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ckta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对贫困生不仅要从经济上帮扶,更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贫困”。本文从贫困生特殊心理特点出发,研究了贫困生“心理贫困”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解决方案。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助推贫困生成长成才始终,采用更加符合时代需要、教育导向和学生需求的助困模式,一是以助学贷款为契机,培养诚实守信品质,二是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三是以素质拓展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积极倡导贫困生的自我教育,五是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结合。
   [关键词] 贫困生;心理贫困;心理特点;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06-0030-02  
  贫困学生成长成才事关教育公平,事关脱贫攻坚、共享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所谓贫困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及购置必要的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经济保障的普通高校学生[1]。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这表明对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而言,在经济和心理两方面都要加强重视。近年来,政府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等资助政策很大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经济负担,但对其出现的“心理贫困”缺乏足够的重视。
  一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 自尊与自卑共存心理
  自卑,从心理学上讲属于性格缺陷,它主要来自主观思维方式的归因不当[3]。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们自尊心更敏感,他们期望通过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来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心。但在学习上,由于掌握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或不适应大学生活等原因,往往事与愿违,拿不到预想到的各种助学金、奖学金等,就会产生更强烈的自卑感。例如,在贫困生群体中,有些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和其他同学相比英语口语很差,但其往往并不从学习方法、刻苦程度等方面去找原因,而把根源都归咎于自己在求学时代没有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或者主观认为自己英语天赋比别人低,他们悲观地认为不可克服,产生自卑心理。部分贫困生对自我缺乏准确认知,担心会被同学瞧不起,失去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陷入自卑和封闭的心理困境。
  2 普遍焦虑心理
  物质和经济先天匮乏的弱势,促使贫困生心理负担过重,也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贫困生的焦虑心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家庭焦虑。家庭的压力促使他们为家里的经济收入等所焦虑,迫切想为家里分担经济压力。二是为学业焦虑。父母含辛茹苦栽培和培养了贫困学生,同时也可能使家庭背负着一定的债务等,往往使得贫困学生迫切地想通过学习来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三是为就业焦虑。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凸显,贫困生对就业前景比较迷茫,对就业担忧的焦虑心理空前,迫切想通过就业来改变家庭贫困的命运,但又无力改变就业难的现状,让他们产生焦虑。
  3 心理脆弱,受挫能力差
  部分贫困生的心理较为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面临生活和学业上的一点挫折,就极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缺乏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部分贫困生由于原生家庭为单亲家庭,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完整的爱和关怀,给他们心灵带来较大的打击,从而在心理上长期处于失衡的状态,心理产生障碍,缺乏能够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抗打击能力差。
  二 贫困生“心理贫困”的成因
  贫困生“心理贫困”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社会、家庭、教育、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如下:
  1 社会因素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大学校园也无法隔绝冲击,一些新出现的消费热点刺激着大学生的消费欲望和激情,当看着身边同学拿着贫困生无力购买的东西,这无形中就会促使贫困生产生自卑心理。
  2 家庭因素
  多数贫困家庭父母过多关注学生成绩,迫切期望其通过学习跳出“农门”。贫困家庭的父母想方设法地满足学生经济上的需求,而忽视对学生健全心理和人格的培养,造成学生缺乏足够的关爱,产生敏感、多疑、抑郁、焦虑等心理。另一些无法在经济上提供满足的家庭,精力过多放在物质需求上,学生也会更加关注自己经济的缺失,造成敏感、多疑等自卑心理。贫困学生在心理上有阴影,再加上经济的贫困,更易形成封闭、自锁的心理特点。[4]
  3 教育因素
  一方面,贫困生多数来自农村,农村教育不注重综合素质培养,贫困生缺乏特长,极易产生“心理贫困”。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和家乡,有很多不适应,需要心理疏导。虽然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但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缺乏重视。有些学校缺乏必要的心理咨询机构,也没有专业性的心理咨询师,对贫困生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的师资力量以及实验配备等方面的良莠不齐,导致贫困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解决。
  4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是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因。多数贫困生出生在偏远地区,视野狭窄,面对大学校园及大城市的节奏,存在适应上的偏差。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弱势,面对问题时,不能从正确、客观、理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偏低,消极应对挫折和挑战。此外,部分贫困生自我要求过高、自我期待过高,导致不能正确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频繁受挫,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导致意志消沉、行为失常。
  三 贫困生“心理脱贫”的对策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深入挖掘资助育人要素,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治要求,凸显资助工作“助困”“育人”教育功能,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实现贫困生“心理脱贫”。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以助学貸款为契机,培养诚实守信品质
  针对贫困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此外,贫困学生还可以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设置“绿色通道”,保证贫困生直接报道注册。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进一步把握和摸排好班级的贫困生,掌握第一手资料,为贫困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对贫困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为他们讲解相关的资助政策和申请条件,缓解他们在心理上的压力。
  2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四级网络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四级网络体系,是指在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建立的以校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为主导,以院系心理辅导老师为骨干,以班级心理委员为基础,以宿舍心理信息员为主体,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心理危机预警的心理健康工作机制,以此加强健康教育夯实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疏导和治疗,把贫困生群体纳入心理教育的一个分支,使得贫困生教育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
  3 以素质拓展为依托,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构建校园的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素质拓展为依托,促进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以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来影响贫困生积极心理的产生。例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心理知识教育,指导贫困生进行自我调适。积极组织“受助者助人”征文及“爱心传递”等活动,组织贫困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等去做一些公益活动,让贫困生在帮助别人种体现自己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感恩意识。
  4 积极倡导贫困生的自我教育
  引导和倡导贫困学生加强自我教育,由自我搭建平台,展示所长,积极参加心理活动获得自信,同时积极学习相关的心理书籍,加强对自己心理的调适。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其树立其主体意识和主体观念,强化学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意识,促进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被不断提高,让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变化。
  5 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加强与贫困生之间思想、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促进贫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加强对贫困生加强对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引导,努力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知自我的能力,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评价、接纳自我,帮助贫困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用自己所学知识更好地为社会和人民服务,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综上,高校要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注重凸显“助困”“育人”教育功能,要实现由“经济资助”向“育人成才”转变,坚持物质资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帮助实现贫困生“心理脱贫”,助力贫困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写好新时代学生助困工作“奋进之笔”。
  参考文献:
  [1]张斌.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wenku.baidu.c-2017-2-28.
  [3]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232.
  [4]谢颖.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引导[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张宏玉)
其他文献
[摘 要] 艺术疗法因其独特优势,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身心疗愈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辅导取向也由最初针对少数异常人群的矫治模式转向如今针对普通人群的发展模式,很多发达国家甚至都开设了专门培养各种艺术治疗人才的独立专业或学科。我国却仅有几家医学院和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其他形式的艺术治疗专业都没有设置。本文从艺术治疗的含义、特点及在国内外发展状况谈起,提出了率先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
企业创新文化是直接影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界定了企业创新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分析了企业创新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创新文化建设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赢得属于自己的地位和市场份额,就需要对本企业的管理制度不断创新.没有创新,企业就很难实现与时俱进,不能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随着学业、生活、情感、就业等压力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当代大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能力就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质。导学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了解其发展、研究和培养现状,团队在大学生中进行了批判性思维倾向调查.通过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特质整体偏低.在难以专门开设
万年历史悠久,有着灿烂的远古文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劳作、繁衍生息,一度成为稻作文化源地.今天万年农业仍然是以水稻种植为主,稻米成为当地居民的主粮
学风建设是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效果的关键点,充分发挥优秀学生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学院通过“同伴课堂”“四个链条”、结对帮扶、辅导助力、平台答疑等措施,从学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引入形成性评价已有10多年历史,各医学院校在应用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形势下,对医学生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来进行学业课程评
氢气冷却器是发电机构成的一个重要部件,是影响发电机稳定运行的一个关键因素。但由于生产厂家生产工艺不良、冷却器内冷却管束材质把关不严、冷却水水质差及机组振动等诸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