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思达”教学法视野下的文言文教学谈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78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串讲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常规教法.教师在课堂上花大量时间串讲字词,而教学收效甚微,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作为承载民族文化的文言文理应在阅读教学中受到重视,但因教学内容的单一、古今言语的差异而使文言文教学困难重重,学生学习文言文出现畏难情绪.余文森教授倡导“读思达”教学法以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范式,有助于改变单一的文言文教学内容,深化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期刊
写景状物是文章的一种创作手法,多借助富含想象力与表现力的词汇细致描摹、生动刻画出景物的形态与整体画面,从中渗透出创作者真挚饱满的情思与情怀,赋予观赏者美的享受.《黄山奇松》作为一篇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具有结构严谨工整、措辞生动鲜活、情感饱满的特征,在字里行间构筑出黄山奇松的景观画面,实现画中有景、景中含情.通过细化文章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实现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
期刊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分不开的,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关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学到好的写作方法以及人生哲学道理,而写作则是让学生去运用这些写作方法,表达这些道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巩固,二者齐头并进,才能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以《木兰诗》的教学为例,来实践随文练笔这一教学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家国情怀.
期刊
唐人王建有一诗《精卫词》,2018年被选为全国三卷诗歌鉴赏题.因为对此诗的读解有分歧,不少人对其当年高考题的14 小题产生争论和质疑.rn此诗见于《全唐诗》第二百九十八卷、《王建诗集》( 中华书局1959 年版,卷一第五页),《王司马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版,“ 四库唐人文集丛刊” 卷二第一三页).但前人对此诗的研究评论甚少,因此,后世的读解缺少依傍的资料,出现了多解的情况.
期刊
交响合唱《南梁颂》是作曲家张千一和词作家屈塬倾情联手创作的一部以“南梁”为题材的大型音乐作品.本文从音乐的角度,通过对作品的体裁构思、材料运用、合唱写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而解读作曲家在红色题材作品创作中的艺术化理念.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关注文本细节尤为重要,从细节中可以窥见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意义,从细节中还能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深意,关注细节也能掌握用字、用词、用句的精妙.那么我们就来一起了解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就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这个文本字数不多,只有375个字,可是细节却传达出了很多信息,关注这些细节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刻的认识.
期刊
对人物形象的解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思考、分析人物形象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等特质.以《喜看稻菽千重浪》为例,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探索:一是人物敢于开拓创新的性格,二是人物勇于求真务实的精神,三是坚持不懈、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通过对这三方面的深挖详解,达到对袁隆平形象的充分解读,理解人物形象的伟岸高耸.
期刊
家国情怀是中国卓越文化中最根基的部分,它不但凸显了民族向心力,同时还有助于建设幸福生活,提高群众社会意识.家国情怀历经演变,走到了今天,激励着一代代青年的成长.现如今,虽然中学语文教材中罗列出很多饱含浓厚家国情怀的古诗词,但是在学生内心并没有很强的爱国意识.中学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内容来诠释家国情怀,导引学生奔赴到家国情怀的意蕴中去,教育学生要有浓烈的爱国情感,强烈的鸿鹄之志,让他们成为自爱、自信、自强的中国人.本篇文章就以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例,体悟饱含爱国情感的诗句,帮助学生构建爱国情操,
期刊
对比是文学创作的一种常见手法,通过对比,形象更加突出,给人的感受更加深刻.教师在实施文本教学时,应基于对比在文本创作中的广泛应用及其产生的表现效果,巧抓对比,在对比中引领学生深入文本,逐步地解读人物形象,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立体起来,从而使人物形象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自然生长.下面结合《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为例,探究抓住对比分析人物形象的教学实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