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完成与“无产阶级”的出场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entin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早期主要从事的是法哲学批判,在1844年后则转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就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马克思哲学研究者基本上都认为他通过此文“突然”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出场”。事实上,这种“突然”的背后,彰显的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必然逻辑。马克思在开始从事理论研究之初,就力图解决观念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问题,可以说这一问题规定了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基本走向。在深受黑格尔影响甚至在最初接受费尔巴哈思想之时,马克思曾把理论视为实践,似乎通过理论的批判就可以解决现实的问题。而在他到达巴黎之后,通过研究和观察当时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与实践,他的思想面貌发生了改变,提出“理论必须走向实践”,并要求理论掌握群众,进而将无产阶级确立为担负人类解放的历史主体。“无产阶级”的出场,既是马克思法哲学批判的重大成果,也是其所达到的最远之处。为了进一步探究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分析它所受到的社会历史条件尤其是客观经济结构的制约,马克思才开启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这一致思路向。
其他文献
西方“索隐派”以“赫耳墨斯思想”为依据,以“三重伟大”作为沟通基督教和异教思想的突破口。他们对《易经》予以高度关注,试图建立伏羲等中国上古人物与《圣经》纪年的对应关系,并从《易经》中寻找上帝的启示,倡导“中学西源说”。“索隐派”的本意是调和中西文化的冲突与矛盾,却引起了中国士大夫的回击,“中学西源说”亦被中国士人转化为“西学中源说”和“中国文明独立起源说”。在双方论证“中学西源”或“西学中源”的过程中,《易经》均发挥了沟通中西学术的桥梁作用。
奉总局保字第三号紧急指示,兹择要指示如下:一、为了保管便利,中央决定大量征谷,各专可根据省府十月十五日电报坚决执行『将原决定征米部份大部收征成谷,』至因征谷而多(?)
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小学生在现实生活学习中扮演哪些角色呢?学生的心理所思、所想、所需,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学第一线教师追求的目标。
会议
《周易》的大传部分,晋韩康伯的注文,使用的“况”字,除了常见含义外,有一种用法,相当于“谓”,这个义项辞书“况”字的解释没有单列,本文就此作出考释。
通过梳理“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脉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勾勒出当下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面貌。“中国哲学”自创立之初直至今天,其研究对象经历了由子学到经学再到史学的拓展,未来或许还会与集部之学发生深度互动。由此我们可以说,以哲学来深刻理解新时代的中国,由中国的思想资源自觉创发更丰厚的哲学,是中国哲学的未来趋势之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等学科近年来的发展也体现了这一基本走向。故此,开启我们这个时代亟需的哲学思想,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乃是中国哲学研究者的任务与使命。