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 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让学生大胆猜测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是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事实和经验基础之上,运用非逻辑手段而得到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G 波利亚曾说过,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他认为,在有些情况下,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他说,如果在学习数学是还有数学发现方面的什么事情可以做的话,就必须使学生有个提问题的机会,在这些问题中他得在一定水平上,首先是猜想,然后是证实一个数学事实,然而普通教科书不提供那样的机会。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我出示一道练习题:一条鱼切成鱼头,鱼尾和鱼身三段。已知鱼尾2千克,鱼头的重量等于鱼尾重量加鱼身重量的一半。鱼身重量正好等于鱼尾和鱼头重量之和。求鱼的重量。不到2分钟,有一学生举手回答:“鱼重16千克。”我便问:“你这16千克是怎样来的?”学生语塞。我便诱导他:“没关系,说说你当时的想法?”学生说:“我当时是这样想的:16千克的一半就是8千克,鱼尾是2千克,鱼头就是2千克加上8千克的一半,所以鱼头是6千克,鱼身是8千克,共是16千克。我的图是这样画的。“学生出示图:显然,这个学生所得到的结论不是胡思乱想的。他能从情节中迅速抓住原型(化为数的关系),并联想到学过的一些关于数的图式。于是,猜想出16千克这样的结果,这是合理的猜想,一想到此,我和高兴,他能自觉地应用猜想,得到一种“假设”,使得问题简单明了。因此,我表扬他很会采样,值得大家学习。为了使全体学生思维都能有所发展,在肯定了学生的合理猜想后,加以适当的指示,帮助学生理清题意:尾=2(千克),头=尾+1/2身,身=头+尾。 这样,借助图形跳掉一些思维的中间环节,抓住解题关键,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中下学生的思维也跟得上。
  
  二、诱导学生产生联想
  
  联想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思维的扩展,是使不同概念相接近,并从中引出结论的能力。新奇的联想,可使问题解决得别开生面,妙趣横生,并给人以美感。是一种较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方法。数学教学的过程常是利用旧知的迁移来完成新知的认识的过程。碰到新问题我们引导学生联想已解决的问题或旧问题。如当学生解题有困难时,我们不急把解题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针对思维的障碍处去疏导和诱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找到契机,解决问题。通过联想把学生装的求知欲与思维引向亲的领。
  例如:在一次数学练习课上,有这样一题:底面边长为10的正方形,高为20的长方体,求它的表面积。 学生列出了(10×10+10×20+20×10)×2、10×20×4+10×10×2等两种解法的算式,老师都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就此结束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列式是10×10×10。”老师和众多学生以为他把题目看错了,把错求成长方体的体积了。为了尊重他,不挫伤他的积极性,就说:“你能把想法和大家说说吗?” “行!”他拿了一个的长方体学具,边指边说:“长方体的一个侧面面积是10×20,可以看面2个10×10,4个侧面就是8个10×10,上下两个底面是2个10×10,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10个10×10,即10×10×10。”“哦,原来他是将侧面积转化成底面积来思考的,他的列式不但没错,而且很有新意!” “老师,我也想出了一种方法,是5×20×10。”另一位同学受到启发有了发现。“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 “我是把底面积转化成侧面积来算的,四个侧面的面积是4个10×20。上下底面面积是2个10×10,合起来可看成1个10×20,这样,长方体表面积一共有5个10×20,所以列式是5×20×10。” 又一个学生说:“老师,我仔细观察他们的方法,可以这样解答的长方体必须是底面为正方形,且高是正方形边长的2倍。把侧面积转化为底面积来求表面积,就有10个这样的底面积,底面积转化为侧面积来求表面积,就有5个这样的侧面积。”
  
  三、帮助学生捕捉灵感
  
  历史上许多伟大的创造发明都来自于灵感。灵感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不是一种单一的创造能力,而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力和记忆力自然融合,使问题迅速地解决。有时在课堂教学中,无论老师和学生都会爆发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办法和妙计。这时就要设法将其捕捉住,尽量让打开的思路继续发展。
  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笔算退位减法,教学进入练习作业之前,我留下一定时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在沉默约半分钟之后,一个同学突然举手:“老师,四位数的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这是大家都意想不到的问题,不仅使全班同学都向发问的同学投去了惊异的目光,而且使我一下子不知如何是好。在经过短暂的沉默之后,我的头脑似乎有的“灵感”,“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我看很有研究价值。现在就请大家来说说,笔算退位减法可不可以从高位减起呢?”大多数同学认为不能,问其原因,学生说,因为书上说要从个位减起;我们刚才不是讨论过了,只能从个位减起。有些同学认为是可以的。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按从高位减起进行演算,观察计算过程,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学生得出万以内笔算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从高位减起,一次看两位,不够减时,也要向前一位退1,要先退1,再写差。
  事实证明:同学们的思路有时比老师还要深还要广。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给以充分的肯定,并表示向他们学习,从而树立了一种师生平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风气。
其他文献
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中,教材不再是教学的“上帝”。我们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成了教材的“鉴赏者”和“开发者”,也就是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方面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它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它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结目标”。另一方面教材无论如何更新,总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它被运用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成为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好的提问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活跃思维,使学生获得探索解决问题的灵感。以下是我从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提问收获的一些认识。    一、一个有思考价值的提问应具备三个特征    1.诱导的启发性。提出的问题必须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力。使学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阅读教学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更重要的是,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终身学习,终身收益。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于拘泥于教材,局限在课内,仍然是以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与应试紧密联系在一起。只要求学生读课文,做题目,其余一概不予重
期刊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描述、刻画、解释、理解和应用,其目的是发现现实世界中所蕴藏的一些数与形的规律,为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服务。数学是一个非常美的领域,这是因为数学的主要部分是由人类的心灵创造和构成的。数学与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经济发展等都有着广泛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大千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而数学在现实世界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对数学学科
期刊
让小学生早晨读书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只可惜,在轰轰烈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的晨读课依然是墨守成规,涛声依旧。虽说也是书声朗朗或整齐有致。但读来读去,不外乎是语文课本上的几篇文章。有限的内容,单调的读法,早已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对于课文上的内容,学生早已读得热情衰减,口角乏味。再怎么读也读不出什么激情,什么新意来。这样的晨读课,说什么也是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了,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和
期刊
近几个月来,我大大小小的数学公开课听了许多,越来越感觉好多司空见惯的课竟能“倒”着上出别样精彩来,这让我不知不觉地想到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法——倒叙教学法。  那么,何为倒叙教学法呢?顾名思义,它和写文章的叙事手法之一——倒叙差不多。有资料对此解释道:倒叙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按照由果找因的策略,对事物进行逆向分析,让学生先见全貌而后知细节。  数学教学采用倒叙教学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教学需
期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前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显著标志。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造条件,保证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    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过,课堂教学的成效依靠师生共同努力。初中生独立思考与探索的愿望和能力有所提高,并能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应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
期刊
多媒体的互动性使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生的“视域”。它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原来整齐划一的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学习”及“发现学习”。它也改变了学生的交流方式,使他们从封闭的师生小圈子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把握好网络学习运用的时机和限度,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教学达到
期刊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对待,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为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导入新颖,提高兴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好导语,三两声,几句话,能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
期刊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