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明扬:是吴昌硕成就了我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gvf43g43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就让他去搞收藏;如果你恨一个你,你也让他去搞收藏。”这是单明扬最常说的一句话。或许,其中的含义外人无法体验,但对于在收藏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单明扬来说,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体会。
  走进单明扬开办的逸品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先生的书画展之中。《咏梅诗行书》、《墨梅图》、《石鼓文四条屏》、《如日中天》、《石鼓文“寿”字》、《千年桃实》等吴昌硕各个时期的精品均聚集在此。诗书画印熔为一炉达到艺术巅峰的吴昌硕开辟的是金石入画的蹊径,收藏各种《吴昌硕印选》是单明扬的另一个爱好,其中最完整的一套原拓钤印《苦铁印选》,存世量也是屈指可数,西泠印社保存有一套,在日本目前也发现一套,而在逸品斋就有两套。尤让单明扬得意的是——目前面世仅存4幅的《汉·三老碑》原拓本中的2幅就由逸品斋收藏。当年吴昌硕先生及社会各界花8000两黄金保护下来的《汉·三老碑》,可谓国宝级文物,可想而知其原拓本的价值。
  正因为如此,在收藏界中,单明扬被公认为吴昌硕精品书画收藏最齐全的民间收藏家。
  
  收藏之路
  
  坐在办公室里的单明扬,时常会看着对面墙壁上吴昌硕的画作陷入沉思。他说:“画是有生命的,打开一幅画就是打开一个生命的匣子,每张画都融入了一个画家的命运与性格,我时常会不自觉的拿自己与吴昌硕的人生经历对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单明扬出身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5岁便被下放到农村放牛,2年的放牛生活让他充分体验到生存的艰苦和生活的炎凉。17岁的他后来被安排到建筑工地,每天拌混凝土,扛水泥,虽然觉得累,但相比当时农村的生活还是幸福的。此时他心中就有一个念头,农村和建筑工地不属于我,我相信我会活得更好。当他的父亲平反后告诉单明扬:“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去读书吧”。于是,他用4个半月的时间复习完初中的所有课程,从班级里成绩最差的一个跃到前几名。1980年单明扬被分配到宁波工艺美术厂从事红木雕刻的工作。那个时候是他接触书画的起始,对于艺术他相信缘分和天分。但是,不安于现状的单明扬在1985年下海经商了,从事纺织品批发、宁波保税区贸易、投资娱乐业等,渐渐地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有了“闲钱”之后的单明扬,开始关注起收藏来了,藏在心底的书画情结开始萌动。用他的话说:“平时也会买一些瓷器、杂件、书画,但当时对收藏只能说是爱好,没有真正入门,也是浮于表面。现在回想起来,买了许多没有多少收藏价值的东西,甚至不少赝品。”或许很多收藏者都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从一个收藏爱好者转变成一个职业收藏家,单明扬还是交了一笔笔数额不小的“学费”。
  但是,“真正给我‘刺激’是在2002年初,”单明扬说:“当时我正在考虑新的投资方向问题,投资什么行业好呢?宁波几个企业家到江西吉安去投资,我也一起去了。到了吉安,在宾馆里面偶然翻到《吉安地方志》,上面介绍了有一个古村落,村子里住着欧阳修的后裔,有1000多年的历史。我突然意识到古村落里应该有古董,就兴冲冲赶了过去。村子确实很古老,四周都是参天的香樟树,古朴宁静。几乎是怀着虔诚,我找来村长,请他挨家挨户去带我去看‘古董’。看到这块石头好我买了,看到那个窗棱好我也要了,反正看到雕刻好的精致的我都要,那个时候我对收藏的兴趣还没有固定在书画上。后来,村子里有个老头热情地对我说:“明天你到我家里来,我给你看好东西。”
  第二天我又赶过去,他给我看了很多古画,很诚恳地说:“这些画本不想卖给你的,但是我儿子得了白血病,实在没办法,急需用钱,只好割爱。”当时他儿子就在旁边,脸色苍白身体看起来真的很瘦弱 ,他说如果我有半句假话,明天我和儿子不得好死。我想父亲总不会咒儿子的吧?尽管对古画我没有把握,但我还是很相信他。
  因为带的现金不够,我马上回到吉安又取了5万块钱再赶到古村落,在他那里买了十来张画。当时我还害怕自己会被怀疑为搞文物走私,所以连夜赶火车回宁波。巧的是,与我同一个卧铺车厢的正巧是荣宝斋公司的一个经理,他也从江西买古董回浙江。
  他看到我露在了外面的其中一张画轴,热情地说:“你也爱好书画啊,拿出来给我看看。”粗粗一看,他就断言:“这东西不对呀。”我当时不相信他说的话,第一因为我不认识他,不知道他水平怎么样;更重要的是我本能地觉得那样古朴的地方的人不会骗我,再说了哪个父亲会拿儿子发毒誓呢?又何况我自己左看右看那些书画明明全是老的呀!




图1:吴昌硕《墨梅图》 图4:吴昌硕《石鼓文四条屏》




图3:吴昌硕《石鼓文‘寿’字》 图2:吴昌硕《千年桃实》

  我不甘心,又拿出几张让他看,也是不对。看他分析得有理,我知道碰到了高手,于是索性全拿出来给他看,结果全是假画。他说:“你赶快下火车,退货去”。当时是凌晨三四点。
  下了车,外面冰冷冰冷的,在月台上熬到 7点多才登上回程火车。到了吉安那老头家里,他盯着我说: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回来的路上我把所有的东西都撕了。”
  这次教训后,单明扬暗自下定决心,要卧薪尝胆,苦练内功。他首先把中国美术史的有关书籍仔仔细细阅读了一遍。名家大师创造的璀璨书画作品中,他一下子就被吴昌硕金石作品中那种磅礴气势所震撼,因为它很符合自己的个性!他认定“海派”大师吴昌硕作品为自己的收藏主线,而追求精品是他自己做任何一个产业的要求。
  从此,去各大博物馆研看吴昌硕的精品、拜访有名的藏家虚心请教,当然更多的是自己日以继夜地研究,无论做什么,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就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去做,这是单明扬的个性。
  与此同时,单明扬开始了“实战”。从大藏家那里购买,更多的是频繁出入于各大型拍卖会,一个初入收藏行业的人一开始就大肆收购吴昌硕的作品多少有点招人注意。很多人以为他背后应该有高手指引,然而当看到那么多精品居然都是自己独立鉴定的,都是由惊讶到佩服。他说:“对于吴昌硕和他的作品,我越是了解就越是喜欢,甚至有一种痴迷。我只要看到吴昌硕的好东西,一定要‘占为己有’,最多的一次在一场拍卖会上就买了十多张。平常听到哪里有吴昌硕的好作品,我会马上赶过去。有时看到一张他的精品,我在梦中都会牵挂着。”
  


  对吴昌硕作品的收藏,单明扬是那样的信心十足,义无返顾。这是有根据的,按他的理解,“海派”这条主线是源远流长的,会传承下去。“海上画派”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主流,从虚谷、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到后来的陆俨少、程十发,名家辈出,正是 “海派”的传承。吴昌硕又是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西泠印社要想发扬光大,必须要推吴昌硕,他是第一面旗帜。从风格来说,学习吴昌硕金石入画的齐白石的画家就是一个很好的参照。更何况,几乎所有的大家对吴昌硕的作品都推崇备至,所以无论是艺术的高度和市场的角度,任何一个坐标体系评价中,吴昌硕都有着无法撼动的地位。所以从经济角度分析,他的作品肯定会有很大的升值潜力。
  
  收藏是一个产业
  
  当记者问及吴昌硕先生的人生和书画风格带给你怎样的启发时,单明扬说,吴昌硕少年时期也很坎坷:家境衰落、后因战乱背井离乡过着“纵饭亦充泥”的逃难生活,等若干年后回到家乡只剩下他和父亲面对一片焦土。但就是这样充满磨难的生活没有压倒他,对于他来说正是一种磨练。后来他一个人又去外游历,以刻印为生,而后又做过小吏等,岁月的磨难让他的生命更为坚韧:他的很多篆刻的字号就透出了生活的苦境和悲凉慷慨、砥砺志弥坚的精神,以及通达豪迈乐观大气的性格。
  吴昌硕说自己30岁学诗,50岁学画,其实话中有很深刻的内涵在里面,实际上他在30多岁就在练画了,他说:“50岁始学画的意思是自己的画能面世,能拿得出手了”。就像我现在的企业一样,我只有练好我的“内功”,才可以包装自己的形象,才可以该出手就“出手”。吴昌硕应该是天赋极高的人,比如说他是30几岁才入门学画的,用这么短的时间达到如此的造诣成为一代艺术大师。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天才加刻苦,另一方面是他的人生历炼造就了他对绘画艺术独特的理解,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相互衍生的。
  而对我来说,我认为亦是如此。首先只要是我认定做的事情我非要专研,精通不可。除了天赋和悟性,勤奋是不可或缺的。吴昌硕50岁后,广交天下朋友,从众多名家或者地位不如自己的画家那里吸取营养,以至于诗书画印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书画鉴赏各有高招:有的人善看气韵;有的人善看书法;有的人善看原装老裱的;有的人相信题跋……我从不同的专家和行家那儿虚心学习吸取精华,与书本上的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立而完整的鉴定方法。
  


  做事首先是为人。我最欣赏吴昌硕做人的大气。画如其人,他的大写意看似粗粗几笔就气贯长虹,看得出吴昌硕先生内心世界是很宏大磅礴的。这种气势是我非常喜欢的,我的个性与此比较吻合,做企业也需要这样的气魄。”
  这几年,为了收藏吴昌硕的精品书画,单明扬可以说是倾尽自己的家产,房产抵押了,汽车变卖了。开办逸品斋也不是单纯的一种商业行为,而更多地融入了文化品牌经营的含义。在宁波这样一个有着七千年河姆渡文化,又有着今天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地方,应该有这样一家与此相配的高品位的画廊传承这种传统文化,就连选址他都很有用心——逸品斋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月湖边,与古老的藏书楼——天一阁隔水相望。
  真品、上品、神品、逸品是单明扬追求的鉴藏境界。单明扬相信,优秀的藏品积累到一定阶段,在这一行业肯定大有前途。他说:“比如,前年我买的这张《如日中天》时花了30多万,当时人家说我神经病。可现在呢,一年多一点时间,有人已出价120万,甚至150万,但我是不会卖的。事实证明艺术品市场会有很大上升空间,尤其吴昌硕这样大师的精品。
  对单明扬来说,一方面,他极喜欢吴昌硕大气磅礴的画风;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自己一手创办的逸品斋,在收藏界中有“如日中天”的时候。
  
  资料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也受邓石如、吴让之、钱松、赵之谦等人的影响。31岁以后,移居苏州,来往于江浙之间,阅历大量金石碑版、玺印、字画,眼界大开。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成为一代宗师。
其他文献
在本届“浙商论坛”上,沈阳市作为东三省惟一的浙商投资最佳城市,受到了媒体和企业家的追捧,为此,本刊记者就沈阳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浙商投资等问题,同沈阳市副市长王英、在沈阳投资多年的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飚进行了探讨。    主持人:《华人世界》杂志社记者苏旭  嘉宾:沈阳市副市长王英  沈阳中旭集团董事长曾昌飚    绿色沈阳,耳目一新的感受    主持人:王市长您好,您这次从沈阳赶到杭州主要目的是
期刊
据统计,英国华人社团总数达200多个,既有上百年历史的老侨团,也有成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新社团,其中“英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和“苏格兰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两大华人社团总会,涵盖了英国侨团总数近一半。  1968年秋成立的“英国华人爱国社团联合会”,初期只有十个左右的社团,后于1984年易名为“英国华人社团联合总会”。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壮大,加入“联合”的社团已达42个,会员遍及英伦三岛,是欧洲一个较有
期刊
西班牙《欧华报》于2003年12月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创刊。由西班牙三E公司总裁王绍基先生创办,他的太太担任报社社长。近年来,中文报纸在马德里冒出了5家,竞争十分激烈。在首都马德里较早出版的有《华新报》,随后又诞生了《欧洲晚报》、《中国报》等。  《欧华报》虽然比较年轻,但是办得新颖活泼,内容也比较充实,每周出版一期,每期80个版面。这些华侨报纸在宣传祖国大好形势、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台独”、维护华
期刊
邢李原的管理方式似乎暗合于ESPRIT的品牌内涵。自1979年John Casado为ESPRIT设计了独有的“E”字商标以来,ESPRIT通过以黑、白、红为主的色调向世界传达出如下的生活方式:健康,自然,坦诚,不做作,提倡个性但适可而止。正如邢李原所言:ESPRIT不是潮流的领导者,而是潮流的诠释者。在快速更新的时尚面前,ESPRIT同时需要满足人们对稳定感的追求。  20世纪70年代生的人因为
期刊
微微蜷曲的头发,浅茶色的眼镜,一身休闲服,干净利落却有些让人敬而远之,这是第一次见面于琏海留给记者的印象,这个谈话中不时蹦出几个英文单词,有时为了确定最能表述自己意思的词语甚至需要借助英汉词典的海外华人,流露出自己爽朗健谈的一面。他现在的身份是山东三角洲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  也许,对于长期旅居海外的华人,祖国永远都是最好的话题。    一步步走近故乡    大学之前的于琏海对与香港一河之隔的中国
期刊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长丰汽车推出的猎豹C1概念车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从外形上来看,其王者之气不怒自威——夸张的前脸被更夸张的进气格栅占据着,而最具威慑力的便是那一对前灯,仿佛一对让人无法正视光芒的豹子眼睛,而“猎豹C1”的后视镜就是这只豹子支楞着的一对耳朵了。制造中国最好的SUV,使长丰猎豹品牌成为国际知名的汽车品牌之一,是长丰汽车董事长李建新一直以来的追求。  2005年5月20日,湖南汽车贸易博览
期刊
《大长今》的策划、创作、拍摄、发行人员在拍摄前,想必知道在中国充斥黄金时段的电视节目不少是些传统宫廷剧,其中又以清宫戏为主,而中国宫廷剧最大的“死穴”,在于缺乏艺术性与其商业价值双向的互动,市场化运作程度不高。  2003年末至2004年初,由李秉勋执导、李英爱主演的长篇历史剧《大长今》在韩国MBC电视台一经播出,迅速刷新了多项纪录,最高收视率曾高达50%以上,并在国内外屡获殊荣,《大长今》被誉为
期刊
有人说,雪茄是上帝赐给男人的第十一根“手指”。只是,这根太过于奢华的“手指”并不是每个男人都能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底蕴消受得了的。  从挑选雪茄到储备雪茄等等,任何一道工序都是繁杂而精细的。等到终于可以怀一份悠然的心情去点燃任何一支雪茄的时候,雪茄深蕴的文化也就开始显山露水了。  繁琐的规矩,严格的讲究,抽一支雪茄似乎需要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这个看似繁杂的过程却正是雪茄客们乐意享受和追寻的。镇
期刊
2005年5月27日是复旦校庆日,一百周年的校庆日。尽管100年前,复旦公学创建是在9月份,但到后来就一直以5月27日作为校庆日,在复旦这么多年也是以这天作为复旦的节日的。  而复旦尽管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还是被别人认为小资情调,因为在上海,复旦学生身上也难免沾上几分洋气,复旦的学生有些像复旦的校门,谈不上气派,但是每次在照片上看上去,总有一种时髦的味道。也许复旦在国内的大学的论文评选中会永远在
期刊
以《黎明之火——法国艺术家眼中的上海印象》为名的摄影展在上海城市规划馆五楼展厅举行。作为中法文化年重要的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展览通过法国艺术家的独特视野展示了全新的上海、激情的上海,为中法文化年增添闪亮的一笔。  整个展览包括88幅摄影作品,主要是法国的两位摄影艺术家Florence Gonot 与Alexandre Yterce通过摄像头对上海的精彩诠释。  Florence Gonot(佛罗朗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