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差异辨析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ppl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教学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较好的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教学新理念的理解仍存在不同程度地认知差异,实践中的做法和效果也就不尽相同,至于作文教学也是如此。本文就学生作文教学新理念与教学实践中的认知差异作一浅显的分析。
  
  一、作文教学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策略的差异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课程标准对总目标的表述侧重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但在学段目标中,则更多地体现三维教学目标,每个学段目标第一条都是着眼于习作兴趣的培养,后面的几条才是有关观察、表达等能力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要求“乐于书面表达”;第三学段则要求对写作的意义有所认识进而发展写作兴趣,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自由表达是一种策略,在“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也是一种策略,前者是培养写作兴趣,后者是培养写作能力。二者的统一才是作文教学法的整体。没有兴趣,会延缓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会表达或表达能力提高缓慢,也会使兴趣的培养成为空中楼阁。
  无可置疑,自由表达的策略、方法与 “在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是有矛盾的。前者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老师的指导宜少不宜多。后者则要求指导要具体,单就写作环节的指导本身就是一种限制。在作文指导中,特别是小学生,自由表达是相对的,指导是绝对的,假如学生喜欢写什么就让其写什么,喜欢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而没有什么限制,那么教师的指导培养就不复存在。
  
  二、四种能力之间的关系及对教学实践的影响
  
  课标把写作能力分解为“观察、思考、表现、评价”四种能力,却对四者之间的关系未作阐释。由于理解不同,实践中自然各行其是。
  观察,习惯上多指对生活与自然的观察,通过观察积累写作素材;观察,还应包括对课文的观察 ,从文章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以及对观察结果的表达;观察,也应包括对自我的观察,即古人所说的“自省”,今人的“反思”。
  思考,即想问题,有观察中的思考,把观察和思考联系起来;观察后的思考,使观察得以辨伪。
  表现(即表达),有思考前的表现,思考中的表现,和思考后表现。表现前,有对题意的领悟、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表现中,有遣词造句的考虑,有叙述描写和心灵的直接抒发;表现后有对已经表达的文字的审视与修改。
  评价,既是好与不好的判断,同时伴随喜欢与厌恶的情感体验,又应伴随着观察、思考和表现。评价伴随着观察,能修正观察的失误,积累更丰富更有写作意义的素材;评价伴随着思考,则能使思考更为深入,选好材,布好局,用好词,写好句,表达真实的感受;评价伴随着表现,能验证自己在“表现”中是否表现地恰如其分。
  “观察、思考、表现、评价”四者的关系中,观察是基础,做生活与读书的有心人,丰富写作素材,积累语言;思考是核心,审题时的分析思维,选材时的聚合思维,构思时的逻辑思维,表达时的联想思维,修改时的比较思维和多角度的思考能力的运用,是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表现是目的,是观察、思考的物化形式,观察、思考的结果最终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表现的过程也是继续思考的过程;评价是“观察、思考、表现”的催化剂,运用得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四个写作环节与作文指导和讲评
  
  “取材、构思、起草、加工”四个环节是写作环节,不是作文指导或讲评环节。写作课指导是包括学习某方面写作知识的指导课、激发兴趣和思路引领的指导课,以及欣赏优秀习作和发现不足、纠正失误的讲评课。近几年的作文教学,因为心存忌讳,写作知识指导课已不多见。现在流行的是体现自由习作精神的以激趣和开拓思路为主的指导课,而且所谓开拓思路,也只是局限于明白写什么,至于怎么写则还较少涉及。其实,开拓思路,并不单单指让学生有话可说,还应包括怎样写的指导,让学生不仅有话想说,而且有话会说,还说得好。既有话可说,又有话会说,才是真正的思路畅通。这样的指导,在写作内容上、在表现形式上对学生的有所限制,好像是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表达,其实是在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表达。学生只有学会表达,也才能自由表达。在开拓思路时,引导学生懂得要写什么,就是指导取材,引导学生怎么表达,就是从构思和起草方面指导。构思的指导,以前很重视列提纲,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学生通过列提纲,理清写作思路。近年来,好像认为列提纲会限制自由表达,因而列提纲受到了冷落,实践证明列提纲仍应受到重视,应把它作为构思的主要形式之一。起草的指导,近年来在体现自由表达的习作指导课也已失落。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起草的指导,不应削落,而应加强,一是可在学生习作有关片段后即时指导,对应该怎么写给予强化;二是学生在起草初稿时给与个别指导。
  作文教学,历来是个老大难。课标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思路。理念与实践的差异,则需要教师用实践智慧去充实和完善。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在课堂教学中已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但作业的创新还没有及时跟上。绝大部分教师还采用传统的作业处理方式。这些作业形式让学生厌倦,没有生命力,成为了学生沉重的负担;不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发展潜能。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地取得学业和能力的双丰收呢?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作业的有效性。    一、有效作业的提出    “有效作业”,应
期刊
随着人类进步、科技发展、信息社会的到来,对教育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应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 即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将是21 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 而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将创新教育应用于物理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一) 创新精神, 主要包括三种精神:  
期刊
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建立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创造性,让学生从消极的接受结论中解放出来,大胆地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提问,自由讨论和创造留下一定的空间。    一、培养创造性才能的意义    1、培养学生创造性才能是时代的需要。从人类最开始出现时无物掩体到今天衣服不仅遮身、保暖进而美化人生。装点世界;从古人猿手中的石块,枝条发展到现代的计算机、激光、超
期刊
让政治课教学具有审美性,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物种的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真、善、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真、善、美的尺度,就实现了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
期刊
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
期刊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类已经阔步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形势下。作为中学德育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面临着许多困难;政治课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学,教师不好教。上政治课最头痛的事是联系实际,因为许多理论不是老生常谈,就是与现实脱节。传统单一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今天的教育形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变评价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它是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同时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要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数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活动的空间,为学生营
期刊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
期刊
信息技术的学习是普天盖地的,前所未有的,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愈来愈明显的,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是以日俱增的。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以任务驱动方式来开展教学    有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怎么样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呢
期刊
教学手段现代化是当今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广泛传播,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并不断发展,给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正以其独特的、不可忽视的功能被越来越多历史教学工作者所采用。但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决策者及工作者素质等多方面的差异,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应用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各地认识及水平发展仍不一。本文结合笔者近年的学习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