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如何挑选宝贝掌眼人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清宫野史记载,乾隆晚期,宫廷遵亁隆的旨意欲物色一位眼力颇好的古陶瓷掌眼人,御旨一下,各地荐者如云,经过层层筛选,送到京城的尚有百余人,而最后只要一人,怎么辦?说是亁隆帝早成竹在胸,已悄悄命督窑官秘密仿制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高升炉,炉身上的龙纹和海水纹仿得和真品几乎一样,青花发色也十分类似。于是,亁隆又命下官在库房里挑选30件宣窑青花真品,将仿的一件混入其中。随后召集那百余名各州府选送上来的鉴瓷“专家”逐一出列,到现场鉴定,预先告知他们其中有赝品,让他们从中找出来。这些“专家”表演各异,有上手逐个抚摸的,有拿放大镜凑近逐个细细辨识的,唯有一姓柴的扬州籍老人,只在那堆瓷器面前站了片刻,目光像秋风扫落叶地在那些瓷器上过了一遍,随后俯身从那堆瓷器中拣出仿的指日高升炉递到乾隆面前。乾隆率先鼓起掌来,此人原来就是声震江南的大收藏家,御承堂的创始人柴琼!事后乾隆帝问他:“爱卿当时怎么能扫一眼就知真假?”他伏地奏道:“比如皇上不穿龙袍,有阅历的人即使没见过皇上,也能猜出八九分来!人有气场,瓷器也各有气场,到代的与仿的气场不一样啊!”乾隆合掌大笑,赞道“真高手也”!
  选自《杭州日报》
其他文献
最近,茉莉芬芳小区二号楼二单元的业主发现本单元的楼道保洁员换了。以前的保洁员是位年近六十岁的大妈,现在竟然换成了一位二十多岁、名叫张小秋的小伙子。  大家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楼道保洁员的工作很简单,每天把各楼层的卫生打扫一遍,再把公共地面拖干净就行了。工作强度不高,工资待遇也较低,比较适合年纪大点的人干。一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随便找份工作都比当这个保洁员挣得多。  大家想不明白,这个张小秋为啥如此
期刊
这几天,一条新闻在村里炸开了锅———在城里大公司上班的李娜娜要回老家种地了。听说这事儿的村里人一个个都张大了嘴:咋啦?这闺女犯啥错了?多好的闺女啊,在村里时啥都好,咋一出去就学坏了……村里人惋惜地感叹着。  关键时刻,驻村大学生干部邵辉伸出了援手。娜娜相中了靠近公路边的一大块地,通过邵辉牵线搭桥,娜娜流转了十八亩土地,签订了二十年的合同。娜娜把近几年上班攒的钱都拿了出来,加上邵辉帮忙从农村信用社贷
期刊
冬晌午、夏凉夜,小孩子常搬个板凳来街巷里听奶奶说过去的故事。  这一天说的是:解放前,街坊里来了一位姓張的瘸子,会弹唱说书,他说那些才子佳人,以及越女剑、岳武穆的故事都很吸引人,所以当时很多人给他点米粮,叫他住下说几套故事再走。  到了那年除夕,他从早到晚,从街头走到巷尾,到他经常弹唱的人家辞岁,各家也就都给他一些果子钱粮,他便背着回到住处—位于江边一处土地庙附近的小土屋里。谁知他喝水时,却一不小
期刊
北宋时,河南新安人钱若水进士及第后,任职同州推官,相当于法院院长。有一年,他在审查一件案子时,感觉疑点重重,便没有签字盖章,将其押了下来。  原来州里有一富户,家里的一个女仆跑了,找了几天也没找到,女仆的父母到州里告状,知州便命录事参军办理此案。这个录事参军曾经向这个富户借钱,人家没借给他,正怀恨在心,于是把这个富户一家都抓了起来,刑讯逼供之下,富户屈打成招。录事参军判其死罪,报知州定案。知州看了
期刊
市医院对面拐角处,新开了一家“燕子花店”,开张这天,街道派出所杨东所长送了一个大花篮前来祝贺。杨所长说:“卿燕啊,今天是你开始新生活的好日子,踏踏实实干,你会得到幸福的!”  卿燕眼睛里含着泪,说:“杨叔,没你的帮助,我也开不了这个店啊!”  花店一开张,对面医院的小白医生就过来买花,说:“我来照顾美女生意。”卿燕说:“谢谢你。”这样,他们就认识了。  一来二去,他们成了熟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
期刊
中国古代的医术,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医文化,如果归纳起来,无非是服药、针灸等几种,但也还有一些奇葩的医术被记载到了史籍中,读后令人大开眼界。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医生,是个画家,但却为一个王妃治好了“相思病”。这个故事被记载在了《谢赫画品》一书中,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袁茜,是南北朝时期南齐一个十分有名的画家。当时南康郡有个太守叫刘绘,刘绘的妹妹是鄱阳王的妃子,与鄱阳王感情极深。后来,鄱阳王被齐明帝杀
期刊
纵观历史,宋版书以版式风格活泼多样、富有美学韵味著称,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在收藏界,素来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的说法。很多古籍研究者一生的愿望就是亲手翻阅宋版书,但事实上,能够见到它的真容很难。宋版书为何如此珍贵?主要原因是稀少。“物以稀为贵”,世之常情。宋版书成书年代距今已近千年,历代兵乱和火灾,造成大量宋版书损失。另外,相比当代,宋版书的纸张质量较差,古代藏书方法的科学性也不及今日
期刊
在江西宜春市万载县的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公章,被陈列在中央展柜最醒目的位置。此印章为银质圆形,直径10厘米,周长31厘米,边高1.7厘米,刻有20个隶书字(繁体)。内圈铸有地球、斧头、镰刀、稻穗、五星所组合的圆形图案。印章通体闪着银质光泽,字迹图案清晰。  此印章1994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鲜为人知的是,这枚印证着湘鄂赣边
期刊
那年,有三个人远渡重洋,在日本相遇。由于志同道合,他们成为朋友,租住在同一间房中。每日,三人一起读书、写文章,谈论着时事。这三个人,后来成为民国大家。他们是陈独秀、章士钊和苏曼殊。  三个人在一块儿研究学问,得逢知己,可也有发愁的时候:他们经济拮据。  一次,三个人断了炊,肚子饿得咕咕叫,前胸贴住后背,到处翻找也没找出吃的东西。三人互相望望,从各自身上看到经济来源:天气已渐渐变暖,外衣显得多余。陈
期刊
晚宴上,秦玲玲一袭紫色的晚礼服,端庄优雅,风光无限。她刚刚从国外归来,进入这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协助父亲的管理工作,成为年轻的CEO。父亲很高兴,特意安排了这场接风晚宴,介绍她给公司里的人认识。  其实秦玲玲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她在国外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周游世界,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作为唯一的女儿,她责无旁贷,必须回国挑起这副重担。秦玲玲好不容易抽出身来,想到阳台上透透气,远远地看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