行动。《春
期刊
我是从纸开始对东方感兴趣的。在伦敦温布尔登艺术学院学习油画时,我的辅导老师的妹妹在大英博物馆做中国水墨画方向的负责人。那时候我不是特别了解中国,更不了解东方,只是对宣纸特别感兴趣。    1987年大学就要毕业的时候,我去过伦敦的中国使馆,打听中国的事情。20世纪80年代,一个外国人要来中国,有几个选择:做访问学者,这需要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邀请;做生意,这也需要中国某一个企业单位的邀请;旅游,但时
期刊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讨伐。在1926年的春天里,南方的报纸充斥着“北伐”的消息,而北方的报纸则处处透露着“南征”的细节。学者王奇生发现,那时号称“中立”的商业报纸杂志,多称之为“南北战争”,而一般知识界则誉之为“新旧思想的决斗”。    无论“战争”,还是“决斗”,都需要经济实力作为支撑。    “粤政府军事委员会,预算北伐经费,所须甚巨,拟核减官俸,百元以上者九折,一百元以上者八折,三百元以上者三
期刊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该在科举的道路上攀爬,但因为科举制被废除,他们只能进军事学校,并在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推动力。科举制被废除造成了整个中国20世纪的大变局,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看清。  1905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科举制被废除导致中国传统的人才选举模式被终结,由此导致知识分子地位日渐下滑
期刊
距今2394年前,有人曾断定过国家的强盛离不开“内修文德,外治武备”。而汉司马迁留下一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作为对他的评价,从中看得出能言善辩并非此人之长,过多的言语只会影响他的行动。  那么他的梦想是什么?作为兵家,孙武的梦想,是要“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他的梦想,是在“争名、争利、积恶、内乱”的战国杀伐间占领权力的制高点。此人有生之年固然不足以实现愿景,咱们也不能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