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与留兰香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荷,原本是一种凉能清利的药材,因其独特的香气也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口香糖是薄荷味的;牙膏是薄荷味的;也有不少糕点是薄荷口味的。有人喜食清凉的薄荷叶,将它作为配菜;还有人在家里养一盆薄荷绿植,平日看绿绿的叶子养眼,偶尔摘下一片叶子含在嘴里,感受一份凉气从口腔直冲脑门,振奋精神。
  现代研究发现,薄荷含有一种独特的物质——薄荷醇。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可以激活我们感觉神经元上的蛋白质,让大脑产生“冷”的感觉。
  我们身体内有种蛋白质叫做“TRPM8”,广泛分布在口腔和皮肤表面,主要负责感受“冷”,是一种“冷”感受器,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不被低温伤害。当皮肤温度低于26℃时,TRPM8蛋白质就会被激发,让我们感到“冷”,提示我们该采取保暖措施了。如果皮肤温度高于26℃,便会激发“热”感受器,身体就会感觉到热。所以夏季空调使用的最佳温度是26℃。在这个温度下,皮肤会觉得不冷也不热,最为舒适。
  薄荷让我们感受到“冷”,并不是真的给皮肤降温了,而是其中的薄荷醇触发了“冷”感受器。食用薄荷让我们感到口腔清新,大脑清醒,而且只需少量就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一款薄荷味口香糖的配料说明是这么写的:“本品中天然薄荷脑的添加量为0.2%。”薄荷脑是从薄荷中提取出来的,其主要成分就是薄荷醇,很少的含量就足以让口腔有明显的清凉之感。
  古人虽然不知道薄荷醇这种物质,但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薄荷的功效,并掌握了以它入药的用法。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有关于薄荷的记录。因薄荷引自国外,所以古人称它为“番荷”,中间几易其名。到了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其称为“薄荷”,一直沿用至今。现代的《中国药典》已将薄荷收录其中,使其有了中药大军的“正式编制”,其功效为“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等。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薄荷对人体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所患的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薄荷醇对皮肤有很好的渗透性,可以进行深度杀菌。有意思的是,这种杀菌作用不仅用于人类,还能用于植物——在薄荷的生长期间,根系会向土壤中分泌抑菌物质,这种抑菌物质对病虫害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尤其对防治棉花枯萎病效果显著。有专家建议在棉花种植区实行薄荷棉花轮作,不仅可以杀虫杀菌,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空气、土壤和水源。
  最常见的容易与薄荷混肴的植物是留兰香。
  从广义上来讲,留兰香也是一种薄荷——绿薄荷,与我们所说的“薄荷”属于同科同属,都是唇形科薄荷属的植物,二者模样相近,味道相近。
  如果仅仅用作观赏的话,种植薄荷还是留兰香无关紧要,但是如果想取其药效,就要进行严格区分了。薄荷的功效成分是薄荷醇,而留兰香的主要成分是香芹酮和苧烯,不含薄荷醇。古籍医书曾一度将留兰香入药,称其可以治疗“伤寒头痛、霍乱吐泻、痈疽疥癞诸疾”。但是现代医学药学对于留兰香的研究非常少,2010年版的《中国药典》并未对其进行收录。
  留兰香的成分与薄荷不同,并不能说明它一无是处。人类很喜欢留兰香的味道,将其作为一种很重要的香料,应用在食品、化妆品、洗涤用品等领域,并将相关产品称为“薄荷味产品”。
  那么,我们如何区分日常食用的“薄荷味”食物,其香气是来自薄荷还是来自留兰香呢?其实很简单,建议用以下几个方法:

◆看标签


  根据我国相关标准,包装食品必须标有配料表,将食物中所用到的配料全部列出。如果配料表中有“薄荷”“薄荷油”“薄荷脑”等字样,就说明食品里含有上文所述的可以入药的薄荷。否则,薄荷味就有可能来自留兰香或者薄荷属的其他家族植物。

◆尝口感


  薄荷醇会让我们的口腔产生凉意,而留兰香不含薄荷醇,其味道闻起来清新可人,但如果食用的话人体不会感觉清凉。
  笔者认为,留兰香和薄荷是同科同属的不同植物,二者非常相似,作为消费者,是否需要分得那么清楚明白,要依用途区別对待:

◆药 用


  作为药用,必须要严格区分,成分不同疗效就不一样。消费者最省心的办法就是到正规中药店去购买薄荷。如果想自己验证,可以捏一点放手中揉搓,如果有强烈的芳香味道,清凉感浓郁,那就是真的薄荷。如果没有清凉感,那就可能是留兰香。

◆食 用


  食用薄荷味的食物,要做到明白消费,清楚“薄荷味”,到底是来源于留兰香还是薄荷,还是除二者以外的其他薄荷家族植物。建议先买一点,尝一小口。能令人感觉口腔凉凉的(有的人鼻腔也会感到凉),这种食物就是含有真的薄荷,如果只是口气清新,没有清凉的感觉,其中成分就不是薄荷。

◆观 赏


  作为观赏用植物进行区分,要看叶片:薄荷的叶片有短柄,叶子边缘是规则锯齿壮;留兰香的叶片没有柄(直接长在茎上),锯齿很不规则。

◆日 用


  选购日用化妆品、洗涤用品等产品,挑味道好闻,自己喜欢的即可,无需区分其中添加的是薄荷还是留兰香。
其他文献
有些食物和“冰”一点关系都没有,却能不经牙齿咀嚼便被“含化”——入口后仅经颊、颚、舌轻微发力,就会消失。它轻轻柔柔地走,就像从没来过一般,只给人留下了“湿润”“软糯”“绵密”“浓郁”“柔软”“细腻”等稍纵即逝但回味无穷的独特味觉体验,这就像是武侠小说里会卓越轻功,能够凌波微步的绝世高手,踏水而来波澜不惊,转身远去不激起半分涟漪。不知道是因为吃着不费力,还是含有水分、油脂较多,我们对于这类食物总是吃
期刊
目的 探讨以聚羟基烷酸酯(polyhydroxyalkanotes,PHBV)为支架材料的同种异体软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能力.方法 分离、培养、扩增、传代培养兔软骨细胞,接种在PHBV支架
随着国家实验动物法规标准的健全和实验动物建设的逐年完善,实验动物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而各层面人员的认识和素质对实验动物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文中分别讨论了实验动
患者 女,49岁,6 个月前因摔伤致左手拇指肿痛、活动受限,未予治疗.2015 年2 月发现左手拇指进行性肿胀、疼痛入院.查体:拇指肿胀,皮肤发红,按之较硬,疼痛明显,屈伸活动严重受
伏天的热,是粘在身上的。整个人仿佛在这种挥之不去、如影随形的高温中被蒸熟了。高温天气,我不喜欢待在空调房里,觉得那种不自然的冷,像是冰箱的冷冻室。我常会回想起小时候的夏天——葡萄架下穿过碧绿叶子带着葡萄味的凉风,再拿把大蒲扇,呼嗒呼嗒扇来扇去,风就从脸到腿覆盖了大半个身子。  这时再听见一声:“冰棍儿啊,又凉又甜的大冰棍儿!”急忙跑出去,看见了骑自行车、戴草帽,车后座驮着白色冰棍箱子的阿姨汗津津的
期刊
患者 男,46岁.以B超发现膀胱占位5月,肉眼血尿2周入院.肉眼血尿为全程性,无尿频、尿急、尿痛,无明显血凝块,无尿道口滴血及分泌物,无发热、寒战,不伴腰腹部疼痛.尿常规:红细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也称端五节、端阳节、天中节、五月节、重午节、重五节等,有着悠久的历史。2009年9月,端午节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產名录,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与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有关。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区,分别流传有端午节起源于纪念伍子胥、越王勾践、屈原、孝女曹娥等不同的说法。
期刊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少见肾癌亚型[1].目前国内外此类肾癌报道较少,特别是在藏族人群少有报道.本研究中收集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本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
万物生发的春季总是美丽又短暂。几场春雨过后,气温一点点升高了,风儿暖起来了,日头也更明亮了,一眨眼便来到了6月初夏。传统医学讲究“夏补心”。在夏季,心的生理功能比较旺盛,以保证血气畅行。这个时候,饮食上应该进行相应调整,补充心脏所消耗的能量,以保心气,做好安然度夏的准备。夏吃瓜  天气热了,人体就会打开毛孔,通过排出汗液来散热。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候我们的身体因为要消散体液,五脏六腑气血不
期刊
患者 女,50岁.因“发作性头晕、头痛13 d,且伴视物旋转、步态不稳、恶心呕吐等”入院.查体无明显异常.头颅MRI:双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团片状长T1、混杂稍长 T2信号影,大小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