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正交试验方法的化学需氧量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环境监控与预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tai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照《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HJ 828-2017)标准,设计出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方案,考察水样体积、消解温度、消解时间和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对化学需氧量(CODCr)测量值的影响.研究表明:测定CODCr质量浓度>50 mg/L的样品时,影响CODCr测定值的主次因素排序为:水样体积、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消解时间和消解温度;CODCr测定的最优试验条件为:水样体积5 mL、消解温度200℃、消解时间90 min、硫酸银-硫酸溶液加入量10 mL.与《HJ 828-2017》标准中的监测条件相比,该方法分析时间更短、加入的硫酸银-硫酸溶液体积更少,在应急监测中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模型参数选取和多尺度应用缺乏系统研究,不同研究结果可比性差,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结果难以为区域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发挥支撑作用的现状,对A值法、线性规划法和模拟法等大气容量估算模型参数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确定关键参数及其计算方法,系统总结国家、城市群、城市和工业园区等多个尺度大气环境容量核算情况,指出当前的大气环境容量多尺度应用仍然存在多尺度、多方法计算结果难以比对和融合的问题.对各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参数取值进行规范,实现多尺度间大气环境容量的支持与响应,将是大气环境容量研究的重点.
印染废水处理普遍采用水解酸化工艺,针对现有水解酸化工艺布水不均、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多种布水工况下水解酸化反应器内固液流动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最佳布水点数;通过现场中试对CFD模拟结果进行验证,考察了中试设备运行期间印染废水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多点布水有利于泥水混合均匀,提高传质效率,对于1.20 m(长)×1.20 m(宽)×3.35 m(高)的反应器,9点布水即可达到均匀布水效果.相比污水处理厂单点布水水解酸化池,中试设备的处理效率显著改善,其
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通过产生活性物质(·OH、·O-2、O3等)和物化效应(紫外线、超声波、热辐射等)实现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去除,但仍存在污染物处理适用性的问题.将NTP技术与氧化剂、环境材料或微气泡耦合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针对目前这些耦合技术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它们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及其机制,进而展望了这些耦合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研究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河流污染底泥治理近年来备受重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SMFC)作为一种新型原位底泥修复技术广受关注.为推进SMFC装置的现场底泥去污应用,在深圳市新涌河河口进行了底泥修复实验.以蜂巢格室结构热压碳网作为阳极,石墨毡为阴极,构建了一个大尺度SMFC装置.对装置覆盖区域底泥的污染物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阳极附近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运行3个月后,实验区域底泥的总有机碳、全氮质量浓度分别比不做处理低18.5%、22.5%,阳极附近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得到了提升,群落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装置对底泥
非道路移动机械已经逐渐成为城市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其污染防治是空气质量改善的重难点.通过系统分析国家层面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相关法律法规,梳理地方省、市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控制的立法经验,结合当前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管控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登记备案制度、综合监管以及联动管理等方面提出关于非道路移动机械大气污染地方立法的几点建议.
2021年3月15-17日,江苏省自北向南经历了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在此期间对连云港和苏州2市的PM10和PM2.5质量浓度,以及退偏振比参数进行连续观测,结合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对沙尘气团来向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本次沙尘过程起源于蒙古国南部,起沙之后自西北至东南传输,约24 h后开始影响江苏省.受其影响,江苏省3月16日4市达重度污染,沙尘对苏北和苏南城市影响差异较大,连云港市PM10质量浓度短时高达978 μg/m3,近地面至高空2 km退偏振比值达0.3左右,沙尘特征较明显;苏州市受沙
以上海市垃圾分类实践为例,追踪了强制分类一年来上海市湿垃圾的变化特征,并根据目前在运行的实际湿垃圾处理工程案例,系统分析总结了湿垃圾集中处理技术运行过程中的困境和问题.结果表明,上海市人均湿垃圾产量为0.39 kg/d,具有高油盐、高含水率、高有机质等特点,具备较好的资源化前景.当前湿垃圾典型处理技术主要有好氧堆肥、厌氧消化和生物转化,从技术可行、经济实用以及环境效应等角度比较了3种典型技术的特点.针对湿垃圾集中处理存在的产物出路不明确、处置过程中的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从湿垃圾出路、投资成本等方面提出针对
溶解性有机氮(DON)在地下水中普遍存在,研究地下水中的DON对理解氮循环和防治氮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DON的组成及测定方法,总结了地下水中DON组成和浓度的影响因素,综述了地下水中DON的迁移转化,并对描述其迁移转化和模拟其浓度分布的模型进行了归纳,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分别用碳酸根淋洗液体系和氢氧根淋洗液体系碱片-离子色谱法对硫酸盐化速率样品进行比对试验.结果 表明,2种淋洗液体系在0.00~2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结果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这2种淋洗液体系方法是等效的.采用氢氧根淋洗液体系分析硫酸盐化速率,可配备淋洗液发生器,背景更低,实验操作步骤更少,工作效率更高,建议作为首选方法.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对中国2002—2018年省域城市代谢效率进行测算,并分析了时空演化趋势、空间相关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城市代谢效率呈两极分化,各省域城市代谢效率的空间正相关性逐渐减弱并朝着负相关性趋势发展;全国城市代谢效率增长速度和水平将趋于完全相同的稳态,但省域间城市代谢效率的差异会持续存在;第二产业比重、政府干预、污染治理和经济发展对全国城市代谢效率起显著负向影响,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起显著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