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老商业”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涌动的商潮中,许多“老商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这些老商业或代表了一个传统消费时代的终结,或开启了一种新的生活消费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退出是福州现代商业发展的缩影。
  2014年4月1日,在福州经营了19年的麦当劳东街店正式关闭,它的关闭让很多福州消费者都想起了台江百货、华联商厦、茶亭街、东街口天桥、上海西餐厅、外文书店等近20年仍在记忆中却已逝去的老商圈、老商业街和老店。在这些地方,排队用粮票买售价不菲的蛋糕、乘要收费的扶梯、平安夜挤拥挤的东街口天桥……当时一幕幕有趣的情景如今回想起来仍似在眼前。
  茶亭街和东街口
  难以与时俱进的“繁华”
  2006年2月中旬,福州的茶亭街每天都能迎来一大批拍照留念的市民和摄影爱好者,同时还有大量抢购手工艺品的消费者。当时作为福州传统手工艺一条街的茶亭街面临拆除,在其退出前的最后一两周里,这种情景每天都在上演,记者对此至今也仍是记忆犹新。
  据专家介绍,古时候从南台万寿桥(即今解放大桥)进城的人,或由城里去南台的人,都要经过茶亭。明清之后,有一些传统手工老艺人在茶亭街建木房开店铺,从事铁器、角梳、乐器、雨伞、泥塑等传统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茶亭街逐步成为驰名中外的福州传统手工业作坊街。
  “茶亭街承载了太多福州独特的民俗手工艺。”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说,历史上茶亭街出现过多种手工艺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手工艺都没落了。以手工小泥人为例,最鼎盛的时候,茶亭街上有30多家泥人店。现在很多人的印象仍是:街道两旁的众商家迎送着往来顾客,河边喝茶聊天的老人家悠闲地度过午后时光。
  然而茶亭街连片矮陋的木板房经历百年的风雨和洪水侵蚀成为危房。茶亭街的人口却增长了4倍至5倍,当时沿街数千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到3平方米。1979年,台江区房管部门曾对茶亭街上的老木屋进行一次“修马面、加楼层、卸撑柱”工程,改善了一部分紧房户的居住条件。1990年,台江区又启动茶亭街改造工程,当年年底,福州市第一条骑楼式商业新街出现在福州市民的面前。
  又过了十几年,虽然茶亭街有着悠久的商贸历史,但其道路狭窄,路中央电线杆密布,通行缓慢,已成为福州城区交通枢纽中轴线的“梗阻”。鉴于此,2006年2月底,福州市开始对茶亭街进行拆除重建。目前原先的手工艺店分散在南后街等地。
  对不少年轻人来说,印象更深的是东街口的天桥。每到情人节或是平安夜,东街口就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特别是在平安夜,记者每次采访都会发现,东街口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天桥,最拥挤的时候,过个天桥得花上20分钟甚至半个小时。
  福州东街口天桥是在1985年修建的。2011年初,为了给地铁让道,该天桥开始拆除,因为这座桥承载了许多福州年轻人的回忆,在获知天桥要拆除后,不少福州人纷纷前去拍照,作最后的告别。
  上海西餐厅和麦当劳
  带来了西式饮食
  20多年前,福州人往往会对好朋友说:“走,去上海西餐厅!”或者对女朋友说:“今晚上西见!”1983年9月25日开业的上海西餐厅,就在福州东街口的钟楼底下,也就是现在东方百货的位置。这是福建省的第一家西餐厅。
  当时任上海西餐厅副主任的潘为人回忆说,那时候从上海过来了十几名师傅,都是国际大饭店的大厨。经过专业培训,他们做的西餐非常地道,有牛排、鱼排、蜗牛等,和现在一样,都是用大大的盘子装着一小块的牛肉、鱼肉,旁边配着“花草”,再来点通心粉什么的,一顿饭,大大小小的碟子、盘子一大堆,让很多福州人都觉得非常新鲜。
  除了这些,上海西餐厅还出售不同款式的糕点、冰激凌以及盖着厚厚奶油的雕花蛋糕,那时候人们第一次认识奶油蛋糕,由此福州市场甚至掀起了“蛋糕旋风”。
  虽然当时吃顿牛排需要30多元钱,并非普通老百姓日常能承受的,但很多“老福州”记得,那时候到上西买蛋糕、西点的人非常多,每天排队排到大街上,还要凭粮票购买。一个6英寸的蛋糕要用1两至2两的粮票,再加上十几元的现金才能买到。
  到1995年,福州的上海西餐厅在全省已经有13家分店,可到1997年,因为西餐厅越来越多,且旧城改造中很多店面被拆除,到上海西餐厅吃西餐的人越来越少,直到2007年,其最后一家店关门。
  同样让福州消费者感受到西式餐饮不同魅力的是在1994年开业的福州第一家洋快餐店——麦当劳台江路店。
  “忘不了当时它开业的情景,老长的队伍,从玻璃门口一直排出来,绕过了当时的南星澡堂,排到了如今的江滨路上。麦当劳当天免费赠送开业后的头200个汉堡,对当时的福州人来说,这种促销手法前所未闻,加上前期铺天盖地的广告,当天麦当劳店所在的台江华联商厦附近都快挤爆了。”当时在华联商厦上班的林女士回忆说。
  业内人士表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麦当劳台江路餐厅的开业,直接改变了榕城餐饮业的格局,在福州市餐饮业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麦当劳、肯德基更多的快餐店不断开张,也掀起了强劲的洋快餐旋风。
  不过,随着商圈的变化,2003年10月,麦当劳台江路餐厅正式关闭。
  台百华联关闭
  榕传统商业形式终结
  福州百货业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其中不少“老福州”最为熟悉的就是建于1952年的台江百货大楼。在其经营的几十年里,台江百货创造了每年平均向国家缴税300多万元的骄人业绩,并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
  但在2000年前后,福州的商业格局出现了明显变化,超级连锁商业开始雄起,从好又多到沃尔玛、麦德龙,再加上本土超市永辉等的兴起,传统的国有百货受到巨大冲击。2001年台百便开始走下坡路,随后的两三年间,这家老百货衰败到连电费都交不起。
  与台百相同命运的是福州华联商厦。福州华联商厦于1986年元旦试营业,当时是福建省最大的综合性商业企业,并在全省商业企业中率先采用电动扶梯送顾客上下楼。很多市民因为觉得新奇,不买东西也去乘电梯,由于顾客太多,华联因此一度对顾客乘电梯进行收费。
  华联商厦随后也书写了一个国有商业企业的传奇:1987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创利润305万元;1988年,华联商厦和东百销售额双双突破一亿元大关,创利税424万元。
  同样是在2000年前后,同样是由于商业格局的变化,华联商厦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仅2001年就亏损900多万元,资不抵债的华联商厦被迫于2002年3月关门。随后尽管欲转型复活,但两次公开拍卖均遭流拍。
  “台百和华联商厦的退出,意味着福州传统百货商业形式的结束。”业内人士说,当时同样面临巨大压力的东百选择了转型,它紧跟形势,抛弃了原来的柜台式经营,逐步向现代商业转变,由此避免了被淘汰的恶运,转而成为了现代百货业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传统百货退出市场后,现代百货不断进驻福州开业,如今除了东百,还有新华都、大洋、天虹、世茂、王府井等。
  老书店受电商冲击退市
  在众多行业中,福州最早受到电商冲击的行业可以说是传统书店。原来位于鼓楼区安泰的福建省外文书店就是一家相当有特色的老书店。该书店于1976年3月成立,改革开放后,外文书店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科技资料、进口书报刊,举办各类涉外书展,对此福州不少中老年读者都有极深的印象,这家书店也是福州外文书籍最全的一家店。
  2004年前后,越洋图书城等大型书店的出现,福州整个图书市场的竞争加剧,安泰外文书店向综合书店转型,但转型后并未被消费者看好。2007年,外文书店又重新回归专业,主攻并加大引进外文书籍,当时主营品种达3万多种,成为全省品种最全、最具权威的外文专业书店,其中80%的图书为独家经营的原版读物。
  “除了民营书店,更大的竞争对手是图书电商的涌现。”业内人士说,电商销售的图书多是打7折或8折,很多甚至是5折销售,市民的图书消费迅速向电商转移,不少传统书店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随后的两三年间,安泰外文书店的经营面积不断缩减,到前两三年,该书店基本退市。
  事实上,与安泰外文书店一样的还有很多特色的老书店,比如1980年在台江开设的全国首家民营书店“潘秋文学书店”,随后又开了4家连锁“书店超市”,鼎盛时期,“潘秋超级书市”月营业额上百万元,而前两年也陆续退出。此外,还有树人书店、席殊书屋、晓风书屋等,很多近两三年都是不辞而别。
其他文献
上下杭,马可·波罗笔下的国际商港,曾经的“海丝”之路,这里见证了早期福州与世界的贸易接轨,也见证了八闽早期的商贸繁华。  在“海丝”最盛的宋朝以降,大庙山南麓沿岸两大沙痕逐渐形成陆地,即为上下杭,“杭”正是由“航”音衍化而来,意味着这里是福州早期的商业中心和航运码头。  史料记载:“星安河通闽江,商品咸集,商贾云集,城郭南有市,灯火夜未眠。”而马可波罗更在大桥头(今中亭街万寿桥)看到印度船队,由衷
期刊
上下杭街道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曾经的商业街区,这里居民的信仰也十分丰富多彩。  上下杭街区具有浓厚的商业文化。早年,老板供祀的是行业之神:纸业供祀蔡伦,酒业供祀杜康,茶业供祀陆羽,被供祀者均为手工业者,说明这些商人并未脱离农耕文化。  后来,上下杭的工商业者开始共同信仰妈祖、关帝和张真君。妈祖是海神保佑他们平安行船,几乎每个商业会馆都供奉有妈祖。关羽是信神,商业上需要的是信誉,龙岭顶就建有
期刊
新旧更迭,无法阻挡。但这里的居民搬进了崭新的公寓,是否会梦到斜窄的木梯和窗外瓦片上的青苔,那一刻的梦中,不知自己已是异客了吧?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一束束洒落下来;尘土,随着搬运车飞扬……终于到了挥手告别的时候。上下杭,曾经的回忆是在此刻封存,还是开启?  上下杭里绿树成荫,路旁有着宽窄不一的小巷子。透过沿街的院子大门,依稀可见里面曾经的热闹:大院有天井,同一天井下住着几户甚至十几户人家。大清早,
期刊
崇武古城坐落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南海滨,濒临台湾海峡,是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防时为抵御倭寇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丁字型石砌古城,是明政府为抗击倭患,在万里海疆修筑的60多座卫所城堡中仍保存完好的一座。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福建省首批“国防教育基地”,泉州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崇武”乃“崇尚武备”之意
期刊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年历史的古城,闽江在这里流入东海。1842年,福州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茶业和瓷器出口贸易中心,涌入了大量的外国商人、传教士,他们在当时留下了不少文字影像的记录,成为现在我们了解旧时福州的另一条途径。  福建是摄影术在中国的最早登陆地之一。1842年,随着《南京条约》的签订,福州成为被迫开放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随后,许多外国使节、传教士、商人、旅行者纷至沓来。他们带来了刚刚
期刊
厦门鼓浪屿的知名,大半得益于岛上的“万国建筑群”。这些万国建筑始于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五口通商”,福建通了“两口”,一“口”是厦门,另外一“口”就是福州。历史上,福州烟台山的万国建筑数量多达近千栋,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不亚于鼓浪屿。不过,与如今蜚声海内外的鼓浪屿相比,烟台山的万国建筑甚少被外人知晓。  有人说,福州是一个没有太多个性的城市,缺少“城市记忆”。这样的“城市记忆”,就如同鼓浪
期刊
安泰河是福州众多内河中处于市中心的一条,它的前身是唐五代罗城护城河。它东起古仙桥,经武安桥向西沿秀冶里、朱紫坊、桂枝里、玉山涧至仓角头,通湖桥稍向西北,经斗门桥在观音桥与文藻河汇合转西行,在西关水闸与白马河相交汇。河道全长2520米,平均宽度9米。  安泰河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心,是市区东西走向的一条主要内河。它的前身是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所建罗城的护城河。水从琼东河入古仙桥下,经武安桥(秀冶巷口)、津
期刊
摄影感言  摄影让我更多地了解社会,感悟自然,体味人生;让我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张扬个性;让我享受生活,享受艺术,收获友谊。感谢摄影用影像理解世界。摄影是一种瞬间的视觉艺术,早一点或晚一点按动快门,都意味着永远丧失了最关键的那个瞬间。作为一个真正的摄影者来说,需要的不是器材的高档,而是镜头后面的那双眼睛。
期刊
“五六十年代河边捉鱼;七八十年代河边灭蚊子;九十年代河边捞垃圾……”上个世纪短短40余年间,在一些老福州人的眼里,福州内河变了几副面孔。古代扩城、地理变迁、交通水运三大原因促成现在“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福州。  汉代开始 六次大扩城  “最早的内河,其实就是护城河,从唐代到明代,一直没变。”福州民俗专家方炳桂披露他对内河的新研究。  福州内河如此多,是古代扩城、地理变迁、交通水运三大原因造成的。
期刊
白马河从台江帮洲路漳江入口处,经义洲白马桥,穿越新辟的大庆路,北上注入西湖。这条河道至今仍通舟楫。如果端午时节,人们还可在河岸绿林间,观赏往来龙舟竞渡,为民间习俗文化的一大景观。河水应江潮涨落,古有“白马观潮”风光。  【繁荣前生】  著名木材贮运场  和历史文明相伴而生的白马河具体有多久的历史,很难考证。但是,这条河作为历史上有名的三大木材集散地之一,让人印象深刻。  据历史记载:“清朝年间,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