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作为社会的直接反映,必然也会带上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学创作应该也必须注入这种不容忽视的时代精神。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永久承诺与自觉行为。当然,这种自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年代,生存面临挑战,人们的觉悟过程也显得艰难曲折。当代著名写实长篇小说《绝牲》就形象地揭示了这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也反映了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本文以内蒙古土生土长的当代作家胡国栋先生的《绝牲》为例,对此作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写实小说;政治思潮;生态;生存觉醒
1环保与生态的时代精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几乎相伴而行。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 重要口号,并上升为“两个一百年”以及“中国梦”的国家战略。进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具体规划。“绿水青山”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心愿。也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总体思想,进而又精化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及贯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文学作为社会的直接反映,必然也会带上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学创作应该也必须注入这种不容忽视的政治主流思潮。{1}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永久承诺与自觉行为。当然,这种自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年代,生存面临挑战,人们的觉悟过程也显得艰难曲折。
2写实小说的形象表达
在经济不发达尤其是人们意识形态较为落后的年代,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苦难民众,只要能够生存,其它方面诸如生态环境甚至伦理道德也就往往无暇顾及。其中最常见的所谓“靠山吃山”的传统生存方式,就是不惜以任何极端的方式猎杀野生生命,当地人称之为“打牲”,意即打猎,捕杀。而面对无情的现实,不得不“放下”猎枪,金盆洗手,痛改前非,决心不再杀生害命,是为《决牲》。
作者十分熟悉家乡的风土民情,也注重搜集相关素材,再以显微镜般独特的视角予以银幕一样的动感表现。《绝牲》是作者于2016年推出的长篇力作,推出次年,即于201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及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绝牲》以历史重现的情节展现和人物经历,引导读者反思人类暴殄野生动物的恶行,因此也被誉为独特的生态文学作品。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无疑要比讲道理更易于为人们思考,接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更具有教科书一般的影响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绝牲》与《狼图腾》有着不约而同的警示与深邃,不同的仅仅是视角与画风[2]。
作品还为我们讲述了一群与大青山息息相关的底层人众的生活故事,无论村夫或者隐士,悍匪或者文人,都与野生动物有些交集,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又涉及到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外来的入侵者,其实不啻于更加凶狠的虎狼,猎人不得不金盆洗手,而侵略者最终也得自食其果。顿悟与决绝,或者正是人类的自我救赎。
正如作者自己所称,“经朔风漠尘磨砺,受蒙风晋俗熏陶,生我养我的阴山大地苍凉豪壮,长城逶迤,王气弥盈,古风浩然,直叫人体内汉歌魏风、蒙血晋骨经久澎湃”。或许正因为如此,也才能够将那些尘封的历史再度打开,除去几百年的岁月泥沙,将一卷文字精美、情理深刻的历史经典,完整地呈现给这个同样也需要拯救的当代世界。
读罢《绝牲》,我们已经清晰地从人性到生态,乃至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出路,从毅然的觉醒和艰难的脚步,不仅看到了复苏的人性,也看到了我们的民族,面对日军灭绝生灵的暴行,不甘沦为可悲的猎物,进而奋起,殊死一搏,人性的本能已经升华为光彩夺目的民族精神。于此同时,该小说也以鄙视的目光,冷峻地审视了人类在动物面前那种丑陋残暴的恶性,以及恃强凌弱者们那无耻的嘴脸,无端侵入动物们的生存领地,也跟趾高气扬的侵略者一样,仅仅是人性的扭曲,是对于文明的践踏和强暴,而并非什么显赫的战绩。
3写实小说是时代精神的形象教材
文学即为人学。人民大众的觉醒,民气的彻底复苏,觉悟的不断提升直至上升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就是国家振兴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作为有深度的写实小说,胡国栋先生的《决牲》无疑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力作。作品出版以来,曾经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区内外知名作家都曾有过精彩点评发言,限于篇幅,本文未作引述。然而,一部成功作品的影响力,必将是持久而永恒的[3]。
发掘一部成功作品的全部内涵,并非几篇文字或者几场论坛就能那么彻底和清晰,不同的时代更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正如我们对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见仁见智,不一而足,而为数众多的“红学会”、“红迷会”至今活跃不已,不仅仅因为荣国府豪门深院的故事太多,也因为了作品主题那梦幻般的奥秘。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社会生活典型,作者精心打造的主人公拴绊,扩大了的审视视角,已然活色生香地跃然于纸上。置于深远的人性长河与文学通廊里,我不仅可以浓烈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刻不容缓,而且还能深深地勾勒出人性善与恶,“两面”真切的图景。品读原作,我已经清晰地从由人性恶和生态的破坏,引申出人類存在的困境,我已经清晰地聆听到主人公拴绊为保护生态毅然的觉醒和愤慨而战的脚步,已看到他全面严格地拴住并绊住身上的种种恶之欲望、复活的人性。看到他对日军灭绝生灵的暴行绝地反击,投身到抗日洪流,人性的本能使然和民族精神。这部小说也以鄙视的目光,审视人类在动物面前那种丑陋残暴另动物不解的恶性,鞭笞那些加害者孤傲无耻的嘴脸,告诫天下芸芸众生追求净心净土的生态未来,而人更应该珍惜本该属于人类的美好人性——包容、宽厚、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陈志毅.论新写实小说的平民化特点[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24-26
[2]国杰.简析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点[J].山东电大学报,2003(03):50-51
关键词:写实小说;政治思潮;生态;生存觉醒
1环保与生态的时代精神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几乎相伴而行。人类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大力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模式,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中共中央“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 重要口号,并上升为“两个一百年”以及“中国梦”的国家战略。进入2018年,中央1号文件又提出了“振兴乡村”的具体规划。“绿水青山”已经成为全民族的共同心愿。也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政治经济总体思想,进而又精化为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的形成及贯彻,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文学作为社会的直接反映,必然也会带上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学创作应该也必须注入这种不容忽视的政治主流思潮。{1}爱护生态,保护环境,应该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永久承诺与自觉行为。当然,这种自觉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年代,生存面临挑战,人们的觉悟过程也显得艰难曲折。
2写实小说的形象表达
在经济不发达尤其是人们意识形态较为落后的年代,挣扎在社会底层的苦难民众,只要能够生存,其它方面诸如生态环境甚至伦理道德也就往往无暇顾及。其中最常见的所谓“靠山吃山”的传统生存方式,就是不惜以任何极端的方式猎杀野生生命,当地人称之为“打牲”,意即打猎,捕杀。而面对无情的现实,不得不“放下”猎枪,金盆洗手,痛改前非,决心不再杀生害命,是为《决牲》。
作者十分熟悉家乡的风土民情,也注重搜集相关素材,再以显微镜般独特的视角予以银幕一样的动感表现。《绝牲》是作者于2016年推出的长篇力作,推出次年,即于201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及呼和浩特市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绝牲》以历史重现的情节展现和人物经历,引导读者反思人类暴殄野生动物的恶行,因此也被誉为独特的生态文学作品。用讲述故事的方式,无疑要比讲道理更易于为人们思考,接受。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更具有教科书一般的影响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绝牲》与《狼图腾》有着不约而同的警示与深邃,不同的仅仅是视角与画风[2]。
作品还为我们讲述了一群与大青山息息相关的底层人众的生活故事,无论村夫或者隐士,悍匪或者文人,都与野生动物有些交集,更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又涉及到国家、民族之间的冲突,外来的入侵者,其实不啻于更加凶狠的虎狼,猎人不得不金盆洗手,而侵略者最终也得自食其果。顿悟与决绝,或者正是人类的自我救赎。
正如作者自己所称,“经朔风漠尘磨砺,受蒙风晋俗熏陶,生我养我的阴山大地苍凉豪壮,长城逶迤,王气弥盈,古风浩然,直叫人体内汉歌魏风、蒙血晋骨经久澎湃”。或许正因为如此,也才能够将那些尘封的历史再度打开,除去几百年的岁月泥沙,将一卷文字精美、情理深刻的历史经典,完整地呈现给这个同样也需要拯救的当代世界。
读罢《绝牲》,我们已经清晰地从人性到生态,乃至人类生存的困境与出路,从毅然的觉醒和艰难的脚步,不仅看到了复苏的人性,也看到了我们的民族,面对日军灭绝生灵的暴行,不甘沦为可悲的猎物,进而奋起,殊死一搏,人性的本能已经升华为光彩夺目的民族精神。于此同时,该小说也以鄙视的目光,冷峻地审视了人类在动物面前那种丑陋残暴的恶性,以及恃强凌弱者们那无耻的嘴脸,无端侵入动物们的生存领地,也跟趾高气扬的侵略者一样,仅仅是人性的扭曲,是对于文明的践踏和强暴,而并非什么显赫的战绩。
3写实小说是时代精神的形象教材
文学即为人学。人民大众的觉醒,民气的彻底复苏,觉悟的不断提升直至上升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就是国家振兴社会前进的原动力。作为有深度的写实小说,胡国栋先生的《决牲》无疑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力作。作品出版以来,曾经举办过多次研讨会,区内外知名作家都曾有过精彩点评发言,限于篇幅,本文未作引述。然而,一部成功作品的影响力,必将是持久而永恒的[3]。
发掘一部成功作品的全部内涵,并非几篇文字或者几场论坛就能那么彻底和清晰,不同的时代更可以有不一样的解读。正如我们对于《红楼梦》主题的研究,见仁见智,不一而足,而为数众多的“红学会”、“红迷会”至今活跃不已,不仅仅因为荣国府豪门深院的故事太多,也因为了作品主题那梦幻般的奥秘。
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塑造的社会生活典型,作者精心打造的主人公拴绊,扩大了的审视视角,已然活色生香地跃然于纸上。置于深远的人性长河与文学通廊里,我不仅可以浓烈地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刻不容缓,而且还能深深地勾勒出人性善与恶,“两面”真切的图景。品读原作,我已经清晰地从由人性恶和生态的破坏,引申出人類存在的困境,我已经清晰地聆听到主人公拴绊为保护生态毅然的觉醒和愤慨而战的脚步,已看到他全面严格地拴住并绊住身上的种种恶之欲望、复活的人性。看到他对日军灭绝生灵的暴行绝地反击,投身到抗日洪流,人性的本能使然和民族精神。这部小说也以鄙视的目光,审视人类在动物面前那种丑陋残暴另动物不解的恶性,鞭笞那些加害者孤傲无耻的嘴脸,告诫天下芸芸众生追求净心净土的生态未来,而人更应该珍惜本该属于人类的美好人性——包容、宽厚、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1]陈志毅.论新写实小说的平民化特点[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2):24-26
[2]国杰.简析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点[J].山东电大学报,2003(03):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