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设限无果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实施一个月有余,落实其限制劳务派遣立法意图的《劳务派遣若干规定(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13年9月7日。
  《意见稿》对劳务派遣适用的岗位、用工比例、跨地区劳务派遣和过渡期等作出规定,对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单位亦有多项刚性的行政限制。
  虽为“征求意见”,但中华全国总工会(下称全国总工会)的官员、劳动法学者和相关企业的人士都对《财经》记者表示,定稿较《意见稿》不会有大差别。《意见稿》体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作为执法责任主体的思路。

劳务派遣两面


  自2007年《劳动合同法》制定时,限制劳务派遣的规模,使之不成为企业用工的主要形式,就是立法机构的立法意图。
  所谓劳务派遣,是指用人单位以经营方式将招用的员工派至用工单位,由前者与员工签署劳动合同,后者直接对员工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
  劳务派遣产生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其能促进人力资源在经济中的利用和配置效率,可满足企业灵活的用工需求,降低人力成本,控制风险,也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过,当经济不景气,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处于强势地位的用工方有可能挤压劳动者的权益,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用工方自身的雇员相比,派遣员工往往并非核心员工,权益更易受到损害。他们往往需通过工会等组织与用工方和派遣方博弈,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
  但在中国,集体谈判机制并未真正形成,现有的工会组织也不具备市场经济中工会的功能,劳动者缺乏有效的维权手段。
  雪上加霜的是,劳动法规执法不严,派遣企业过多过滥;而国企和事业单位因编制等计划经济的用人制度,加之企业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许多用工企业长期大量使用派遣员工,后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作为劳工权益的官方代表——全国总工会和全国人大将矛头指向了劳务派遣本身,谋求用行政的强力干预,压缩劳务派遣的规模。
  然而,现实结果截然相反:2008年《劳动合同法》正式施行之后,劳务派遣的规模不降反升。根据全国总工会的调查,至2010年底,劳务派遣工人数增至约6000万,约占职工总数的20%。
  《劳动合同法》修法之后,落实之责落在人社部身上。作为同时主管就业的行政部门,人社部左右为难。此次的《意见稿》显示人社部的思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董保华说,《意见稿》释放的信息是“不让靴子落地,维持现状”。

维持现状


  《劳动合同法》自2008年施行,其立法意图一再落空。原因在于这部法律脱离中国实际。有关劳务派遣的内容,并未针对产生中国式劳务派遣的病因,而是对劳务派遣这一市场现象本身做行政干预。
  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劳务派遣单位数量大幅增加、劳务派遣用工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立法的主要推动方全国总工会将之归咎于企业不承担社会责任。
  “即使按照《劳动合同法》不修改时的要求,都不是这种状况。很多派遣机构和用工机构不自觉、不自立,逼着立法机关不得不采取措施修法,收紧对劳务派遣的要求。”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说。
  《意见稿》中提出,“用工单位在辅助性岗位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量的10%。”所谓辅助性岗位,“指用工单位的工作岗位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与临时性和替代性并称的“三性”,对劳务派遣的用工范围加以限制。
  在《意见稿》形成的过程中,各方对于比例的意见并不一致,全国总工会倾向于定5%,人社部是10%,而国资委则要定在15%,协调的结果是10%。
  这一刚性指标一旦强制推行,则可能引发失业问题。董保华分析,企业的用工取决于经济形势等因素,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就有释放劳动力的压力,如果对劳务派遣的限制落地,正好可顺势释放。
  主管就业的人社部,显然竭力想避免出现大规模的解聘潮出现。《意见稿》就规定,“修改决定施行(2013年7月1日)前已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和劳务派遣协议继续履行至期限届满,用工单位不得以不符合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规定或超出劳务派遣用工比例或劳务派遣单位未依法取得行政许可为由退回被派遣劳动者。”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更明确提出了三个“不能”:“不能形成规模性清退,造成失业问题;不能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不能妨碍用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
  推动修法的全国总工会和全国人大的预期是将派遣员工转为直接雇佣。其前提假设是,企业有刚性的用工需求,限制了劳务派遣,企业自然会转为直接雇佣。然而,这一假设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相悖。
  而转为外包,就与用工方脱离关系,免除了其连带责任,全部风险集中于承包方(原来的派遣方),对员工权益更无保障。
  然而,现实之下,清退、转为直接用工和转为外包皆不可行,人社部别无选择,只能“维持现状”。董保华分析说,“人社部是在暗示,第一,企业维持现状,至少在两年中维持现状;第二,即使退回派遣劳务,也不能退到社会上去。人社部传达的信息就是维持现状。”

派遣是药不是病


  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务派遣,是由现行人事体制的弊病而催生的。“劳务派遣本来是改革手段。”董保华说。
  最早的劳务派遣是为了解决外国驻华机构的用工问题,其时,劳务派遣机构也皆为国企,比如,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和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CIIC),至今仍是劳务派遣行业中的重量级企业。
  在国企改革中,劳务派遣也是安置大量下岗职工的途径;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同样经由劳务派遣就业。
  2008年开始,劳务派遣逆势发展,规模迅速扩大。原因在于,国企的扩张和事业单位业务的增加产生了庞大的用工需求,但受限于编制员额和工资总额等的限制,同时为避免体制内员工高昂的人力成本,从而大量使用劳务派遣工。而“无固定期限合同”加剧促使企业为了保持用工的灵活性而选择劳务派遣。   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也催生出大量劳务派遣公司。现实中产生了派遣员工遭受不公平和歧视,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
  多位劳务派遣公司的管理层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劳务派遣行业资质参差不齐,不规范的现象比比皆是。法规监管松弛,使得不良企业一再压低价格,只能通过压榨派遣员工的权益获取利润。
  用工方面同样如此,派遣员工与国企和事业单位体制内和合同制员工在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相差悬殊, “正式员工有2000元的福利卡,而派遣员工连200元都没有;一些单位连班车都不让派遣员工坐”,一位劳务派遣公司的合伙人说。
  然而,劳务派遣行业现存的问题并不能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况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劳务派遣本身。
  “灵活性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灵活用工的需求合理。企业不可能是道德主体,而是经济主体,有着趋利的本性。”董保华认为,强行限制并不是根本办法,应从现有体制入手解决问题。
  国有企业机制僵化,能进不能出的用人机制使得人力成本增加,还失去了灵活性,“所以要用劳务派遣来激活”,董保华说:“国企和事业单位为什么青睐劳务派遣?因为人事制度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国企市场化,用人有弹性就用不着派遣;反过来限制国企使用劳务派遣,国企就可能专营垄断领域。”
  在市场经济国家,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利是劳工天然的权利。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反复博弈,形成合议,劳动关系从而得以维持下去。
  但中国的劳工当前并没有这些权利。集体谈判机制的缺乏,迫使立法机构用更严苛的立法和强化行政执法的手段替代。“可预见其执法任务极重、执法成本很高且效果不佳。”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陈步雷认为,劳工集体谈判权等权利的实现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所副主任金英杰也认为,《劳动合同法》的修法是“政治选择”,“与市场发展的规律有所违背”。而且,行政许可等规定还给行政机构更大的寻租空间。
  郭军坚持认为,劳务派遣出现各种问题,是由于2008年《劳动合同法》没有被严格执行。
  但董保华则表示《劳动合同法》修法本身不具有合理性,因为立法脱离了实际,“这个法根本不是中国经济承受得住的一部法”。
  “劳务派遣只是药,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用对地方。当派遣被大量使用时,要找到毛病的根源是什么。不要把矛头指向药,问题是为什么吃药?”董保华感慨道。
其他文献
8月19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关于改革铁路投融资体制加快推进铁路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在稳增长的大背景下,外界普遍解读,以投融资改革为契机,铁路建设将继续加速,并在新一轮投资热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意见》甫一公布,即得到市场的热切回应,次日,A股铁路运输板块逆势上扬。在铁路产权未获界定、调度权未加清晰的情况下,此次铁路投融资改革仍然绕不过旧有的问题。  客观而言,这份全文2200余字
期刊
2013年11月末,地处小兴安岭腹地的东北小城伊春,一场暴雪过后冰天雪地,下午4点已经昏天黑地。但米女士仍然忍受近五个小时的车程,从哈尔滨赶赴伊春。“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过来,我想知道真相,也想感谢三年前把我救活的那些人。”她说。  米女士是2010年黑龙江伊春“8·24”空难的幸存者之一。三年过后再次踏足这里,是为了旁听11月28日的一场庭审——失事航班的机长齐全军在伊春接受审判。齐全军是伊春空难
期刊
沈阳虽受暴雨侵袭,但其实是一个严重缺水城市,地下水需要雨水的补给。雨洪利用,正是2013年全国防涝治理的重点,也是生态综合排水第一次被纳入全国重点普及工程。  所谓“雨洪利用”,是指既疏导蓄滞洪水,又补给缺水城市的干渴。在巴黎、柏林、伦敦、芝加哥等城市都已成熟应用。在极端气候频发下,对中国北方干旱城市而言,雨洪利用无疑是一个值得借鉴的理念和方法。利用雨洪  “路越修越淹。”这是沈阳市民徐良的直观感
期刊
时隔18年,中国资本市场再次围绕期货问题而出现重大波动,其间涉及的交易设计、风险防范和市场操纵等问题,值得引以为戒并严加打击。  今年7月4日,证监会批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国债期货,并于7月8日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这引起各方热议,支持者欢迎国债期货即将重返市场,认为这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之必须,担忧者则重提18年前“327国债事件”,质疑中国是否已经有能力解决期货市场的操纵问题。  不幸的是,
期刊
初夏时节,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的凯雷投资集团内部开始总结2013年一季度收益,集团联合创始人、联席CEO比尔·康威说:“无论是从(投资)风险还是机会的角度,我们都应当意识到如今世界变化之快;同样,作为投资专业人士,我们也要同时专注于管理风险并利用机会。”  世界变化之快的一个注脚是,2013年以来,无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股市、债市还是汇市,抑或是GDP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新兴市场国家锐气
期刊
经济转型,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经济结构的提升,是支柱产业的置换,是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发生的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任何一个经济体而言,伴随着经济转型,其产业结构和金融体系也必须相应调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前二位,成为全球具有重要影响的最大新兴经济体和世界工业与制造业大国,但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长期累积。  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
期刊
2013年已然过半,“稳增长”仍为当前经济领域的核心议题。种种迹象表明,虽已不再如五年前的“4万亿”般高调,但新一轮投资潮却悄然涌动。 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历来扮演着令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它是见效快、易于使用的“兴奋剂”,但若服用过滥,却又极易侵蚀健康肌体。决策者努力从五年前的那场资本盛宴中吸取经验教训,本轮投资“以长带短”的政策思路清晰可见,即选择那些既能长期优化经济结构,又能短期起
期刊
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司法改革作了全面部署。从此,关于司法改革的各种猜测与传言尘埃落定,包括“司法管理体制”在内的若干项司法改革措施赢得各界赞许。  近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文对《决定》精神作了深度解读,又特别对今后司法改革的各项任务作了概要阐释。  本文无意重复各项司法改革
期刊
8月16日11时05分左右,上证综指突然直线拉升,迅速上涨5.96%,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工商银行(601398.SH)和中国银行(601988.SH)等A股权重股纷纷触及涨停,异常情况史所罕见。  市场不明所以,为之震惊,一时间各种猜测到处流传,不少投资者跟风而入,监管部门随即被惊动。目前,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负责人杨剑波已被内部暂停职务,协助调查,光大
期刊
“市场的归市场、保障的归保障”,理性市场恰恰离不开基础保障。针对我国保障房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与重构,才能带动房市回归平衡,逐步实现“住有所居”。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近4亿城镇居民实现了住房自有,在户籍人口增长1倍的前提下,城镇人均居住面积提升了4倍。然而,由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滞后,加上近年来房价飞涨,中低收入家庭及年轻家庭的安居变得日益困难。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