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一课时B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同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以上目标的达成,要依靠学生的朗读实践,在读中入情入境,教学时以“品想象,品节奏”来体会作者用心倾听、细致观察的自然之美,文本之美。从而使课堂在内容与方法的平衡交错中螺旋上升,达到略读课文略教不略学的实效。
  关键词:想象;欣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在想象中读出作者对山雨的感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2.在对课文“神奇”主题的感知中创写神奇的诗歌。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课前准备】
  有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初读,把握主旨
  师:我们的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变幻莫测,多彩多姿。有时,让我们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有时也让我们享受着蒙蒙的细雨。说起雨,我们学过很多写雨的诗句呢!
  (一)打开欣赏的大门
  作家朱自清就曾经这样描写雨,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多媒体出示语段)
  生(读):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朱自清的雨是祥和安宁的。而赵丽宏的雨又是怎样的?咱们今天就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山林,感受山雨,边读边想象,这些文字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不同的画面?
  (二)交流课文的内容
  交流:你读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将画面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随机点拨: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雨前、雨中、雨后三幅画面。
  二、体会一种神奇
  (一)重温雨景
  师:山雨是大自然的杰作。看,雨来了(课件“下雨”)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简单交流)
  (二)细读:聆听雨声
  瞧,我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竟发现了这么多,很不错!若久久地看,细细地听,会发现更多,就如作者笔下的声音。
  出示3、4段: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并且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轻声地读,读着读着,你觉得这雨声给你怎样的感觉?(预设:神奇)
  1.探词语之味
  (1)“飘然而起”中你读懂了这雨声的什么特点?(轻、柔)
  “沙啦啦”,多人次读,读出“飘然而起”的感觉。
  (2)文中有两个“沙啦啦”,除了读得轻轻的,柔柔的,还会有什么变化吗?(由远到近,从轻到响)
  (3)学生试读
  (4)教师小结:“沙啦啦”“沙啦啦”的雨声不断地在山间飘然而起,多么神奇啊!
  2.悟标点之意。
  (1)教师范读。(故意重复朗读两三遍“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的耳边似乎听到了怎样的雨声?
  (2)小结:看来,这省略号省略的是字,省不掉的是文章无限的韵味,读者无限的遐想。看来,有时一个标点也是别有深意啊!
  3.品想象之妙
  师:“沙啦啦”的雨声降落在了山林的每一处景物上,那声音可美妙了。
  出示第5段: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1)听老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画面。文中的“琴键”指什么?“手指”指什么?这优雅的小曲中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同时,将学生交流的表示聲音的词语积累在课文纸上。
  在学生交流中,读懂作者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使我们读到了那样神奇的雨。
  (板书:想象之美)
  (2)想象说话。让我们也插上想象的翅膀,把课堂变成山林,把自己当成山中的一员,一起感受雨中的山林。
  出示:
  我是山中的___,当山雨来临时我会___,发出___。
  预设:我是山林中的岩石,当山雨来临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迎接雨点,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
  我是山林中的绿叶,当山雨来临的时候,我会用自己的身体来迎接雨点,发出“沙啦沙啦”的声音。
  (3)配声朗读
  师:“滴答滴答”“沙啦沙啦”多么神奇的音符啊!作者用心倾听,山雨的声音就成了一首首优美的曲子。听(播放雨声)雨来了,树叶们,岩石们,小草们,把你们山雨的乐章弹奏起来吧!(板书:用心倾听)
  (学生活动:和着老师的范读和播放的雨声,手指弹奏课桌,嘴里发出声响。)
  (三)略读:赏析雨色
  师:大自然琴技高超,让我们聆听到了一篇无与伦比的山雨乐章。大自然还是位美术家。用它的画笔描绘的山林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出示6、7段。
  雨改变了山林颜色。阳光下,山林的色彩层次多得几乎难以辨认,有墨绿、翠绿,有淡青、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1.品一个“绿”字
  (1)雨中的山林变了,变得怎样了?(更嫩,更亮,更绿)
  (2)想象说话。作者仔细观察,用笔描绘的绿色是那样的真实。(点击句子:在雨中,所有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透过美丽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更美丽的画面?(板书:仔细观察)
  (3)指导朗读。通过你的读将这水淋淋的绿色送到我们的面前。
  2.明一个“流”字
  (1)探究:这清新的绿色在花草间流动着,在岩石间流动着,在雨雾中不断地流动着,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流进眼睛和心胸的仅仅只是一种绿色吗?
  交流:流进眼睛和心胸的是对山雨的喜爱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三、品味一份诗意
  (一)读懂节奏美
  作者仔细观察、用心倾听,并多处运用了想象的方法,把平凡的山雨写得有声有色。除了想象,作者还运用了独特的写法。让我们走进雨前和雨后来慢慢欣赏。
  1.出示:
  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
  不知在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
  2.读着这样的文字,你又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在哪儿?
  交流:让学生初步感知押韵的流畅美,变序的动感美。
  3.朗读: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这种美。
  4.小结: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没有特别生动的描绘,就那么悠悠的,淡淡的,却给人诗一般的美感。
  (二)写出动感美
  于是,老师将它变成了诗。
  1.教师范读
  配乐出示:
  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
  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
  雨,悄悄地来了。
  沙啦啦,沙啦啦……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
  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
  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
  2.听了老师的朗读,比较一下作者的原文,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呢?
  明白散文与诗一样,都是有节奏感和韵味感。不同的是诗的语言更精练。(板书:节奏之美)
  3.将文章改写成诗歌
  可以选择其中的雨声或者雨色来写,也可以尝试写雨后的情景。
  4.交流诵读:将学生的片段连成篇
  四、总结
  在我们精美的小诗中,我们走完了赏雨的旅程。看来,生活处处有美景,只要我们用心去看,每一处景色都胜似仙境;只要我们用心去听,每一处声音都是优雅的小曲。课文学完了,我们不仅要记住有声音有色彩的山雨,还要记住一个人,那就是本文的作者——赵丽宏,是他教给了我们很多写好作文的好方法。
  五、板书
  山雨 细致观察 想象之美 神奇 用心倾听 节奏之美
  编辑 孙玲娟
其他文献
摘 要:美术作为具有文化传承性的一门课程,也就奠定了美术课堂开设的重要性。所以,为了能够使美术与传统的艺术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传统艺术以多元化的形式渗入美术课堂中,然后能够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及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发现传统艺术的眼睛。  关键词:传统艺术;小学;美术教学  如何才能在课堂上融入传统艺术的知识已经成为现在一线教师的挑战。在新的教学
摘 要:区域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教师可以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依据,在观察分析幼儿行为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引发讨论,帮助幼儿发现游戏的生发点,提供开放性材料,让幼儿个性化地表达和表现,来推进幼儿在区域中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文学活动;区域游戏;多维操作  区域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活动,这种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介入,幼儿在游戏中也能有所发现,但
摘 要: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所以每篇课文往往都包含很多的教学价值,那么,如何对文本的这些价值进行选择呢?必须从“语言积累”价值、“话语形式”价值、“语感培养”价值、“情感熏陶”价值、“引向生活”价值等方面对文本价值进行教学选择,把握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并利用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文本价值;语文素养;语感  一节阅读教学课之前,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
摘 要: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游戏的重要性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离不开游戏,游戏为幼儿提供了“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游戏促进幼儿的积极主动、好奇探究,这是幼儿最重要的学习品质,也是在游戏中最鲜明的行为特质。教师创造出舒适的游戏环境,积极开展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活动,并进行适时的指导,将会使游戏活动起到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摘 要: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是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针对小学数学课堂如何组织开展自主学习的策略进行几方面研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方式;小学数学  小学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独立学习的意识,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和设计教学
摘 要: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国画教学不仅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欣赏美的能力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等。  关键词:国画;艺术修养;兴趣  国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形象性、愉悦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因而深受幼儿喜爱。幼儿通过学习不仅可以促进艺术审美、手眼协调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而且能萌发爱国主义情感。  一、幼儿园国画教学的实践问题  幼儿园国画教学一般会针对中大班的幼儿,但
一、早读现状  通过多方面了解,我发现早读课存在以下现象。一些学校安排老师上早读课,有的老师只在教室看着学生读,有的讲解家庭作业,有的将早读课当成语文课新授课;一些学校早读没有安排教师,学生有的读书,有的交作业,有的打扫卫生,有的发呆……在大力提倡有效教学的今天,以上现象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反思,这样流于形式而收效甚微的早读课亟须改进。  二、早读作用举足轻重  早读课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朗
归有光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其中《项脊轩志》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情并茂的佳作。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将自己真挚的情感融入质朴的语言中,读来让人感动不已。  作为一篇抒情散文,情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项脊轩志》中有一句话是理解文章情感的重要依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有些教参中提到由“喜”到“悲”是全文的情感脉络,甚至有人认为全文是“悲”多于“喜”。再次细读这个句子:“多可喜,亦
【课程开发缘起】  2013年7月,第十三届新教育年会在杭州举办,闭幕式上朱永新教授说: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课程则是水流;两者相得益彰,才会有教育的精彩涌现。就课程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北京十一学校因生而异的个性课程表、成都草堂小学的诗意课程、华德福学校的师本化教材等举措都和学校特性紧密相关,可以广泛“借鉴”,但不可以随意“拿来”。  当我校确立了“丰富绿色内涵、激活发展因子”的办学目标,提出“
摘 要:德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历史课堂,也能够真正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整合。因而,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来为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并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向学生渗透德育,进而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丰富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与人格素养。  关键词:初中历史;德育;渗透研究  作为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初中历史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不仅要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