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渐入佳境”刻石考释

来源 :中国文化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liwon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几乎在每个文人心目中都是潜在的精神家园。春秋时期,孔子登临泰山,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重要哲学审美观。此后,历代圣贤和文人都追随孔子的脚步,来感受“登泰山而小天下”,从更高的精神层次体会泰山的内涵,鉴赏泰山的美蕴。
  摩崖石刻是泰山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总共有1568处,在中国名山之中列居首位。泰山石刻主要集中在登天御道两侧,是泰山重要的文化景观,石刻蕴含历史文化、书法艺术和点景化境的多重属性。泰山石刻是人们研究泰山历史文化、自然造境思想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的珍贵实物资料。
  一、“渐入佳境”石刻概况
  “渐入佳境”出自《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意思是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风景、情趣等逐渐深入而达到美妙的境地。古人喜用“渐入佳境”形容游山之趣。
  泰山“渐入佳境”石刻有三。一处在万仙楼北约40米盘路东侧巨型自然石上,题名及题刻年代未知;第二处在斗母宫北约40米盘道西侧不大的一块石壁上,刻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落款“庚子闰八月,岱宗权守石祖芬题”;第三处位于升仙坊北约90米盘路东侧崖壁上,刻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落款“康熙丙戌清和下浣,蒲坂韩镐题”。
  二、万仙楼北石刻题名及题刻年代考
  经查阅张用衡先生《泰山石刻全解》和袁明英先生《泰山石刻》,书中记载万仙楼北“渐入佳境”石刻“题名及年代残”,从照片看,题名落款有字痕。2021年4月,泰山管委会对山上部分石刻用传统工艺进行保护填色,此“渐入佳境”的题名终得辨识,经泰山学院周郢教授考证,确定落款为“心月姚霁”,但年代仍未知。
  据周郢《“水帘洞”洞名榜书重现:泰山<西游>胜迹又获新证》文中所述,明《泰山志》中记泰山斗母宫西北水帘洞处有榜书洞名石刻:“水簾泉……一在岩岩亭右,刻姚霁书”。现在水帘洞悬壁西北壁有一斗大残字,系“洞”字之下半。其左有行草小字,作“□书”,与明志记载一致。
  明《泰山志》卷四《杂志》云:“姚霁书端中丞祈雪碑,皆有帖意。”端中丞即嘉靖间山东巡抚端廷赦,其祈雪碑(《告岳文》)作于嘉靖二十三年二月(明《泰山志》卷一《祀祝》)。姚霁其人生平不详,应为端廷赦的幕僚,由此推断“渐入佳境”与“水帘洞”洞名榜书同为姚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题。
  三、“渐入佳境”石刻的景观格局
  泰山主体岩石形成于25-28亿年前,经过长期沧海桑田的地质演化,泰山的基本轮廓形成于距今3000万年左右,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隆升,泰山南侧依次形成了泰前断裂、中天门断裂、云步桥断裂。泰山的新构造运动不仅造就了泰山很多奇特的典型地质地貌类型,更为古今游客开拓出一条天然的“登天御道”,也为文人墨客的题刻吟咏提供了天然的纸张。泰山石刻、古建筑连同登山道路和群峰间的自然景色构成一个奇妙的景观格局。它不仅反映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更蕴含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人生感悟。
  红门至南天门的登山道路最早是汉光武帝派人在封禅之前修筑的。其中,一天门、中天门、南天门是这条登山道的三个重要节点,把这条道路分成了四个不同坡段,也营造了四个景观序列。一天门以下是缓坡,大约为7度,登山的心理准备阶段;一天门至中天门坡度为17度,是登山初始阶段;中天门至南天门坡度达到30度,是登山的最艰难阶段,要经过艰难跋涉和心理上的考验;南天门之后地势平坦,属于“天府仙界”。万仙楼和斗母宫都位于登山的最初始阶段,刚刚展现出松柏青翠、清泉流响、曲径通幽的环境,是远离俗世红尘的过渡点。有称红门、斗母宫区域为梵仙乡。万仙楼处“渐入佳境”落款為“心月姚霁”,其中“心月”乃佛家用语,意为明净如月的心性。题刻选在道边滚圆巨型自然石上,未作边框,自然洒脱,点石成景。石祖芬题刻在斗母宫以北不远盘道西侧一块不太显眼的山石上。斗母宫是泰山主登山盘道上最为幽静所在,有“听泉山房”“三潭叠瀑”“卧龙槐”等景观,历史上是达官贵人登山小憩之所。《老残游记》记载:“但凡上等客官,上山都是在这庙里吃饭。”此处题刻选点比较低调,加之周边景观丰富,如果不仔细观察,甚至会忽略它的存在。韩镐题刻选在升仙坊处,在明万历山东巡抚张允济“东柱”题刻和明嘉靖汉中知府翟涛“天门石壁”题刻中间,位置又略高于两者,颇有“不信今时无古贤”的感觉。升仙坊是泰山紧十八盘的起始处,是登山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段,这时候出现的“渐入佳境”折射出作题刻者的更高人生境界,更是鼓励人们无限风光在险峰,继续攀过这段路就能感受“山顶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非凡气势。
  四、“渐入佳境”石刻的书法意境
  万仙楼北姚霁之“渐入佳境”,字面高140厘米,宽52厘米,四字竖列1行,字径35厘米,楷书(图1)。斗母宫北石祖芬之“渐入佳境”,字面123厘米,宽60厘米,四字竖列一行,字径23厘米,楷书(图2)。升仙坊北韩镐之“渐入佳境”,字面高260厘米,宽84厘米,四字竖列1行,字径50厘米,行草(图3)。
  姚霁题刻正文为楷书,落款为草书,其体量在三处题刻中居中,书法与自然山石浑然一体,颇有天人合一的感觉,表现出题刻者率性天真的性格。石祖芬题刻正文落款皆为楷书,体量为三处之中最小,选点位置不甚明显,表现出题刻者平正严谨的性格,体现了题刻者既向往山林之乐,又稍显拘谨内敛的心态。韩镐的“渐入佳境”为行草,体量为三者中最大,字体粗壮遒劲,很有流动感,风格比较自由潇洒,体现了题刻者性格豪迈、旷达自信,题刻落款则为楷书,反映出题刻者为官的守正持重。同时,其与两侧“东柱”和“天门石壁”的楷书题刻形成“品字结构”,书法变化与视觉景观灵动和谐,相映成趣。三处石刻中,一处描写泰山的近景(“天门石壁”),另一处歌颂泰山为东天一柱(“东柱”),只有韩镐登高四望,情满于山,享受“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的攀登乐趣,抒写“志欲小天下,特来登泰山”的豪迈情怀。风格迥异的书法风格因其气韵特质不同而审美价值不同,同时也折射出题刻者的不同心境。   五、“渐入佳境”石刻历史背景及意境分析
  “渐入佳境”三个题刻的作者从地理位置自下到上依次是明朝嘉靖年间姚霁、清朝光绪年间石祖芬、清康熙年间韩镐,我们尝试从三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个人人生境遇分析 “渐入佳境”所体现的主观价值。首先,从题刻的历史背景看,清光绪年间外患不断,兵连祸结,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灾难深重的时期。石祖芬题刻“渐入佳境”的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正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清政府与各国外交使团交涉《议和大纲》时期,动荡的社会又初露苟安迹象。而韩镐题“渐入佳境”则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社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与光绪和康熙时期相比,明嘉靖年间国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还相对稳定。总的来说,姚霁题刻的年代社会发展比较中庸,石祖芬题刻的年代社会动荡、内忧外患,韓镐题刻的时代是改朝换代后社会走向稳定、繁荣的时期。
  从题刻者自身境遇进行分析,姚霁为一幕僚,官职不高或者是一般文人,他的题刻更多体现的是自由、率真的真性情。石祖芬,晚清苏州人,善诗,喜集句,工楷书,题“渐入佳境”时任泰安代理知府,翌年写七言律诗《经石峪看红叶》,“休上危桥云步迥,更高寒处更凄凉”,用枫叶的傲霜写出了“高处不胜寒”和艰难时代志气难抒的忧思情怀,与题刻者自身境遇相契合。韩镐,山西蒲州人,曾任济南知府;祖父韩承宣曾任历城知县,为明崇祯年间抗清烈士;曾祖韩奎,为明代刑部主事。韩镐出身世家望族,处于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年代,家学深厚,志气甚高,所以在他看来,泰山的佳境应更高更远。
  六、结语
  一直以来,泰山以“登山励志”为传统,数千年来,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再到布衣百姓,都在登山读史中激励人生,以求奋发向上,勇于攀登的精神。古人云:“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三处题刻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物、不同意境之美:姚霁题刻体现了平庸时代自由审美之境的旷达飘逸之美;石祖芬题刻体现了艰难时代公务闲暇之境的守正严谨之美;韩镐题刻体现了繁荣时代攀登超越之境的蓬勃豪迈之美。泰山的美不仅仅是自然风光之美,更是自然景观与文化遗产融合之美。从美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们把自我的思想情感、主观意识投射到泰山的自然景观之中,让其具有人为的思想,也就是自然景观人格化的过程,而泰山摩崖石刻正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体现[4]。泰山三处“渐入佳境”石刻,因题刻者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所处的不同的历史背景,成就了三处石刻不同的景观价值、书法艺术价值和意境美学价值,蕴含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责任编辑:王宝兰)
其他文献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讲话中特别将“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五项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求“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
受新冠疫情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愈发严峻.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对新冠疫情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样态及其根源进行分析可知,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归因于企业招聘需求大幅缩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位和失位、劳动市场竞争持续激烈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等.疫情使得经济与社会固有平衡被打破,导致上述问题变得更为突出.本研究结合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工作方法,从多个维度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建议,旨在转变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路径,为在特殊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突围探索创新路径.
目前,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愈发常态化,随着每年进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就业压力进一步累积,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挑战.本研究分析“95后”高校毕业生群体特点,就业观念不同于传统就业观念,通过对社会、家庭、高校、个人心理等多维度归因及产生的影响,对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只有营造社会良好的就业环境、协调更新家庭传统的就业观念、深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端正毕业生正确的就业心态和就业观等合理举措,才能更好地缓解“慢就业”的压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对全国七所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动机、选择、资金来源、创业准备、需求、遇到的困难及对创业政策和指导服务工作的熟悉程度等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发现:大学低年级、经管类专业、亲人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对创业更关注;实现个人事业理想和追求财富自由为主要创业动机;毕业5年内是创业关键期,创业资金来源主要选择银行贷款,创业行业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近半学生参与过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学生需加强的创业知识和能力较多.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出台创业激励政策、加快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搭建创业实践服务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要求,也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遵循,更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障.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度不够、呈现“两张皮”的现象,本文提出“四原则”教学设计理念和“五维度”教学实施方案,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师资、考核方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进行全面规划设计和具体实施,既解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两张皮”现象,更深化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
当进入公司实习或工作时,要依靠什么过上期望的生活?答案是,凭借工作技能去达成企业想要的工作成果,进而实现自己的期望.rn技能是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而获得的,在职场中,该如何升级“打怪”,掌握职场技能呢?这里分享在职场中长期发展的三项必杀技给大家,助力实现职场目标.
期刊
引言  中华圣公会源于英国。1534年,亨利八世(HenryⅧ)开启对英格兰教会的种种变革,英国国王取代罗马教皇成为英国教会的首脑,享有除了授予圣职、施行圣事等具体宗教行为之外的一切权力。英国圣公会属于新教(Protestantism),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Reformation),从天主教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教派。改革后的英国圣公会(Church ofEngland),又称安立甘会(Ang
高校创业孵化器越来越成为各高校培养创业人才的基础平台.以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调查了浙江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并对其进行研究,发现这三所高校创业孵化器存在组织结构僵化、管理权责不清、规章制度不完整、缺乏监督体系和缺乏科学管理等问题,并提出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监督机制和实行科学管理等对策.最后针对访谈结果得出结论并从高校、学生和企业人员等三个角度提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发展的展望,旨在为其他高校孵化器的建立与管理提供借鉴价值.
土楼作为一种典型的防御性乡土建筑,从空间与路径复合视角研究其建筑伦理功能的表征机制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以福建南靖怀远楼与和贵楼为例,从“空间—路径”的结构原型、界面关系与整体认知三个维度分析土楼的礼制秩序、在场体验与伦理功能的关联性.运用空间句法的全局拓扑深度、视线分析以及轴线模型为以上三个维度在逻辑结构、视觉感知和身体可达性三个方面提供量化分析方法,并形成“空间-路径”与伦理功能关联的理论模型.“空间—路径”以空间示能和空间在场的体验形式来呈现并实现文化对空间的渗透,从而揭示土楼如何通过“空间—路径”的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政策议程,但因政治、经济、技术等方面存在的桎梏,在实施层面仍面临诸多困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相融合的重要实践,作为其核心建设内容的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战略实践经验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是空间规划层面关于文化遗产引领区域发展的首次探索.在地域功能的基础上开展“地方功能”研究,在遗产尺度上承接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划,将文化遗产纳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本构成,对于进一步开拓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