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微交流,撬动家校互动新格局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概述】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教育教学要取得好成效,离不开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传统的家校互动载体一般为指定网站或校刊杂志,存在家长参与度不高、内容针对性不强、家校联系不紧密等弊端,起不到良好的作用。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尝试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以发布学生优秀习作为手段,引导提升家校互动交流效率,构建家校互动交流新平台,开发家校互动新途径,撬动家校互动新格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标与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信已成为时下最热门、最便捷的通信交流工具。微信公众号以其信息发布方式便捷、传播速度快和互动性强等特点深受各年龄层用户的青睐。基于此背景,我们尝试以微信公众号为切入点,以内容推送为手段,搭建沟通新平台,探索家校互动新途径。
  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由学生优秀习作开始,既打破了传统课堂点评交流作文的时间局限和对象局限,又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内在潜能与动力。
  在家长层面,可以通过后台互动了解到学校最新的活动开展情况,以及各年龄层学生不同的思想动态;在学生层面,可以从推送的作文中认识兴趣相投的朋友;在学校层面,可以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开展活动,拓展知识外延。在此背景下,公众号从学生习作推送入手,逐步演变为家长与学校间互动交流的平台。例如,针对家长提出学生在成长期出现的共性问题,学校可以及时组织开展“好家风,我来传”“改陋习,我先行”等主题活动;学校发布艺术节、科技节等大型活动时,家长也可以通过微信报名积极参与。同时,网络平台可以匿名留言,避免了“学生不敢说、家长谨慎说”的尴尬,进一步增强了家校互动。
  【过程与方法】
  一、发挥正能量
  1.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习作
  学生的习作中不乏弘扬真善美、发掘生活正能量的优秀作品。比如,低年级学生受到他人帮助后所写的感动日记;高年级学生关注生态所写的环保主题作文;家长在陪伴学生参与小队活动时,留意到他们有着齐心协力、共克难题的合作精神而写的感悟等。通过班主任推荐、家长和学生自主投稿的方式,进行微信公众号的推送,并且通过“红领巾广播”进行宣传,引导其他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身边的美好和感动。
  2.推出“红领巾在身边”系列活动
  在公众号推送佳作的顺势引导下,我校推出了“红领巾在身边”随手拍、随手记等活动。低年级学生在父母的陪伴辅导下共同关注、记录生活,加强了亲子间的交流。高年级学生拥有较强的观察、表达和动手能力,可以运用绘画、摄影、小报等多种形式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该活动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素养,激发了学生用文字记录生活的兴趣,也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夯实了少先队活动阵地建设基础。
  3.转发分享扩大影响
  目前,小学生父母多为工作繁忙的“80后”,相对于传统的网站发布和校刊杂志,他们更乐于接受快捷方便的手机消息推送,通过碎片化时间关注学生最新动态及学校新闻。只要动动指尖,就能随时随地在相关内容下评论、留言,与学校互动。通过点赞和转发,可以向朋友、同事展现孩子的风采,也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寻找“公约数”
  1.在互动中达成共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和谈吐举止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而学校教育则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安排不同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连续、全面的教育,除了教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他们成为能够融入群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栋梁之材。虽然两者的教育目的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教师和家长身份不同,在教育方式上往往会产生意见和分歧。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为学校和家长提供了交流平台,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探讨班级建设和学生教育问题,形成有机互动整体,达成教育方法和措施上的共识,帮助学校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让父母走进孩子的内心
  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尤其是到三年级转折期,他们逐渐会有自己的想法和心事,且不愿主动与父母沟通。一些家长不太关注子女情感上的细微变化,不能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由此产生误会和误解。然而,微信公众号发表的习作就是很好的沟通渠道,学生可以通过作文说出他们的心里话,家长也能更全面地了解子女的想法,有了话题作为突破口,家长能够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
  3.將“晒、比、炫”转化为特定话题交流
  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和便捷性,微信群是当下学校布置任务、与家长沟通交流最直接、最常用的渠道。但在实际使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话题讨论过于杂乱,未读信息过多导致错过重要通知,个别家长在群中过于积极引起反感,甚至还出现了“晒、比、炫”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微信群的使用效率,营造了不良的沟通氛围,宣扬了错误的价值理念,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微信公众号的发布功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定向推送班级活动通告、教育教学话题探讨(如新国标语文课本内容解读、如何与子女沟通交流、如何培养子女兴趣)等信息,学校与教师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过滤了无效信息,宣扬了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了沟通效率。
  三、画好“同心圆”
  1.拓展知识外延,成立兴趣小组
  通过微信平台,学生可以认识志趣相投的朋友,突破班级与年级界限,自行组成兴趣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社团,对历史、经济、互联网等领域展开研究探索,拓展了知识与兴趣外延。教师则从原来的“事务官”变成了“引领者”,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2.家校支持,培养兴趣
  学生通过兴趣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后,许多家长发现子女变得更有探索精神和钻研精神。有了学校与家长两方面的支持,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得到激发,会主动要求购买相关书籍、参与各类活动讲座等,在某一方面成为小专家。
  3.班级建设,更添活力
  通过专题学习研究,学生可在班级中进行交流讨论和TED主题演讲,将自己研习的知识分享给同学们。教师可以根据相关主题开展班会活动,进一步增强班级活力,打造诸如科技、历史等专业特色班级。
  【成效与展望】
  目前,我们组织搭建了微信公众号:Carpe diem52(中文含义:珍惜当下),以班级为单位定期推送学生习作与公告信息等内容。试点班级园南小学五年级(2)班的学生参与度为100%。不少学生因此对写作产生了兴趣,积极踊跃地投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全班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自行成立了历史探究、电影欣赏等兴趣小组,定期组织活动。在家长层面,通过阅读学生习作,更好地了解到子女及同龄人的关注点、兴趣点和内心世界。一些家长自发组成微信群,互相探讨如何辅导孩子写作,如何更好地教育子女。一位家长激动地在后台留言说,他的孩子是后进生,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积极地投稿写作,便有了追赶的动力,一有空闲时间便手捧作文书认真阅读。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该公众号尚未升级为全校性的家校互动平台,影响力有限。下一步,我们将探索扩大试点范围,更好地运用新媒体这个平台,打破原有家校互动局限,加强引导,规范建设,提升家校交流的效率,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其他文献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国外私立大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和借鉴国际私立大学发展的经验,对于拓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视野,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具有
【摘 要】当前,美术课程应用课件实施教学的过程是非常广泛和实用的,其显著特点是直观明了,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象,使学生从被动学为主动学。在课程效果上,容易增加学生对美术的感性认知,在教学实施上,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扩展教学内容。  【关键词】课件 课件制作原则 课件制作技巧    当前,随着信息采集方式的多样化,运用课件制作技术来开展教学的老师逐年增多,特别是美术课。美术课是一门视觉形象思维很强的课程
期刊
“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是对工匠精神的诠释,也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更是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三者的统一。我校一直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工匠精神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甚至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生涯起到了指引作用。作为一名中职班主任,我切身感受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对学生教育和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特别是在班级建立初期,对营造良好的班风有重要作用。下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九十一页,页页凝聚着老师和家长们所倾注的心血,每一篇都记录着孩子们的点滴成长。用心做事,总能让人有所收获,收获的不只是这九十一页,还有爱、责任和感动……再次感谢你的分享!”  在分享了一(10)班的期刊后,陈校长有感而发,给我发了上面一段话。每一届一年级都是一个新的挑战,良好的班风和端正的学风是确保一个班级有序运行的基础。在第一次家长会上,我解读了新班级的班风和学风,“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是我们
期刊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进国外私立大学的研究成果,了解和借鉴国际私立大学发展的经验,对于拓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视野,提升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水平,具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友善是人们推崇的一种优秀品质,也是人与人交往的一项重要准则,党的十八大报告还将友善定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个人价值准则之一。今天,友善价值观不仅对和谐社会的建构有重要价值,对中学生个人素养的培育也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思想不断成熟的阶段,此时的身体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从区域实施与操作的角度来说,应当突出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一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在班主任工作中,你有没有发现家长口中的孩子与老师口中的学生截然不同?学生在学校、在家的表现大相径庭,判若两人?多年来,笔者在与中职学生及其家长的接触与沟通中,发现中职学生的家长在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与自己的孩子正确相处,而孩子也不愿意对家长敞开心扉。究其原因,家长与孩子其实都负有责任。  家长方面:中考前,家长对孩子都有着一份期望;中考结束后,孩子来到了职高,家长对子女或失望或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也多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